目的:利用光谱技术进行稀土配合物中羧基和邻二氮菲配位方式的研究.方法: 合成了Eu(p-ABA)3·phen·1.5H2O配合物(p-ABA=对氨基苯甲酸根;phen=邻二氮菲 ),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进行了光谱指认. 结果:配合物Eu(p-ABA)3·phen·1.5H2O中羧基和邻二氮菲都与Eu 3+离子形成了配位键.结论:利用光谱技术进行配合物中配位体配位方式的研究是一项很好的方法.
作者:吕双喜;阿有梅;刘伟;王新民;徐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IPDT)在急诊和ICU 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急诊、ICU需气管切开的急危重患者随即分为IPDT组及传统手术(OT)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置管时间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IPDT组操作时间(7.8±4.1)min,与OT组(26.4±14.6)min比较 ,P<0.01;OT组发生与操作相关性死亡1例,而IPDT组无.结论:改良PDT技术较传统的OT技术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而轻,可广泛适用于各级医院,尤其适合急救和院外抢救.
作者:张振平;霍本良;刘宇;汪茂林;马传根;何忠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闭合整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闭合整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34例.结果:随访3~10个月,29例在术后1个月生长骨痂,2~3个月有大量的骨痂形成通过骨折线,可以完全负重行走;4例于术后2个月有骨痂生长, 1例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AO分类32-C3型)于术后4个月生长骨痂.无骨折不愈合.远端锁钉失败2例,术中发现后重新锁定成功.未出现感染、锁钉折断及髓内钉折弯或折断、肺脂肪栓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采用闭合整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可靠, 是目前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孙晓堂;张建东;王红军;白玉如;董斌;孙晓智;雷巧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 方法:用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41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MMP-2 mRNA的表达. 结果: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MMP-2 mRNA的表达率(25/41)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15/4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癌组织MMP-2 mRNA的表达率(15/19) 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率(10/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侵及浆膜层者的表达率(1 3/18)高于未侵及浆膜层者(12/23),但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MMP-2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温洪涛;张蕾;高冬玲;李继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蝌蚪中无机元素及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 方法与结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元素的含量;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蝌蚪中含有无机元素镁、钙、铜、锌、铁,其质量分数分别为:3.32 mg/g,31.51 mg/g,0.072 mg/g,0.124 mg/g和5.76 mg/g;含有氨基酸18种,其总质量分数为25.53%. 结论:蝌蚪中无机元素钙及谷氨酸的含量为高.
作者:张雁冰;薛华珍;寇娴;殷明文;王桂红;赵清治;焦凤云;翟广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颗粒剂的健康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阿奇霉素颗粒剂和胶囊 1 000 mg后,采用微生物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血清和尿中药物质量浓度.结果 :二者体内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AUC分别为(16.69±3.20)mg·h·L-1和(16.95 ±3.09)mg·h·L-1,Cmax为(1.77±0.42)mg·L-1和 (1 .78±0.63)mg·L-1,Tmax为(1.88±0.64) h和(1.88±0.35) h,2种制剂药物动力学参数及192 h尿中总排泄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阿奇霉素颗粒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 97±10.46)%.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张莉蓉;张启堂;刘凤芝;郭玉忠;马统勋;乔海灵;贾琳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变化的特征.方法:测定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肝癌患者血清Lp(a)、IL-6及前白蛋白 (PA)等5项指标水平.结果:肝癌及肝硬化2组患者血清IL-6和α1抗胰蛋白酶(A1AT) 均高于对照组(P<0.01) ,肝癌组升高为显著;PA、白蛋白(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癌组血清Lp( a)与A1AT变化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0.39,与IL-6、PA、ALB无相关性.肝硬化组Lp(a)水平与PA、ALB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5(P<0.05),与IL-6、A1AT无相关性.
作者:钱书虹;钱庆文;王书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发锌(Zn)含量与细胞免疫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HP感染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44例和50例无HP感染儿童,用原子吸收光度计测定发Zn含量,用形态学方法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率). 结果:HP感染患儿发Zn含量及淋转率明显低于未感染者(P<0.01和P <0.05),其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病理损害程度越重,发锌及淋转率越低. 结论:缺Zn及淋转率低下与HP感染儿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关 .
作者:黄红莹;牛保华;王丙增;黄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后血浆及组织金属硫蛋白(MT)及丙二醛含量变化,探讨再狭窄与氧化防御系统的关系.方法:对照组常规饲养21 d;球囊导管拉伤大鼠胸主动脉3 d,10 d,21 d后,分别取大鼠血浆及心、肝和肾组织,以109 Cd血红蛋白饱和法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MT含量,以硫代巴比妥酸钠法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球囊拉伤3 d组大鼠肝、心和肾组织及血浆MT含量分别升高55.8%,73.5%,49.9%,56.2%,MDA含量分别升高94.0%,49.1%,31.4%,141.1%;球囊拉伤10 d组大鼠肝、心、肾组织及血浆MT 含量分别升高31.8%,68.2%,58.0%,41.8%,MDA含量分别升高148.0%,41.6%,29.1%,8 3.8%;球囊拉伤21 d组大鼠肝、心、肾组织及血浆MT含量分别升高56.8%,38.8%,39.4%,4 8.1%,MDA含量分别升高98.0%,48.4%,44.8%,49.2%.结论: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后MT产生增多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陈清;李淑莲;孙玉生;张永雪;王晓红;唐朝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 方法: 记录6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前后静态12导联心电图, 计算QTd,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6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性治疗前QTd为(105.7±41.3) ms,介入性治疗后QTd为(59.4±28.6) ms,前后相比QTd差异有显著性(P<0.01).PTCA术后与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QTd分别为(62.9±29.2) ms和(56.2±28.1) ms,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冠心病经介入性治疗后QTd明显减小,QTd可作为介入手术后心肌再灌注成功的参考指标.是否可作为冠脉再狭窄的早期指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莉;黄贵雨;董建增;张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Ami)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分6组.除假手术组,其余5组分别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4组在缺血前2 h分别腹腔注射3个不同剂量Ami,即20 mg·kg-1,15 mg·kg-1 ,10 mg·kg-1,及Nim 2 mg·kg-1,观察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及生
作者:丁力;邹丹;唐琳;刘红;胡香杰;张贵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 结果: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结论 :分光光度测定Cd(Ⅱ)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作者:龙跃;张运晓;阚全程;朱卫民;陈晓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豫医无毛小鼠(YYHL)及昆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自发微核率及化学诱变剂对其微核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成6组,分别为YYHL组,昆明小鼠组,YYHL和昆明小鼠注射环磷酰胺组,及YYHL和昆明小鼠涂煤焦油组.采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技术观察骨髓细胞微核率.结果:①YYHL嗜多染红细胞自发微核率与正常昆明小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及煤焦油涂颈背部皮肤后,YYHL和昆明小鼠骨髓微核率均显著升高(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YYHL对煤焦油及环磷酰胺致突变作用的反应与昆明小鼠一致,是一种评价化学物遗传毒性的有效动物模型.
作者:王纯耀;章金涛;邢金山;祝庆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考核豫医无毛小鼠(YYHL)近交系纯化程度及毛色基因型.方法:用复隐性基因小鼠DBA/2、615分别对YYHL近交系进行了毛色基因测试 .结果和结论:杂交所生的F1代全部为野生色,表明其毛色基因为纯合 ,其基因型为AABBccDD.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已达到近交系的国际标准.
作者:章金涛;康巧珍;杜献堂;王纯耀;杜春燕;李洪涛;祝庆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仙人掌提取物对小鼠抗疲劳、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方法: ①小鼠的抗疲劳实验: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每d灌胃生理盐水,实验组每d灌胃仙人掌提取物400 mg/kg;于第14 d作游泳试验,测定游泳时间.②小鼠耐缺氧实验: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灌胃方法同上,将小鼠放置于250 ml盛有15 g钠石灰磨口瓶中,测定小鼠的存活时间. 结果:实验组小鼠游泳时间和存活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结论:仙人掌提取物可提高小鼠抗疲劳、耐缺氧能力.
作者:徐霞;许世华;邓延慧;薛华珍;许培荣;袁保梅;王桂红;薛乐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普乐可复(FK506)对肾脏的毒性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FK506 5 mg·(kg·d)-1和10 mg·(kg·d)-1 ,连续用药7 d后断头采血,检测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 并剖腹取其肾脏行常规病理检查. 结果:FK506 5 mg·(kg·d)-1组血清BUN、Cr、TXB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6-keto-PGF1α较之显著降低(P<0.05);光镜下可见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肾小球萎缩不明显.FK506 10 mg·(kg·d)-1组血清BUN 、TXB2 明显高于FK506 5 mg·(kg·d)-1组(P<0.05),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5);光镜下可见肾小球萎缩,纤维化,严重者肾小球结构消失,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结论:FK506的肾毒性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后的肾功能下降, 其机制与肾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作者:李中凌;杨锦建;宋东奎;张卫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射曲马多和咪唑安定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4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分为2组,Ⅰ组(曲马多和咪唑安定组)20例;Ⅱ组(曲马多组)20例.于关腹时,Ⅰ组将曲马多100 ml和咪唑安定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Ⅱ组将曲马多1 00 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均一次缓慢注入硬膜外腔.监测注药后10 min,20 min和30 mi n的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血氧饱和度(xO2) 、呼吸频率(f R)和心电图(ECG)变化.Prince Hennry疼痛评分标准评价镇痛效果,同时记录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 Ⅰ组镇痛评分为(1.25±1.10),疼痛完全缓解率为85%,Ⅱ组评分为(1.75 ±1.12),疼痛完全缓解率为75%.镇痛完全时间Ⅰ组为(15.4±4.4)h, Ⅱ组为(10.9 ±0.9)h,Ⅰ组明显长于Ⅱ组(P<0.01).监测各项指标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均未发现肺部并发症及心律失常.结论:术后硬膜外注入曲马多和咪唑安定可提供确切的镇痛效果,且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稳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马民玉;刘春兰;张文霞;马君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抗炎作用. 方法:采用兔眼前房穿刺和花生四烯酸(简称AA)刺激眼前部炎症模型,对1.0 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局部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1.0 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前房穿刺所致的房水蛋白增加的抑制率为90.3%,对AA点眼所致的房水蛋白增加的抑制率为76.1%, 给药眼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AA点眼所致的眼压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 结论: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抑制眼局部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发展前景较好.
作者:阎素清;张幼梅;刘洁;刘利娥;阎晓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用原核系统表达TTV的重组蛋白抗原,建立诊断TTV 感染的特异性方法. 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TTV ORF2基因,将之插入到测序质粒载体中进行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后再嵌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并转化大肠杆菌M15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用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表达产物经Ni-NTA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纯度为90%的ORF蛋白抗原.用TTV感染者的阳性血清对该蛋白进行了Western-Blot Blotting分析.结果:经IPTG诱导后,筛选出2株高表达株. 结论: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
作者:刘利民;邢培清;李建斌;胡军;陈宗德;周育森;王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杜鹃花科毛果南烛(lyonia ovalifolia var hebecarpa)叶的化学成分 .方法: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用溶剂划分部位,用柱色谱分离化合物,理化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 结果:从毛果南烛叶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Ⅰ、Ⅱ和Ⅲ,确定了它们的结构.Ⅰ命名为毛果南烛素甲(ly ohebecarpin A),同时酶水解得到其苷元Ⅰa,命名为毛果南烛素甲苷元(lyohebecarpiin A);Ⅱ、Ⅲ分别是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结论:Ⅰ、Ⅱ和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Ⅰ及其酶水解产物Ⅰa均是新化合物.
作者:王彩芳;刘延泽;李灿军;陈绍农;秦国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率、原因以及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182例肾移植受者及其供者术前血清抗CMV抗体,受者术后定期P CR法检测体内CMV DNA,对CMV DNA阳性的部分患者给予抗CMV治疗,并比较各组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无论是供者还是受者,术前如血清抗CMV抗体阳性,受者术后发生活动性CMV感染者明显增多,且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接受抗病毒治疗急性排斥反应明显减少.结论:CM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原因之一,预防和治疗CMV感染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永超;陈士林;王志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 44v6蛋白在各级胃粘膜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织高于胃炎及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P<0.05),进展期胃癌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组织(P<0.05),伴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胃癌组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转移预测和预后判断.
作者:李春颖;陈玉龙;吴欣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致突变效应.方法:采用E.coli ND-160菌株,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非程序DNA合成(UDS)试验和E.coli K12infA基因突变试验及infA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HTSS :指状青霉提取物:①可明显地诱发E.coli ND-160菌株回复突变;②可明显诱导大鼠肝原代细胞UDS((P<0.05),极显著诱导肺原代细胞UDS(P<0.01);③可诱导E.c oli K12 infA基因DNA序列中5个碱基位点突变,且其中1个位点的突变还可导致编码相应氨基酸的变异.结论:指状青霉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DNA均有明显的致突变性.
作者:杨胜利;韩绍印;赵国强;丁兰萍;宋爱云;宫亚欧;于国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抗癫痫药物高度敏感综合征(antieplieptic drug hypersensitiv e syndrome AHS)是一组由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药物副反应综合征,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变化较大,易延误诊断,且出现内脏损害,病死率可高达30%~50%[1],国内系统报道的文献不多[2],作者将4例报道如下.
作者:郝艳玲;汤樾;罗强;王怀立;郭宏湘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根尖周病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1].乳牙牙髓腔大[2],血运丰富 ,冠髓感染情况下易波及根髓及通过根分歧处扩散,导致尖周炎性病变.常规根管治疗及充填药物有很多种,作者采用抗生素糊剂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韩峰;孙琦;韩东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细菌性痢疾属儿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中毒症状较重,危险性较大.19 98年以前,本科多采用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针、丁胺卡那霉素针,口服氟哌酸胶囊治疗儿童菌痢,疗效欠佳.1998年7月至2000年9月采用环丙沙星辅以思密达口服治疗儿童菌痢,疗效明显提高,报道如下.
作者:齐花娥;吕黎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偏头痛是由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以头部发生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痛. 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缺乏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1].作者应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龙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病历摘要男,64岁,因心慌、胸闷3个月于2000年2月27日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右侧胸穿抽出草黄色胸液;心界向左扩大;肝大触痛明显;双下肢中度水肿.彩超:左房探及 8.5 cm×3.5 cm椭圆形肿物,短蒂附着于卵圆窝处.X线胸片:心影增大,肺淤血, 两肺上中野满布云片状阴影,右侧胸腔积液.胸液细胞数590×106/L,中性0.55,淋巴 0.4 4.痰结核菌(+).肝功能:T 65 g/L,A 29 g/L,G 36 g/L.血沉110 mm/h.诊断:左房粘液瘤、心功能三级,浸润性肺结核、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卧床,给予雷米封0.4 g/d,利福平 0.6 g/d,吡嗪酰胺1 g/d及链霉素0.75 g/d治疗,胸液消失,痰菌(-).同时给予地高辛、速尿、安体舒通以改善心功能.甘力欣,支链氨基酸及间断白蛋白保肝支持治疗.待结核灶纤维硬化后于7月6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经右房,房间隔切口切除左房粘液瘤.术后雷米封、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丁胺卡那霉素(应用10 d)抗结核治疗.复查结核灶稳定,痰菌( -).术后1个月心功能一级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
作者:张毅强;张敏敏;吴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由于上颈部解剖组织结构来源复杂,发生于该区域的肿块类型很多,容易造成误诊,而治疗也常涉及手术、放疗、化疗、药物及激素治疗等多种方法.现将本科1987~1998年间收治的儿童上颈部肿块37例误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刁玉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老年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病情重,病死率高.1989年2月至1999年2月共收治老年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87例,现就本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尤宇;陈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动脉硬化症是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特点是进行性脑功能衰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作者用意大利爱宝药厂生产的脑通片治疗具有智能障碍的脑动脉硬化症10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朱宝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病毒性心肌炎为小儿常见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本科自1997~1999年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云;陈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前列腺素E1具有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本科于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对4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民;刘爱菊;张松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通过对60例甲状腺疾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荣;赵慧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肛瘘是儿外常见多发的肛门疾病,治疗不当易反复发作并给患儿造成巨大痛苦.本院近年来对94例小儿肛瘘采用直肠内粘膜推移覆盖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樊福东;尹乾坤;王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5年10月~2000年5月,共治疗鞍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 (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1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牛大伟;吕光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实体瘤,是通过造血干细胞体外蔽护,应用超大剂量的化疗、放疗,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而达到根治目的,自身造血组织可同时受到损伤,引起造血与免疫功能低下,造血功能恢复延迟.作者采用脐血输注 ,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恢复延迟,取得初步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武;邢培清;李建斌;张伟;彭晓景;曾中洲;张淑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院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室颤动(室颤)45 min抢救成功1例, 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桂枝;郑英;欧阳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恶性实体瘤的主要有效方法之一.由于恶性血液病及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周期频繁,或移植后细胞零期的出现,常反复出现血小板下降,因此可能需要多次输注血小板,这样就必须考虑血小板输注的阈值.作者与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同事共同总结了112例造血干细移植前后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输注413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的效果,现将血小板输注阈值报道如下.
作者:邢培清;李建斌;刘利民;宋永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早期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方法较多,有早期削痂术及外涂SD-Ag糊剂、单纯暴露疗法等保痂疗法.近2 a作者早期采用冻干猪皮包扎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疗效理想,总结如下.
作者:蔡玉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8a来,作者共收治99例老年糖尿病(EDM)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崔家幸;党秋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异位妊娠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近年来,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为保守治疗提供了基础 [1].近2 a,本院采用氨甲碟呤(MTX)治疗早期异位妊娠4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大军;蚁克明;马俊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糖尿病(DM)患病率日益增高,其慢性并发症已成为DM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 (DF)是一种严重的DM并发症之一,在我国患病率为2.8%~4.5%[1],其治疗困难,截肢率高[2],目前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通过对50例DF 患者,在治疗DM同时,行DF康复液局部外用, 以探讨更好的非截肢治疗DF的方法.
作者:陈荣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2~2000年本科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6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明;陈航;韩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梗死患者存在的脂质代谢紊乱,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但对血脂变化结果报道不一.为进一步了解其血脂变化的情况,作者对106例脑梗死患者血脂情况进行了监测.
作者:暴书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呼吸衰竭(ARF)是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如不积极预防,及时治疗,预后较差.作者就35例术后呼吸衰竭病例临床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黄耀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6年以来,作者采用脑活素、高压氧、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清澄;丁旭萌;张玉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超声刀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器械,目前逐渐应用于临床外科.本院自2000年6月以来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8例,其中应用超声刀34例,效果令人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陈虎;李金明;罗干;吴秋惠;王俊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因车祸或机械所致四肢外伤中,皮肤撕脱伤并不少见,在急诊手术中应予妥善处理.本科1991年~1996年收治16例四肢皮肤撕脱伤,均采取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治疗修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文;陈言汤;刘林嶓;陈旻静;翟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疾病,发病2周后,常出现鼓室积液,影响患儿听力,继续用抗生素效果不佳,鼓室导管穿刺术小儿不易配合且患者痛苦大,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治疗尚未找到佳的方法[1].作者1997年2月~2000年12月用多功能微波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一组包括不同发病机制和许多亚型的临床综合征,易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作者观察应用新一代凝血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生;梁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贲门失弛缓症是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的食管动力性疾病,几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半数患者有胸痛.症状顽固,一般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作者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4月,在内镜直视下,应用锥形硅胶扩张器对17例贲门失弛缓症进行31次扩张治疗, 远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牛丽林;牛丽娜;樊振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6 年 4 月至1999 年8月,作者用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2例, 取得了一定疗效,并且发现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比值较高的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琳;杨靖;郭建民;朱尊民;张茵;张鲁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声带粘膜白斑临床上并不少见,部分患者可演变成喉癌,常被视为癌前病变,现就本院10 a 间诊治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孙献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兔脑内血肿动物模型.方法: 家兔16只平均分为2组.采用二次注血法,首次注血 0.2 ml,30 min 后注入其余血量,2组分别于1 d和2 d断头处死.用CT观察血肿形态并行病理检查.结果: 2组血肿体积及形态相对一致,能有效避免自体血从针孔溢出.结论: 以自体血并采用二次注血法制作的脑内血肿动物模型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作者:陶胜忠;苏芳忠;杨金庆;张鹏远;宋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requently occurs in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and le ads to secondary cerebral lesion, such as ischemia, edema of perihematomal brain r egions and the biochemical change of the cell. Recent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 t cytokines such as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 r owth factor(VEGF)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 n esi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nervous system, positive expressions of bFGF and TNF-α are in neurons and astrocytes, and that of VEGF is in vascula r endothelial cells. The content of bFGF protein in brain regions is different a t different time after brain injuries. There was no literature about detectin g the expressions of bFGF, VEGF and TNF-α protein in the perihematomal brain r egion 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the author detected the expressions of bFGF,VEGF and TNF-α in the perihematomal brain re g ions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作者:吴荣欣;苏芳忠;李维泷;陶胜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兔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家兔40只,分为A、B、C、D 4组.B、C、D 3组采用兔自体血二次注射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模型制作完成后12 h,24 h,72 h断头处死,运用TUNEL法、免疫组化SP技术 ,检测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细胞凋亡及 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表达在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蛋白表达与凋亡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r=-0.781, P<0.05), bax蛋白表达与其呈正相关(r=0.723, P< 0.05).结论: 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围脑组织的损伤程度.bcl-2和bax蛋白对凋亡具有调控作用.
作者:李维泷;苏芳忠;陶胜忠;张云汉;苏玉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蝎毒抗癌多肽(APBMV)与放疗(RT)合用对H22带瘤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方法: 取H22带瘤小鼠100只, 观察不同剂量APBMV与放疗合用后肿瘤生长抑制率(IR)、血清SOD活力和LPO含量的变化. 结果: 放疗后第6 d和第9 d,RT与APBMV合用后瘤重明显降低,IR高达78.28%和70.45%,高于单用RT组和APBMV组(P<0.0 5或P<0.01); RT组SOD活力低,LPO含量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RT+APBMV高剂量组SOD活力明显提高,LPO含量显著降低(与RT组比较,P<0.01),接近空白对照水平. 结论: APBMV与放疗合用对H22的抑制作用比单纯放疗和单用APBMV增强,APBMV可减轻辐射所致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魏玲;董伟华;孔天翰;韩雪飞;陈华艳;杨志华;郭进武;琚济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血管对颅内血肿吸收的影响.方法: 家兔54只,分为A、B、C、 D 4组.B、C、D 3组分别制作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EDH)、硬膜下血肿(subdu ral he matoma, SDH)及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 hematoma,ICH)实验性家兔颅内血肿动物模型.C T观察各血肿的动态改变,同时检测早期不同血肿周围VWF的表达.结果: 3组中以D组ICH吸收快,其血肿周围新生血管数量多(P<0.05).结论: 颅内血肿形成后,其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的形成对血肿的自身溶解、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陶胜忠;苏芳忠;杨金庆;张云汉;冯广森;刘郑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痹痛灵胶囊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疼痛患者采用痹痛灵胶囊治疗, 32例用芬必得作对照.结果: 痹痛灵组在起效时间、完全缓解时间、缓解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芬必得组(P<0.01).痹痛灵组总有效率为97.1%,芬必得组总有效率为84.4%,痹痛灵组疗效优于芬必得组(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痹痛灵组(11.8%)明显低于对照组(43.8%)(P<0.01) .结论: 痹痛灵胶囊镇痛疗效优于芬必得,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杨柳明;张瑞;王华;钟文英;岑卓英;赵延龙;黄玲;孔天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requently occurs in nervous system disease and leads to secondary cerebral lesion. Recent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metalloth ionein (MT)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Using immun ohistochemical technique,the author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MT in the perih ematomal brain regions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pathology mechanism of intracer ebral hemorrhage.
作者:杨金庆;苏芳忠;陶胜忠;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蝎毒抗癌多肽(APBMV)纯化组分Ⅰ(AP-Ⅰ)及Ⅲ(AP- Ⅲ)与蝎毒抗癌多肽之间的毒性差别,为前二者药效学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取昆明种小鼠180只,随机分为18组,每组10只,腹腔一次注射0.2 ml/20 g不同浓度的APBMV(1~6组)、 AP -Ⅰ(7~1 2组)及AP-Ⅲ(13~18组),观察动物的行为学改变,并取出死亡动物脏器进行病理学观察 ,按照综合计算法得出AP-Ⅰ、AP-Ⅲ与APBMV的LD50和95%可信区间.结果 :小鼠注射高浓度的APBMV、AP-Ⅰ或AP-Ⅲ后,在2 min后即出现明显的烦躁、尖叫、嘶咬、多涎,继而呆滞、呼吸不规则、颈毛直立等行为学改变,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动物会表现行动迟缓、竖尾、腹泻、喘息性呼吸,后肢强直,窒息直至死亡.而其他各组在3 min后才出现程度不同的毒性反应.高浓度组动物在25 min内全部死亡,其他各组部分动物在60 min内相继死亡.死亡和处死动物内脏无明显病理学改变.APBMV、AP-Ⅰ或AP-Ⅲ的LD50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 1.386, 1.118,1.145和(1.386±0.247),(1.118±0.194),(1.145±20.198).结论[ HTSS :APBMV经进一步纯化后,其有效成分AP-Ⅰ及AP-Ⅲ毒性均有显著提高.
作者:韩雪飞;林华生;陈华艳;郭进武;董伟华;孔天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阶梯型颅内高压与眼内压(IOP)变化的关系,为临床应用IOP无创监测颅内压(IC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无创伤性压隐式眼压计(第1组)及前房穿刺直接法(第2组)测量IOP.结果: 2组ICP 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1组IOP与ICP相关系数r=0.855(P<0.01),第2 组r=0.931(P<0.01).结论: 兔无创性IOP测量可无创性监测ICP.
作者:尹先印;苏芳忠;尹绍雅;苏玉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蝎毒抗癌多肽(APBMV)对CNE-2Z细胞生长周期和p53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双标法. 结果: APBMV处理CNE-2Z细胞48 h后,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处于G 1期和G2期的细胞明显增多,APBMV 16 mg/L处理CNE-2Z细胞48 h后,G1期、S期和G2期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59.7%、32.3%和7.9%,空白对照组的百分比分别为53.3%、45.2%和1.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01).空白对照组CNE-2Z细胞P53蛋白24 h和4 8 h表达量处于较高水平(27.23±0.93)和(31.67±1.75),经APBMV处理24 h或48 h后,P5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 1). 结论: APBMV能够阻止CNE-2Z细胞周期的移行,并抑制抑癌基因p53 的表达.
作者:董伟华;韩雪飞;孔天翰;陈华艳;郭进武;杨志华;吴逸明;琚济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发生的脑水肿、脑血流代谢及生化改变、细胞死亡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继发性脑损害的概况作以综述.
作者:陶胜忠;苏芳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蝎毒抗癌多肽(antineoplastic polypeptide from Bu thus martensii v enom, APBMV)及其分离组分的分析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Sepharose F F阳离子交换凝胶柱(25 cm×5 cm交换柱,流速0.8 ml/min,梯度洗脱1 200 min)层析法分离APBMV,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 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检测.结果:用Sepharose FF 阳离子交换凝胶层析可将APBMV分离为2个峰.经HPCE、HPLC分析显示,APBMV主要成分为峰Ⅰ~Ⅳ,其分离组分分别以峰Ⅰ或峰Ⅲ为主,其纯度分别为86.35%、69.57%.结论 : Sepharose F F用于进一步分离APBMV可望获得较高纯度的单一有效成分,HPCE及HPLC均可较好地显示蝎毒中小分子多肽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其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孔天翰;郭进武;陈蕴;韩雪飞;陈华艳;吴逸明;董伟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实验性兔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GFAP和S-100的变化,探讨脑出血继发性损害的机制.方法: 家兔36只,分A、B、C、D 4组,B、C、D 3组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并分别于第3 d、7 d、14 d将兔处死. 取出血周围脑组织作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GFAP和S-100的表达.结果: A组(对照组)GFAP、S-1 00表达水平均较低,B、C、D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且B、C、D 3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出血灶周围脑组织GFAP和S-100表达水平变化既是细胞组织损伤的表现 ,也是病变神经组织修复在分子水平的表现.
作者:杨金庆;苏芳忠;陶胜忠;张云汉;薛勇;赵新民;郗庆国;赵学俊;李彦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蝎毒制剂——速可平(SV)对急性期消化性胃溃疡(APU)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APU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3例采用速可平内镜下喷洒溃疡面,对照组23例单用洁维乐凝胶内镜下喷洒溃疡面.结果: 2组治疗后主症及胃粘膜结构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 ;溃疡周边胃粘膜血流量治疗后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组胃溃疡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6.5%和91.5%,与对照组26.0% 和69.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SV能迅速改善APU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溃疡的愈合,能有效改善溃疡周边胃粘膜血流量,无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杨柳明;钟文英;林红;林济宝;梁洚菱;谢俊芳;钟承彪;孔天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痹痛灵治疗活动期类风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痹痛灵胶囊(BTL)治疗(治疗组)及氨甲喋呤(MTX)(对照组)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组患者其晨僵、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等主要症状与体征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 01 或P<0.05); 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 );治疗 3个月,上述主要症状与体征,2组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 P<0.05); 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ESR,RF,IgA,IgG等炎性及免疫指标治后2组较治前明显下降(P<0.01或 P <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 5). 结论: 痹痛灵胶囊改善类风湿患者症状与体征,控制急性炎性反应优于对照组;并有与MTX相似的抗免疫作用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柳明;吴志荣;王华;石贵明;莫李生;王丽峰;林济宝;孔天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东亚钳蝎蝎毒(scorpion of Buthus martensii veno m)的分析及鉴定方法,建立相关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 iquid chromatog raphy,HPLC)分析检测8个蝎毒样品.结果:蝎毒可分离出40多个组分,实验所使用的8个省内所产蝎毒具有非常相似的图谱.蝎淋巴液和3种蛇毒与蝎毒图谱有显著不同.同一样品(二次冻干粉) 连续测定5次进样量的精密度、重现性均达到有关规定. 结论:采用HPLC法获得了蝎毒的指纹图谱, 并测定了可影响蝎毒质量的蝎淋巴液和可能用于掺伪的3种蛇毒的图谱.本研究为蝎毒及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蕴;孔天翰;郭进武;林华生;刘超;董伟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对急性实验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的影响. 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和B组采用自由落体直接打击法建立兔急性实验性颅脑损伤模型,C组不致伤.A、B 2组致伤后0.5 h 分别给予TRH或等量生理盐水至伤后4 h.检测脑组织SOD、LPO,采用干燥重量法测定脑含水量. 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损伤后脑组织中SOD活性增加,LPO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 0.05);A组与B组致伤后5 min颅内压均较C组及伤前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 ,颅内压递增,但A组给药后颅内压增高速度明显减慢(P<0.05).结论: TRH能够显著减轻兔急性实验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减轻脑水肿.
作者:牛光明;苏芳忠;杨涛;顾秀娟;薛德麟;苏玉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蝎毒多肽(APBMV)对鼻咽癌CNE-2Z细胞株细胞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细胞经培养传代,分组处理.空白对照组加生理盐水,其他3组分别加入浓度为8,12和16 mg/L的APBMV.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法测定CNE-2Z细胞膜电位,MTT法观察APBMV对CNE-2Z细胞的毒性作用. 结果: CNE-2Z 细胞经APBMV处理48 h后,细胞膜负电位(13.00±3.58) mV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23.00±8 .21)mV,P<0.01,细胞膜呈去极化状态;CNE-2Z细胞代谢MTT的能力下降,显示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 APBMV可能具有膜毒素的作用,通过降低CNE-2Z细胞膜电位 ,继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孔天翰;董伟华;王永奎;韩雪飞;陈华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兔单纯脑受压减压后脑肿大与相应脑血流参数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 硬膜外水囊加压法建立兔急性颅内高压模型,分A、B、C 3组监测兔颅内压及基底动脉血流,于舒张期末流速消失时停止加压并分别维持颅内压于此水平 30 min 、60 min 、12 0 min,然后减压,并观察颅内压及脑血流至减压后24 h,处死动物取全脑行病理检查.结果: A、B组动物减压后4 h内脑血流恢复正常,B组动物2 0%发生脑水肿;C组减压4 h各指标均较减压30 min时有显著改变(P<0.05),100% 发生脑肿大.结论: 单纯脑受压后60 min内减压,脑血流容易恢复,脑肿大发生率低;120 min减压脑血流不恢复,脑肿大发生率极大.
作者:尹绍雅;苏芳忠;尹先印;牛光明;游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TRH对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致伤家兔,致伤力800×80 g*cm.22只家兔随机分2组.TRH治疗组,n= 10,伤后0.5 h开始静脉注射TRH,此后每0.5 h注射1次,至伤后4 h.对照组n=1 2,按上述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量颅内压(ICP)、脑组织含水量,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 CD)测量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和脉动指数(PI).结果: 伤后3 h,TRH治疗组Vd值显著增加,PI值降低(P<0.01);给药后ICP递增速度明显减慢,伤后1.5 h,ICP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RH能够显著增加颅脑损伤后的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流,降低ICP,减轻脑水肿.
作者:牛光明;苏芳忠;顾秀娟;万锋;薛德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兔阶梯型颅内压升高的实验模型,无创性测量脑血流速度(CBFV),为临床应用CBFV无创监测颅内压(IC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0只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测量基底动脉(BA)血流参数舒张末期流速(Vd),收缩期峰速(Vs),平均峰流速(Vm) ,脉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 结果: 随ICP阶梯型升高,BA的CBFV减慢,PI及RI增加,Vd、Vm、PI及RI 与 ICP高度相关.结论: 兔TCD测量的CBFV可作为无创性监测ICP的指标.
作者:尹先印;苏芳忠;尹绍雅;苏玉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调查产后泌乳情况,了解泌乳规律, 是产后护理的重要方面, 对促进母乳喂养, 实行优生优育有积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161例产妇分娩方式对泌乳的影响情况, 报道如下 .
作者:张红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OHSS有增多趋势.在促排卵治疗和体外受精(IVF)过程中,O HSS的发生率为1%~14%,重度为0.5%~2%[1].多见于瘦而矮小的青年妇女、多囊卵巢及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或维持妊娠黄体者.临床表现为:肠胃不适、胸水、腹水、少尿、卵巢增大等.严重者可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血管栓塞、DIC和死亡[2] .一旦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OHSS症状加重,病程延长.本科1998年10月~ 2001年1月收治25例OHSS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避免了OHSS危象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青;陈秋菊;刘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科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26例, 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红彩;陈红霞;刘红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疼痛是急诊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国际医学界非常重视疼痛反应,把其列为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2].老年疼痛患者因其独特的心理特点,疼痛时伴随的烦躁、焦虑、过度的紧张等情绪不但加重疼痛反应,而且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如何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正确评估患者疼痛反应,采取合理有效的疼痛控制和护理对策是一项重要课题.作者对本科1999 年12月~2000年3月118例老年疼痛患者控制疼痛和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杨丽;付明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下肢静脉.创伤、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均可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流淤滞而引起静脉血栓,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现将1997年2月至1999年12月,对16例妇科盆腹腔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磊;陈亚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2年以来,本科采用桥式携带背阔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外露14例,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合理,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患肢创面得以修复.
作者:刘俊荣;王丽;罗凯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市(地)市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护理人员现况.方法:采用1999年河南省市(地)市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调查资料,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医院护理人员现况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市(地)市区内二级以上医院的高、中、初级职称人员分别占1.09%,26.70%和65.85%,无专业技术职称者占6.37%,本科及以上、专科、中专人员分别占0.46%,20.41%和67.95%,无专业学历者占11.80%; 医护比为 1∶1.04.结论:河南省市(地)市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 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缺乏,素质不高.
作者:娄小平;朱伟;田庆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癌普查的重要性。方法:对本地区在1996年3月至2000年12月间45 373名女职工,通过病史调查、视触诊、近红外线乳腺扫描,结合特殊检查方法,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发现各种乳腺疾病8 810例,患病率为19.42%。其中乳腺增生症8 591例,患病率为18.93%,占各种乳腺疾病之首位,良性肿瘤193例,患病率为0.43%;乳癌26例,患病率为0.06%。乳癌按TNM分期,Ⅰ期占42.3%。结论:乳腺增生症为女职工常见病、多发病;乳癌趋向年轻化,防癌普查年龄段以20~60岁为合适;通过普查可发现早期乳癌,达到早诊、早治、预防的目的。近红外线扫描是实行大面积防癌普查的主要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华;辛福林;杜爱民;李富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