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烟肼(INH)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在化疗过程中,常见兴奋、头晕、周围神经炎和肝脏损害等毒副反应,但一般症状轻微.然而,临床逐年发现INH引起多种少见不良反应.现将国内有关文献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韦立功;覃江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众所周知,决定分娩的三要素是产力、产道与胎儿.只有三者相互适应才能正常分娩,否则可致难产.胎儿因素又包括胎儿大小、胎方位、胎儿畸形等.胎儿大小尤其是巨大儿可以影响分娩的难易.
作者:王君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文氏现象 在一系列P波中,P-R间期依次呈进行性延长,R-P间隔依次逐渐缩短,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室,发生心室漏搏,在漏博后的第一次搏中,P-R新时期又形缩短,而R-P间隔又形延长,以后又重复上述过程,这种现象称之为文氏现象.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适应护理改革的需要,与国际先进护理水平接轨,我院于1997年5月率先在我市开展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几年来我们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改进,使整体护理工作的卓有成效.但在开展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与难点,由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工作开展顺利,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盐酸洛美沙星系喹诺酮类广谱抗菌剂,在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性好,在皮肤、唾液、痰液、前列腺等组织药物浓度均达到或高于血液浓度,故可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荣;胡爱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加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78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安体舒通+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ACEI治疗.时间为三个月.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CHF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疗效较显著P<0.05,且无咳嗽等副作用.结论:安体舒通卡维地洛治疗CHF优于ACEI,且无咳嗽等副作用.
作者:邱元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较好方案.方法:长春新碱(V)2mg·w-1,静脉滴注;米托蒽醌(Mx)10mg·m-2·d-1,第一周的第1~3天静脉滴注,第三周如白细胞>3.0×109/L可重复使用1~3天;强的松(P)60mg·d-1,连用四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63.6%,完全缓解率54.5%,部分缓解率9.0%.结论:VMP方案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较好方案.
作者:杨文琪;李中东;李建平;宋庆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滴耳剂鼓室压入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13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成治疗组74例96耳采用滴耳剂鼓室压入法,对照组62例88耳采用耳浴法,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67%.结论:滴耳剂鼓室压入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班统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常规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第天一次皮下注射,连续7天.结果:平均每日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减低(P<0.01),未见出血及血小板减低.结论:作为急性抗栓措施,低分子肝素0.4ml,每日一次,其使用方便、安全,作用肯定.
作者:汤雷;马连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先天性无阴道是阴道发育异常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需行阴道成形术治疗,阴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1].我院自1990年开始,完成了40例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取得了满意效果,并对术式进行的分析探讨.现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袁俊斋;尚艳红;高志娟;贺湘云;郭桂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综合治疗相关因素的认识.方法:对239例肺心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9例肺心病人进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长时间给氧以提高血液氧分压,强心利尿及营养的支持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和好转率.结论:肺心病人综合治疗的方案是有效、切实可行的.
作者:江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槭叶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羟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利用抗坏血酸体系产生自由基(·OH-)方法,研究槭叶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清除·OH-的作用.结果:槭叶草注射液在30.0~3.75g·L-1之间均可清除·OH-,清除率高为65.1%,丹参注射液在9.38~1.17g·L-1之间均可清除·OH-,9.38g·L-1时清除可达100%,川芎嗪注射液在0.5~0.063g·L-1之间可消除·OH-,但清除率高只有38.7%,故清除·OH-能力依次为丹参>槭叶草>川芎嗪.结论:此类中药中含有黄酮可能是清除·OH-的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曲娴;孙红霞;黄晓莉;段大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23例行子宫切除术(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的绝经前妇女测定其手术前后血糖(G)、血浆胰岛素(INS)、雌二醇(E2)水平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手术后E2、ISI水平明显下降,G、INS明显增高.相关分析显示:E2与ISI呈显著正相关,与INS呈显著负关.结论:绝经前子宫切除术也可导致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因此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后适当补充雌激素是有益的.
作者:黄继良;赵瑞芝;谷程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肉眼观察时,精液射出后30分钟内仍不能在悬垂状态下滴落为液化异常.国外报道以精液不液化为唯一异常指标者占男性不育的11.8%[1],国内报道为9.8%[2].稠厚和不液化精液影响精子活力和活率,降低精子穿透宫颈粘液能力,导致不育.我们通过对精液液化的实验和精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检测对精液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蜀凯;黄啓雲;李永章;何德贵;周芳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五年来行LC165例老年胆囊结石和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5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中106例(64%)合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或心和血管疾病及支气管疾患.术中发现15例(9%)胆囊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手术操作难度大.中转开腹1例,胆漏1例,无1例死亡.16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老年人可耐受LC,且安全可靠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仔细的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国庆;张超;王旺河;王继英;马玉春;郑万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降纤酶是我国新研制的高纯度单一组分的蛋白酶,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报道较少,根据其药理作用及基础研究的成果[1,2],笔者将其用于UA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作者:孙习明;崔莉娟;黄彦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在诊断原发病的基础上常导致误诊或难以确诊.我院于198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有胸腔积液的患者135例,现将其分析整理如下:
作者:王宪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及文献综述.结果:术前确诊6例(37.5%),术中确诊9例(56.3%),漏诊1例(6.3%).全组治愈14例,治愈率87.5%.死亡2例,病死率12.5%.结论:口服水溶性造影剂的X线或CT检查是提高术前诊断率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中选择简单、安全、有效的术式,加强术后管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周广伟;宋言华;张培珍;徐峰;赵峰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良性颅内压增高的婴儿可以出现硬膜下的积液.方法:对我科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26例良性颅内压增高的婴儿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发现26例良性颅内压增高的婴儿可以出硬膜下积液.
作者:李宇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延期妊娠产妇羊水正常组1005例,羊水过少组201例,对比分析临床情况.结果:羊水过少组中羊水Ⅱ°以上污染、胎盘钙化、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引产率、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羊水正常组.结论:羊水过少是监测胎儿慢性宫内缺氧及胎儿宫内环境的很可靠的指标,加强产前监测,及时引产或剖宫产处理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淑蕊;盛清玉;常俊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方法:本文采用ELISA法对116例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进行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及肝功能生化部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中原地区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以甲、乙、丙为主共89例,占全部病例的76.7%.乙型肝炎77例,占66.4%,混合感染皆是与HBV的混合;未检出HDV、HEV,病原未明型27例占23.3%.未提示肝功能损害与病原学间的差异.结论:本地区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无丁型肝炎病毒及戊肝病毒.
作者:张帮杰;牛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环丙沙星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用含环丙沙星化疗方案治疗的实验组(68例)与不含环内沙星化疗方案的对照组(42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含环丙沙星的化疗方案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丙沙星可作为难治性肺结核化疗方案的首选协同药物.
作者:张玉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对1997年1月~1999年11月收治的73例戊型肝炎(HE)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HE以散发形式发病为主,黄疸发生率高,程度重,消退慢;血清TBil水平:中老年患者显著高于儿童患者(P<0.05),单纯HE与混合感染者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HEV与其它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的百分率较高(63.01%),感染模式以乙+戊为主(84.78%),混合感染是HE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HE患者组织学损伤较重,桥形坏死多见(9/24);HEV的存在对HBV的复制可能有抑制作用.
作者:赵根成;王玉忠;路秀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鸟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41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成2组,皆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10万单位溶于5%的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次2小时,每日二次,2组病例均观察腹痛时间、度冷丁总用量、检测胰腺水肿变化及记录血淀粉酶.结果:治疗组无死亡及外科手术病例,度冷丁总用量65±28mg,腹痛缓解及胰腺水肿改善所需时间分别是1.1±0.6d及8.5±1.8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过程中个别病例有SGPT升高及过敏现象.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乌司他丁对治疗胰腺炎明显有效,且副作用轻微.
作者:张曙明;王修奎;胡豫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和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对经临床症状及内镜诊断的62例反流性食管炎进行随机对照治疗观察.兰索拉唑组31例,30mg,每日一次;西沙必剂组31例,1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指标包括烧心、胸痛、反酸、打嗝等临床症状及内镜下病灶变化.结果:服用兰索拉唑和西沙必利2周末症状控制有效率分别为74.2%和54.8%(P<0.05),4周末分别为87.1%和80.6%(P>0.05),内镜有效率分别为93.5%和90.3%(P>0.05),但在Ⅱ~Ⅳ级食管炎兰索拉唑优于西沙必利.结论:兰索拉唑、西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良好,但对Ⅱ~Ⅳ级反流性食管炎前者优于后者.
作者:张西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10mg.kg-1静脉滴注,每天一次,5~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病毒唑10mg.kg-1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87例(56.5%),有效59例(38 3%),无效8例(5.2%),总有效率94.8%;对照组痊愈58例(39.7%),有效61例(41.8%),无效26例(17.8%),总有效率81.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四环素溶液治疗复发性气胸的实用价值.方法:把配制好的四环素溶液或滑石粉混悬液注入抽完气的胸膜腔内,然后让患者向各个方向转动体位.结果:四环素组7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23例轻微发热占30%,25例胸部轻微不适占33%,均不需用药,1~2日自动消失,到2000年6月,保持随访的60例中6例复发,占10%.滑石粉组40例,发热20例占50%,轻度发热、胸痛15例,占37.5%,程度不一,上述不良反应均在5天内消失,保持随访的30例中9例复发,占30%.结论:四环素溶液治疗复发性气胸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作者:李文彪;周敏;史明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围麻醉期及术后加强医疗中的一些问题.方法:对80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程发展快、病理变化广泛,术前访视时应重视高龄、并存疾病、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等高危因素,争取尽快手术及早清除炎性病灶以控制感染,围麻醉期重视支持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组织氧输送.围麻醉期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为好,围麻醉期应重视呼吸、循环功能的支持,术后注重代谢营养的治疗.
作者:朱健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使用ST-E1透明管在胃镜下行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用硬化剂治疗效果.方法:用5%鱼肝油酸钠、凝血酶、美兰(标示剂)、GIF-PQ-30型纤维胃镜、GTF-140L电子胃镜、NM-K型穿刺针对26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硬化剂治疗36次.结果:11例静脉曲张完全消失,5例无变化,总有效率80.8%.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使用透明管后食道内视野清晰,便于硬化剂注射,使穿刺部位准确安全,透明管压迫止血成功率可达100%,该方法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成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100例脑内血肿患者治疗的总结,探讨脑内血肿外科治疗的适应征和手术方式.方法:选择100例脑内血肿患者,其中85例予以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治疗.结果:恢复良好55%,中残25%,重残5%,植物生存5%,死亡10%.结论:外伤性脑内血肿因脑挫伤严重及血肿压迫,容易形成脑疝,应及时作血肿清除术.脑室内血肿应作脑室引流术,术后及时作腰穿.
作者:郑俊宁;李宏伟;吴良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围心脏复苏期电击复律对心脏细胞的损伤.方法:将20例成年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动复跳组(Ⅰ组,n=10)和电击复跳组(Ⅱ组,n=10),分别于麻醉前、开放主动脉即刻、术后24、48、72、96小时采中心静脉血,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心肌肌钙蛋白(cTnT)浓度,以NAC-act测CK、CK-MB浓度.结果:①CK、CK-MB值开放主动脉后及术后升高、以后逐渐下降.②cTnT两组术后升高,24小时达峰值.自动复跳组无1例cTnT≥0.2μg·L-1,电击复律组有6例≥0.20μg·L-1,占60%,且与电击复律次数呈正相关.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围心脏复苏期电击复律对心肌细胞有损伤,且与电击复律次数相关.
作者:徐传青;陈文钊;戴启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nm23-H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其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nm23-H1在12例正常膀胱组织,20例膀胱癌组织及20例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情况,结果:nm23-H1蛋白阳性率表达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中分别为92%(11/12)、70%(14/20)和40%(8/20).结论:nm23-H1对膀胱癌的转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单中杰;陈奎生;魏金星;侯箐岚;魏新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7~2000年共收治严重胸外伤连枷胸伤员共17例,采用机械通气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及休克,使全组患者均获痊愈.
作者:龚泽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D肌注突击治疗小儿佝偻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8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35例于肌注维生素D3前3天口服或静脉补充钙剂,第2组63例于肌注维生素D3的同时口服或静脉补充钙剂,第3组30例肌注维生素D3前后均不补充钙剂.结果:全部患儿佝偻病症状得到改善,未发生抽搐和中毒表现,有效安全.
作者:周春;郑尧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介绍Twin Block功能矫正器的结构、制作、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结论:该矫正器适用于生长发育快速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工分类错(牙合)畸形,具有制作简单,戴用舒适,疗程短的特点,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作者:李达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感染、过敏和环境诸因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持续咳嗽患者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诊断性治疗后确诊为CVA,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其中26例(72.2%)与感染有关,22例(60.1%)与过敏有关,21例(58%)与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吴宏君;吴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麻疹患儿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20例麻疹患儿,作为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200~400mg/kg次静滴,一日疗法,滴速8~12滴/分.结果:治疗组体温消退、皮疹消退、肺部体征消失、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日的缩短均优于对照组.IVIG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IVIG治疗麻疹安全、可靠,可缩短住院日,提高治愈率,为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刘丹;张帮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自七十年代末问世以来,由于操作简便,性能优越,特别是修复体色泽美观,在口腔科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夹层技术加螺纹钉在可见光固化树脂修复重度楔状缺损的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喜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OK镜在治疗青少年近视中的效果.方法:对500例14~24岁轻中度近视患者,配戴OK镜后连续观察半年以上,分析视力及屈光度变化.结果:OK镜治疗后全部病例视力提高、屈光度下降.结论:OK镜治疗近视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无不可逆并发症,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作者:杨永福;李焕珍;沈丽华;王艳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小肠转输时间(SBTT).方法:应用乳果糖氢呼吸试验(LHBT)分别测定了20例正常健康者和25例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SBTT.结果:25例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SBTT明显缩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BTT缩短、小肠动力紊乱是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任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分析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有20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有18例肠梗阻发生时间在术后1周内,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腹痛相对较轻,有5例手术治疗,有3例为肠扭转、内疝等机械性因素所致,手术治愈.有2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再次发生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皆保守治疗,缓解时间为4~26天,平均为11.2天.结论: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中有不足10%为肠扭转,内疝等所致,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手术;有90%为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2~4周保守治疗,过期无缓解再行手术,这样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陆巧;翁清江;李慧成;黄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临界性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对照研究105例老年临界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结果:老年临界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发现率19.05%,老年临界高血压组LVMI与对照组LVMI分别为105.2±12.5g·m-2、90.5±10.6g·m2P<0.01,老年临界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左心房大小分别为34.1±2.2mm、30.6±2.3mm,P<0.05.老年临界性高血压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受损.结论:老年临界性高血压已不同程度存在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
作者:陆芹;牛继前;黄文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骨栓加张力带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2例肱骨髁间骨折,按Riseborough和Radin四度分类:Ⅲ度18例,Ⅳ度4例,均采用骨栓加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3年,按Cassebaum评价:优13例,良6例,优良率86.36%.结论:应用骨栓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既能准确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又有坚强内固定作用,便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唐正标;马克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血清唾液酸(SA)是恶性肿瘤的参考标志物,虽不是特异性的指标,如各种感染、胶源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等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如能结合临床,正确运用、科学分析,在肿瘤普查、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恶性肿瘤术后的疗效及预后监测等方面仍有其重要意义.我们在临床应用上做了一些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祥朝;马凤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吲哒帕胺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谷/峰比值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64例,经服用吲哒帕胺片4周后,观察其降压疗效及对T/P比值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降压显效59.3%,有效28.12%,总有效率87.5%.SBP及DBP的T/P比值分别为0.69和0.64.结论:吲哒帕胺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确切,其24小时降压平稳,符合美国FDA要求.
作者:沈炳权;张慧;林才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贲门癌病人进行术前空腹血糖测定来判断贲门癌外浸胰腺的程度,由此来判断其切除率及根治切除的可能性.方法:对临床确诊的贲门癌病人(无糖尿病痛史)首先进行术前空腹血糖测定,高于5.88mmol·L-1为血糖值升高,低于此值为正常;然后术中探查贲门癌外浸胰腺情况并作详细记录,后将贲门癌病人空腹血糖值的升高与正常同癌外浸胰腺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104例贲门癌病人术前空腹血糖升高39例,正常65例.升高的39例中有27例外浸胰腺,甚至浸润固定,根治切除率为零.血糖正常的65例中未浸润胰腺,根治切除率为75.4%,两者的根治切除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32.35,P<0.001),两者的切除率(根治切除+姑息切除)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11.64,P<0.001).结论:賁门癌病人空腹血糖值升高预示已属晚期,癌外浸润胰腺较重,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切除率极低.它可作为术前判断贲门癌切除可能性较可靠的量化指标.
作者:杨玉;单铭铭;胡玉兰;孙书鹏;李明山;冀华逊;邓金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头后部着力的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恶化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头后部着力的轻型闭合性脑损伤恶化病人的临床特点、放射资料、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小时之内恶化16例(占72.7%),24小时至一周内恶化6例.头痛头晕16例(占72.7%),呕吐18例(占81.8%),意识改变8例(占38.1%).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15例,对冲部位脑内血肿4例.手术16例,死亡2例.结论:渐进性颅内压增高为恶化临床表现,着力部位的硬膜外血肿及对冲部位的脑内血肿为恶化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处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占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及致死原因,因而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冠心病有一定临床意义.本文就消渴丸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对冠心病的影响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刘瑞芳;孟昭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本课题的目的是探讨脑白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我们研究了106例老年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并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无脑白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及吸烟史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冠心病史在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分别为55.7%、38.7%、44.3%;在无脑白质疏松症患者中发病率分别为34.0%、20.8%、29.2%;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高血压病、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冠心病史仍为老年脑白质疏松症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史是老年脑白质疏松症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庆华;王菲;唐静怡;王成章;王玉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胎膜早破是分娩常见并发症之一[1].我院1998年5月~1999年7月共分娩1005例,其中胎膜早破121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2.03%.为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现将胎膜早破病人与同期对照组作比较分析,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张明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肺结核误诊肺炎的因素.方法:对内科62例肺结核误诊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占21.8%(62/284);发热占56%,高热23%,咳嗽78%,咳脓痰22%,痰血17.5%,胸痛25%,胸部X线病变位于中下肺野占29%,痰结核菌检查占62%,均为阴性.结论:①误诊原因:痰查结核菌阴性,临床症状不典型,胸片血常规检查难与肺炎区别.②预防措施:对胸片显示斑片阴影,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作痰普培及结核菌检查,加强对菌阴肺结核的认识,充分利用现有检查手段,使肺结核病人尽快得到合乎逻辑的诊断.
作者:刘莹;张艳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结核性腹膜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使得一些年轻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够,且因该病大多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现就44例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余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多年不见的传染病又有流行趋势,并且病毒,细菌变异较大,临床表现不典行.我们在200余例流行性腮腺炎中,发现3例以低热嗜睡一周为前驱症状的流行腮腺炎病例.3例均有厌食,无头痛,无呕吐,无脑膜刺激征.
作者:程一民;张俊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60岁.主因腹痛伴恶心、呕吐2h于1999年9月8日入院.以胰腺炎收内科.查体:T26.2℃,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BP24/14kPa,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HR105次/min,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规则,脉律96次/min;腹肌紧张,全腹压痛,肠鸣音弱.既往有胆囊炎及房颤病史.
作者:刘大东;宋雪莲;刘会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例1,男性,45岁,农民.因下腹痛伴粘液性便7天就诊.自诉无明显诱因,无发热及呕吐.查体:一般情况好.腹部平坦,腹肌软,下腹部压痛,肠鸣音正常.血常规正常,大便常规白细胞少许.给予诺氟沙星联合庆大霉素抗炎治疗.第5天时排出大量鱼骨后腹痛、腹泻缓解.追问病史,病前有野外烧煮生鱼面饼卷食史.腹痛由此所致.
作者:曲培莲;杨瑞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尼莫地平属钙离子拮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偏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发现本药致浮肿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玉响;田相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梗死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脑血管病发病因素的不断增加,脑梗死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及经济负担,所以应当对脑梗死病加以预防,发病后及时医治,做到分秒必争,不失时机地抢救.
作者:孙少曾;孙松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