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羚羊丝浸出物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热浸法将不同浸出时间得到的浸出物进行比较.结果:浸出时间分别为1 h,2 h,3 h的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51%,0.11%,0.01%.结论:通过此方法,可以证明不同煎煮时间对羚羊丝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显著.
作者:吴志敏;孙世君;杨令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甘草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100%甘草浸出液滤纸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甘草对以上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甘草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丁长玲;邱世翠;宫照龙;高飞;邸大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四君子汤不同煎煮液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411 nm,方法中芦丁在40~200 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89.35%(RSD=2.74%,n=5).结果:四君子汤不同煎煮液的总黄酮含量有差异,合煎液中的含量较高.结论:制备单味浓缩颗粒剂应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
作者:王涛;江滨;曾元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为制定其质控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惠州中药厂的双黄连胶囊中的黄芩苷进行测定.结果:回收率为98.9%,RSD=2.5%(n=5).结论:结果准确无干扰,可为该制剂制定新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麦惠环;许晓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苍耳子及其炮制品抗菌作用.方法:分别蘸取相同量的生品和炒制品脂肪油乳浊液或水煎液于5种细菌的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 h观察抗菌情况.结果:苍耳子生品和炒制品的脂肪油乳浊液、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都有效,且炒制品抗菌作用比生品更强.结论:苍耳子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以炒制品为佳.
作者:赵传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火硝治疗结石的作用机理.方法:基于古今中医临床实践,借鉴现代化学动力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结果:火硝能影响K+-Na+交换与H+-Na+交换,使尿K+与H+交互升高,清除尿素,减轻尿路损伤,抑制结石基质形成,产生盐效应和利尿效应等.结论:火硝具有抑制结石基质形成、促进结石溶解、增强结石排出动力,即抑石、溶石、排石作用.
作者:袁振山;盛钦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提高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出率.方法:将提取丹参常用的乙醇提取法与超临界萃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出率明显高于乙醇提取法.结论: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丹参的提取中可适当推广应用.
作者:查道成;贾书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皮安灵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抑菌试验.结果:皮安灵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青霉菌有抑制作用,MIC为0.195~0.78 mg/ml.结论:皮安灵对某些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李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薄层色谱法用于苍乌合剂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苍乌合剂中主要药物苍耳子、乌梅、辛夷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对苍乌合剂中苍耳子、乌梅、辛夷的鉴别,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薄层色谱法可作为苍乌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学杰;吴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疏络颗粒剂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Nova-pak C18柱,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淫羊藿苷在3.45~27.60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3%,RSD=2.0%(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
作者:俞小陶;毛颐晴;相淞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升白丸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方法:利用环磷酰胺ip造成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口服升白丸进行治疗,对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及胸腺、脾脏指数进行检测.结果:升白丸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及胸腺、脾脏指数.结论:升白丸具有明显升白作用.
作者:万军梅;吴巍;曹华;谭宫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天麻头风灵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方法:临床诊断为紧张型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药以天麻头风灵为主,对照组用药以阿米替林为主.结果:治疗组54例有效率88.8%;对照组50例有效率为90%.两组对比t=0.795,P=0.431,无明显差异.但在副反应观察中两组差异明显:t=-3.466,P=0.001.结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胡伟东;胡耀祖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蝮蛇抗栓酶合复方丹参治疗肺心病高凝状态及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在综合治疗(抗炎、止咳、祛痰、输氧)基础上加用蝮蛇抗栓酶、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14例仅用一般综合治疗.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相比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且高凝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蝮蛇抗栓酶合丹参注射液临床用于肺心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
作者:黄清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黄通络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或鼻饲大黄通络合剂,50 ml/次,3次/d,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12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滴,1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性及血脂变化等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5%,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和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大黄通络合剂在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又可以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功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庆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肺心病急性期病例22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心力衰竭及处理并发症等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20 ml+5%葡萄糖250 ml~500 ml静脉点滴,1次/d,共15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心病急性期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细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82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48例给予心通口服液,对照组134例给予冠心苏合丸.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停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心通口服液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冠心苏合丸组.
作者:李树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邬某,女,38岁,农民.1995年秋始作间断阵发性偏头痛,遇劳累或情志不畅而诱发.头痛甚时右半侧似劈欲裂,或如针锥刺,伴有恶心呕吐.曾多处诊治,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遍服中西药及针灸治疗,初尚能缓解,继罔效且症情逐渐加重,深感痛苦,丧失劳力,思欲轻生,后有家人陪伴求治于吾.
作者:王维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急性脑梗塞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68例,并和西医常规治疗3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刘大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饮食治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作了初步的理论阐述,而将饮食具体应用于医疗活动,当推张仲景.其<伤寒论>中用粥涉及到33条之7方,从其灵活运用之方方面面,不仅可领略到医食同源之理论精髓,亦给我们临床用药不少启示.
作者:何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其危害就在于大便久留体内,致有害物质过多地被吸收而导致许多并发症或粪流不畅所致的肛门生理结构发生病理变化,对女性危害尤为明显,中医认为其位虽在大肠,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皆密切相关,是人体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表现.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研制出的润肠通便合剂具有养阴生津,润肠理气功效,对便秘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月梅;刘子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特别是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人们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1 净选去毒此类方法主要是对于一些动物或昆虫类中药,如斑蝥、虻虫、青娘虫、红娘虫、蕲蛇等,通过除去有毒的头尾或足翅,以达到除去有毒成分的目的.
作者:宋凯;张学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汤剂,又称汤液,系指将药物进行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它能体现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原则.药物煎煮方法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汤剂的疗效.汤剂的制备与煎器的选择,药物的加工,药物的加水量,药物的浸泡,煎煮时间、次数,以及诸药的加入次序等几个方面有紧密联系.
作者:言慧洁;刘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工艺,一般医院常仿照中药汤剂的制法,用水煎出两次,浓缩过滤,或做成口服液,或再浓缩,加入辅料,制备成固体制剂.这些制剂的质量控制,一般只做定性检查,没有对主要有效成分作含量检测,工艺各阶段(如提取,浓缩,干燥等)的工艺条件选择也有一定盲目性.为了得到质量好,疗效佳的制剂,有必要对中药提取液的质量进行控制.本文就影响中药提取液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潘莹;江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瘫丸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方法:制成大蜜丸,用于治疗面瘫,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临床观察面瘫患者68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面瘫丸治疗面瘫疗效显著,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郜家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香没药炮制沿革,找出其规范炮制.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调查走访乳香、没药的炮制及炮制衍变.结果:乳香、没药炮制虽较繁杂,然当今文献仍以清炒、醋制、灯心草制为主流炮制.其它衍变没有依据.结论:乳香、没药的炮制工艺应按规范进行.
作者:王福英;朱忠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见的顽固性疾病,由于病因复杂,目前中西医尚无特殊疗法.笔者近期以青黄膏治疗口腔溃疡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东晖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小儿泻痢是由于小儿外感,热毒入肠所致,是中医临床常见的多发病.我院自1999年采用纯中药制剂儿泻灵糖浆治疗小儿协热泻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处方药物、制备工艺、临床应用报告如下.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苏叶180 g,葛根180 g,黄连30 g,黄芩120 g,夏枯草120 g,半夏120 g,石榴皮120 g,紫菀180 g,蔗糖300 g,苯甲酸钠2.5 g.共制成1 000 ml.
作者:胡建华;徐泽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开发利用云南滇黄精资源,进行可行性论证.方法:文献查阅黄精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黄精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果.结论:对滇黄精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兴荣;王成军;李龙星;何正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指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或将大分子物质加工成粒径在1~100 nm间的物质技术,也包括将一些高分子材料制成包嵌药物的纳米囊,其粒径可能超过100 nm.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电子学、生物学、显微学等多个领域并获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黄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火把花根片是一种具有与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不同特点的新型药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是治疗自身免疫病的高效低毒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深入,该药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王莉;相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注射用穿琥宁、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经化学半合成的广谱抗菌、抗病毒新品种,化学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C28H35KO10)[1].目前临床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多种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治疗[2].在临床使用中,为了提高疗效,与其它抗感染药物配伍逐渐增多,配伍不当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导致药效降低,甚至毒副作用增加,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现有的药物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穿琥宁针剂与抗感染药物合理配伍是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穿琥宁针剂与抗感染药物
作者:李文杰;曹力;李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鱼腥草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调节免疫力、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临床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笔者查阅了1994~2001年公开发行的杂志(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光盘版),有关鱼腥草的不良反应报道共38例,皆为鱼腥草过敏所引起.其中较严重的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
作者:胡洁;曹惠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关于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研究概况.
作者:邢福桑;冯锦东;刘凌峰;郑焕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心养脉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发现其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现就其在此方面的临床用途综述如下.
作者:解庆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系统介绍灯盏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新杰;夏华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综述壳聚糖在中药提取液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对近年来国内期刊中与壳聚糖有关的文献进行检索、综述.结果:壳聚糖对多种中药材具有絮凝作用,既能有效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结论:壳聚糖作为絮凝澄清剂用于中药提取液的精制具有较好的前景.
作者:朱兴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白芍和赤芍所含化学成分以芍药苷含量为高.芍药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溃疡、保肝、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是主要的活性成分[1].芍药苷专属性强,以之为指标建立白芍、赤芍药材及含二者的中成药质量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在此把芍药苷的薄层色谱扫描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作一综述,为研究白芍、赤芍及含二者的中药制剂提供参考.
作者:杜志谦;王广强;薛素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对川贝母的易混品小平贝Fritillaria ussuriensis的鳞茎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研究,并与松贝、平贝做了比较,为鉴别提供依据.
作者:孟燕;宋小军;李江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复方小儿退热栓具有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的作用.用于小儿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惊悸不安、咽喉肿痛等症,临床应用广泛.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150 mg,人工牛黄10 mg,南板蓝根浸膏.收载于部颁标准,但标准中人工牛黄的鉴别采用一般的显色反应,由于受其它药品辅料的干扰,反应不明显.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工牛黄中的胆酸,专一性强,斑点明显,操作简便,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秋生;翟红;杨惠民;占风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广防己及其混伪品进行定性鉴别.方法简便,结果明显、可靠.
作者:苏瑛;熊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通塞益脑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通塞益脑口服液中石菖蒲、川芎、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三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对样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晨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胸痹一证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有关资料表明,由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积极开展综合预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狂犬病疫苗为狂犬病固定毒适应株,由接种于代地鼠肾单层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加入甲醛灭活后浓缩再加氢氧化铝制成,属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品中死疫苗,具有抗原性,可致过敏反应.现将1例注射狂犬病疫苗致迟发性血清病样反应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冯晓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彼此达到有效的沟通,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使护士真实地了解患者身心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准确的评估,写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以达到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的目的.现就笔者临床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舒琴;桂志雄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偏瘫是脑血管神经功能损害普遍突出的表现,除了因中枢神经本身所致的残疾外,急性期处理不当或护理不当均可致残.1999-02至2001-02,我科针对25例急性期脑血管偏瘫患者,制定了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采用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姣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前在杭城数家医院已推广使用中药小包装,就是将中药饮片单味定量地包装于食用塑料袋中,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中草药的单包计量准确率和药品的质量.但在推广中我们发现如何使每味中药的小包装规格更接近实际用药,需要在试行之前作大量的统计.人工统计必定会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而利用电脑软件Microsoft Access进行统计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马月光;李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药调剂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与中医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调剂的首要任务是审方.审方是调剂规程之关键,除应注意配伍禁忌、剂量等常规问题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商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药仓库是中药贮藏重地,中药流通的重要环节,中药仓库保管员担负着储存、保管、进出流动以及质量把关的重要责任.特别是新的药品管理法,以及有关药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于中药的质量标准、保管措施要求更严.管理好中药仓库并非只是简单地收收发发,而是需要全面的技术知识.
作者:姚章记;孟月桂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及调剂、制剂需求,按照国家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炮制规范制成的特殊药品.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汤剂及制剂的质量.然而,目前,中药饮片却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姚志国;付艳秋;廉美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药房是医院对外的一个窗口,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地调配处方,保证并指导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中药调剂工作不仅仅是收方、发药,而是要把好中药质量的后一关.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它要求药房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与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把好中药调剂关.
作者:郭荣;董元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药配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依照世界卫生组织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将11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西药结合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59~74岁;病程8~10 a者33例,10~15 a者18例,15 a以上者13例;治疗前平均收缩压(23.3±2.2)kPa,平均舒张压(14.9±1.52)kPa.西药组18例,男11例,女7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脑梗塞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致残,重者危及生命.许多病人发病后留下不同程度的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且复发率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使用开窍饮治疗脑梗塞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利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赛若金)联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赛若金和大黄(庶/虫)虫丸)60例在护肝基础上,同时应用赛若金3×106u,肌注,1次/d,连用2周,改为1次/2 d;大黄(庶/虫)虫丸,3 g/次,3次/d,口服.对照组60例一般护肝治疗.均3个月1疗程,连用2疗程.结果:观察组在疗程结束时HBeAg及HBV-DNA阴转率为63.3%和6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透明质酸和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白蛋白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赛若金联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能增强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周杰;王晓丽;蔡根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用药过程中,常见中西药合用以增强疗效.但是有时中西药合用会产生非协同作用甚至有害,影响疗效,危害健康.现根据我院近几年来中西药合用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华冰;边振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医院门诊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医院一般用大剂量多种抗生素治疗,其毒副作用大,安全性差.我们在2001年,用中成药心肝宝胶囊(虫草菌粉)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与抗生素先锋6号胶囊合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并以先锋6号胶囊单独使用作为对照,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建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对照比较了中药复方联用α-干扰素与单用α-干扰素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前者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93.75%.后者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84.38%(P>0.05);两种方法治疗后,主要肝功能指标中,ALT、PA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以前者为佳,而γ-球蛋白和胆红素两者无差异;乙肝病毒标志物HBeAg、HBV-DNA的转阴率,前者分别为56.3%,71.4%,而后者为31.5%,4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但HBsAg转阴率分别为25%,18.8%,两者无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前者17例显效者中肝功能异常HBeAg转阳5例(29.4%),2例再次住院;后者8例显效者中肝功能异常HBeAg转阳6例(75%),4例再次住院.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利用中药复方联用干扰素,不仅可提高肝功能复常率和病毒转阴率,而且疗效巩固,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王丹丹;陈元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弓形体病是一种全球性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在母体内感染;后者是受弓形体感染而引起.其临床表现复杂,可造成全身多脏器损害、甚至坏死.国内外均有弓形体经输血或器官移植而感染受血者的报道[1,2].为了解本地区供血者感染弓形体的情况,笔者对1 278名自愿供血者进行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明;柴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株的临床分布与耐药特征,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及API 20NE系统分离鉴定铜绿假单胞菌,以K-B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样本(65.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3.3%)、血液(8.0%)、尿液(6.7%).临床病区分布依次为ICU病房(60.0%)、呼吸内科(13.3%)、干部病房(10.7%)、外科病房(9.3%).与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相比,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他啶、氨曲南等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有显著提高.对复方磺胺、阿米卡星、氯霉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样本中分布广泛,其耐药性比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更为严重,应重视其临床检测与监控.
作者:袁汉清;邹义春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