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8-0805
  • 国内刊号:42-1436/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6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
  • 中药学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2015年1期文献
  • 泽漆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对泽漆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将泽漆用95%乙醇渗漉提取后再用石油醚萃取得到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从泽漆中共分离鉴定出24种成分,占流出峰总面积的87.93%.主要成分依次为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1.84%)、棕榈酸(15.79%)、羽扇豆醇(10.91%)、乙酸羽扇醇酯(10.51%)、棕榈酸乙酯(7.35%)、羽扇烯酮(4.20%)和β-谷甾醇(3.14%).结论 为进一步探讨泽漆药理作用及合理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徐晶;张在龙;刘海利;郭跃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百事乐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显微结构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CUMS)大鼠行为活动、学习记忆及海马显微结构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百事乐胶囊高、中、低(2.88g/kg、1.44g/kg、0.72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外其它5组建立抑郁模型,造模同时ig给药,观察对大鼠Open-field、1%蔗糖偏食度、水迷宫的影响,HE染色观察模型大鼠海马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3区Bcl-2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海马Bcl-2的表达.结果 百事乐高剂量组可提升模型大鼠水平及垂直活动次数(P<0.01),中剂量组可提升模型大鼠水平活动次数(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可提高模型大鼠的蔗糖偏食度(P<0.01或P<0.05),缩短模型大鼠的EL,并能明显升高模型大鼠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同时高剂量可缩短目标象限潜伏时间(P<0.05).病理检测显示百事乐高、中剂量组可增加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层厚度,促进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紧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百事乐高剂量组能升高模型大鼠海马CA3区BCl-2的表达(P<0.05).Western-Blot显示百事乐高剂量能升高模型大鼠海马Bcl-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百事乐胶囊能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及海马CA3区神经元结构的异常变化,并能减少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作者:韩远山;王宇红;孟盼;杨蕙;徐雅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黑骨藤乙醇提取物影响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COX-2、PGE-2表达的研究

    目的 观察黑骨藤乙醇提取物(Periploca forrestii ethanol extract,PFE)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 synovial fibroblasts,RASF)的增殖以及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前列腺素2(prostaglandin E2,PGE2)的表达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第4代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细胞均先予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干预刺激,试验组予不同浓度的PFE(125,250,500μg/ml)干预细胞,24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用RT-RCR法测定COX-2的mRNA表达.免疫蛋白印记(WB法)检测COX-2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48h末,细胞培养上清中PGE2的含量,结果 干预48h后,PFE对细胞抑制率呈量-效果正相关性,各剂量组的PFE对PGE2、COX-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抑制(P<0.05),结论 PFE能抑制IL-1β诱导的RASF增殖,在mRNA和蛋白两个层面均对RASF高表达的COX-2有明显抑制效果,同时对该细胞分泌的炎症效应分子PGE2也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黑骨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机制之一.

    作者:梁江;马武开;刘正奇;安阳;姚血明;唐志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黄泻心汤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三黄泻心汤(简称泻心汤)对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两侧颈总动脉夹闭结合低血压方法制备I/R损伤大鼠模型,于I/R 6h及48h分别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48h后牺牲大鼠,测定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TNOs、iNOs活力,及iNOs mRNA表达.结果 泻心汤(8.74 g·kg-1·d-1)能显著改善I/R损伤48h时大鼠的行为,明显减少I/R大鼠脑内NO含量,降低TNOs、iNOs活力,抑制iNOs mRNA的表达.结论 泻心汤可通过抑制I/R大鼠脑内iNOs mRNA表达,降低TNOs、iNOs活力,进而发挥对I/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祎;陈文;刘宇;王平;曾勇;孟宪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马兜铃酸肾损害和三七总皂苷保护作用分子机制的蛋白组学研究

    目的 从蛋白质组学初步探讨马兜铃酸肾损害以及三七总皂苷(PNS)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慢性马兜铃酸肾损害的大鼠模型,用PNS干预,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结合CM10芯片技术,筛选马兜铃酸模型组分别和空白对照组、PNS治疗组、泼尼松对照组之间大鼠肾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马兜铃酸组血清Scr、BUN和尿NAG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NS可使其显著降低.马兜铃酸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肾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12个,马兜铃酸组分别与PNS组、泼尼松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别有9个、31个.在这3组差异表达蛋白质中存在7个共同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它们在马兜铃酸组较空白对照组上调或下调,PNS和/或泼尼松可使其回调,甚至回调到接近空白对照组的水平.结论 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尤其是共同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与马兜铃酸肾毒性以及PNS的保护作用有关,进一步对其进行质谱鉴定和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探讨马兜铃酸肾损害以及PNS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作者:杨玉芳;苏丽娜;刘华钢;席加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补肾复方对小鼠卵细胞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补肾复方补益肾气为主之毓麟珠、滋养肾阴为重之养精种玉汤、温补肾阳为要之温胞饮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对小鼠卵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和激素组给予蒸馏水灌胃10 g·kg-1,毓麟珠组、养精种玉汤组和温胞饮组分别给予毓麟珠浸膏相当于生药16 g·kg-1、养精种玉汤浸膏相当于生药10 g·kg-1、温胞饮浸膏相当于生药13 g· kg-1,每日1次,连续15d.后1次给药后,激素组腹腔注射PMSG 10U/只,中药各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8h后腹腔注射HCG 10U/只.观察小鼠排卵情况及卵细胞形态和体外受精及卵裂情况.结果 激素组可增加小鼠排卵数/个(34.30±11.64),各中药组较对照组、激素组卵细胞正常率高/个(%)[89(76.07),80(76.19),83(75.45%) vs 48(57.83),188(54.81)],P<0.05或P<0.01;各中药组较激素组受精率/个(%)[47(40.17%),42(40.00),43(39.09) vs 71(20.70)]、卵裂率/个(%)[22(46.81),19(45.24),19 (44.19) vs 19(26.76)]、卵裂球正常率/个(%)[19(86.36),16(84.21),16(84.21) vs13(68.42)]均高(P<0.05或P<0.01).结论 不同补肾复方补益肾气为主之毓麟珠、滋养肾阴为重之养精种玉汤、温补肾阳为要之温胞饮均可促进小鼠卵细胞成熟,并能改善卵细胞质量.毓麟珠作用尤为显著.

    作者:段恒;周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产源雷公藤多苷对睾丸组织病理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产源的雷公藤多苷对大鼠睾丸组织病理改变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给予不同产源的雷公藤多苷灌胃,8周后取睾丸组织检测指标.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 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表达各组间有差异,其中Bax表达各给药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表达比较,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进Bax表达是雷公藤多苷生殖损伤的机理之一;三种不同产源的雷公藤多苷对雄性生殖的损伤作用有差异.

    作者:吴夏颖;崔瑞琴;史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仁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IL-2、胸腺和脾脏指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三仁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IL-2、胸腺和脾脏指数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利用复合因素复制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通过称量法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 造模成功后的各模型组大鼠胸腺、脾脏指数及血清IL-2降低,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可以升高模型组大鼠上述指标的水平(P<0.05);且以中剂量组效果好.结论 复合因素造模可以使脾胃湿热证大鼠免疫功能发生异常改变,三仁汤可以调节脾胃湿热证大鼠免疫功能,这可能是清热祛湿的机理之一.

    作者:罗丹;李云鹏;马文校;武凯歌;洪冰;钱益啸;文小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女贞子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女贞子对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女贞子的水提物按2.0g·kg-1和6.0g·kg-1灌胃大鼠30 d,每日测定大鼠的肛温和体重,处死大鼠后,取肝脏测定Na+-K+-ATP酶活性,Ca2+-Mg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以及测定ATP合成酶亚基5b(Atp5b)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期结束时,女贞子低剂量和高剂量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肛温、Na+-K+-ATP酶、Ca2+-Mg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但未显著改变Atp5b mRNA的表达.女贞子低剂量组第30天的肛温与本组第1天的肛温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女贞子高剂量组第30天的肛温与本组第1天的肛温相比有极显著性降低(P<0.01).女贞子低剂量组的日均增重比空白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女贞子可能通过减少能量ATP的生成,同时减少ATP的消耗,从而起到平肝火的作用,发挥其凉药的本质作用.

    作者:朱卫丰;嵇琴;张敏;姚凤云;袁文林;林峻;彭淑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党参中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目的 建立党参中党参炔苷及苍术内酯Ⅲ同时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Symmetry C18 (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流动相甲醇、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结果 党参炔苷与苍术内酯Ⅲ分离良好,浓度分别在0.184~230mg·L-1与0.48 ~24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S/N =3)分别为0.03485和0.1317μg· L-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及94.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党参中党参炔苷与苍术内酯Ⅲ的同时测定.

    作者:贡东军;陈培云;庞艳苹;王献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养阴降压汤对SHR大鼠的肾脏保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阴降压汤(以下称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降压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雄性SHR大鼠40只,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为降压汤高剂量组、降压汤中剂量组、西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Wistar大鼠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喂养12周,于第12周末处死大鼠后取出心脏、肾脏和脾脏用实时定量PCR对TNF-αmRNA、IL-10mRN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血脂水平、肝功能及肾功能.结果 治疗后降压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AST、C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降压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T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组更为显著(P<0.01).肾脏和心脏中,降压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TNF-α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各组IL-10mRN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养阴降压汤可以改善肝肾功能,降低胆固醇,其降压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肾脏和心脏中的TNF-αmRNA的表达,使局部TNF-α减少,从而发挥降压和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郑琼莉;刘娟;沈宝美;刘缨红;段刚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藏药复方对高原气虚血瘀证动物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藏药复方对高原气虚血瘀证动物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前期研究建立高原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基础上,用藏药复方与心脑欣作对照,观察对模型动物气虚血瘀表征、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变形能力、耳廓微循环及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的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藏药复方可改善模型动物的气虚血瘀表征,提高模型动物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6-Keto-PGF1α含量,抑制TXB2的升高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失衡.结论 藏药复方可改善高原气虚血瘀证模型动物微循环障碍.

    作者:李军茹;陈卫国;贾守宁;马春花;李生洪;杨江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青蒿鳖甲汤含药血清对AML-CR患者CD34+细胞源DC诱导过程中TNF-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透毒复方青蒿鳖甲汤对急性残留白血病(AML-CR)患者CD34+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诱导过程中对TNF-α含量及DC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取AML-CR患者骨髓,体外扩增从中分离的CD34+细胞,以高、中、低剂量青蒿鳖甲汤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诱导为DC,收集第0、6、9天上清并观察DC形态,ELISA法测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抗原表达.结果 含药血清均能促进DC的成熟,降低TNFα含量,与正常兔血清组、细胞因子组有显著差异(P<0.05),使DC较高表达CD83、CD86、CD1a、HLA-DR.结论 青蒿鳖甲汤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可促进AML-CR患者来源的CD34+细胞诱导成为成熟DC,并降低TNF-α含量.

    作者:陈竹;黄礼明;唐志宇;姚宇红;马武开;肖洋;毕爽;谢昱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品与炙品淫羊藿及分别纳入仙灵脾散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淫羊藿生、炙品及纳入复方的抗炎、镇痛活性,为淫羊藿生熟异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热板法考察镇痛作用,运用二甲苯致耳肿胀实验评价抗炎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生、炙品高剂量均具显著抗炎作用(P<0.05),复方生品高剂量具显著抗炎作用(P<0.05);生品高剂量具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复方生品中剂量具显著镇痛作用(P<0.05)、高剂量具极显著镇痛作用(P<0.01).结论 淫羊藿生、炙品皆具抗炎镇痛作用,且生品强于炙品.

    作者:熊瑞;胡昌江;赵玲;周一帆;耿媛媛;潘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山楂中花色苷类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中花色苷类成分.方法 组合运用Diaion HP-20树脂及Amberlite XAD-7HP树脂进行富集,RPHPLC制备液相等手段进行纯化,并利用紫外光谱、核磁和HPLC-MS等技术鉴定花色苷结构.结果 从山楂中分离得到两种花色苷,分别是矢车菊素-3-O-β-半乳糖苷(1)和矢车菊素-3-O-α-阿拉伯糖苷(2).结论 首次对山楂中花色素类成分进行研究,并分离得到两个主要花色苷类成分.

    作者:汪静静;晏仁义;杨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云南昭通三种天麻镇痛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云南昭通地区三种天麻变型的镇痛、抗炎作用,为昭通地区天麻的选种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评价昭通地区三种天麻变型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评价三种天麻变型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乌天麻、黄天麻、绿天麻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给药后均能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的痛阈值,并能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的次数,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乌天麻、黄天麻高剂量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模型有抑制作用.结论 在云南三种天麻变型中乌天麻和黄天麻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雷娜;柳丽松;韩春妮;王维丽;颜汉文;殷红;林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智仁镇静催眠活性部位的筛选

    目的 筛选益智仁镇静催眠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利用自主活动仪、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观察高、低剂量益智仁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80、240mg/kg)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入睡率、入睡潜伏期与持续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 益智仁醇提取物正丁醇层高、低剂量,醇提取物高剂量,水提取物高剂量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5);益智仁醇提取物氯仿层高剂量,正丁醇层高剂量,醇提取物高、低剂量,水提取物高剂量均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时间(P<0.01);益智仁醇提取物正丁醇层高剂量组和水提取物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可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入睡率(P<0.01);益智仁醇提取物氯仿层高剂量,正丁醇层高、低剂量,醇提取物高、低剂量、水提取物高剂量可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的小鼠睡眠维持时间(P<0.05或P<0.01).结论 益智仁醇提取物氯仿层、正丁醇层和水提取物是益智仁的镇静催眠活性部位.

    作者:刘冰;于宏伟;李梅;赵旭;毕开顺;贾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和品种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和品种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和Thermo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87∶ 13);柱温:1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7 ml/min.结果 上述色谱条件下柿叶中熊果酸、齐墩果酸可完全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且斤柿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均高,其次为麻甜黑柿2中,君迁子(河南)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均低.结论 不同产地和品种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不同,且研究中建立的两者含量测定的方法简单,准确,快捷,重现性很好,可以同时测定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且提供了柿叶药材质量比较的依据.

    作者:张京京;李钦;陈海莉;韩卫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灵芝孢子粉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灵芝孢子粉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 造模方法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20mg/kg)、灵芝孢子粉高、低剂量组(50,100mg/kg),造模同时ig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d,均按10.0ml/kg给药,对照组模型组ig等量蒸馏水,观察大鼠行为学,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采用LC-MS法测定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采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 灵芝孢子粉能显著改善抑郁大鼠行为学,能显著减少抑郁大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能减少大鼠脑内NE的含量,增加5-HT的含量,并能增加抑郁大鼠脑内海马区BDNF的蛋白表达.结论 灵芝孢子粉具有抗抑郁作用.

    作者:张天柱;赵婉君;吴国梁;姚金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头花蓼水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头花蓼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头花蓼的药用机理奠定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各种色谱技术对头花蓼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色谱行为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龙胆酸(1)、原儿茶酸(2)、没食子酸甲酯(3)、木犀草素(4)、儿茶素(5),水飞蓟宾(6)、大豆苷(7)、杨梅苷(8)、芦丁(9)、槲皮素(10)、槲皮苷(11)、五味子苷(12)、山柰酚(13)、尿嘧啶(14)、苯丙氨酸(15).结论 化合物1,3,4,7,14,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荆文光;赵叶;张开霞;章军;刘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蓟醇提物对败血症休克大鼠血浆Intermedin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蓟醇提物对败血症休克大鼠Intermedin (IMD)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按wichterman方法复制败血症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小蓟低剂量组、小蓟高剂量组,用BL-420E+检测大鼠心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脏和腹主动脉IMD的水平;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IM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Griess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功能降低,心脏和腹主动脉IMD蛋白表达及血浆中IMD的含量升高,AngⅡ的含量降低,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小蓟低、高剂量组大鼠的心功能明显增强,心脏和腹主动脉IMD的水平及血浆中IMD的含量降低,AngⅡ的含量增高,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降低,且小蓟高剂量组效果要优于小蓟低剂量组.结论 小蓟醇提物能降低败血症大鼠血浆、腹主动脉和心脏的IMD水平,发挥其抗菌消炎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NOS通路有关.

    作者:乔建荣;梁颖;杨晓玲;姜怡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二色波罗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对二色波罗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二色波罗蜜叶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15个化学组分峰,并鉴定出其中的12个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2.87%.结论 二色波罗蜜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植酮(24.55%)、香叶基丙酮(16.15%)、柏木脑(13.21%)、壬醛(9.06%)、芳樟醇(8.81%)、甲位紫罗兰酮(6.13%)、乙位紫罗兰酮(4.78%)、alpha-松油醇(4.03%)、突厥酮(2.07%)、金合欢基丙酮(2.04%)、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1.78%).

    作者:任刚;相恒云;李文艳;程昊;彭加兵;元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泰山白首乌种子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测定泰山白首乌种子挥发油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相对含量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确定.结果 从泰山白首乌种子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组分的100%.在全部被鉴定的化合物中,萜烯类成分占总化合物质量的56.39%,酮类13.48%,酸类5.17%,醇类4.92%,醛类4.85%,吡嗪类3.88%,酯类3.35%.结论 泰山白首乌种子挥发油具有特异香气成分,在医药、保健和化工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作者:王友川;徐凌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脾与醒脾药物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补脾、醒脾药物对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肥胖及瘦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Wister大鼠120只,制作DIO大鼠40只和DIO-R大鼠10只,DIO大鼠分为DIO模型组、西布曲明组、醒脾组、补脾气组4组,分别以生理盐水、西布曲明、醒脾药物(藿香、佩兰、高良姜)、补脾气药物(白术、云苓、黄芪)灌胃,空白对照组与DIO-R组予生理盐水.灌胃16周后,测定体重,神经肽(NPY)、血清和脂肪匀浆中瘦素(leptin),脂肪匀浆中细胞因子转录负调节因子(SOCS-3).结果 DIO模型组与DIO-R组比较,体重、NPY明显升高,血清和脂肪匀浆瘦素降低(P<0.05),SOCS-3升高(P<0.05,P<0.01).药物干预后,各药物组体重有所下降.补脾气组治疗后体重、体重差值、NPY(P <0.01)、SOCS-3水平(P<0.05)减低,血清和脂肪匀浆瘦素水平升高(P<0.01),且在体重减低,血清瘦素升高方面明显优于西布曲明和醒脾组.结论 DIO大鼠存在瘦素抵抗,补脾药物能减轻肥胖,提高瘦素水平,抑制瘦素抵抗.

    作者:宋钦兰;姜萍;张佳琪;林海青;姜月华;李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塔本文都苏提取液对衰老小鼠脑组织端粒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比较塔本文都苏(Tabenwendusu,TBWDS)水提取液与乙醇提取液对小鼠脑组织端粒酶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连续ip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并ig给予TBWDS水提液和醇提液,分别检测脑组织的端粒酶、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TBWDS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脑组织端粒酶及GSH含量和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用药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 结论 TBWDS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和端粒酶含量,具有延缓脑组织细胞衰老的作用,但水提液和醇提液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曹瑞珍;白靓;狄建军;张树军;张春兰;于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红曲中洛伐他汀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目的 优选红曲中洛伐他汀的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研究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红曲中洛伐他汀转移率的影响.结果 确定优提取工艺为13倍量的88%乙醇,回流提取1.3h,洛伐他汀的转移率可达到84.87%.结论 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红曲中洛伐他汀的提取条件是实用可行的.

    作者:龚菁;饶毅;付鹏;魏慧珍;吴东;金浩鑫;龚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油成分分析与比较

    目的 研究与比较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分别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43和40种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含量为89.15%和86.82%.结论 紫花前胡花和根挥发油相同物质共30种,主要成分都是α-蒎烯;但紫花前胡花挥发油成分中β-月桂烯、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的含量远远大于根挥发油;且紫花前胡花挥发油中检测到具有抗癌作用的(-)-β-榄香烯,但其根中未检测出此成分.

    作者:鲁曼霞;李丽丽;李芝;黄玮超;刘向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通脉大生片对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通脉大生片对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大鼠(ASR)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9日龄SD大鼠,通过颈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大鼠(ASR)模型,根据大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表现,筛选出造模成功的大鼠并进行分组.于大鼠第80日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5周后股动脉取血处死动物,迅速剥离大鼠两侧卵巢,制成电镜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卵巢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1)正常组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表现为:多层卵巢颗粒细胞分布,核圆形,线粒体丰富,可见大量粗面内质网;(2)模型组与正常组、给药各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差异,表现为细胞核团块状,核糖体丢失,可见凋亡小体,线粒体肿胀,且嵴肿胀.(3)通脉大生片各剂量组中,通高组、通中组与正常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结构较相近,主要表现为成熟卵泡颗粒细胞丰富,多层分布,细胞核呈圆形,核内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浆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且结构正常,可见丰富的脂滴,细胞膜表面有微绒毛突起;通低组可见卵巢颗粒细胞结构尚可,胞浆内线粒体轻度肿胀,可见少量粗面内质网及少量脂滴.(4)左归丸及来曲唑组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表现相似且与正常组结构相近,可见卵巢颗粒细胞,核染色质均匀,胞浆内可见大量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结构良好.结论 (1)通脉大生片能恢复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2)通脉大生片可通过对卵巢颗粒细胞细胞器结构及数目的影响,从而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发挥促排卵作用.(3)中医补肾调冲法治疗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有其现实意义.

    作者:弓丽华;周昕;温莹莹;黄金珠;傅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TLRs/MyD88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痛风康Ⅱ号颗粒对尿酸钠结晶(MSU)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TLR2、TLR4、MyD88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痛风康Ⅱ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疗程5d.用药第3天,除正常组外所有大鼠均采用尿酸钠溶液关节腔注射法造模.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TLR2、TLR4、MyD88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可见极少的TLR2、TLR4和MyD88表达,而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TLR2、TLR4和MyD88表达均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痛风康Ⅱ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滑膜组织TLR2、TLR4和MyD88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痛风康Ⅱ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TLR2表达呈递减趋势;痛风康Ⅱ号颗粒高、中剂量MyD88表达有较低剂量组进一步降低的趋势.结论 痛风康Ⅱ号颗粒可明显下调MSU致炎症关节滑膜组织的TLR2、TLR4、MyD88的表达,对TLRs/MyD88通路的干预,可能是痛风康Ⅱ号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荣华;蔡骏逸;欧志穗;聂慧;刘友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了哥王抗肿瘤成分提取富集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了哥王抗肿瘤成分的提取及富集工艺.方法 分别以浸膏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西瑞香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了哥王抗肿瘤成分的佳提取条件;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了哥王抗肿瘤成分的佳富集工艺条件.结果 了哥王中抗肿瘤成分的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提取4次,每次2h;了哥王中抗肿瘤成分的佳富集工艺:采用HPD-100大孔吸附树脂,药材(g)与树脂(g)比例为5∶7,干法上样,用11 BV水及10 BV25%乙醇洗脱去掉杂质后,以4 BV75%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2 BV/h.结论 该实验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了哥王抗肿瘤成分的提取富集.

    作者:孙丽霞;张辰辰;刘希;魏岚;孙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玉液汤及其拆方对糖尿病大鼠炎性因子IL-1β、 IL-6、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玉液汤原方及其2组拆方对糖尿病大鼠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玉液汤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及配伍意义.方法 设正常对照组,采用高脂饮食叠加腹腔注射β-cytotoxins制作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玉液汤原方组、玉液汤拆方1组、玉液汤拆方2组、二甲双胍组,治疗8周,用ELISA法检测DM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 玉液汤原方组及其拆方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与二甲双胍组相比,玉液汤各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玉液汤原方组效果佳,优于拆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拆方2组优于拆方1组;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网络可能是玉液汤防治DM大鼠及其并发症的机理之一.玉液汤配伍中君臣佐使规律在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红;李娜;陈欣怡;刘传芃;胡霞;魏蒙;田藩;蒋涵;聂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含羞草水提物对人子宫癌Hela细胞凋亡及mcl-1与bim蛋白表达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含羞草水提物(WEMP)对人子宫癌细胞(Hela)生长的抑制和凋亡诱导效果及其对mcl-1和bim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WEMP对Hela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WEMP对人胃癌细胞Hela中mcl-1、bim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WEMP作用Hela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且与时间、剂量呈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PI单染亚二倍体峰分析,250,500,1000,2000,4000mg/L WEMP作用Hela细胞24 h,Sub-G1期细胞比率分别为(11.60±0.85)%,(15.95±0.64)%,(18.20±1.41)%、(17.5±0.14)%和(18.10±0.57)%,与对照组(7.4±0.8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MP可降低Hela细胞mcl-1基因表达和增加bim基因表达.结论 WEMP对Hela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la的凋亡,mcl-1基因表达降低和bim基因表达增加可能是其凋亡机制之一.

    作者:彭求贤;彭江丽;刘塔斯;罗堃;莫志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山里红野山楂中总黄酮总有机酸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山里红、野山楂中总黄酮、总有机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499 nm,测定不同产地山里红、野山楂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以酚酞为指示剂,测定不同产地山里红、野山楂中的总有机酸含量.结果 山里红中总黄酮含量在2.93% ~ 6.39%范围内,其中,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出产的山里红含量高;总有机酸在7.75% ~ 14.00%范围内,其中,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和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出产的山里红含量高.野山楂中总黄酮含量在2.24%~10.92%范围内,总有机酸含量在0.75% ~ 3.35%范围内,上述两类成分均以湖北省十堰市出产的野山楂高.经分析比较,山里红中总黄酮含量明显低于总有机酸,而野山楂则相反.结论 该研究为完善现有的山楂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邵峰;谷丽菲;陈慧娟;刘荣华;黄慧莲;江东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健脾补肾祛瘀降浊法治疗肥胖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健脾补肾、祛瘀降浊法对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肥胖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减肥茶,观察组采用中医健脾补肾、祛瘀降浊(主要以八味地黄丸为基础,加用附子、生黄芪、枸杞子、猪苓、路路通、桃仁、熟大黄、红花、马齿苋)治疗,15d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体质指数(BMI)、腰围(WC)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75.00%(45/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47.83,P<0.05);治疗前后患者BMI指标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BMI值分别为(25.12±1.00)、(29.85±1.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健脾补肾、祛瘀降浊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肥胖患者的体质指数及腰围,治疗中以中医辨证为基础,标本兼治,提高了肥胖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立宏;李靖;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母配穴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8例

    目的 观察子母配穴法配合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子母配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 子母配穴组治愈1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常规针刺组有效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子母配穴法配合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范郁山;梁韬;苗芙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量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热敏灸与传统灸法、常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纳入180例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天枢-中极-对侧天枢区域内及肾俞-同侧次髎-对侧次髎-对侧肾俞区域内热敏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B组:上述区域选热敏强度强的2个穴位实施传统悬灸治疗,每次每穴15min,2穴共30min;C组口服前列欣治疗,6粒/次,3次/d.三组治疗30d,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EPS-WBC)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WBC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B、C相比,A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WBC计数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P<0.01),A组显愈率为45.00%,与B、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消敏饱和灸量艾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灸量组及前列欣组.

    作者:康明非;章海凤;付勇;熊俊;徐涵斌;周小平;熊鹏;李原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紫癜圣愈散对ITP患者Th17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紫癜圣愈散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Th17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盲法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 ~2013年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紫癜圣愈散组)40例和对照组(泼尼松组)20例,应用显微镜观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流式细胞仪测定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能明显提升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BPC)(P<0.01),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h17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经紫癜圣愈散治疗后,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外周血Th17比例明显减低(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ITP疗效与泼尼松相当,不良反应小(P<0.01),可作为治疗ITP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郝晶;秦克力;尹艳;赵伟;史苍柏;王桂媛;赵淑艳;梅婷;王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回药化痰通络合剂配合针刺四关穴治疗脑出血恢复期86例

    目的 观察回药化痰通络合剂配合针刺四关穴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172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回药化痰通络合剂及针刺四关穴治疗.观察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回药化痰通络合剂配合针刺四关穴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候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脑血肿吸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回药化痰通络合剂配合针刺四关穴可以较好地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改善中医证候;该疗效安全性较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吴文军;陈佳;赵芳;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浮针配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目的 观察浮针配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浆中BK、SP含量变化,探讨镇痛机制.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和单纯康复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FMA评分、VAS评分变化,取血检测三组治疗前后血浆BK、SP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均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BK、SP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均P<0.01),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 浮针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能降低血浆缓激肽、P物质含量,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之相关.

    作者:杨丹;何晓晓;蔡伟;杨孝芳;杨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祛瘀生新法治疗IgA肾病7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祛瘀生新法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及门诊共79例原发性IgA肾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期间,2例因缺乏依从性被剔除,1例因妊娠退出.76例纳入疗效分析.两组均通过飞信告知饮食宜忌,并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祛瘀生新法方药.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不同时点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UTP)、高倍镜下尿红细胞计数(URBc)、肾功能(BUN、Scr、UA、eGFR)、血清白蛋白(ALB)、血脂(CHOL、TG、HDL-C、LDL-C)的变化,以及血分析、肝功能和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8.95%,30/38)优于对照组(60.53%,23/38,P=0.016),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UTP、URBC、血脂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UN、Scr、UA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eGF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eGF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0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饮食调适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祛瘀生新法,可以更好地改善IgA肾病的蛋白尿、血尿和血脂,稳定肾功能,缓解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鲁欢;罗月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辨证服用中药对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辨证服用中药对三阴乳腺癌病患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自2010年2月到2013年11月,于该科选取术后被确诊为三阴乳腺癌病患9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术后辨证服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施以单纯的西药治疗.观察组病患服用中药的时间至少达一年;对照组病患按照美国西医指导标准对三阴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无病生存者占比88.00% (44/50),总生存率为98.00% (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32/48),83.33%(4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三阴乳腺癌病患通过辨证口服中药能有效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减少复发转移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陈琛;刘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辨证施护对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和远期情感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改善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和远期情感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辨证施护,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周、出院1月末以及出院6月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HAMA、HAMD评分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出院1月末、出院6月末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出院1月末、出院6月末的评分均低于入院第1周时,出院6月末的评分均低于出院1月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护能减轻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和远期焦虑、抑郁的程度,且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增强.

    作者:张敏;王芳;熊小娇;蒋慧;唐婵;肖红;姜颖;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艾滋病慢性腹泻病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艾灸及穴位贴敷在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32例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温和灸神阙穴,每次30 min,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自拟中药散敷脐,每次6h,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先艾灸后贴敷,治疗3个疗程,观察大便次数及腹痛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1个疗程后13例患者效果显著,有效率达到81.25%,经过3个疗程后10例患者痊愈,20例患者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87.5%.结论 艾灸配合敷脐疗法对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观察探讨.

    作者:张敏;陈秀敏;张丽;田爱玲;刘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双黄烧伤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创面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双黄烧伤软膏对烧伤创面治疗作用.方法 将21只大鼠分为双黄烧伤软膏治疗组(实验组),京万红治疗组(对照组),及空白阴性对照组,进行烫伤实验、感染实验;将80例临床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双黄烧伤药膏治疗组(实验组)及凡士林油纱治疗组(对照组),记录创面愈合状况.结果 动物烫伤实验,用药15天实验组结痂面积明显减小,实验组脱痂愈合时间缩短,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实验中,第9天实验组烧伤感染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创面愈合面积,感染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黄烧伤软膏对烧伤创面治疗效果确切,抗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杨;王强;朱晓红;贾本川;孙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3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证候学的分析

    目的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53例患者的四诊结果,探讨艾滋病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四诊检查,记录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艾滋病常出现的症状为头晕、乏力、胸闷、气短、自汗、盗汗、心悸烦、畏冷、腰痠痛、足软、耳鸣、口干等,脉象以弱、沉、弦、涩、细多见,舌象则以舌淡、齿痕多见,苔以白苔和垢苔,或苔少多见;患者虚证多于实证,阳气虚多于阴血虚;关联脏腑虚证主要为脾肾心,实证为胆;证型分布阳气虚弱,淤浊内停者多,其次为脾气虚衰者,胆腑郁火者少.结论 艾滋病的邪气应该是深伏于少阳,内涉与中精之腑,伏气与正气争则现少阳证.邪气久伏,伤精耗气,渐致三阴虚寒.艾滋病无症状期临床分型主要有脾肾阳虚、脾气虚衰、阴血不足、气阴两虚、胆淤化火、阳虚浊停及湿停浊滞等几种,各有其相应的主证和辨证要点;艾滋病从病因病机及传变规律上均不同于“温病”“温疫”“虚劳”“疫病”“伏气温病”“癥瘕”“阴阳易”等,而应该有它自己的规律.

    作者:王景泉;郭彩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四物汤配方颗粒汤剂治疗血虚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四物汤配方颗粒汤剂治疗血虚证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传统汤剂的疗效.方法 血虚证患者61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四物汤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四物汤汤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证候积分,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6.5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结论 四物汤配方颗粒治疗血虚证有确切临床疗效,且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疗效相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琪;雷鹏;李新中;胡随瑜;李穆;李媛;刘英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穴位刺激在自然分娩中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通过多穴位刺激在自然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产科结局.方法 将433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助产士全程陪护分娩模式,观察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加多穴位刺激镇痛分娩.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 ~ 4cm、宫口开全时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助产士全程陪伴加多穴位刺激镇痛分娩更有利于母婴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产房应用推广.

    作者:杨怀洁;王青丽;林文华;王丽萍;周立琼;黄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原帖氏飞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原帖氏飞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中原帖氏飞针针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指切进针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7%,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70.8%,两组病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患侧面部局部穴位治疗面肌痉挛,中原帖氏飞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指切进针对照组.

    作者:李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传统穴+神阙穴三伏贴敷防治小儿哮喘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研究

    目的 观察传统穴+神阙穴三伏贴敷防治小儿哮喘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从而探讨三伏贴敷防治小儿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 2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Ⅰ号方药饼贴敷在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穴,Ⅱ号方药饼贴敷在神阙穴上,于初伏开始,每10日贴敷1次,贴满三伏为1个疗程,对照组:胸背穴位贴敷同治疗组,神阙穴未贴敷.结果 血浆皮质醇含量比较,两组治疗后数据变化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提高血浆皮质醇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cAMP/cGMP含量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数据变化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升高血cAMP/cGMP比值方面优于对照组;血液中α-GMP-140变化比较,两组间治疗后数据变化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降低血α-GMP-140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传统穴+神阙穴三伏贴敷通过提高血浆皮质醇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α-GMP-140含量而起到防治小儿哮喘的目的;在传统用药穴位贴敷基础上加用运脾燥湿的药物贴予神阙穴可进一步提高防治小儿哮喘的疗效.

    作者:王晓燕;武琪琳;刘玲;朱珊;张乐;陈丽芸;张艳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序贯清开灵颗粒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IL-6、 TNF-α的影响

    目的 醒脑静注射液序贯清开灵颗粒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病人60例,其中常规治疗+醒脑静注射液序贯清开灵颗粒组20例,常规治疗+醒脑静注射液20例,对照组(常规组)20例,通过观察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均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后的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加用醒脑静组及醒脑静序贯清开灵颗粒组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加用醒脑静组及醒脑静序贯清开灵颗粒组治疗患者的血清中的IL-6及TNF-α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组与醒脑静注射液序贯清开灵颗粒组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中的IL-6及TNF-α的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序贯清开灵颗粒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通过降低血清中的IL-6、TNF-α的含量,产生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作者:刘晓明;王华;陈泽涛;高善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调查

    目的 探讨患者体质类型与异位妊娠发病的关系,为调理体质防治异位妊娠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分别对异位妊娠患者、健康育龄非孕妇女进行调查,按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标准分析其体质类型特点.结果 异位妊娠患者阳虚质居多,其次为气郁质、瘀血质及湿热质;健康育龄非孕妇女阳虚质居多,其次为气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结论 异位妊娠发病与体质类型相关.调整妇女体质的偏颇,对易感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可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病.

    作者:刘玲;邵良;宋阳;邓高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李时珍对“谨和五味”饮食养生方法的贡献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饮食以节、谨和五味”的饮食养生原则,成为后世中医饮食养生的圭臬.李时珍《本草纲目》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深入系统地论述了饮食五味与五脏的损益关系,使人们对每一种食物的气味功效了如指掌,以此克服饮食嗜欲,减少饮食的盲目性.文章从三方面论述李时珍对《黄帝内经》“谨和五味”饮食养生方法的贡献.

    作者:周路红;宋志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阴阳平衡”理论与现代难治性疾病防治思路的关系探析

    “阴阳平衡”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核心,现代医学研究多用它从宏观上解释疾病的发病、预后和转归.现代难治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难点也是寻找其防治途径的关键点.中医“阴阳平衡”理论与现代难治性疾病各种复杂的机制学说在宏观上是一致的.

    作者:丁莉;潘怡宏;游秋云;王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神利水颗粒方理论探源

    目的 探讨健神利水颗粒方组方理论依据.方法 对脑出血急性期古代中医文献、现代病理生理的认识进行相关研究,探讨健神利水颗粒方组方方解.结果 健神利水颗粒方既体现中医基础理论和历代医家经验,又体现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结论 健神利水颗粒方符合中医的辨证精髓,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张青萍;黄树武;何青;刘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半夏药用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在以滑养窍、以滑去着通闭理论指导下,汉代用半夏治七窍、毛窍、心窍等诸窍不利;治结滞不通之失眠、结胸、胸痹、痞病等.以滑养窍理论淡化后,半夏用多去涎,药性由辛平涎滑变为温燥,功用则抽象为去痰散结.

    作者:步瑞兰;向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薛己在外科疾病诊治中对脉诊的运用

    薛己在外科疾病诊治中非常重视运用脉诊,如将其用于判断病邪深浅、病性虚实;用于推断疾病部位、成脓与否;用于推断疾病预后;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等.另外,在妇女外科疾病、小儿外科疾病脉诊方面,薛氏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蔚晓慧;刘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温病条辨》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分析《温病条辨》中所载方剂的组方规律,为传承吴鞠通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温病条辨》中所记载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处方用药及方剂配伍规律.结果 对书中所载的203首方剂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常用药对、组合规律并获得新方23首.结论 客观呈现了吴鞠通在三焦辨证学术思想指导下的处方用药规律,同时表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是极具价值的中医方药研究辅助工具.

    作者:崔丽君;张艳;韩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心脾相关理论对特应性皮炎中医证候要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基于心脾相关理论初步探讨特应性皮炎中医证候要素的诊断指标.方法 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对症状群筛选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相应的Logistic回归方程,并用ROC曲线图检验符合度.结果 以心火为主、脾虚为主中医证型的ROC面积分别为0.743和0.970.证素脾虚的诊断是:面色萎黄、神疲懒言、疲倦乏力,脘闷、食后腹胀、口淡不渴、大便干.证素心火的诊断是:口干口渴、心烦易怒、瘙痒、睡眠障碍、口舌生疮.结论 以证候要素为辨证核心,采用病证结合模式,与多元统计方法有机结合可客观化形成诊断指标,为特应性皮炎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与经验.

    作者:温晓文;莫秀梅;刘俊峰;欧爱华;薛素琴;陈达灿;吕爱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粒度紫石英颗粒的水煎出物和有效元素钙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考察不同粒度对紫石英水煎出物和有效元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紫石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的佳提取工艺为取净紫石英,加入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20 ~ 24目及更细紫石英水煎出物和有效元素钙的含量明显增多,建议以20 ~ 24目紫石英入药.

    作者:石典花;孙立立;张乐林;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肺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补肺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方中补骨脂、陈皮及肉苁蓉;采用HPLC测定补肺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色谱柱为Hypersil ODS(5μm,250mm×4.6mm),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器为VWD检测器.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补骨脂素线性范围0.00067881 ~0.0034092 g·L-1,r=0.999 79.异补骨脂素线性范围为0.0008014 ~0.0040249 g·L-1,r=0.99974.结论 实验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韩云霞;曹佩雪;梁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炮制法对熟地黄中化学成分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炮制法对熟地黄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影响差异,为阐述炮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炆制熟地黄、炖制熟地黄及蒸制熟地黄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与样品聚类方法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熟地黄HPLC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但建昌帮炆熟地黄与炖制地黄、蒸制地黄的HPLC图谱有明显差异;样品聚类将炖制与蒸制地黄分为一类,而建昌帮炆熟地黄为另一类.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中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可能与炮制方法及辅料不同有关.

    作者:王小平;胡志方;王进;郭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和L9(34)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硬度、圆整度、拖尾及黏连)、溶散时限、重量差异的变异系数为指标,对冷凝剂、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距、熔融温度进行考察.结果 滴丸的佳制备工艺为佳基质PEG4000,药(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基质(质量比)(1∶5),熔融温度为80℃,滴距为5 cm,冷凝剂为二甲基硅油与液体石蜡2∶1的混合物.结论 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才秀丽;周昕琪;孙敬蒙;张炜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首乌藤压制饮片的煎煮质量评价

    目的 对首乌藤压制饮片和普通饮片进行煎煮质量比较研究,进行首乌藤压制饮片的煎煮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传统煎煮法,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对首乌藤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煎煮溶出情况及二者在复方中煎煮的溶出情况进行对比;对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溶出曲线进行对比,并进行f2相似因子比较.结果 在单味饮片和复方的煎煮中,压制饮片干膏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煎出总量均比普通饮片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首乌藤压制饮片不影响成分的煎煮溶出,可保证汤剂煎煮质量.

    作者:王聪颖;贺宝莹;唐安玲;宋英;朱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薄膜分散法制备乌索酸豆磷脂纳米粒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目的 采用薄膜法分散法制备乌索酸豆磷脂纳米粒,优化它的处方工艺,研究其体外释放度.方法 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其的处方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分布.结果 优选的处方工艺为载药量90mg,豆磷脂30mg,硬脂酸10 mg,PBS摩尔浓度10 mmol/L.制备的乌索酸豆磷脂纳米粒透射电镜下呈球形或椭圆球形,平均粒径(184.7±15.1)nm,包封率(82.37±0.81)%,载药量(11.91±0.50)%.结论 薄膜法分散法制备的乌索酸豆磷脂纳米粒体外释放性能良好,具有缓释特性.

    作者:陆云华;曹丽萍;李茜;张琼;谢秀倩;陈武;张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柴胡茶剂中皂苷的溶出量考察

    目的 考察柴胡茶剂中皂苷成分的溶出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茶剂中皂苷a、b2、b1的溶出行为.色谱条件为: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3∶4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210 nm.结果 柴胡皂苷b2和a的溶出量差别不大,但是远高于柴胡皂苷b1的溶出量.柴胡皂苷a、b1、b2温浸4次后的总溶出率分别为48.8%、52.0%、52.5%.结论 为柴胡相关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军;陈丽娜;姜华;张延萍;张倩;李砺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艾叶炮制前后总酚酸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艾叶炮制前后总酚酸的含量变化.方法 以没食子酸作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0批不同产地艾叶及其炮制品醋艾叶、艾炭、醋艾炭中总酚酸的含量,检测波长763 nm.结果 不同产地艾叶中总酚酸含量3.28% ~4.81%,醋艾叶中总酚酸含量3.29% ~ 4.95%,艾炭中总酚酸含量2.01% ~3.78%,醋艾炭中总酚酸含量2.32% ~ 3.92%.结论 不同产地艾叶中总酚酸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生艾叶比较,醋艾叶总酚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但艾炭及醋艾炭总酚酸的含量明显降低.

    作者:王永丽;尉小慧;刘伟;侴桂新;赵森淼;王峥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总结及分析十多年来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文献.结果 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肯定.结论 建立完善规范化的诊疗体系,来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本病的水平.

    作者:张晓妮;刘跃光;孙建华;秦珊;张淑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态因子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概述了生态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并阐述了植物生态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系统生物学方法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指出应加强多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系统研究;系统整合多种组学技术,深入研究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规律及关键调控位点,从而为系统阐释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成因和药材品质形成机制、代谢产生药用植物活性成分以及建立药材优质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侯娅;马阳;邹立思;刘训红;巢建国;谷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藏药迷果芹的研究综述

    从藏药迷果芹的营养成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人工栽培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综述了迷果芹的研究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藏药迷果芹开发的方向,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皮立;韩发;邓黎;赵晓辉;李以康;王晓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机制研究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普通人群中流行的精神障碍之一.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针灸疗法治疗PTSD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针灸可能是从神经内分泌、相关病理脑区的代谢、神经环路、生物效应等方面对PTSD发挥治疗作用.深入探讨针灸治疗PTSD的作用机制,可为阐明PTSD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更为有效和特异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笔者还对今后针灸治疗PTSD的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金睿;李西云;郑成强;王觉;张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DNA条形码鉴定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DNA条形码是利用基因组中标准的、相对较短的DNA片段来进行物种鉴定的分子诊断新技术,已成为生物分类和鉴定的研究热点.近年来,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药用植物的研究发展迅速并日趋成熟.文章简述了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药用植物的原理并重点介绍了DNA条形码鉴定药用植物的应用,展望其在今后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的鉴定.

    作者:向婷婷;周志勇;刘朝奇;袁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东地产药材岗梅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 对岗梅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 岗梅具有抗病毒、抗炎、镇咳、镇痛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岗梅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值得深入研究,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晓芳;林爱华;梅全喜;曾聪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电子鼻与人工神经网络的陈皮鉴别研究

    目的 依据陈皮气味信息,鉴别陈皮不同品种以及储藏年限.方法 采用电子鼻技术,获取陈皮气味信息,依据客观化的数据,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储藏年限陈皮进行鉴别区分.结果 依据电子鼻获取的陈皮气味信息数据,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判别区分效果良好,对不同品种与储藏年限的陈皮测试集样本识别率皆为86.36%,对不同品种陈皮综合识别率达94.67%,对不同储藏年限陈皮样品综合识别率达96%.结论 采用电子鼻技术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识别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储藏年限的陈皮样品.

    作者:杨诗龙;王瑾;汪云伟;钟恋;黄勤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河南产连翘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河南产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5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测定了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及不同产地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从整体上反映连翘质量,有助于道地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雷敬卫;谢彩侠;白雁;段小彦;樊明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应用于不同产区砂仁的鉴别研究

    目的 探索不同产区砂仁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不同产区砂仁的红外光谱,应用导数光谱对图谱进行转换处理,对比寻求不同产区砂仁的特征差异吸收.结果 不同产区砂仁的红外光谱无明显差异,但经四阶导数光谱变化后于600 ~ 750 cm-1、1300 ~ 1400cm-1波数处出现明显的特征差异吸收峰,在1000~1300cm-1、1400 ~ 1500cm-1、2800 ~ 3000cm-1及3500~3800cm-1的波数范围内出现了差异峰.结论 不同产区砂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经过导数光谱处理后可出现明显的差异特征,应用该方法能较好地鉴别区分不同产区的砂仁样品.

    作者:严娅娟;赵晓勤;张丹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还阳参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通过对还阳参的生药学鉴定研究,为该药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法.结果 首次详细描述了还阳参显微鉴别特征;经薄层色谱分析发现该药材含有绿原酸成分.结论 所发现的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别还阳参的依据.

    作者:吕绍伟;贺石麟;彭照琪;郭丁丁;倪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蓟的组织结构研究

    目的 揭示小蓟叶、茎的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为完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石蜡切片法获得小蓟茎和叶的横切片,同时将小蓟药材晒干、粉碎获得粉末,然后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结果 小蓟为异面叶,栅栏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主脉处有1~3个维管束,表皮细胞下无厚角组织.茎皮层面积较大.无限外韧维管束呈环状排列不整齐,只有束内形成层;髓部不甚发达,多中空.小蓟粉末冠毛众多;花粉粒较多,3个萌发孔特别突出,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表皮上有多细胞或单细胞非腺毛;团块状草酸钙簇晶也较多,这些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小蓟的依据.结论 小蓟组织结构特征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以用于质量标准的制定.

    作者:张维瑞;闫兴民;赵静;袁王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的叶横切特征研究

    目的 为研究和开发利用唇形科香薷属种类提供生药学理论基础,并通过香薷属的叶横切面显微特征对比,为后续研究提出指导意见.方法 采用生药学常用鉴别方法对香薷属的叶横切面显微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分析了香薷属叶横切面的5组特征.结论 香薷属的叶横切面特征具有较多的生态学意义,且对种的描述鉴别也是有用的.

    作者:沈蕊;游春;普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母妇宁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研究益母妇宁胶囊中各味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成品中土茯苓、苦参、延胡索、莪术、益母草等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其专属性进行考察.结果 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样品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斑点颜色一致、对应整齐,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吴宁;胡俊杰;郑国华;顾成刚;朱丽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保元解毒汤对癌性恶病质小鼠骨骼肌蛋白质降解及MAFbx、 MuRF-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保元解毒汤对肺癌恶病质小鼠骨骼肌蛋白质降解及MAFbx、MuRF-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干预骨骼肌蛋白质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复制肺癌恶病质小鼠模型.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保元解毒汤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测定小鼠腓肠肌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腓肠肌3-甲基组氨酸(3-MH)含量;RT-PCR法测定腓肠肌MAFbx、MuRF-1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腓肠肌质量显著降低(P<0.05),肌组织内3-MH含量明显升高(P<0.05),MAFbx、MuRF-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比较,保元解毒汤组小鼠腓肠肌质量显著增加(P<0.05),肌组织内3-MH含量明显降低(P<0.05),MAFbx、MuRF-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保元解毒汤能够改善癌性恶病质小鼠骨骼肌萎缩,其机制可能与MAFbx、MuRF-1基因表达下调,骨骼肌收缩蛋白降解减少相关.

    作者:于华芸;王文苹;吴智春;刘国伟;蒋海强;欧阳兵;季旭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抗Hcy诱导Eahy926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抑制Hcy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与MAPK/ERK途径的关系.方法 内皮细胞用Hcy(2 mmol/L)作用时间为24h诱导损伤,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5%、10%,20%),SB203580,PD98059,24 h后,采用AnnexinV-FITC和PI双染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Caspase-3、Caspase-9,MAPK、ERK的蛋白质水平.结果 Hcy组HUVEC凋亡明显(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aspase-3,Caspase-9,MAPK,ERK 蛋白含量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检测3个剂量的BYHW显著抑制Hcy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不同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显著降低内皮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MAPK,ERK蛋白表达.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抑制Hcy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凋亡,其可能的机制是调控内皮细胞中的MAPK/ERK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作者:游宇;佟阳;涂秀英;严雪梅;刘玉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黄芩苷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组织病理改善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早期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黄芩苷对流感病毒致肺损伤的保护分子机制.方法 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A/FM/1 /47 (H1N1)感染小鼠,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模型,用不同剂量黄芩苷溶液灌胃治疗后,制作小鼠肺组织切片观察HE及改良Masson染色后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肺组织TGF-β1、MMP-9 mRNA表达量;采用Weste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TGF-β1、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 黄芩苷中、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肺组织病变,明显抑制肺组织纤维蛋白的分泌,显著下调肺组织TGF-β1、MMP-9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黄芩苷可减轻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组织的损伤,可能与其抑制TGF-β1、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王富科;万巧凤;顾立刚;葛东宇;李根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肾阳虚对实验大鼠胃窦粘膜组织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G细胞异常凋亡对肾阳虚模型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肾阳虚证模型大鼠的基础上,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粘膜组织的细胞凋亡、GAS分泌G细胞及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并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参附汤组作为治疗组.结果 模型组大鼠胃窦粘膜组织细胞的AI显著升高;胃窦粘膜组织G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下降;胃窦粘膜组织G细胞表达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百分率显著升高.参附汤组大鼠的各病理指标均明显好转.结论 胃窦粘膜组织及G细胞的过度凋亡是肾阳虚影响消化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参附汤可改善此病理改变.

    作者:吕银娟;张智华;熊斌;吴建红;周安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的随机对照试验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国内外近10年关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的随机对照试验现状,总结研究不足,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注意要点.方法 通过对CNKI及PUBMED等数据库中进行人工检索,从选择患者的标准、样本含量、随机方法、组间可比性、对照措施、试验方法,盲法,疗效评价指标、随访及失访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高质量的文献不足,国内相关研究太少.结论 目前国内外的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尚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研究.

    作者:秦尔奇;郭烨;孙玮;赵凌;李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缺血中风中医证候要素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缺血中风后中医证候要素与部分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使用统一的《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采集全国范围内受试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同时采集受试者的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IL-1β的含量在不同中医证候类型的受试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IL-6和TNF-α的差异性不显著.结论 缺血中风患者血液中的IL-1β含量可能受中医证候的影响而变化.

    作者:张佛明;黄婉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频率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对双侧海马注射Aβ1-42的阿尔茨海默症(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Wistar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筛选,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假针刺组、模型组、2Hz电针治疗组、50Hz电针治疗组,每组8只.以双侧脑室注射Aβ1-42诱导AD大鼠模型,2Hz、50Hz电针组选“百会”“肾俞”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共治疗2个疗程.假针刺组选穴同治疗组但仅针刺表皮且不接电流,假手术组双侧脑室0.9%氯化钠注射,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 双侧脑室注射Aβ1-42诱导AD大鼠模型成功,各组大鼠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①定位航行试验:2Hz、50Hz电针治疗组的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假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仍长于正常组、假手术组(P<0.01),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电针治疗组比较50Hz电针组逃避潜伏期较2Hz电针组组缩短(P<0.01).②空间探索实验:2Hz、50Hz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首次跨越平台的时间缩短,跨越平台的次数增加(P<0.01),50Hz电针治疗组与2HZ电针治疗组比较首次跨越平台的时间缩短,跨越平台的次数增加(P<0.01).结论 电针能够改善AD大鼠的记忆障碍,AD改善程度与电针治疗频率有关.

    作者:李威;沈峰;王亚文;周华;王慧;张亢亢;孔立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组方用药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用药规律.方法 对1989~2013年期间发表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剂进行检索,检索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并获取期刊论文全文,之后手工筛选排除实验研究、综述等非临床研究的文献,然后建立文献全文库;经筛选共获21篇文献,计21首方剂纳入研究;利用Excel软件统计各药物应用的频数和频率,采用系统聚类之沃特氏(Ward's method)聚类分析法进行变量聚类.结果 结果显示,使用频率高的药物为淫羊藿、熟地,其次为骨碎补、黄芪;君药中应用频次较高分别:淫羊藿、熟地、骨碎补、补骨脂;变量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常用的药物配伍具有一定的规律,以淫羊藿、骨碎补、黄芪、补骨脂、白芍、熟地、当归这一大类为主,另以牛膝、杜仲、续断为一类,也存在应用山药、茯苓等药物为主的治法.结论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常用的药物配伍具有一定的规律,用药以补肾健骨类、健脾类中药为主.

    作者:庞坚;王翔;陈元川;郭海玲;曹月龙;赵咏芳;石印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郁脾虚证中药的配伍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肝郁脾虚证中药配伍规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肝郁脾虚证患者,对其所用中药汤剂配伍进行统计,观察常见配伍药物之间关系.结果 在肝郁脾虚证中,疾病种类中前四位的是胃痛、咳嗽、痞满、眩晕,占全部例数的56.3%;在方药组成上,以紫苏梗、茯苓、柴胡、炒白术为常见,均在30%以上;在加减用药类别上,以补肾滋阴药、理气和胃药、清热散结药、滋阴养胃药、养血活血药为常见,均在10%以上,占全部的66.07%;在疗效上,治愈142例、占59.66%,好转61例、占25.63%,无效35例、占14.71%,总有效率为85.29%.结论 肝郁脾虚证适用疾病范围广,着重护胃气和滋肾阴.

    作者:杨雪梅;邓剑英;秦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肾气丸对庆大霉素致聋豚鼠线粒体凋亡通路Cyt-C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金匮肾气丸对庆大霉素(GM)中毒性耳聋豚鼠线粒体凋亡通路中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级白色红目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GM)组、金匮肾气丸干预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组,GM组豚鼠每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20mg/kg连续10 d,金匮肾气丸干预高、中、低剂量组豚鼠分别每日肌注庆大霉素120mg/kg的同时以药量为20.3g/(kg·d)、13.5g/(kg·d)、6.08g/(kg·d)的金匮肾气丸制剂灌胃给药连续10 d.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耳蜗毛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并比较.结果 豚鼠毛细胞Cyt-C光密度值比较,模型组较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1),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可减轻GM的耳毒性反应,对GM所致的豚鼠耳中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管燕平;王枫;李欣怡;沈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不良反应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对用户的需求分析,探讨了中药不良反应信息系统开发工具选择和网络架构设计,介绍了系统后台管理功能设计思路和系统前台页面功能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中药不良反应信息系统.

    作者:罗山水;章新友;肖芬芬;李味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的舌象变化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 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其中湿热夹瘀者35例,湿热兼虚者37例;对照组28例.采用ZBOX-Ⅰ型舌象仪采集其治疗前后的舌象参数,并由计算机软件对舌象参数进行自动分析;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检测结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舌象参数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舌象参数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湿热夹瘀组中胖瘦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中齿痕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湿热夹瘀组CD3+,C4+,CD8+,CD4+/CD8+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湿热兼虚组CD8+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CD3+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的瘀斑指数与CD3+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肠益方能改善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患者的部分舌象参数和免疫功能;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T细胞亚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舌象参数的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

    作者:程悦蕾;朱惠蓉;张怡;柴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阜康阿魏根际微生物种群及数量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 了解阜康阿魏生长期根际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取不同生长年限阜康阿魏的根际土壤,测定其所含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结果 在阜康阿魏各生长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中以细菌占主要优势,其次是放线菌,真菌少;随着阜康阿魏生长年限的增加,三种微生物数量变化基本一致,生长初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不显著,5年生以上根际微生物激增,达到多,开花期微生物数量开始下降;与对照相比,根际效应显著.结论 阜康阿魏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其生长年限、生长阶段有关联.

    作者:朱军;孙丽;樊从照;李晓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叶百部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体系优化

    目的 建立适合对叶百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ISSR-PCR佳反应体系.方法 通过改良的CTAB法提取对叶百部基因组DNA,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体系的5种因素(dNTP、模板DNA、引物、Mg2+和Taq聚合酶)4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 确立了对叶百部佳反应体系,即在20μl的总反应体积中含有10×PCR buffer 2μl,dNTP 175 μmol/L,Mg2+ 1.7mmol/L,引物0.6μmol/L,Taq酶1.0U,模板DNA 15ng.结论 建立并优化了对叶百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ISSR-PCR反应体系.

    作者:朱华;周雨晴;杜沛霖;王孝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美味红菇菌丝体培养及成分分析

    目的 探索美味红菇菌丝体的适培养条件并测定其成分.方法 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美味红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国家标准测定法测定菌丝体成分.结果 葡萄糖是适碳源、酵母膏是适氮源、硫酸锌是适无机盐;适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5g·L-1、酵母膏13.0g·L-1、硫酸锌0.20 g·L-1、氯化钙0.20 g·L-1、磷酸二氢钾1.0g·L-1、硫酸镁0.50 g·L-1、培养液80 ml/250ml三角瓶、28℃、160 r·min-1、140 h;菌丝体成分含量分别为水分93.24%、粗蛋白2.53%、碳水化合物2.10%、粗纤维1.67%、粗脂肪0.26%和灰分0.20%.结论 液体培养法制备美味红菇菌丝体大产量为17.83 g·L-1,其成分含量与子实体相近.

    作者:刘达玉;戴玄;郑林用;王慧超;李宗堂;陈今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拳参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比较

    目的 采用RP-HPLC测定不同产地拳参药材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色谱柱:Cosmosil C18(4.6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10∶ 90)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柱温:25℃.结果 不同产地拳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在0.0117% ~1.0908%;绿原酸的含量在0.0270% ~1.522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不同产地拳参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以江西(130711)的含量高.

    作者:黄文平;肖光清;宋永贵;何明珍;张武岗;冯育林;钟国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的物种调查研究

    目的 对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的物种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野外实地考察、资料查阅、标本的采集和鉴定、以及物种蕴藏量的调查等研究方法.结果 基本明确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物种蕴藏量情况.结论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有36科,85属,220种,科、属、种类型组成合理,清热类药物物种较多且蕴藏量较大.

    作者:杨玉涛;徐宏;赵能武;张敬杰;刘亚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青海不同产地沙枣树不同部位微量元素测定

    目的 测定青海四个不同产地沙枣树花、茎和叶片中Na、Mg、K、Ca、Mn、Cu、Fe、Zn微量元素含量,为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微波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结果 青海沙枣树的花、茎和叶片富含微量元素,不同部位有差异,不同地区差异小.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8.2% ~ 106.4%,RSD(n=6)为0.00% ~2.46%.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单.

    作者:郭珍;阎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甘草不同干燥包装储藏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甘草鲜样及干样在不同干燥方法、包装技术、储藏环境下其品质、质量损耗和保质期的变化,旨在探寻其经济实用的优质包装储藏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对甘草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干燥方法对甘草质量有明显的影响,40℃烘干和阴干处理的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好;不同包装材料对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其外观品质有一定影响.不同储藏条件对甘草药材内在和外观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在不同含水量、包装和储藏方式对甘草质量的综合影响效应实验中,25℃条件下、含水量为13%的牛皮纸袋包装,其甘草活性成分含量高,外观品质也好.结论 采用不同干燥方式和储藏条件进行贮藏研究,旨在筛选佳的干燥方法、包装技术和储藏环境.

    作者:马玲;王新芳;付雪艳;张元斌;舒志恒;张新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张寿颐辨治咳嗽的经验

    通过对《张山雷医案》中辨治咳嗽的医案加以分析,归纳为:证属邪实,祛邪为治,其中痰热壅肺治以清肺化痰,痰湿困脾治以健脾化湿;证属虚实夹杂,治兼标本,其中阳虚水泛治以温阳化饮,阴虚阳亢治以滋阴涵阳,肝肾阴虚治以平肝纳气,阴血亏虚治以温下摄纳.

    作者:付婷婷;秦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李丽芸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不孕中医临证思考

    总结了李丽芸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不孕的临证思考经验.李师认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病机特点主要是“肾气衰,天癸竭”,与各脏腑相关.肾虚为本,李师将其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阴阳俱虚型,认为中医治疗以补肾填精为大法,温补肾阳:温肾暖宫,健固督带,滋养肾阴,调理气血,调理冲任.同时应强调预防为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温丹婷;李秀铭;张茜;刘志清;周慧萍;王小云;曹立幸;徐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黄瑾明教授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

    总结黄瑾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黄瑾明教授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是毒虚,病机是气血瘀滞,道路不通,治疗以逐瘀排毒为主兼以补虚调气,主张采用中医和壮医结合、内治和外治并举、补泻相兼、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作者:莫清莲;李美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学术思想探微

    总结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详述刘茂才教授对中风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的把握,他认为中风急性期当阴阳分治,重通腑醒神之功;恢复期重补肝肾、益气血;后遗症期重滋阴养血、柔筋活络;临证经验方面他强调痰瘀贯穿中风始终,主张痰瘀同治;辨证时当治病求本,不囿表象;要擅于运用祛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勇于突破禁区;用药方面他主张用药平和,中病即止,善用补法,补而不滞、补不留邪,补中寓通、补而能消.

    作者:蔡晴丽;刘茂才;蔡业峰;王立新;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汪受传教授以消风法为主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

    介绍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经验.认为该病主要责之于风、痰、虚,病机关键是伏风内蕴、肺窍不利;提出治疗上分期论治,发作期治予疏风宣窍、宣肺化痰以祛风,缓解期治予补肺健脾、调和营卫以御风,介绍以消风法为主治疗本病的临证思路与方法.

    作者:魏肖云;李萌;汪受传;戴启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