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京;李钦;陈海莉;韩卫娟
目的 对头花蓼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头花蓼的药用机理奠定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各种色谱技术对头花蓼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色谱行为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龙胆酸(1)、原儿茶酸(2)、没食子酸甲酯(3)、木犀草素(4)、儿茶素(5),水飞蓟宾(6)、大豆苷(7)、杨梅苷(8)、芦丁(9)、槲皮素(10)、槲皮苷(11)、五味子苷(12)、山柰酚(13)、尿嘧啶(14)、苯丙氨酸(15).结论 化合物1,3,4,7,14,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荆文光;赵叶;张开霞;章军;刘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子母配穴法配合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子母配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 子母配穴组治愈1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常规针刺组有效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子母配穴法配合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范郁山;梁韬;苗芙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三黄泻心汤(简称泻心汤)对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两侧颈总动脉夹闭结合低血压方法制备I/R损伤大鼠模型,于I/R 6h及48h分别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48h后牺牲大鼠,测定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TNOs、iNOs活力,及iNOs mRNA表达.结果 泻心汤(8.74 g·kg-1·d-1)能显著改善I/R损伤48h时大鼠的行为,明显减少I/R大鼠脑内NO含量,降低TNOs、iNOs活力,抑制iNOs mRNA的表达.结论 泻心汤可通过抑制I/R大鼠脑内iNOs mRNA表达,降低TNOs、iNOs活力,进而发挥对I/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祎;陈文;刘宇;王平;曾勇;孟宪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补肺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方中补骨脂、陈皮及肉苁蓉;采用HPLC测定补肺胶囊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色谱柱为Hypersil ODS(5μm,250mm×4.6mm),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器为VWD检测器.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补骨脂素线性范围0.00067881 ~0.0034092 g·L-1,r=0.999 79.异补骨脂素线性范围为0.0008014 ~0.0040249 g·L-1,r=0.99974.结论 实验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韩云霞;曹佩雪;梁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塔本文都苏(Tabenwendusu,TBWDS)水提取液与乙醇提取液对小鼠脑组织端粒酶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连续ip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并ig给予TBWDS水提液和醇提液,分别检测脑组织的端粒酶、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TBWDS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脑组织端粒酶及GSH含量和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用药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 结论 TBWDS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和端粒酶含量,具有延缓脑组织细胞衰老的作用,但水提液和醇提液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曹瑞珍;白靓;狄建军;张树军;张春兰;于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改善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和远期情感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辨证施护,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周、出院1月末以及出院6月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HAMA、HAMD评分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出院1月末、出院6月末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出院1月末、出院6月末的评分均低于入院第1周时,出院6月末的评分均低于出院1月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护能减轻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和远期焦虑、抑郁的程度,且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增强.
作者:张敏;王芳;熊小娇;蒋慧;唐婵;肖红;姜颖;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美味红菇菌丝体的适培养条件并测定其成分.方法 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美味红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国家标准测定法测定菌丝体成分.结果 葡萄糖是适碳源、酵母膏是适氮源、硫酸锌是适无机盐;适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5g·L-1、酵母膏13.0g·L-1、硫酸锌0.20 g·L-1、氯化钙0.20 g·L-1、磷酸二氢钾1.0g·L-1、硫酸镁0.50 g·L-1、培养液80 ml/250ml三角瓶、28℃、160 r·min-1、140 h;菌丝体成分含量分别为水分93.24%、粗蛋白2.53%、碳水化合物2.10%、粗纤维1.67%、粗脂肪0.26%和灰分0.20%.结论 液体培养法制备美味红菇菌丝体大产量为17.83 g·L-1,其成分含量与子实体相近.
作者:刘达玉;戴玄;郑林用;王慧超;李宗堂;陈今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柴胡茶剂中皂苷成分的溶出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茶剂中皂苷a、b2、b1的溶出行为.色谱条件为: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3∶4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210 nm.结果 柴胡皂苷b2和a的溶出量差别不大,但是远高于柴胡皂苷b1的溶出量.柴胡皂苷a、b1、b2温浸4次后的总溶出率分别为48.8%、52.0%、52.5%.结论 为柴胡相关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军;陈丽娜;姜华;张延萍;张倩;李砺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党参中党参炔苷及苍术内酯Ⅲ同时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Symmetry C18 (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流动相甲醇、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结果 党参炔苷与苍术内酯Ⅲ分离良好,浓度分别在0.184~230mg·L-1与0.48 ~24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S/N =3)分别为0.03485和0.1317μg· L-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及94.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党参中党参炔苷与苍术内酯Ⅲ的同时测定.
作者:贡东军;陈培云;庞艳苹;王献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和品种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和Thermo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87∶ 13);柱温:1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7 ml/min.结果 上述色谱条件下柿叶中熊果酸、齐墩果酸可完全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且斤柿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均高,其次为麻甜黑柿2中,君迁子(河南)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均低.结论 不同产地和品种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不同,且研究中建立的两者含量测定的方法简单,准确,快捷,重现性很好,可以同时测定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且提供了柿叶药材质量比较的依据.
作者:张京京;李钦;陈海莉;韩卫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双黄烧伤软膏对烧伤创面治疗作用.方法 将21只大鼠分为双黄烧伤软膏治疗组(实验组),京万红治疗组(对照组),及空白阴性对照组,进行烫伤实验、感染实验;将80例临床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双黄烧伤药膏治疗组(实验组)及凡士林油纱治疗组(对照组),记录创面愈合状况.结果 动物烫伤实验,用药15天实验组结痂面积明显减小,实验组脱痂愈合时间缩短,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实验中,第9天实验组烧伤感染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创面愈合面积,感染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黄烧伤软膏对烧伤创面治疗效果确切,抗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杨;王强;朱晓红;贾本川;孙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抑制Hcy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与MAPK/ERK途径的关系.方法 内皮细胞用Hcy(2 mmol/L)作用时间为24h诱导损伤,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5%、10%,20%),SB203580,PD98059,24 h后,采用AnnexinV-FITC和PI双染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Caspase-3、Caspase-9,MAPK、ERK的蛋白质水平.结果 Hcy组HUVEC凋亡明显(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aspase-3,Caspase-9,MAPK,ERK 蛋白含量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检测3个剂量的BYHW显著抑制Hcy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不同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显著降低内皮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MAPK,ERK蛋白表达.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抑制Hcy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凋亡,其可能的机制是调控内皮细胞中的MAPK/ERK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作者:游宇;佟阳;涂秀英;严雪梅;刘玉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通过多穴位刺激在自然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产科结局.方法 将433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助产士全程陪护分娩模式,观察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加多穴位刺激镇痛分娩.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 ~ 4cm、宫口开全时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助产士全程陪伴加多穴位刺激镇痛分娩更有利于母婴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产房应用推广.
作者:杨怀洁;王青丽;林文华;王丽萍;周立琼;黄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总结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详述刘茂才教授对中风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的把握,他认为中风急性期当阴阳分治,重通腑醒神之功;恢复期重补肝肾、益气血;后遗症期重滋阴养血、柔筋活络;临证经验方面他强调痰瘀贯穿中风始终,主张痰瘀同治;辨证时当治病求本,不囿表象;要擅于运用祛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勇于突破禁区;用药方面他主张用药平和,中病即止,善用补法,补而不滞、补不留邪,补中寓通、补而能消.
作者:蔡晴丽;刘茂才;蔡业峰;王立新;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对二色波罗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二色波罗蜜叶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15个化学组分峰,并鉴定出其中的12个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2.87%.结论 二色波罗蜜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植酮(24.55%)、香叶基丙酮(16.15%)、柏木脑(13.21%)、壬醛(9.06%)、芳樟醇(8.81%)、甲位紫罗兰酮(6.13%)、乙位紫罗兰酮(4.78%)、alpha-松油醇(4.03%)、突厥酮(2.07%)、金合欢基丙酮(2.04%)、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1.78%).
作者:任刚;相恒云;李文艳;程昊;彭加兵;元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薛己在外科疾病诊治中非常重视运用脉诊,如将其用于判断病邪深浅、病性虚实;用于推断疾病部位、成脓与否;用于推断疾病预后;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等.另外,在妇女外科疾病、小儿外科疾病脉诊方面,薛氏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蔚晓慧;刘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养阴降压汤(以下称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降压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雄性SHR大鼠40只,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为降压汤高剂量组、降压汤中剂量组、西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Wistar大鼠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喂养12周,于第12周末处死大鼠后取出心脏、肾脏和脾脏用实时定量PCR对TNF-αmRNA、IL-10mRN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血脂水平、肝功能及肾功能.结果 治疗后降压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AST、C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降压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T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组更为显著(P<0.01).肾脏和心脏中,降压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TNF-α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各组IL-10mRN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养阴降压汤可以改善肝肾功能,降低胆固醇,其降压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肾脏和心脏中的TNF-αmRNA的表达,使局部TNF-α减少,从而发挥降压和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郑琼莉;刘娟;沈宝美;刘缨红;段刚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紫癜圣愈散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Th17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盲法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 ~2013年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紫癜圣愈散组)40例和对照组(泼尼松组)20例,应用显微镜观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流式细胞仪测定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能明显提升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BPC)(P<0.01),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h17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经紫癜圣愈散治疗后,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外周血Th17比例明显减低(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ITP疗效与泼尼松相当,不良反应小(P<0.01),可作为治疗ITP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郝晶;秦克力;尹艳;赵伟;史苍柏;王桂媛;赵淑艳;梅婷;王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热敏灸与传统灸法、常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纳入180例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天枢-中极-对侧天枢区域内及肾俞-同侧次髎-对侧次髎-对侧肾俞区域内热敏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B组:上述区域选热敏强度强的2个穴位实施传统悬灸治疗,每次每穴15min,2穴共30min;C组口服前列欣治疗,6粒/次,3次/d.三组治疗30d,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EPS-WBC)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WBC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B、C相比,A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WBC计数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P<0.01),A组显愈率为45.00%,与B、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消敏饱和灸量艾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灸量组及前列欣组.
作者:康明非;章海凤;付勇;熊俊;徐涵斌;周小平;熊鹏;李原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河南产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5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测定了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及不同产地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从整体上反映连翘质量,有助于道地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雷敬卫;谢彩侠;白雁;段小彦;樊明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