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 国际刊号:1672-0741
  • 国内刊号:42-1678/R
  • 影响因子:1.44
  • 创刊:195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7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2006年湖北省第五届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1999年5期文献
  • 左胸微创径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1996年1月至7月在14例高危患者中,采用不使用体外循环的左胸微创径路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高危情况包括左室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年龄70岁以上,慢性肾功能衰竭,中风,糖尿病,升主动脉严重钙化等,每位患者平均2.5个危险因素.术后无早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48 h,插管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观察时间均缩短.8例术后1~6月进行了血管造影随访,所有移植血管都通畅.

    作者:李军;F. Maisano;O. Alfieri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负荷与肌肉骨骼疾患的关系研究

    为了探讨劳动负荷与肌肉骨骼疾患的关系,采用北欧国家标准调查表对某汽车厂285名生产工人进行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调查.同时,测定了部分工人的肺通气量和血清肌酸激酶(CK)以便反映其劳动负荷.调查结果表明: 汽车生产工人患肌肉骨骼疾患以下背痛为突出,其次是手腕痛和肩颈疾患.患病率随劳动负荷增加呈升高趋势(P<0.01),初步证实二者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工人的CK活性明显高于管理人员,且随劳动强度级别增加而升高(P<0.01),说明CK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劳动负荷的高低.

    作者:刘鹤云;杨磊;蔡荣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肺心病患者尿检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4例肺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中老年人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水平.同时测定其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肺心病患者尿RBP、TR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中合并心衰患者较无合并心衰者的尿RBP、TRF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患肺心病患者确存在肾功能的损害,动态观察尿RBP、TRF水平变化是判断其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方法,能够早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并判断其损害部位及程度.

    作者:李洪;王晓东;冯玉锡;李元桂;辛建保;杨国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手指按摩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应用

    观察了手指按摩在青光眼滤过术后应用的治疗效果.对青光眼术后滤枕扁平、前房深或正常深度、眼压偏高患者17例分别于手术后1周、半月或1月以上在滤过泡两侧或眼球上行指压按摩,每次5~10 min,每d 2~4次.经按摩后16例滤过泡转化为功能性,眼压由按摩前2.99 kPa()降低到1.49 kPa,下降幅度为50%.结果表明:在某些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显示可能失败的病例中手指按摩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李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中药814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为观察中药814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否有影响,用经鼻腔注入,反复感染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感染、预防治疗、一般治疗和假治疗组.预防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大鼠分别于细菌感染前3 d和细菌感染后第4周开始用中药814灌胃治疗.结果表明,两治疗组尤其是前者大鼠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轻微, 细支气管壁和肺间质炎症亦较感染组为轻.与感染组相比较,预防治疗组第8周起和一般治疗组第16周大鼠单位面积内平均肺泡数增加(P<0.05),第16周,预防治疗组大鼠血氧分压比感染组增高(P<0.05),血CO2分压降低(P<0.05),两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结果提示,中药814对诱发大鼠COPD有较明显干预作用.

    作者:许浒;熊密;车东媛;黄庆华;赵时宇;袁永辉;余尚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鼻窦真菌病及其内窥镜治疗

    为探讨鼻窦真菌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对17例行鼻窦内窥镜手术(ESS)的鼻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14例(82.35%)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术后随访0.5~5年,无1例复发.表明鼻窦真菌病的发生与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有关,ESS术是治疗鼻窦真菌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高起学;刘争;游学俊;崔永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2480眼回顾

    为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将1240例(2480眼)近视眼患者(-1.25~-25.00D)分为3组:1组为-1.25~-6.00D,2组为-6.15~-10.00D,3组为-10.15~-25.00D,均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6~36个月),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8个月屈光度与预矫相差在±0.50D和±1.00D以内者1组为85%和96%;2组为75%和90%;3组为35%和75%.裸眼视力0.5和1.0者1组为99%和87%.2组为93%和72%;3组为70%和32%.其中252眼进行了再次手术,20眼因各种原因致矫正视力下降2行或更多.因此我们认为 LASIK可有效地治疗-1.25~-25.00D的近视眼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合作以及手术技巧和激光设备及其程序的不断改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磊;杜蜀华;包百鸣;王志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12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致病因素的调查研究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广西5个地级市及郊区12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筛选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孕期年龄偏大(OR=5.22)、父亲饮酒(OR=2.12)、母亲孕早期服用阿司匹林(OR=4.45)、服四环素类药物(OR= 2.89)、服避孕药(OR=5.58)、接触化学毒物(OR=7.60)、罹患风疹(OR=2.23) 和感冒(OR=8.21)8个因素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仇小强;覃益敏;谢晓宇;刘芮荣;潘南海;彭如宽;张志勇;梁秋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肺血管周细胞增生分化与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的关系

    为证实周细胞增生和分化与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低氧对培养的大鼠肺血管周细胞的增生及活性、细胞周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同时复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定量分析腺泡内肺动脉(IAPA)三种类型血管的构成比及其结构改变.结果表明,低氧组周细胞的MTT和PCNA吸光度均较常氧组高.细胞周期中,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值,低氧组较常氧组低,但S期细胞百分值升高.低氧组大鼠IAPA内环肌型动脉构成比和α-SM-actin抗原表达的吸光度较常氧组者高.结论:低氧促进肺血管周细胞的增生、分化可能是无肌型肺动脉肌化的重要细胞来源和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的重要结构基础.

    作者:熊密;张燕;车东媛;袁永辉;刘绍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甲状腺癌的诊断程序

    为制定甲状腺癌术前、术中诊断的严格程序,减少其误诊误治.选择27项观察指标,采用Stata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指标进行Logistic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19项指标在甲状腺良恶疾病的表现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6项指标在判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作用中,有显著意义(分析水平:α=0.1).后据分析结果建立甲状腺癌的诊断程序.结果表明:①术中明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若发现肿块质地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肿瘤数目多于一个,以及肿块是混合性或实质性,应考虑恶性可能;②术前仔细体检及综合分析有关辅助检查结果,将有助于明确诊断.尤其当肿块质地较硬且位于右侧甲状腺时,须格外注意.

    作者:韦伟;余小舫;王增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三种不同剂量的吗啡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观察了术后硬膜外腔应用3种不同剂量的吗啡和0.625 g/L布比卡因混合液,持续输注对镇痛效果和副反应的影响.以视觉模拟标定法(VAS)评分观察镇痛效果并记录24 h副反应.结果3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24 h VAS评分各点均<3分.恶心、呕吐发生率随吗啡剂量增大而增加.3组与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硬膜外持续输注小剂量吗啡(≤0.067 mg/h)术后镇痛,安全、可靠,镇痛水平衡定.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剂量相关.3组肛门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局麻药的联合应用及吗啡剂量较小有关.

    作者:张小铭;胡晓敏;吕阳;王洁;杨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洛土辛对离体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及机制

    洛土辛(Lot)系莲子心中的一种新型生物碱单体.Lot、氨力农(Am)和罂粟碱(Pa)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离体心肌的收缩力且Lot的作用强于Am和Pa.Lot 30 μmol/L分别使豚鼠、大鼠、家兔左房和豚鼠、大鼠、猫乳头状肌收缩力增加45%、55%、51%和56%、53%、47%.在利血平化豚鼠,Lot的正性肌力作用被削弱,而Pa的作用不但被削弱甚至转为负性肌力作用.Lot略使异丙肾上腺素的量效曲线左移并增强Am、Pa及小檗碱的正性肌力作用.Lot还明显增加离体工作心脏的左心室压(LVP)、左心室收缩速率(+dp/dt).提示Lot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机制与磷酸二酯酶III抑制有关.

    作者:王嘉陵;赵志方;李明;刘诚;冯秀玲;江明性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抗癌药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的制备及其细胞毒试验

    利用加热固化蛋白质原理制备出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比色法分析其细胞毒作用.结果显示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具有磁性药物微球的形态学特征,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与阿霉素相似(P>0.05),提示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是抗癌药物阿霉素的一种新剂型,该药物剂型的改变未影响其体外药理作用,与磁场联用发挥靶向高效低毒的抗癌作用.

    作者:陶凯雄;陈道达;田源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中药热毒清抗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的实验研究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测定了中药热毒清在不同的细胞内对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巨细胞病毒(HCMV)、柯萨奇病毒B(COXB3)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 g/L浓度的热毒清能有效抑制HSV-Ⅰ在Vero细胞内繁殖,20 g/L的热毒清能有效抑制HCMV在人胚肺纤维母细胞内繁殖,两者的治疗指数(TI)=4.但5 g/L浓度的热毒清未能抑制COXB3在Vero细胞内繁殖,其TI<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昆明种小鼠体内给4 g/(kg . d)的热毒清能抑制HSV-Ⅰ在小鼠体内增殖,对病毒的抑制率为60%.

    作者:江汉珍;董继华;卢银平;陈新华;李鸣真;叶望云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可吸收性导管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介绍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P(LA-TMC)]可吸收性导管用于治疗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以P(LA-TMC)导管桥接鼠坐骨神经7 mm缺损,术后定期分别取导管及周围组织和鼠心、肝、肾标本送检.结果表明:P(LA-TMC)导管在体内(长度、内径和外径等)随时间逐渐降解吸收,在体内可导致局部炎症反应,但对局部组织及全身重要器官(心、肝、肾)无严重损害,初步证明了P(LA-TMC)可吸收性导管应用于临床周围神经缺损治疗的可能性.

    作者:陈继革;罗永湘;白祥军;陈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复合群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结核杆菌复合群基因组进行扩增,得到一285 bp DNA条带.经Southern 印迹证实为特异性扩增.用PCR方法对临床40份待测标本进行检测,并与结核杆菌常规培养以及高渗培养等方法进行比较,其阳性率分别为60.0%、7.5% 和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1).

    作者:张卫东;李福平;张坚;陈秀珠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三结构域重组纤连蛋白多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产物的纯化与鉴定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一种抗肿瘤转移多肽--人纤连蛋白(FN)的Cell I-Hep Ⅱ-Cell Ⅱ三结构域重组多肽(CH82),表达效率达21%.在低温(22 ℃)培养表达时,CH82大部分为可溶性产物,经DEAE-52层析及 Heparin-agarose亲和层析可得到纯品;在高温(37 ℃)培养表达时,CH82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出现,经尿素变性与复性处理后,可通过Heparin-agarose亲和层析得到纯品. 所得纯品均具有结合肝素和结合细胞的功能,且结合细胞的能力比双结构域FN更强,表明两个结合细胞的功能结构域均有活性.

    作者:李明才;冯作化;李东;张桂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对经脑脊液(CSF)和CT证实为脑积水的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OTBM)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脑积水的OTBM 39例对照,以研究OTBM的CSF变化、影像学改变与脑积水形成的关系及其预后.发现OTBM临床症状、CSF变化不典型, 基础疾病多,病死率较高(28.5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脑膜纤维蛋白渗出、增殖和老年性脑室变窄是形成脑积水的直接因素.CSF指标的动态检测对脑积水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规范抗痨,早用激素,对减轻脑膜炎症与脑积水、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作者:郭国际;周义成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腺苷心肌保护液对离体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及离子含量的影响

    为观察腺苷心肌保护液对大鼠心肌ATP及离子含量的影响,采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缺氧停搏120 min,采用高钾、高钾+腺苷及腺苷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发现停搏末含腺苷的两组ATP含量明显高于高钾组,且复灌后进一步恢复;各离子含量均能保持平稳.高钾组复灌后细胞内Na+、Ca2+ 明显增高伴Mg2+的减少.结果表明:腺苷心肌保护液能够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维持停搏期间及复灌后细胞内离子含量的稳定,对缺氧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卢成宝;叶世铎;肖诗亮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豚鼠单个离体毛细胞活性影响的比较

    为比较氨基甙类抗生素对豚鼠单个离体外毛细胞和前庭毛细胞的影响,用酶解加机械分离方法获得单个离体的外毛细胞和前庭毛细胞,置于分别含有1 mmol/L的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液中短期培养,并以FDA-PI双染色法鉴定细胞活性.结果发现在仅含上述药物的培养液中,细胞活性无明显改变,而在无钙、镁培养液中3种药物均可引起细胞形态和活性的改变,其中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对前庭毛细胞活性影响较大,卡那霉素对外毛细胞活性影响较强.临床上链霉素可首选用于经外淋巴灌流治疗梅尼埃病.

    作者:余青松;师洪;汪吉宝;李桂榕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异体深冷冻牙移植的免疫原性实验研究

    采用C57BL/6和Balb/c两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完全不相同的近交系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对异体深冷冻(-196℃)牙的免疫原性进行研究.通过检测宿主抗体-补体介导的细胞杀伤(ACMC)、细胞介导的细胞杀伤(CMC)水平,发现异体深冷冻牙移植后,其ACMC和CMC反应水平与同基因型牙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异体深冷冻牙的免疫原性很低,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杨成;张汉东;郭远龙;韩俊;曾久荷;李水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猴开角青光眼模型的制作

    用氩激光激射恒河猴眼功能小梁网制作开角青光眼模型.取6只猴12只眼用于模型制作.激射部位是小梁网的后半部即功能小梁网区,相邻两激射点的烧灼斑相连接,范围是360°.两周后重复激射,共3至5次.激光参数是:光斑直径50 μm,能量800 mW,时间0.5~1.0 s.每次激射前及后一次激射之后平均38 d(21~97 d)进行眼压测量,眼底杯盘比值测量及房角观察.有4只猴8只眼激射后眼压持续升高,眼底杯盘比值增大,激射后房角仍为宽角.实验表明猴开角青光眼模型的制作是成功的.

    作者:周雄武;刘金华;杜蜀华;李国彦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116例早期边缘性牙周炎的Nd-YAG激光治疗

    采用Nd-YAG激光手术治疗早期边缘性牙周炎116例, 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5年,除4例复发外余无复发.作者认为Nd-YAG激光手术治疗早期边缘性牙周炎,操作简便易行,集切割、止血、缝合为一体,大大减少了手术程序,且疗效好,患者易接受.

    作者:王莉;陈卫民;刘久英;李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国产西替利嗪片治疗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采用严格的双盲平行组对照试验的方法,用国产西替利嗪片和进口西替利嗪片分别治疗各种类型的荨麻疹30例和31例.结果前者有效率为93.3%,后者有效率为96.7%,经Ridit检验及治疗前后积分对比分析,均显示两组病人的疗效相当,且国产药和进口药均具有显著疗效.两药的副作用均较轻微,主要是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镇静作用,但发生率均较低,前者为16.6%,后者为12.9%.说明国产西替利嗪片治疗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荨麻疹,无论其疗效和安全性都相当于进口西替利嗪片,是较理想的抗组胺药.

    作者:陈兴平;陈映玲;周礼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β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MCP-1及V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是一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细胞因子.为了研究IL-1β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Northern Blot法观察IL-1β对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蛋白分泌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L-1β对兔主动脉SMC MCP-1的蛋白分泌和mRNA表达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而对VCAM-1表达则无明显影响.说明IL-1β可能通过诱导SMC表达MCP-1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作者:阮秋蓉;宋建新;邓促端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5-氟尿嘧啶阿拉伯胶-白蛋白毫微粒的制备

    采用乳液固化法制备了阿拉伯胶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微粒的平均粒径为(228±61) nm(n=300).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将5-氟尿嘧啶阿拉伯胶-白蛋白毫微粒在酸性条件下100 ℃水解20 h,测得5-氟尿嘧啶的平均包封率为30.11%.体外试验结果表明,5-氟尿嘧啶毫微粒在37 ℃ 0.1 mol/L盐酸液中36 h累计释药达88.2%.

    作者:易以木;杨唐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豚鼠和大鼠小肠内AChE和VIP阳性神经的分布关系研究--酶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法观察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发现:①豚鼠和大鼠小肠壁各层,粘膜下神经丛和肠肌丛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和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性(VIP-ir)神经都很丰富,后者在固有膜和粘膜下层的分布特别浓密.②AChE阳性神经以粗大纤维居多,VIP-ir神经多为膨体样神经末梢.③两种神经丛及节间束中富含AChE阳性神经元胞体;VIP-ir神经元胞体相对较少,但其胞体近端突起明显.④豚鼠小肠二种神经元成分均较大鼠者明显丰富,但它们均有相似梯度差别:回肠>空肠>十二指肠.⑤肠肌丛中同一神经元胞体偶见VIP-ir与AChE阳性反应.结果提示:胆碱能神经及VIP能神经及其递质可能分别或以共存形式相互调控肠道的功能活动,特别是肠动力.

    作者:李林;胡道松;王红兵;茹立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小剂量索他洛尔对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观察了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2例,以评价索他洛尔(sotalol,SOT)对室性早搏(室早)的疗效及安全性.患者服药前后进行了24 h EKG(Holter)、心电图等检查,发现服SOT后2周末室早减少≥90%者达25.0%,减少≥75%者达30.0%,总有效率为55.0%;4周末室早减少≥90%者达40.0%,减少≥75%者达15.0%,总有效率为55.0%.服药前、后QTc无明显延长,血压无明显下降;但心率减慢,P<0.01.SOT在4周的治疗中未见致心律失常作用.结果提示老年患者服80~120 mg/d的SOT较安全、有效.

    作者:周洪莲;阮勤;余枢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我国11城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我国11个大、中城市56 150名中、小学生进行肥胖及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单纯性肥胖症总检出率为6.37%, 男生8.22%, 女生4.36%.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有肥胖家族史、1岁以内超重、常食高脂高盐饮食、进食速度较快、较少运动与肥胖发生有关.肥胖组儿童高血压检出率(14.74%)明显高于对照组(2.92% ),心肺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当一部分儿童及家长对肥胖症及其危害缺乏正确的认识,亟待加强有关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年红;胡虞志;黄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垂体巨腺瘤的显微外科切除技术

    介绍了117例垂体巨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开颅,采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个解剖间隙切除肿瘤.同时主张全部病例在术后短期内放疗.本组患者中有94例获得全切,占80.3%.死亡6例,占5.1%.复发8例,占6.8%.结果表明,垂体巨腺瘤经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及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方成;朱贤立;赵甲山;赵洪洋;林宁;林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自制脂肪乳剂灌胃在家兔高脂血症模型制作中的应用

    采用脂肪乳剂给予家兔连续灌胃2周,灌胃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APOB、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内皮素(ET)、红细胞膜总胆固醇(M-TC)、膜流动性(M-Flu)、红细胞丙二醛(E-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水平,实验结束时取主动脉作光镜观察.结果发现:灌胃后血清TC、TG、APOB、血浆TXB2、ET、红细胞M-Flu、E-MD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APOA1、血浆6-Keto-PGF1α、E-SOD水平明显降低;而红细胞M-TC水平无明显变化;光镜观察主动脉胆固醇颗粒沉积.以上结果符合实验用动物高脂血症模型的特点,提示采用脂肪乳剂灌胃建立动物高脂血症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马建林;毛焕元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108例回顾性分析

    为明确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发病现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回顾分析了同济医院内科呼吸病房1984~1997年住院金葡菌肺炎患者108例的发病、抗生素敏感性和预后情况.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年龄16.8±12.5岁,男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殊性,以发热、脓痰、胸痛为多见;可同时出现脓胸或脓气胸、身体其它部位脓肿形成等多种并发症并影响患者预后.金葡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出现一定变迁,且具有多重耐药性;预后与住院天数、退热前有效的抗生素应用呈正相关,而与发热天数、胸痛以及感染来源呈负相关.表明金葡菌肺炎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并发症出现率高,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及早足疗程应用有效抗生素能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方慧娟;陈仕新;张珍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RG50864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含量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为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RG50864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DNA含量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应用原代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G50864对PDGF诱导的PASMC DNA百分含量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RG50864处理组可显著地抑制PDGF诱导的PASMC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荧光强度及荧光指数(P<0.01),增加PASMC生长周期中的G0/G1期的DNA百分含量,抑制S期及G2M期的DNA百分含量(P<0.01).RG50864可显著地抑制PDGF诱导的PASMC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抑制PASMC周期S期及G2M期DNA百分含量,阻止PASMC周期由G0/G1期向DNA合成的S期及G2M期转化.

    作者:王昌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食物嵌塞的防治

    通过285例食物嵌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因作了统计,并针对病因提出了防治方法,还对病因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失牙是造成食物嵌塞的重要因素,失牙后即时镶牙是防止食物嵌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殷孝蓉;李南德;尹业祥;袁敬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三种不同材料充填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

    笔者于1995年用Co-1型、玻璃离子、银汞合金三种不同材料充填牙齿楔状缺损患者120例,每种材料40例,进行疗效跟踪随访4年,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佳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可溶性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及可溶性蚯蚓抗原对小鼠胸腺细胞亚群的影响

    血吸虫疫苗的研究与发展是血吸虫病防治的热点[1].本实验观察了感染日本血吸虫或以可溶性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SWAP)及可溶性蚯蚓抗原(SEWP)免疫后小鼠胸腺细胞总数、胸腺活性细胞率、CD+4细胞百分率、CD+8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现予以报道.

    作者:余爽;孙焱;贺宇飞;姜昌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荣获教育部及湖北省多项奖励与表彰

    作者:黄万武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