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672-951X
  • 国内刊号:43-1446/R
  • 影响因子:0.9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4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中医药导报杂志   2005年1期文献
  • 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治疗EB病毒感染鼻咽癌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治疗EB病毒感染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VcA-IgA、LMP1阳性鼻咽癌初诊患者为受试对象,以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进行综合治疗,并以单纯放、化疗为对照.观察放疗后近期疗效并随访2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数.结果:普济煎液能有效降低放、化疗后VCA-IgA阳性率、缩短肿瘤消退时间、减轻放、化疗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减少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率.结论: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对EB病毒感染鼻咽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苏旭春;肖柳珍;刘城林;闫冰川;孔嘉欣;宋先璐;陈智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加味黄芪五物汤结合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五物汤结合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两组连续治疗30天后,观察所有入选病例肌电图、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等指标改善情况及有无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能明显降低血中ET、TXB2水平(P<0.05),升高NO水平(P<0.0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加味黄芪五物汤结合常规治疗DPN较安全、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兰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静滴,两组均治疗15天.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作者:彭筱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清咽液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9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活血化痰清咽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4例确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自拟清咽液雾化吸入;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西药雾化吸入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患者观察3个月,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8例复发.结论:以清热养阴配合活血化瘀的中药液以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慢性咽炎取得好的疗效且近期复发率低.

    作者:孙一枚;孙启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治疗结节性痒疹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内服乌蛇三虫汤,外用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赛庚啶、西替利嗪内服,外用肤疾宁硬膏.结果:治疗组38例中痊愈10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95%.对照组32例中痊愈4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较好.

    作者:黎华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口服博利康尼、赛庚定;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服用祛风解痉止咳方.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谢宏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葛根素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予以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对照组60例予以654-2 10mg静滴,半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肌电图变化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3.3%,总有效率88.8%;对照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幅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指数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彭运亮;任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银屑病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银屑病疗效.方法:随机将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以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对照组用银屑灵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和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和80%,两组比较,P<0.05.且竹黄组在降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方面显著优于银屑组(P<0.01).结论: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钱方;杨志波;欧阳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解语丹结合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解语丹结合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予以汤剂解语丹加减内服,对照组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予以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同时治疗20天,观察治疗前后失语症疗效及中风病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汉语评测分值改善,失语症疗效总有效率及中风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3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解语丹结合常规治疗缺血中风失语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副作用少.

    作者:王玉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胶囊中大黄的定性定量测定

    目的:建立补阳还五胶囊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补阳还五胶囊中大黄进行鉴别;HPLC法对大黄中有效成分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90:10);流速:1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结果:补阳还五胶囊与大黄酸对照药品在TLC色谱中相同的位置上显橙黄色荧光斑点;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1.40305×10-5-0.17670,r=0.999,样品在0.0294~0.147μg含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为补阳还五胶囊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卓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优选冰片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冰片脂质体的佳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冰片的包封率这一指标.结果:优选出试验因素:磷脂量为5%(W/V),冰片与磷脂量之比为1:10(W/W),胆固醇与磷脂量之比为1:4(W/W).结论:冰片采用水溶性药物分散法制备成脂质体可行.

    作者:任卫琼;陈维旗;廖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七年制《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方法组合设计及应用研究

    采用课堂重点讲授、临床实践(见习)、专科技术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新教学方法)应用于7年制<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课程,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检测和评价,认为新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临床操作能力.

    作者:苏海涛;杨伟毅;许少健;刘金文;石宇雄;张葆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阶段性健康护理教育在骨科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在100例骨科患者康复中实施阶段性健康护理教育,以功能锻炼、心理康复等为重点,使患者得到较好的康复,并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雪娜;胡冰;陈清秀;江柳;王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归档病历中护理辨证施护记录分析

    文章阐述了在归档病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知识缺乏,法制观念淡薄等为其重要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彭平;熊家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思路

    文章从现代化研究、临床研究、文献研究3方面阐述中医诊断学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

    作者:郭霞;瞿岳云;王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试论针灸的创新与未来

    文章基于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了进行针灸创新的许多方法,如开展多科学的综合研究,建立较细的分科体系,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等,并强调只有创新,针灸才有未来.

    作者:张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证素内容的辨析

    对古今所提及的约120项证素概念,根据证素的基本特征、文献资料、临床实际、证素精要、约定俗成等原则,对其进行分析辨别,筛除不合理的项目,初步提取出规范的病位证素19项、病性证素31项,五官专科病位9项,待定或暂作特殊者9项.

    作者:朱文锋;甘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72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C臂机及心电监护下进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结果:本组729例,达优者553例,达良者114例,有效者52例,无效者10例.结论:胶原酶溶解术是治疗颈椎盘突出症是一项无创伤、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卫国;陈坚良;杨智广;李国富;刘忠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早期活动的意义

    目的:探讨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意义. 方法:对98例(139指)无合并骨折的屈指肌腱断裂伤予以缝接,术后1~2天起开始被动屈指辅以主动伸指练习,并逐步加大幅度,4周后开始自动活动锻炼,依次给予音频、超声波等理疗及中药熏洗,出院后每周随访1次,并继续给予指导积极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为6~24个月,采用TAM法评定伤指功能,优111指(79.2%),良14指(10.1%),可8指(5.8%),差6指(4.9%). 结论:肌腱修复术后,腱周粘连不可避免,采取有控制的早期活动,适时配合理疗,可促进非限制性粘连形成,增加修复腱在鞘内滑动度,并早期恢复腱强度;早期活动宜从术后1~2天开始.

    作者:向清国;唐长友;陈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体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择白芍木瓜汤内服,按抖手法,理疗,骶管封闭等治疗方法.结果:治愈40例,好转23例,疗效不稳定5例,总有效率92.7%.结论:根据病情,选择有适应症的患者,采用两种以上的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作者:郭履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文章从现代医学和中医药两方面阐述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研究进展,认为两者均为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但中西医结合仍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彭雪;和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白癜风的药物治疗进展

    文章从西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认为尽管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及方法诸多,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尚没有特效药,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作者:周平兰;欧阳恒;王竹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

    通过对近几年几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进行回顾,发现壳聚糖、ZTC1+1天然澄清剂、101果汁澄清剂等3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精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成分中药影响的研究还尚待研究.

    作者:颜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偏头痛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文章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中医特色治疗、中医科研等方面进行阐述,系统地回顾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曾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对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进展进行了回顾,并从治则治法、辨证论治、外治法、针药并用治疗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好、副作用少,较易为患者接受,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与特效药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快速发展中的浏阳市中医医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杏林色更艳--慈利县中医医院简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昔时仲景坐堂处今日名医之摇篮--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建院七十周年庆典纪实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症急攻攻其所得--邓铁涛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经验的启示

    文章阐述了邓铁涛教授治疗因疫邪温毒所致的急危重症的经验:即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溃坚诸法治愈非典型肺炎和用开窍通腑法治愈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各1例,分析邓老辨证用药治疗的全过程,认为急症急攻、多方并进,攻其所得、结散邪行两点对后学启迪尤深.

    作者:袁长津;袁梦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前列腺疾病中西医诊治之我见

    文章阐述了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临床经验.如前列腺炎诊断须分类辨病,从湿热血瘀入手辨证求本,治疗上应重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综合施治,用药则以清热利湿为主,祛瘀止痛为要.而前列腺增生症诊断重在全面检查,辨证以气虚、血瘀为本,治疗宜益气利水、活血散结.

    作者:贺菊乔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120例多中心临床观察

    为评估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与优越性,对120例混合痔患者予以剪口结扎术与外切内扎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行剪口结扎术创面提前愈合4.1天,与外切内扎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瘢痕程度低,可更好的保持肛门的形态功能.

    作者:李帅军;熊之焰;贺执茂;李春眉;荣新奇;李正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钳夹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沙土鼠脑缺血模型,将65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脑缺血预处理组(IPC组)、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组(NPC组),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24、48、72 h和7天).将IR组、IPC组、NPC组各分4个亚组(n=5).观察各时相沙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状况,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结果:(1)IPC组、NPC组与IR组同期比较,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P<0.05),脑组织结构明显改善;(2)各组不同时相比较: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逐渐减少,至第7天达低;(3)药物预处理组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具有抑制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谭琥;葛金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病三则

    文章列举3个实例(项汗案、食泻案、复视案)阐述了补中益气汤在治疗疑难病中的作用.

    作者:唐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同病异治经方应用二则

    文章阐述了运用炙甘草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早搏的临证体会.

    作者:朱崇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文章从当前中医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入手,阐述了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应立足于临床实践的观点.

    作者:熊继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找准环节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在2005年1月6日开幕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高强提出,要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中医药事业万代常青的高度,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发展重点,找准关键环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621例SARS患者首发症状之分析

    文章对13篇文献报道共621例SARS患者的首发症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SARS的首发症状以发热、恶寒、乏力、咳嗽、食欲不振为主,并呈现出3个特点.

    作者:周慎;袁长津;葛金文;晏俊峰;肖桂林;郭子华;闻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