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履成
通过对近几年几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进行回顾,发现壳聚糖、ZTC1+1天然澄清剂、101果汁澄清剂等3种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精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成分中药影响的研究还尚待研究.
作者:颜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文章从当前中医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入手,阐述了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应立足于临床实践的观点.
作者:熊继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古今所提及的约120项证素概念,根据证素的基本特征、文献资料、临床实际、证素精要、约定俗成等原则,对其进行分析辨别,筛除不合理的项目,初步提取出规范的病位证素19项、病性证素31项,五官专科病位9项,待定或暂作特殊者9项.
作者:朱文锋;甘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治疗EB病毒感染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VcA-IgA、LMP1阳性鼻咽癌初诊患者为受试对象,以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进行综合治疗,并以单纯放、化疗为对照.观察放疗后近期疗效并随访2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数.结果:普济煎液能有效降低放、化疗后VCA-IgA阳性率、缩短肿瘤消退时间、减轻放、化疗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减少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率.结论: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对EB病毒感染鼻咽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苏旭春;肖柳珍;刘城林;闫冰川;孔嘉欣;宋先璐;陈智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意义. 方法:对98例(139指)无合并骨折的屈指肌腱断裂伤予以缝接,术后1~2天起开始被动屈指辅以主动伸指练习,并逐步加大幅度,4周后开始自动活动锻炼,依次给予音频、超声波等理疗及中药熏洗,出院后每周随访1次,并继续给予指导积极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为6~24个月,采用TAM法评定伤指功能,优111指(79.2%),良14指(10.1%),可8指(5.8%),差6指(4.9%). 结论:肌腱修复术后,腱周粘连不可避免,采取有控制的早期活动,适时配合理疗,可促进非限制性粘连形成,增加修复腱在鞘内滑动度,并早期恢复腱强度;早期活动宜从术后1~2天开始.
作者:向清国;唐长友;陈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文章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中医特色治疗、中医科研等方面进行阐述,系统地回顾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曾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口服博利康尼、赛庚定;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服用祛风解痉止咳方.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谢宏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择白芍木瓜汤内服,按抖手法,理疗,骶管封闭等治疗方法.结果:治愈40例,好转23例,疗效不稳定5例,总有效率92.7%.结论:根据病情,选择有适应症的患者,采用两种以上的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作者:郭履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文章从现代化研究、临床研究、文献研究3方面阐述中医诊断学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
作者:郭霞;瞿岳云;王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文章从西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认为尽管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及方法诸多,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尚没有特效药,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作者:周平兰;欧阳恒;王竹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银屑病疗效.方法:随机将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以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对照组用银屑灵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和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和80%,两组比较,P<0.05.且竹黄组在降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方面显著优于银屑组(P<0.01).结论: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钱方;杨志波;欧阳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补阳还五胶囊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补阳还五胶囊中大黄进行鉴别;HPLC法对大黄中有效成分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90:10);流速:1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结果:补阳还五胶囊与大黄酸对照药品在TLC色谱中相同的位置上显橙黄色荧光斑点;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1.40305×10-5-0.17670,r=0.999,样品在0.0294~0.147μg含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为补阳还五胶囊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卓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内服乌蛇三虫汤,外用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赛庚啶、西替利嗪内服,外用肤疾宁硬膏.结果:治疗组38例中痊愈10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95%.对照组32例中痊愈4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较好.
作者:黎华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文章基于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了进行针灸创新的许多方法,如开展多科学的综合研究,建立较细的分科体系,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等,并强调只有创新,针灸才有未来.
作者:张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冰片脂质体的佳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冰片的包封率这一指标.结果:优选出试验因素:磷脂量为5%(W/V),冰片与磷脂量之比为1:10(W/W),胆固醇与磷脂量之比为1:4(W/W).结论:冰片采用水溶性药物分散法制备成脂质体可行.
作者:任卫琼;陈维旗;廖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文章列举3个实例(项汗案、食泻案、复视案)阐述了补中益气汤在治疗疑难病中的作用.
作者:唐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文章对13篇文献报道共621例SARS患者的首发症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SARS的首发症状以发热、恶寒、乏力、咳嗽、食欲不振为主,并呈现出3个特点.
作者:周慎;袁长津;葛金文;晏俊峰;肖桂林;郭子华;闻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解语丹结合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予以汤剂解语丹加减内服,对照组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予以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同时治疗20天,观察治疗前后失语症疗效及中风病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汉语评测分值改善,失语症疗效总有效率及中风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3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解语丹结合常规治疗缺血中风失语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副作用少.
作者:王玉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