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672-951X
  • 国内刊号:43-1446/R
  • 影响因子:0.9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4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中医药导报杂志   2006年7期文献
  • 加味二妙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 65例小结

    目的:观察加味二妙散治疗原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加味二妙散治疗,对照组采用理疗治疗.结果:两组治疗5天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对照组为81.5%,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二妙散治疗原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伍崇武;王文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建中愈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建中愈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建中愈疡散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主要症状,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以及血清中生长因子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总有效率89.3%;对照组分别为10例,78.9%.治疗组在主要症状的改善,溃疡愈合,Hp根除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Gas,SS,EGF,TGF-a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建中愈疡散能促进溃疡面愈合,根除Hp,从而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

    作者:郑爱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58例体会

    运用自拟清热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维生素E、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58例,总有效率达94.8%,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标本兼治,疗效较好.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内服格列齐特片和格华止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8.3%,对照组显效率84.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均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杨沛群;许少辉;陈朝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缓解期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对照组34例仅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显效1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5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降低血液粘度、血沉、红细()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结论:桃红四物汤合生脉散加味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肺心病疗效较好.

    作者:肖淑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降脂调肝汤治疗脂肪肝伴肝功能异常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脂调肝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降脂调肝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脂必妥治疗,进行B超、血脂、肝功能检查及临床症状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治疗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脂调肝汤对B超声图改变、血脂与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疗效,提示降脂调肝汤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夏香;舒湘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维奥欣治疗慢性甲亢性肌病21例小结

    目的:探讨维奥欣治疗慢性甲亢性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维奥欣,并与常规治疗的24例病人进行比较.结果:维奥欣组21例治疗8周后病人尿肌酸浓度由治疗前(1327±350)μmol/24h降至(492±121)μmol/24h,下降幅度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恢复程度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好转显著(P<0.01).结论:联合维奥欣治疗慢性甲亢性肌病较常规方法更有效.

    作者:罗长青;王晓岳;孙清元;许露;方烨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ACS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6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解毒活血法治疗组33例和辛伐他汀对照组29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用药前比较和用药后分别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解毒活血法可使ACS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降低,对斑块免疫炎症反应有类似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从而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作者:余蓉;叶秀琳;何淑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番泻叶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的体会

    采用番泻叶合碳酸氢钠以沸水泡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108例,结果药后排气排便快者为30min,慢者为4h,平均2h,停药后无1例再次出现腹胀.文章对其药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作者:马连胜;沈勤耀;罗金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自拟九味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7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九味排石汤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九味排石汤,结合辨证和运动治疗泌尿系结石76例.结果:总有效率86.8%.结论: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石排石、运脾除湿的良好作用.

    作者:肖政华;杨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以自拟败毒汤治疗;对照组31例以阿昔洛韦片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4.1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热退、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疱疹消退等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5、<0.01).结论: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克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舌痛症15例小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舌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舌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中药汤剂结合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好转4例;对照组痊愈0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赵志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按常规运用强心利尿等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正元强心饮治疗.通过观察日均尿量、水肿及心功能情况,并采用分项记分进行量化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55.9%;且治疗组日均尿量、水肿及心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衰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再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美能联合用药治疗湿疹性皮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美能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6例湿疹皮炎患者随机分两组,用双盲法治疗,实验组:美能+开瑞坦+肤乐软膏;对照组:开瑞坦+肤乐软膏.4周后观察两组的红斑面积、渗出、糜烂、水疱、角化程度、瘙痒情况共6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8.75%;且实验组上述6项指标的好转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能联合其他用药可提高治疗湿疹皮炎的疗效,具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邓振华;李悦;王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30例总结

    目的:观察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31例和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光量子氧透射)30例,疗程4周.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a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中风病疗效评定分级标准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1;FMA、MBI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基本治愈分别为13例、6例,显著进步分别为9例、6例,进步分别为6例、6例,无变化分别为1例、7例,恶化分别为1例、6例.结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患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病残率降低.

    作者:文绍鹤;钟炳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解凝通痹汤加痛点注射治疗,对照组只用痛点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总有效率97.8%;对照组分别为23例,91.3%.治疗组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周志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益气补血活血法治疗阳痿病5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补血活血法治疗阳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14例阳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阴茎硬度测试和FSH(促滤泡激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RL(泌乳素)测定.对照组予温肾壮阳中药加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自拟益气补血活血法方药加减治疗,并辅以精神疏导.对两组病例的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114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治疗组治愈率63.12%,总有效率91.23%;对照组分别为50.87%;68.41%.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益气补血活血法治疗阳痿病疗效显著,尤对血管性阳痿病显效.

    作者:张良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烧伤油综合治疗烧伤120例总结

    文章报告了应用烧伤油为主,综合治疗烧伤病人120例,结果治愈114例,另6例Ⅲ度烧伤创面超过15%,肉芽长平后行植皮封闭创面.文中讨论了烧伤油治疗烧伤的机理.

    作者:覃沃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银杏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80例临床观察

    的:观察银杏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将13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注射液,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24.0%,76.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有明显疗效.

    作者:康承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维A酸霜与维胺脂胺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外用维A酸霜与口服维胺脂胶囊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照组用维胺脂胶囊加罗红霉素、丹参酮胶囊口服,治疗组用维A酸霜外涂加罗红霉素、丹参酮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48例,总有效率85.3%;对照组分别为24例、65.0%.且外用维A酸霜疗效快,副作用小,口服维胺脂胶囊显效慢,但不易复发.结论:外用维A酸霜疗效优于口服维胺脂胶囊且副作用小.

    作者:李勃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泻白散合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症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泻白散合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5例支气管扩张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泻白散合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静滴氧氟沙星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63.3%.两组在疗效、改善支扩证候及预防复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降低白细胞总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泻白散合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改善证候疗效明显,持续时间长,而且在降低白细胞方面也有明显疗效;可减少支扩病人反复感染、咯血次数及住院次数.

    作者:陈茹琴;梁兆球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失眠42例体会

    观察运用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给42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肌肉注射薄芝糖肽注射液.结果: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失眠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昊;刘思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HPLC测定乌鸡地黄胶囊中丹参酮Ⅱ A的含量

    目的:建立乌鸡地黄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845~0.2535μg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3,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为1.05%(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够控制产品的质量.

    作者:苏连彩;邝裕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奇应内消膏中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含量

    目的:建立HPLC对奇应内消膏中山奈所含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含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Inertsil ODS-3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309 nm;柱温:室温.结果: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57%.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奇应内消膏中山奈所含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史自东;刘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鬼箭羽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目的:对以木栓翅入药的鬼箭羽的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鬼箭羽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将鬼箭羽的木栓翅和药材粉末分别制作装片,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在药材粉末中发现一种新型纤维-其腔内细胞壁环纹增厚.结论:环纹胞腔纤维这一显微特征为鬼箭羽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作者:彭学著;吴吉苟;陈斌;洪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调剂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

    中药调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中药调剂应遵循规定的程序操作,做好处方审查,按处方付药,做到调配剂量、临时处理的准确,确保入药的中药饮片质量,认真执行脚注和调剂包装复核工作,重视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确记发药前的交待,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张谢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银杏酸的分离与银杏叶制剂中银杏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银杏酸的色谱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氯仿提取,SiO2/Ag+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法从银杏外果皮中分离得到3种银杏酸单体,应用光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并建立了银杏叶制剂中的银杏酸含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通过结构确证,分离得到的3种单体银杏酸-Ⅰ(C13:0)、银杏酸-Ⅱ(C15:1)、银杏酸-Ⅲ(C17:1)结构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在总银杏酸中所占比例高.结论:本法确立了银杏酸的分离纯化方法和银杏叶及其制剂中银杏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3种单体作为对照品来定量分析能更准确测定银杏酸含量.

    作者:赵月珍;陈正收;徐瑾;周应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舒痛安汤对吗啡依赖大鼠脑β-EP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由黄芪、党参、钩藤等组成的舒痛安汤(STA)对吗啡依赖大鼠脑β-EP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戒断模型,观察舒痛安汤对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内啡肽(β-EP)、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P物质(SP)以及血清性激素的变化.结果:(1)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β-EP的含量均较正常大鼠降低,舒痛安汤高剂量组可增高下丘脑β-EP的含量(P<0.01),STA中、高剂量组可增高血浆β-EP的含量(P<0.01,P<0.05);吗啡依赖大鼠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SP的含量升高,STA高剂量组可降低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SP的含量(P<0.01,P<0.05).(2)吗啡依赖雌性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STA中、高剂量组均可增高血清FSH、E2、PRL的含量(P<0.01,P<0.05);(3)吗啡依赖雄性大鼠睾丸酮(T)含量显著降低(P<0.01),STA中、高剂量组均可增高雄性大鼠血清T的含量(P<0.01),而对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PRL的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STA可能通过改善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变化,消除其戒断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熊湘平;朱成全;张玉亮;胡雄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RP-HPLC法测定妇炎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妇炎洗液中小檗碱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以Kromasil KR100-5 C18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48:52,每100 ml含0.1g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波长365nm,样品用流动相稀释后进样分析.结果:小檗碱在0.2~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RSD为1.51%.结论:本方法能准确、快速测定妇炎洗液中小檗碱的含量.

    作者:喻红专;彭学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脑心清分散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研究

    目的:建立脑心清分散片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甲醇-水(10:90)(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6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原儿茶酸在30~60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8.52%(n=5).结论:本测定方法为脑心清分散片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胥新元;彭艳梅;胡薏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水高丽的生药学鉴别

    本文对水高丽的植物来源、性状、根、茎的横切面组织特征及理化鉴别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和评价其质量提供方法和依据.

    作者:朱再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的降压作用及对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影响.方法:采用二肾一夹(2K1C)法建立RH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复方七芍降压片高剂量组、复方七芍降压片中剂量组、复方七芍降压片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应用尾袖法检测大鼠血压,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复方七芍降压片能降低RHR血压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具有降低RHR血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有关.

    作者:范瑜洁;张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药辨证相结合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80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运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辨证治疗.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50%、90.00%和32.50%、7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较好.

    作者:刘金芝;鞠琰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艾灸与雌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艾灸与雌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将确诊的5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艾灸等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2%,对照组有效率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密度提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骨痛缓解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灸等治疗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雌激素对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疗效较满意.结论:艾灸等康复疗法达到雌激素替代治疗作用,相当于具有内源性激素作用.

    作者:林伟春;梁婉仪;郑黎勤;杨思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医学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初探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素质成为了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加强信息基础理论、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等多途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作者:暨铎;粟之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论新形势下多校区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面临着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教学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理顺管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保证教学质量,应对国际竞争,发挥成人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项目.文章提出了相关对策,如提高认识,明确办学思想;创建新的管理模式;设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研究基金;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等.

    作者:谭胜国;廖吉娜;黄兆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学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

    为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现行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是否符合我国当前中药学工作实践的需要,通过对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校生及用人单位等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对中药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调整了中药学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体系.

    作者:李小翚;吴清和;王利胜;杨慧清;刘淑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制剂预防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采用鱼腥草注射液加α-糜蛋白酶联合雾化,进行雾化吸入预防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说明了中药制剂鱼腥草注射液对预防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十分有效.

    作者:关丽华;全小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老干部病房住院的220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以上)使用抗菌药物的护理情况分析,认识到由于老年人患病病种较多,应用药物的品种也较多,因此其副作用发生率大大增加.在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强调用药前后和治疗当中药物的监控,严格掌握适应症,不乱用和滥用抗生素,应当根据病原学诊断或临床诊断,选用合理有效的抗生素,以免因乱用、滥用抗菌药物而延误诊断或导致药物毒副反应,两重感染,产生耐药菌株和浪费药物.

    作者:廖若夷;刘惠敏;蔡煦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不连的手术护理

    目的:介绍钉钩系统单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不连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应用钉钩系统单节段固定加上峡部植骨融合,配合完成青少年腰椎峡部不连5例.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患者腰部活动恢复满意,术后3个月腰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4个月X线示峡部裂消失,植骨融合满意.结论:要确保钉钩系统单节段固定手术成功,除了常规方法外,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作者:赵丽娟;梁惠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下肢骨骼牵引病人的辨证施护

    通过对80例下肢骨骼牵引病人进行辨证施护,有效的预防了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缩短了住院周期,促进了病人功能的快速康复.

    作者:吕泳灵;尹新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三子养亲汤近十年研究发展概述

    通过查阅三子养亲汤近十年来的文献报道,对该方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发现三子养亲汤在临床应用、药理研究、药效部位研究方面的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其镇咳、平喘、祛痰的作用通过药理研究进一步得到证实.

    作者:隋利强;李树沛;吕文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文章从中、西医两方面阐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单纯性蛋白尿和单纯性血尿的病因病机.认为本病的诊断依据临床宜参照1985年中华肾脏病学会第2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治疗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进展.

    作者:米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论医药费用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

    通过对当前医药费用负担过重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医疗行业的经济属性是造成群众医疗费负担过重的内在原因,利益驱动和管理不善是造成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外在原因.要缓解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过重问题,应主要通过政府调控和监管的办法实现,主要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从源头上解决药品市场混乱问题;规范医疗检查行为;惩治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

    作者:黄天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医院图书馆人员现状与素质培养

    文章阐述了当前医院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医院图书馆现状与建设发展对策,即要切实重视图书馆队伍建设,加速医院图书馆员素质培养,对现代化医院图书馆建设尤为重要.

    作者:吴筱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642例新生儿病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2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72例,医院感染率为11.21%,主要是呼吸道感染(45.83%)、胃肠道感染(25.00%)、皮肤软组织感染(16.67%)、脐部感染(9.72%)、其他(2.78%).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革兰氏阳性(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结论:加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菌素,是预防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郑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分期论治加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8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131只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其中治疗组80例81只眼使用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0例50只眼使用西药口服治疗,10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7%,平均治愈天数24.3天;对照组有效率为82.0%,平均治愈天数36.3天,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显效快,治愈率高.

    作者:江志华;陈志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手术与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回顾本院5年内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7例,采用动力性髋螺钉(DHS)手术治疗及牵引治疗,结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术后随诊,髋关节采用Parker活动评分法,膝关节按Merchan评分标准,手术组168例,Parker评分为(7.0±1.8)分,Merchan评分优47例,良98例,可21例,差2例,优良率86.3%;牵引组19例,Parker评分为(6.6±2.5)分,Merchan评分优2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63.2%.表明保守或手术方法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都有良好的疗效,其中采用动力性髋螺钉(DHS)较牵引治疗效果为优.

    作者:杨晓光;张志海;何铭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2例股骨髁上、髁间骨折分别采用髁钢板、动力髁螺钉、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3周.L-DCP组优14例、良4例、优良率69.2%;DCS组分别为13例、3例、66.7%;GSH分别为25例、3例、87.5%.GSH组疗效优于另两组(P<0.01).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理想方法,能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活动.

    作者:段建辉;张宏波;刘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42例总结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TAH)在成人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中的治疗体会.方法:对42例成人高位DDH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2例经9~30个月的随访,术后患髋疼痛缓解,行走时稳定性明显增强,活动度和步态接近正常,用Harris评分平均90分,1例股神经损伤,3例因术后患肢短缩大于2 cm而有跛行.结论:非骨水泥型假体安装简单,翻修容易,运用于成人高位DDH的治疗,能有效解决患髋疼痛和行走问题.

    作者:邹晖;黄勇军;邹大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对15例拇指软组织缺损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7月,平均3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修复理想,受伤拇指的长度得到保留,拇指感觉恢复.术后经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熏洗,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拇指软组织缺损,尤其在合并多指损伤时,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完成对裸露组织的覆盖,可避免受创拇指有效长度的进一步短缩和恢复理想的感觉.

    作者:李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青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开窗手术与直视微创术式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总结青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直视微创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此类病例128例,其中44例采用常规摘除术,84例采用X线标记定位,直视微创手术并随访.结果:平均随访2.5年,根据Makai标准评定,微创组优良率97.6%,常规组优良率86.4%.直视微创术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方法(P<0.01).结论:直视微创术治疗青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使竖脊肌被干扰度降到低,椎管内疤痕粘连少,避免小关节功能紊乱,大限度地保留椎间孔的高度,确保腰椎骨性结构的稳定性.

    作者:周云;罗保林;隆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消支护精散对雄性大鼠解脲支原体感染生殖器组织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消支护精散对雄性大鼠生殖器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膀胱注射法(逆行性感染)造模,以强力霉素作对照,观察模型大鼠生殖器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解脲支原体经膀胱感染后,能继发引起生殖系统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睾丸生精细胞脱落,胞浆空泡化,部分精子细胞核皱缩,细胞核染色质边移、凋亡,前列腺、精囊、附睾等组织上皮细胞结构紊乱.治疗后模型组实验大鼠精子畸形率明显增高,中药组与强力霉素组精子畸形率较低,中药组与正常组交配雌鼠受孕率明显高于强力霉素组与模型组.结论:消支护精散能消除解脲支原体,改善精子存活率和活动力,提高雌性大鼠受孕率.

    作者:刘青;郑佑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正交设计优化棉酚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棉酚的佳精制工艺.方法:以棉酚提取率和含量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棉酚的佳精制工艺,考察了乙醚用量(A)、石油醚(B)用量、放置时间(C)3个因素.结果:乙醚用量为12倍,石油醚用量为8倍,放置时间40min.结论:精制棉酚的提取率66.7%,含量97.7%.

    作者:杨春梅;张华;唐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还少丹对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还少丹对SD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老年药物组、老年对照组及青年对照组SD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GSH-Px活性及MDA含量,GSH-Px活性测定采用DTNB法,MDA含量测定采用TBA法.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大鼠血清及肝中GSH-Px的活性下降,而MDA的含量升高(P<0.01);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药物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的GSH-Px活力增高,MDA的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还少丹能明显升高实验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说明还少丹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谭峰;刘群良;张月娟;阳力争;胡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1例报道

    1病历摘要患者,女,10岁,湖南桃江县肖家山镇人.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内侧肿大畸形,活动稍受限,在当地医院求治,诊断为先天性病变,未予治疗.2002年7月,患者行走时疼痛,右膝弹响,畸形及活动受限均加重,于2003年2月8日入院.

    作者:李木清;姚共和;丁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误诊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虽以多系统受累为主要特点,但在病程的某一时期,可以是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的损害为突出表现,以致易被误诊为肾炎、心包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癫痫或关节炎等.有时发作与缓解交替,少数可持续缓解多年.我科收治1例误诊为感染性发热、肺部感染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