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672-951X
  • 国内刊号:43-1446/R
  • 影响因子:0.9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4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中医药导报杂志   2007年7期文献
  • 脑梗死继发癫痫64例脑电图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脑梗死继发癫痫临床疗效并进行脑电图分析.方法:对脑梗死继发性癫痫64例患者观察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类型、首次发作时间、治疗预后并进行脑电图分析.结果:脑叶梗死6例(62.5%),基底节区梗死10例(15.6%),腔隙性梗死6例(9.4%),多发性梗死8例(12.5%),全面性发作16例(25.0%),单纯部分性发作36例(56.2%),复杂性发作12例(18.8%).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后所有病例均控制了癫痫发作,其中溶栓病例疗效优于其他病例.结论:脑梗死继发性癫痫皮层病灶明显多于深部病灶,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见.首次继发性癫痫发作时间多在脑梗死急性期.超早期溶栓可提高疗效.

    作者:邹志平;刘远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痰热内闭型脑出血8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8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彭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11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益气化瘀方药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采用益气化瘀方法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青霉素、止血敏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67.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化瘀治疗慢性子宫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文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剂量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的早期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随机将66例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大剂量参麦注射液静脉输入60 ml/d,15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各腔室大小及心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右心腔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肺动脉压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右房右室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大剂量参麦注射液在治疗早期即可明显减低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力,改善右房右室心功能.

    作者:雷光春;吴纯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38例小结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对照组15例用西药吡啦西坦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2%,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成;蒋慧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苍牛防己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苍牛防己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3.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牛防己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玉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降压方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西药和降压方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7.97,P<0.05),且更能有效地改变血流变学指标(P<0.05).结论:降压方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邓立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4例,对照且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并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UAER,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FBG、HbA1c、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Tch、TG、HDLc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常规西药配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控制血压,从而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延缓肾动脉硬化,保护肾功能.

    作者:陆芝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脂必妥治疗脂肪肝1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脂必妥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用脂必妥进行治疗观察.每次口服1.05 g,每日3次,连服2个月.结果:服药2个月后,显效88例,有效67例,总有效率为96.9%.治疗前后血脂参数变化比较,TC、TG明显下降,自身对照经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必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伴有高脂血症脂肪肝的药物.

    作者:谭鹏;刘拥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济肾方对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尿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济肾方对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尿β2-微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强的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济肾方.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尿β2-微球蛋白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尿β2-微球蛋白的含量亦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β2 -微球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尿β2-MG随血脂下降而下降,治疗前后尿β2-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肾方可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脂、降低尿β2-微球蛋白含量,从而保护肾小管,提高疗效.

    作者:黄颖;蒋俊和;戴致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三期论治吉兰-巴雷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早期以四妙散加减,中期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晚期以虎潜丸加减.观察30 d及60 d疗效.结果:治疗组30 d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8.0%、96.0%,高于对照组的75.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d时显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三期论治吉兰-巴雷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龚道华;闫伟;姜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与汤剂保留灌肠治疗终末期肝病内毒素血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肝病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黄煎剂传统汤剂为对照,比较与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保留灌肠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疗效无差异,两者均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血ETM 及NH3 (P<0.01或P<0.05).结论: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1/3剂量组的有效性更接近传统汤剂组.

    作者:吕长生;陈斌;蔡光先;伍玉南;朱文芳;杜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加味保元汤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保元汤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冶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服加味保元汤;对照组服复方丹参滴丸.以4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改善、中医症候缓解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保元散对劳累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在缓解症状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滴丸.

    作者:程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药混合超声雾化吸入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损伤2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混合超声雾化吸入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鼻咽癌需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以双黄连注射液20 ml+丹参注射液10 ml+维生素B12注射液20 ml+维生素K3注射液8 mg+氟美松注射液5 mg+2%普鲁卡因注射液2 ml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以雾化吸入治疗,不加入中药制剂.比较两组病人黏膜放射反应.结果:治疗组明显推迟黏膜放射反应出现时间,缩短黏膜修复时间,减轻放疗所造成的黏膜反应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混合超声雾化吸入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损伤,增强了患者对放疗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能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

    作者:刘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滋阴理肠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及对血中SP、NO的影响

    目的:观察滋阴理肠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中SP、NO的影响.方法:将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内服滋阴理肠法方药,对照组(33例)口服西沙比(10 mg,3/d),4周为1疗程,通过对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积分,不透X线标记物结肠通过时间(GITT),不良反应的观察,并检测血液肽类神经递质(SP)、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每周排便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大便性状、排便困难也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排便次数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性状改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GITT排出钡条百分比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和NO检测结果表明,便秘患者血中SP、NO较健康人差异明显(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中的SP和N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中SP和N0的含量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理肠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血中SP和NO 的含量.

    作者:谢云民;刘恭智;肖雪梅;陈梅华;徐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膈下脓肿2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膈下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脓腔,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术后辅以中药治疗善后.结果:21例患者有18例痊愈,3例穿刺失败而行开腹手术.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膈下脓肿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刘欢;刘存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滋补脾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镜面舌患者阴虚证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滋补脾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镜面舌患者阴虚证病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将92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镜面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部患者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滋补脾肾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脾肾气阴两虚症状的变化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33.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滋补脾肾法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镜面舌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何振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采收时期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时期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制定科学的采收时间.方法:采用RP-HPLC法,ODS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测定不同采收时期品种共5批栀子的栀子苷含量.结果:浓度在16.4~82.0 μg·ml-1范围内,栀子苷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 2.3% (n=5) 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为栀子的采收时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静;游国钧;李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GC法测定云威灵软胶囊中百里香酚和异丁酸百里香酯的含量研究

    目的:采用GC法测定云威灵软胶囊中百里香酚、异丁酸百里香酯的含量.方法:色谱柱: 100%DIMETHYL POLYSILOX ANE石英毛细管柱,30 mm×0.25 mm(SGE公司),柱温:160 ℃,汽化温度:220 ℃,检测器温度:200 ℃.载气为氮气,柱前压:6磅/英寸2,分流比为50:1,检测器:FID.结果: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在 0.6~3.8μg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异丁酸百里香酯在 0.8~4.5 μg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百里香酚为:99.07%,异丁酸百里香酯为:99.42%.结论:该方法简单迅速,结果准确,精密度好,可用于云威灵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薏冰;柳克铃;李若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肿痛消喷雾剂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肿痛消喷雾剂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足跖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试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肿痛消喷雾剂能明显提高热板疼痛模型小鼠痛阀痛,抑制甲醛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且其抗炎作用与醋酸泼尼松相当.结论:肿痛消喷雾剂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杨立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活络舒腰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目的:介绍活络舒腰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乙醇回流和水煎煮蒸馏法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以薄层色谱法对当归尾定性鉴别.结果: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含量测定和鉴别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良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饶双超;姜菊芬;冯朝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可安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腹可安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方中扭肚藤、救必应;用HPLC法测定石榴皮和火炭母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扭肚藤、救必应的特征斑点;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7%,RSD%为0.47%.结论:所建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李镜友;陈军;张小兵;丘建芳;张曼;罗巧红;曹阳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前列癃闭通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列癃闭通片中淫羊藿苷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18(Hypersil BDS 20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4:76);检测波长:27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淫羊藿苷在92.8~464.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05%,RSD%为1.06%(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前列癃闭通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易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玉液消渴冲剂中黄芪葛根的薄层鉴别

    目的:建立玉液消渴冲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玉液消渴冲剂中的黄芪、葛根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方法稳定,能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检出率高.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玉液消渴冲剂质量控制.

    作者:申桂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体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2例),B组为体针组(32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5 d,血清CRP、IL-6和TNF-a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15 d 时,A组的血清CRP、IL-6和TNF-a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减少急性脑梗塞的炎症反应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治疗急性脑梗死.

    作者:皮敏;饶晓丹;曹雪梅;吴立雄;彭君华;刘远声;于海波;杨卓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全英语教学体系建设探讨

    全英语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建设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另外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办学途性、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环境等内涵建设也直接决定着全英语教学的成败.

    作者:何文智;杨军辉;陈安;蒋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探讨和介绍在药学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并指出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是一种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的有效模式.

    作者:王定勇;许素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病例讨论在临床实习中的意义及具体实施的体会

    文章阐述了病例讨论在本科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病例讨论包涵的具体内容和详细步骤;并列举实例介绍实施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卢如玲;叶敦敏;陶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学影像学新生适应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医学影像学本专科生大一阶段专业学习与个人发展状况.方法:围绕专业选择、学业进步以及自我规划、评价等方面对78名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医学影像学专业新生存在明显的专业顾虑和适应障碍.结论:为使医学影像学专业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应特别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以帮助他们尽快树立专业信心和培养专业感情.

    作者:黄柏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湖南省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生背景及其考试成绩分析

    通过对23806名参加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与助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基本情况与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了解中医从业者的学历结构、从业分布及其与考试成绩间的关系,为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用人单位提高医师技能提供参考.

    作者:熊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浅谈妇产科教学改革

    文章探讨了妇产科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需努力营造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氛围,需更新师生关系,改进传授方式.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但也提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吴丹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医院校诊断学的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在诊断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同一老师在均衡的两个班分别用传统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学生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核成绩两个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案分析考核,案例教学班成绩(81.25±6.74)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72.5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的学习感兴趣率案例教学班(93%)高于传统教学班(75%).结论: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可提高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成战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在普外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普外择期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00例普外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恐惧焦虑程度、术前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在手术过程中的恐惧焦虑程度、术前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整体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普外手术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减轻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朱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家庭心理护理

    从中风后遗症前期、后期两个阶段阐述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护理措施,使患者重塑信心,积极治疗,促进康复.

    作者:李阳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04例更年期综合征病人中医情志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8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4例,分别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和常规妇科护理,对两组病人进行情志改善情况观察.结果:提示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

    作者:黄绮华;王小云;邱瑞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教育和个体化教育,6个月后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变化.结果:经糖尿病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控制良好,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启发糖尿病患者主动参与学习意识,以调动患者学习的积极性,可有效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慢性结肠炎患者的辨证施护

    回顾性调查我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3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结合辨证施护、饮食调理、情志护理等,获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5.4%,明显提高了本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玲;陈丽萍;宫育卓;周淑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护理小结

    目的:探讨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观察组通过牵引下卧床护理法配合医师的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护理配合医师的治疗,未采用牵引.每组各30例.结果:观察组30例经治疗后,痊愈18例,显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牵引下卧床护理法对治疗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秋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程度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小册子等形式进行宣教,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结果:实验组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为100%,对照组为78%,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嘱的遵从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喻平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护理经验

    目的:总结45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45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者的护理,观察总结供受者的心理活动和治疗特征.结果:45例亲属供体供肾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至今全部存活,肾功能正常,均恢复日常工作.受者中1例术后1年半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术后1年由于自行减药、停药,肾功能丧失;其余患者移植肾现均存活.结论: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制定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能更好的提高供受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周娟;曾赛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卵巢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59例卵巢癌恶性肿瘤术后采用泰素患者进行化疗的患者的护理经过,观察各种方法对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的作用,总结各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泰素治疗均采用PT方案,即泰素+铂类联合化疗,3 d为1疗程,间隔4周,一般需6个疗程.总结出各种不同情况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怎样的护理学方法,以及在执行护理时应当注意的要点及采取的措施.结果:树立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了药物的毒性作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护士有效、精心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可以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胡贱月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

    对8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进行针灸、中药治疗和辨证施护.结果:痊愈36例,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8.7%.提示针灸、中药治疗和辨证施护对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刘晓岚;林志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药物的作用机理探讨

    骶管注射疗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用药以局麻、营养神经和抗炎药物居多,但具体用药选择及配伍差异较大,故对其药物机理加以探讨,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王金库;翟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试述徽州宗族在新安医学普及与传播中的作用

    家族链的传承在新安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严格的宗族制度为徽州医家家族链的稳固和发达提供了社会基础,而徽州宗族重教崇文,各名家深受熏陶,儒医兼修,并将医技代代相传,形成了某些独具特色的医学专科.

    作者:许霞;张玉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贯穿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线,是中医学进一步完善、丰富、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应该成为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作者:张燕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试论创伤肿痛从气滞、血瘀、寒凝论治

    通过对创伤肿痛的临床治疗观察,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将创伤肿痛形成的主要原因分为气滞、血瘀、寒凝,并进行分型论治,介绍了3个方面的理、法、方、药.

    作者:肖伟;肖运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眩晕症60例

    目的:探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眩晕症患看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痊愈49例,显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60例,痊愈30例,显效17例,无效13例.结论: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眩晕症疗效确切且速效廉价,无毒副作用.

    作者:范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复肝煎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36例

    采用愈肝煎加减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36例,结果治愈30例,显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体会

    萎缩性胃炎病程迁延,病势缠绵,治愈难度较高,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大优势.文章认为对本病的中医治疗须注意4点:一是病机并非阴虚;二是理气避免辛散之品;三是解毒宜以络脉为主;四是养心安神不可忽视.

    作者:王建康;应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痹证25例

    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治疗痹证25例,总有效率为93.3%,并设用刺五加注射液行穴位注射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姜鸣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20例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8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严小大;陈立中;张慧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可塑形跟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20例

    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20例24足,结果全部治愈,按Mary 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2],优15足、良6足、可3足,优良率87.5%.

    作者:徐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药内服配合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136例

    采用自拟中药方辨证加减进行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中药液离子导入治疗各型颈椎病共136例.结果痊愈93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3%.

    作者:陈胜;张斌;周剑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表麻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表麻下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32例36眼,术后第1、7、30、90、180 d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的情况,并与术前对比.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眼压较稳定,滤过泡无明显损伤,并发症较少.结论:该手术能提高患者的视力,保护滤过泡的功能,较好维持术后眼压.

    作者:苏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从而选择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佳内固定方式.方法:对95例患者分别采用髓外固定组(角钢板组、DHS组)、髓内固定组(Gamma钉组、PFN组)方式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各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与髓外固定组相比,髓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Gamma钉或PFN)具有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邹晖;罗亮成;李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屈伸摇摆推挤手法治疗肱骨外髁翻转骨折48例

    采用屈伸摇摆推挤手法治疗肱骨外髁翻转骨折48例,经过治疗后,结果优42例,良5例,差1例,获得良好的效果.文章并对本病的病机及整复机理进行阐述.

    作者:黄会保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近况

    目的:总结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和价值.方法:收集了进年的医疗文献20余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有多种,内服药主要包括专方治疗及辨证分型论治,外治法则有中药灌肠、直肠滴注、盆腔置管灌注、针灸治疗、穴位封闭等方法,临床应用均有较好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是切实的疗效,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徐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研究进展

    深静脉栓塞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本病的预防性治疗已被临床医生重视,文章从西医预防、中医预防、机械式预防3个方面阐述了本病当前的治疗进展,提出应努力建立完整性、系统性的术前评估体系,并制定出佳治疗方案.

    作者:石金霞;姚共和;杨少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女性生殖道炎症是妇女的常见病,本文就其发病情况、病因病机、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见解.

    作者:林洁;肖晓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主要介绍了近10年来中医对甲亢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治疗现状,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并加以总结归纳,认为中医药治疗甲亢在有效方剂的研发、完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在改善症状、调节免疫、减少副作用、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作者:陆明;朱垚;王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概况

    文章对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归类,从不同疗法、综合疗法、特殊疗法3方面总结论述,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肯定针灸在治疗小儿脑瘫中的重要作用,尤以头针为主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作者:翟伟;常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的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文章综述了银杏叶提取物具有的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NO合梅、抑制谷氨酸毒性、保护线粒体等生理作用,并就其在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作了较详细的概述.

    作者:李海龙;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院实行自主经营目标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

    通过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以理顺关系、完善机制、明确权利与义务,使得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

    作者:鲁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院如何预防医疗事故的思考

    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借鉴国外处理医患关系的经验4个方面,阐述医院预防医疗事故发生的办法.

    作者:孙兴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旷惠桃教授论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从旷惠桃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治原则、治疗要点等几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旷惠桃教授对本病的治疗经验,并列举实例分析佐证.

    作者:韩彬;兰红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谭新华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根据临床诊治的实例,总结了谭新华教授运用中医中药辨证分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阴虚火旺证、肾虚不固证、湿浊内阻证、肝气郁滞证7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证经验.

    作者:黄绍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整合素αv、β3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初探

    文章介绍了整合素的结构及生理作用以及整合素αv、β3的研究概况,探讨了整合素αv、β3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它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影响孕卵着床,导致PC0S患者有孕发生.整合素αv、β3的存在标志着子宫内膜对胚胎的良好接受性.

    作者:唐媛;谈珍瑜;尤昭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0世纪中医外感热病临床学术的创新发展》评析

    文章对袁长津教授撰写的《20世纪中医外感热病临床学术的创新发展》一文进行了评价,认为袁氏对20世纪中医外感热病从病因病机、论治的主流趋势、治则治法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高度的概括.并对数位中医名家诊治外感热病的诊疗经验进行了精辟的归纳和提炼,为后世业医者治疗外感热病启迪了思维,拓展了新路.

    作者:何清湖;万胜;朱民;周赛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浅析中医体质学说与亚健康状态

    文章对亚健康状态、体质及体质学说等名词及其含义进行了阐释.并从体质学说论述了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和对亚健康的预防观念和方法措施.

    作者:柳琳;蔡三郎;刘银伟;陈丽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