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治疗的21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疗效.结果:21例患者存活9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57.14%.结论: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阳建权;赵晓平;周雄波;范小璇;李显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对11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从性别、年龄分布、发病诱因及加重因素、临床特征(首发症状、分型、合并症等)、治疗方面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和归纳.
作者:杨晓军;冉茂熙;刘友章;左俊岭;刘小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逐水胶囊合加减参鳖茅苓汤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病例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间断予安体舒通及双氢克尿塞利尿;治疗组予逐水胶囊合加减参鳘茅苓汤,观察4周.结果:从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肝功能的恢复,HA的降低及腹水消退的时间,远期疗效几个方面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德梅;谭兰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用药物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四中;胡秋容;胡华平;胡勇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采用射干庥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4例,结果临床控制56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机理进行了阐述.
作者:夏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贝苓降脂冲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给予贝苓降脂冲剂、降脂灵片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0%,对照组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贝苓降脂冲剂确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并能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熊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全部62例本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倍美力片和安宫黄体酮,治疗组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围绝经期主要临床症状烦躁易怒、失眠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潮热盗汗,眩晕方面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较好.
作者:刘新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萎宁胶囊对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口服胃萎宁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60 d,治疗前后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临床证侯疗效有效率为95.6%(P<0.01);肠上皮化生转化率为48.5%(P<0.01).结论:中药制刑胃萎宁胶囊对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陆敏;王德明;王春如;滑永志;田耀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采用抖腰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痊愈51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2例.并阐释了本治法的治疗机制与适应证.
作者:王建胜;陈伏松;张可强;李新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口服当归饮子;对照组30例口服赛庚啶、维生素C、息斯敏.两组连用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为2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陈煜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奥美拉唑20 mg,1次/d;吗叮啉10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旋覆枳壳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1.3%,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6.1%,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较好.
作者:黄来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核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消核散结胶囊口服,对照组60例予四海瘿瘤丸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核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疗效显著.
作者:周明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定喘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定喘汤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喘憋、呼吸困难、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及胸部x片病灶吸收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辉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两组治疗4周后综合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经济廉价.
作者:郭志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脑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粘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中医证候改善率为93%,高切血液粘度下降,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脉通胶囊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并能有效降低血液粘度.
作者:潘国庆;罗清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方法.方法:通过比较抗生素单用及与四君子汤合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和腹泻副作用的影响,观察四君子汤是否能减少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结果:四君子汤能使安奇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痊愈时间平均缩短22 d,发生腹泻的人数大大减少.结论:四君子汤对抗生素具有减毒增效作用,能明显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田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接受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通过-临床检查及骨盆标准正位x线片测量评估患者肢体长度差异程度,采用模板测量预测假体型号大小及植入位置,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及患肢所需延长的长度;参考术前的测量结果,术中通过测试假体试模、平衡软组织张力,比较标记间距离变化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以获得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结果:术前肢体长度差异为0-5 mm的患者比例占25.0%;差异为5-10 mm的占43-8%;差异为10-20 mm的占29.2%;差异为>20 mm的占2.1%.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异,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为0-5 mm的比例提高到60.4%.差异为5-10 mm和10-20mm的比例分别降为31.3%和8.3%,术后无肢体长度差异>20 mm.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肢体长度的恢复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术前测量评估,术中采用有效方法评价肢体长度恢复情况,反复测量验证,可有效的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曹知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8例,给与健睥疏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8例,给与雷尼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疗效、胃镜、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疗效、胃镜、改善主要症状及Hp根除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疏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可靠.
作者:李安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健脾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小儿腹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用补液、抗炎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理气健脾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对照组为72.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方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桂附地黄丸中的马钱苷(C17H26O10)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 C18(200mm×4.6 mm 5 μm),以乙睛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6 nm,柱温30℃.结果:马钱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0%,RSD%=0.50%(n=5);线性方程:Y=0.8999X+1.3903,r=0.9992线性范围:0.1-0.8 μg,各批次桂附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分别在:0.82-0.86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快捷、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桂附地黄丸质量评价的依据.
作者:曾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为提高清脑复神液的药品质量标准.增加清脑复神液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项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150 min×4.6 mm,5μ)C18柱.流动相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1095-0.3285μg间呈良好线性关系.Y=8284+1.498e+004X,r=0.9996;平均回收率=97.15%(n=6),RSD%=1.07%.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胡晓庆;陈英华;余浩亮;罗巧红;李镜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颠茄浸膏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方法:以乙腈-甲醇-0.006 mol/L庚烷基磺酸钠的0.01 M磷酸盐(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1:1)溶液(25:10: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1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4-2.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0.6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本制剂质量监控.
作者:韩忠刚;冯华;罗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多糖的含量.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20 nm波长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在10-7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41.70A+4.200,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捷、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复方黄芪口服凌质量控制.
作者:杨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提高烧烫肤疾康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黄连、冰片.结果:色谱斑点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快捷.
作者:聂明华;曾芳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康秦胶囊对家兔胆汁流量的影响及对胆囊炙豚鼠胆囊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胆囊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引流家兔胆汁,比较前后胆汁流量;采用盐酸林可霉素致豚鼠胆囊炎病理模型来比较胆炎康泰胶囊的抗炎作用.结果:胆炎康泰胶囊高、中、低三个剂量组(0.130 g/kg、0.065 g/kg、0.033 g/kg)能显著增加家兔胆汁分泌量,且高剂量组给药后1 h和2 h的利胆作用明显强于消炎利胆片组的利胆作用;胆炎康泰胶囊高、中、低三个剂量组(0.208 g/kg、0.104 g/kg、0.052g/kg)均能明显改善胆囊炎豚鼠胆囊的病理变化.结论:胆炎康泰胶囊具有较好的利胆、消炎的作用.
作者:欧阳杰湖;潘善庆;陈子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蒲蓝消炎胶囊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5μm,250 min×4.6 m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用NaOH调节pH至2.8)(18:82);检测波长 323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1.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975-0.58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36%;咖啡酸进样量在0.00625-0.0375 u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0.4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吴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HPLC法测定双黄消炎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 Gemini(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室温,以甲醇-0.50/%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501-2.5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0.5%(n=5).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乃江;王统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强力枇杷露(煎膏剂)中吗啡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0.005mol/L庚烷磺酸钠溶(20:40:40);检测波长为220hm.结果:吗啡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05%(n=9).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强力枇杷露(煎膏剂)中吗啡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建衡;曾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75例周围性面瘫惠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分期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期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疗效.
作者:杜继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试从新时期医学生存在的问题、社会实践对医学生的重要意义及社会实践现状的分析,探寻新时期医学院校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
作者:尹俊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对我校中医临床模拟教学实践的调查问卷分析,认为中医临床模拟教学实践在本科教学中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四诊技能及培养辨证思维能力,提高书写病历的能力.
作者:杨朝阳;林旭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学习迁移不仅是促进学习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达到学以致用的心理条件,学习迁移的水平是学习质量水平的标志之一.在中医学教学中,利用迁移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临床思维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学习迁移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郭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从中药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中药学本科教学应崇尚经典著作学习,重视课程设计,强调历代名家用药经验继承,强化实际应用训练,同时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教学实践,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中药学本科教学质量.
作者:韩彬;戴王强;李军;赵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一线教学经历,对高等医药院校<网络药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推动<网络药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
作者:秦国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针对手术室护理过程出现的一些危险因素,如接触有害气体、液体;接触血液、体液,其它排泄物;接触化疗药;职业病等,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作者:伍美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对76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干预对照组各38例.观察手术前后SAS、SDS的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说明术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更强.术后,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更好.结论: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有积极治疗作用.
作者:邹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对重症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治疗10例重度中毒惠者,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模型.并将自然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寿胎丸高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孕14 d各组蜕膜组织SOCS3蛋白的表达.结果:SOCS3在各组均有表达,模型组的SOCS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的SOCS3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提高自然流产小鼠模型SOCS3蛋白表达水平,调控Th1向Th2分化,以达到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目的.
作者:尤昭玲;刘慧萍;雷磊;赖毛华;何冬梅;周琼;邓菁英;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分析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的含量,为黑胸大蠊的生物发育学研究及药用成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均含有所测的15种氨基酸.但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的含量不同,若虫期高,卵次之,雄虫少.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为一快速、简便、成熟的方法;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含量不同,雌雄间也有差异.
作者:吴仕筠;汪世平;徐绍锐;钟飞;代小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制具有中医内涵的银屑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全面、客观的评价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WHO生存质量表制定原则,结合中医基础理论,采用结构化决策的方法,构建初始量表.用调查的方式对105名银屑病患者进行了测试,多维度筛选条目,终形成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试版.结果:研制出由生理、心理、社会3个维度共25条目组成的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与理论构想相符.结论: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具有中医特色,准确反映了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内涵.
作者:杨志波;王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相反相成配伍体现了中医学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矛盾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寒热共投、补泻兼施、行守结合、升降相因、散敛相配、刚柔相济等配伍方法在方剂配伍减毒的理论中亦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相反相成配伍减毒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方剂配伍减毒理论的完善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艳春;樊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系统收集整理<中华医典>中<医案医话篇>、<妇儿篇>、<综合篇>等的部分文献,对肝郁气滞证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对肝郁气滞证的常见病因、症状、治疗药物、治疗方剂、常见疾病等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
作者:张书河;郭爱银;陈明;刘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从阴阳调和、五行相胜以及气机互调3方面理论对以情胜情的立论基础进行初步的探索.认为以情胜情疗法是中医心理学独特而有效的疗法之一,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和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成为一种独特的疗法并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心身疾病的治疗中.
作者:周小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分析卢崇汉先生三则病案的立方用药之妙,阐述扶阳的临床特点.
作者:马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期麦粒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疗组和时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尖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热敷及外搽红霉素眼膏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即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即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即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耳尖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费用低廉.
作者:宫育卓;王澍欣;陈丽萍;黄淡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明目方配合西药治疗玻璃体混浊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72只眼)及对照组40例(68只眼),两组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同时配合使用中药自拟补肾祛瘀明目方,两组疗程均为20 d,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玻璃体混浊程度、视力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8.1%、95.8%:对照组分别为42.6%,86.7%;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视力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有较好疗效.
作者:林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方法治疗重度痔的疗效差异.方法:分别采用PPH手术(PPH组)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重度痔(Ⅲ、Ⅳ期)各46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结果:PPH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操作简单,早期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PPH作为治疗重度痔疮的新方法,因其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
作者:廖一兵;曾小卫;粟军;张献辉;邹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文章阐述了近年来胰岛β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和β细胞损伤的病因病机,从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两方面介绍了中医药对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说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有优势和潜力.但中医药在改善胰岛β细胞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方向还应进一步完善.
作者:郑晓峰;瞿勇;马宁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文章综述了滴鼻剂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进展,对滴鼻剂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便更好控制滴鼻剂的质量,保证安全性.
作者:岑剑晖;丘振文;招荣监;黄明宏;黄春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主要介绍了近5年来灵芝三萜的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抗肿瘤、抗微生物、降血脂、抗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作用.使灵芝三萜的药理学作用逐渐明确,但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作者:黄艳娟;肖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以银屑病的三个基本中医证候(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为基础,通过观察不同证型在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等微观指标的区别,及相应方剂对这些微观指标的影响,发现了一些对证候的诊断或对不同证候的鉴别诊断有价值的微观指标,并发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作用靶点,将为我们更为精准地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赛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文章从正确处理医院与患者、医院内部、医院与医院之间关系入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构建和谐医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医院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腊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认知及需求,以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及生殖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填表问卷调查260例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对性传播疾病的了解知晓率.结果:被调查的中60%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于母亲,60%的受访者曾经感染过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安全套使用率低及性病、非意愿妊娠上升;78%人员迫切需要生殖健康教育知识.结论: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认知及需求水平因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不同而异,应加强在低的学历文化层面人员生殖健康方面知识的宣传并提供相关服务.
作者:黄舒雅;王仁纲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