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接蛋白基因Cx43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

夏之柏;浦佩玉;黄强;尤永平;王广秀;王春燕

关键词:连接蛋白, 基因转染, 神经胶质瘤,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连接蛋白基因Cx43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将含Cx43cDNA的质粒以脂质体介导转染Cx43表达缺失的人和鼠的恶性胶质瘤细胞,通过Northern杂交、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x43mRNA及蛋白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检测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Western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FGF、PDGF、EGFR、IGF-Ⅰ和IGFBP3的表达. 结果转染Cx43基因的胶质瘤细胞增殖下降,GJIC恢复,同时伴有bFGF、PDGF、IGF-Ⅰ和IGFBP3表达下降,而EGFR表达和细胞凋亡则无改变.结论 Cx43基因可能通过恢复GJIC功能及抑制某些重要生长因子的自分泌,实现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
中华肿瘤杂志相关文献
  • 层黏连蛋白与其α6整合素受体对人肝癌细胞表型的调控作用

    目的利用自制的抗整合素α6亚基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IA6ED McAb)研究人肝癌细胞表面α6整合素胞外区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黏附、铺展的影响以及在控制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层黏连蛋白(LN)、纤黏连蛋白(FN)、Matrigel分别作为细胞外基质,检测IA6ED McAb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在不同基质上的黏附、铺展的影响;以MTT法检测McAb对BEL-7402细胞存活或增殖的影响;以明胶酶谱法检测McAb对BEL-7402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以微粒子免疫吸附法检测对AFP分泌的影响.结果 LN可以明显促进BEL-7402细胞AFP及MMPs的分泌;IA6ED McAb的封阻不但可以特异性抑制BEL-7402细胞在LN上的黏附及铺展,而且对BEL-7402细胞以LN为基质的存活或增殖、去分化及异常分化表型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分化表型受LN及整合素α6的调节.人肝癌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中LN及细胞表面整合素α6的过表达,可以增强肝癌细胞的去分化及异常分化表型;而用IA6ED McAb阻断LN与肝癌细胞表面α6β1整合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逆转其去分化及异常分化表型,从而可能降低癌细胞的转移潜能.

    作者:吕天敬;张青云;周柔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连接蛋白基因Cx43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基因Cx43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将含Cx43cDNA的质粒以脂质体介导转染Cx43表达缺失的人和鼠的恶性胶质瘤细胞,通过Northern杂交、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x43mRNA及蛋白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检测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Western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FGF、PDGF、EGFR、IGF-Ⅰ和IGFBP3的表达. 结果转染Cx43基因的胶质瘤细胞增殖下降,GJIC恢复,同时伴有bFGF、PDGF、IGF-Ⅰ和IGFBP3表达下降,而EGFR表达和细胞凋亡则无改变.结论 Cx43基因可能通过恢复GJIC功能及抑制某些重要生长因子的自分泌,实现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

    作者:夏之柏;浦佩玉;黄强;尤永平;王广秀;王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喉癌肉瘤一例

    患者男,62岁.1年前出现声音嘶哑,纤维喉镜检查见左声带中部溃疡型肿物.

    作者:赵焕芬;何春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如何发挥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在外科手术的基础上,合理地施行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对肿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有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之效,已经得到充分肯定.

    作者:张友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鼠肝癌H22诱导淋巴管生成的体外研究

    目的建立Balb/c鼠淋巴管生成体外研究模型,观察小鼠肝癌细胞系H22对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弗氏不完全佐剂诱导Balb/c鼠腹腔良性淋巴管瘤,分离、分切后,于纤维蛋白凝胶内用H22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消化凝胶培养基分离细胞,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Flt-4、c-fos和iNOS的表达情况,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培养液NO含量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及电镜可观察到微淋巴管从淋巴管瘤块长入凝胶培养基内;H22细胞条件培养液可促进淋巴管生成,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Flt-4、c-fos和iNOS,并分泌NO.结论淋巴管立体培养方法可较为方便的用于体外研究淋巴管生成,H22细胞对淋巴管生成有促进作用,淋巴管生成与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宏志;顾晓明;胡敏;刘洪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肠恶性肿瘤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胃癌患者、58例大肠癌患者和6例非恶性病手术志愿者骨髓、门静脉和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随访1年.结果 6例健康志愿者无CK20 mRNA阳性表达;47例胃癌患者骨髓、门静脉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2%(41/47)和85.1%(40/47); 58例大肠癌患者骨髓、门静脉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45/58)和74.1%(43/58).单次外周血采样CK20 mRNA阳性表达率胃癌患者为42.6%(20/47),大肠癌患者为44.8%(26/58);两次采样总阳性率胃癌患者为 74.5%(35/47),大肠癌患者为69.0%(40/58).外周血总阳性率略低于骨髓和门静脉血(P>0.05) ,外周血重复采样阳性率高于单次采样(P<0.05).Duke C期患者CK20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Duke A、B期(P<0.05).1年局部或远处复发率CK20 mRNA外周血阳性表达患者高于阴性者(P<0.05). 结论胃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 RT-PCR检测有与骨髓、门静脉血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检测胃肠癌微转移的指标并指导其治疗和预后.

    作者:章希炜;范萍;杨宏宇;杨力;陈国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中央型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螺旋CT及MPR、VRT、SCTA对中央型肺癌(CLC)行术前分期并与横断面图像对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CLC行前瞻性的CT检查,取得气管支气管树及纵隔、肺门大血管MPR和VRT图像.盲法阅片,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横断面图像和后处理图像对于T分类的准确性分别为82.6%(38/46)和95.7%(44/46),χ2=4.039,P= 0.044,差异有显著性.N分类中,除4例N3未证实外,其余42例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 26.9%,准确性为45.2%.横断面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58.7%(27/46),后处理图像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67.4%(31/46),χ2=0.746,P=0.338,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图像后处理技术在中心型肺癌 T分类中与病理的符合率显著高于横断面,对淋巴结的定位也有一定意义.

    作者:王建卫;吴宁;朱强;黄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消化道异时多重癌一例

    患者男,79岁.1963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盲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高分化腺癌.1987年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中、低分化腺癌.

    作者:岳莉;薛海鸥;郭健生;周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淋巴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高剂量治疗(high dose therapy, HDT)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ML)的历史有20多年,已经成为ML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者:石远凯;艾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脊椎转移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阅读103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瘤患者的MRI片,并分析和记录各种征象.结果 103例共累及338个脊椎,其中3个仅累及附件,82个仅累及椎体,253个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依据椎体形态和椎体病变特点将椎体受累的335个脊椎分为四型:Ⅰ型97个,椎体内单发病灶;Ⅱ型102个,椎体内多发结节病灶,边界较清晰;Ⅲ型16个,全部椎体信号异常;Ⅰ~Ⅲ型椎体均无压缩.Ⅳ型120个,全部或大部椎体信号异常伴压缩骨折,其中114个椎体上和(或)下缘凹陷,116个椎体后和(或)前缘隆突.累及附件的256个脊椎中,238个有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及椎体相邻部分同时受累,235个病变椎弓根及附件其他部分外形增大.软组织肿块见于133个病变脊椎,矢状位像上均以病变脊椎为中心,其中130个上下范围小于或略超过病变椎体高度.结论脊椎转移瘤易累及多脊椎,根据病灶分布、脊椎形态及软组织肿块特点,MRI可对多数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刘吉华;徐锐;徐爱德;高振华;鞠志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伴局部鳞状细胞癌一例

    患者女,36岁.因胸闷、胸痛伴四肢浮肿2个月,于2001年12月5日入院.CT及EBT检查示右前中纵隔内包块, 5.7 cm×6.7 cm×5.8 cm,考虑胸腺瘤可能性大.

    作者:闫庆国;胡沛臻;杨守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PTEN编码产物在胃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TEN编码蛋白在癌旁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EN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84例胃癌及癌旁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中的PTEN蛋白表达,比较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Lauren分型及组织学分型的关系.并检测了其中60例胃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比较VEGF与PTEN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PTEN蛋白在癌旁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02/102)、98.5%(65/66)、66.7%(4/6)和47.8%(88/184),后两者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前两者(P<0.01);进展期胃癌PTEN表达显著低于早期胃癌( 42.9%∶67.6%,P<0.01);PTEN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40.3%∶ 63.3%, P< 0.01);弥漫型胃癌PTEN表达显著低于肠型胃癌(41.5%∶57.8%,P<0.05);印戒细胞癌中PTEN表达低(25.0%,7/28),显著低于高中分化管状腺癌(P< 0.01).PTEN蛋白与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TEN基因编码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表达呈进行性下调或缺失,可能系通过降低细胞黏附、促进血管形成和提高细胞运动性等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和演进过程.PTE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郑华川;陈颖;况立革;杨琳;李锦毅;吴东瑛;张素敏;辛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盂腺癌一例

    患者女,65岁.因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年,加重3个月,于2002年6月9日入院.

    作者:黄子凤;徐钢;胥维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DNA含量与其生物学行为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DNA含量与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评价DNA含量在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58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新鲜标本,以正常肺组织作为参照标本,计算DNA指数(DI).应用Cox模型评价DNA含量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结果定性分析发现,DNA倍性(二倍体与非二倍体)与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级以及生存期无明显关系.定量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直径> 3 cm、淋巴结有转移、临床分期晚(Ⅲ期或Ⅳ期)、腺癌和生存期短的患者,其DNA指数均值高,差异有显著性.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发现,DNA指数大小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DNA指数> 2.0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DNA指数大小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胡艳萍;贺兰湘;于丁;夏和顺;柯玉华;杨玲;蒋晖;肖志华;付小玉;范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螺旋CT肝双期扫描对肝癌肝动脉化疗碘油栓塞后血供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3DCT对肝癌LP-TACE治疗后肿瘤非坏死低密度区血供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肝癌患者LP-TACE治疗后行螺旋CT肝双期扫描,5例同时行肝动脉MIP、SSD及门静脉MIP三维重建.结果 34例肝癌LP-TACE治疗后非坏死低密度区分为4个类型:周围型、侧边型、中心型和弥漫型.17例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强化;8例肝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无强化;3例肝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强化;6例肝动脉及门静脉期均无强化.2例肝静脉参于供血.5例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MIP、SSD成像可较好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与非坏死低密度区的关系.结论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3DCT是评价肝癌LP-TACE治疗后肿瘤非坏死低密度区血供无创伤性的有效方法,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估及继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谭理连;李扬彬;陈德基;李树欣;江金带;李志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胰腺肿块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与快速组织学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与快速病理组织学对胰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患者行胰腺肿块探查术,术中直视下对胰腺肿块行细针穿刺涂片同时切取活检行快速组织学观察,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研究.结果术中细胞学和术中快速组织学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细胞学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95.3%和92.3%;术中快速组织学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90.7%和100%.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快速实用,安全可靠,与快速组织学同时使用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检出率,对肿瘤病理分级和组织起源起到互补作用.

    作者:王旭波;宋艳华;时凤娈;王鹏程;王颖;陈卫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胆囊类癌一例

    患者男,65岁.右上腹疼痛8年,近半年疼痛逐渐加重,并向肩、背部放射,伴食欲减退、恶心.

    作者:李文雁;牛凤霞;李其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清胆碱酯酶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降低常见于有机磷中毒和肝实质细胞损害的患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肺癌患者亦存在着血清CHE活力降低.

    作者:周初;吕立言;马煜;裘剑;王向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目的建立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为子宫颈癌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方法无菌切除人子宫颈癌的手术标本,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连续传代稳定生长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周期和染色体核形分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系肿瘤标记物的(ER、PR、Keratine、PCNA)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获得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 (简称H),细胞维持培养16个月,传代131代,生长稳定,群体倍增时间为 35.48 h,细胞呈上皮镶嵌状贴壁生长,趋向复层生长,无接触抑制.超微结构显示,具有典型的桥粒结构和较多的张力原纤维.染色体数目35~156条,主流范围58~80条(64.8%),结构为人类染色体.细胞的肿瘤标记物 (ER、PR、Keratine、PCNA )检测呈高表达,DNA指数为1.931.裸鼠移植瘤组织病理形态学与患者原始肿瘤一致,无血清培养成功.结论通过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建立的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与原发癌保持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体外连续传代16个月以上,细胞形态不变,生长周期恒定,可望作为一个稳定的细胞系.

    作者:董海龙;隋延仿;曲萍;李增山;禄韶英;张素珍;叶菁;陈广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微转移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59例肺癌患者、11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骨髓中CK19 mRNA表达.结果巢式RT-PCR检测技术的敏感性达到10-6.59例肺癌患者中,20例检测出外周血微转移,13例检测出骨髓微转移,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9%(20/59)和22.0%(13/59),二者有显著正相关(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微转移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P-TNM分期均存在密切关系(P<0.05或P< 0.01).肺良性病变患者、健康人外周血和骨髓中均未检测出CK19 mRNA表达.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均存在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的微转移;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CK19 mRNA表达,对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周清华;宫友陵;覃扬;孙芝琳;孙泽芳;刘伦旭;李潞;朱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