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莉
目的:研究伴有高磷血症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碳酸镧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伴有高磷血症的尿毒症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另外,30例接受碳酸镧治疗,接受醋酸钙片治疗30例,相应视作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磷和血钙校正浓度、血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镧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有助于患者血磷、钙水平明显下降,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邹贻武;莫代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内压(IAP)对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探讨置管的佳时机.方法:回顾分析ICU收治的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患者15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初始腹IAP值分A、B、C、D、E 5组.记录12 h、24 h、36 h、48 h螺旋型鼻肠管到达屈氏韧带以下25 cm处的例数,比较不同水平IAP对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置管后12 h、24 h C组成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 h、48 h C组成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IAP增高,置管成功率下降.C组与D组比较,置管后24 h、36 h、48 h D组成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比较,各时间点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P的高低对螺旋型鼻肠管的置管成功率产生明显影响.随着IAP升高,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的成功率明显降低.早期置管(IAP≤20 mmHg时)可提高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的成功率.IAP是影响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成功率的因素之一.
作者:黎琳;刘家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结肠癌患者81例,将所选患者分参考组(n=45)和治疗组(n=46).治疗组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参考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49,P=0.0295);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98,P=0.0394);治疗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83,P=0.0281);治疗组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92,P=0.0196);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39,P=0.0394);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29,P=0.0133).结论: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可显著提升其生存质量,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痛苦得到明显缓解.
作者:周词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继发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8月-2018年3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6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并对上述因素与术后是否发生继发性癫痫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6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治疗期间发生癫痫患者76例,发生率12.26%,合并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颅脑外伤后发生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外伤性SAH等均会增加早发性癫痫的发生概率,可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作者:买买提艾力·吐尔逊;米尔卡斯木·吾布力;刘正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卵巢肿瘤腹腔镜剥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卵巢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重点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8.6±3.5)min,术中出血量(43.4±10.3)mL,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手术时间(48.6±8.5)min,术中出血量(83.8±13.6)mL,护理满意度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宣教、按照要求进行术前准备、症状护理和手术护理是手术室护理的关键,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内容.
作者:刘玲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牙髓切断术在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儿3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氢氧化钙作盖髓剂,观察组应用MAT作盖髓剂,对两组患者进行部分/全部冠髓切除术,随访观察1年,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牙髓切断术在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中应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涛;刘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患儿98例,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呈现出多样化,98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中有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症状的占69.3%,其中发热、淋巴结肿大、肝大属于常见症状,分别占91.8%、70.4%、55.1%,和其他症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而且临床表现也十分多样化,相关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肝大为主.
作者:周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收治骨科患者3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专业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遵医嘱服药144例,掌握用药剂量及用法140例,掌握自己疾病、认知达标139例,按时复查140例;对照组遵医嘱服药123例,掌握用药剂量及用法119例,掌握自己疾病、认知达标101例,按时复查1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水平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对照组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明显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危重症患者5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抢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就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从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小琼;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的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患儿12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钢板内固定,为常规组;一组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VAS评分(0.6±0.1)分,腕屈伸度丧失(5.4±1.6)°,治疗时间(28.7±1.5)d,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腕屈伸度,治疗周期也更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药学服务工作在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广大患者看病就医方面为其提供便利,确保社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能加快患者病情好转.药师在药学服务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和促进社区居民合理用药能够产生重要的作用,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
作者:唐凤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接受血小板输注的血液疾病患者5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对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前后的血小板回收率(PPR)、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感染情况、脾肿大发生率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血小板输注后的1 h和24 h的PPR和CCI均明显高于输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种类型患者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输注失败率高,与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小板输注失效率同样高于AL、AA患者,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对血小板输注的影响较小,合并感染、脾肿大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血小板输注失败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小板输注方式对血液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合并感染、脾肿大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对血小板输注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为了提升对血液疾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上述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龙冠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67.2%;治疗后两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治疗前后两组膝关节VA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安全、有效,易于操作.
作者:杨贤炜;杜海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的模式和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社区进行为期5年的高血压规范管理,对社区卫生中心43名医生、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在社区卫生中心为高血压人群建立健康档案,按照心血管危险分层制定治疗方案,共有高血压患者875例完成随访,对比基线时、管理后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及心血管危险分层.结果:与基线时相比,管理后高血压治疗率(88.46%)、控制率(59.20%)获得显著提升,管理后重新评估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与基线时相比整体危险分层明显降低,低危人群比例由14.06%上升到31.66%,高危人群比例由50.29%下降到36.0%,基线时与管理后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能够使更多的患者接受规范药物治疗,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从而降低心血管危险水平,实践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彭宇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妊娠属于育龄女性中正常且自然的生理现象,但是也属于一类伴随复杂生理变化与心理应激的过程,妊娠期女性较为复杂的心理变化中,焦虑与抑郁情绪属于为多见的一类心理应激反应.妊娠女性长时间处在焦虑与抑郁状态下,会使孕妇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导致妊娠女性心脏负荷加重,血流量降低,终导致胎儿产生宫内窘迫等不良结局.掌握妊娠期女性的心理情况,对于影响妊娠期女性心理情况的相关因素实施分析,对于妊娠期女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缓解妊娠期女性的不良情绪,减少妊娠期女性的心理压力,改善妊娠期新生儿的结局,属于临床产科护理人员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者:黄春艳;罗雪梅;程秋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麦粒灸配合电针疗法对产后缺乳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使用麦粒灸配合电针疗法进行治疗,麦粒灸电针组1次/d,3次为1个疗程,于每日清晨哺乳前抽血.观察两组血清垂体泌乳素在产前、产后1 d、产后2 d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泌乳素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粒灸电针组疗效优于普通电针组.结论:麦粒灸配合电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短期疗效明显,简便易行.
作者:邹粤丹;胡红梅;胡月莲;符晓丽;吴小玲;龙丽紫;顾梦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360例,平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作对照组,风险管理的患儿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静脉输液穿刺疼痛情况评分.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78%,和对照组的11.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LACC、Wong-Bak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在常规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护理管理,大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穿刺痛苦,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
作者:任明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的急性脑梗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治疗,100~150 U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滴完.结果:中度脑白质疏松和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在性别、年龄、NIHSS评分、血压、血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1例,转化率2.9%;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12例,转化率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疏松程度越高,则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是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汤晓莉;李建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无创中心动脉压(NCBP)与周围动脉压(肱动脉压SBP)的关系,为临床上有效控制血压提供治疗与护理干预依据.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624例,检测NCBP和SBP,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干预.结果:年龄80岁以上的患者NCBP比SBP高,其中老年女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3%的患者的NCBP比SBP高,38.62%患者的NCBP比SBP低,只有5.51%的患者两者相等.结论:在老年患者降压治疗与血压监测的过程中,根据个体不同需要同时考虑NCBP和SBP,才能安全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敏;黄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晚期食管癌患者18例,行支架置入,于胃镜下操作.分析患者进食梗阻缓解情况、生存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近期进食梗阻缓解率100%.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随访18例中生存1~2年8例,>2年2例,因远处转移、全身衰竭于术后6~12个月死亡8例.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方法操作简便,能迅速缓解患者进食梗阻,提高了生存质量,是治疗食管癌所致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孟初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