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肿瘤腹腔镜剥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刘玲辉

关键词:卵巢肿瘤, 腹腔镜下剥除术, 手术室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卵巢肿瘤腹腔镜剥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卵巢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重点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8.6±3.5)min,术中出血量(43.4±10.3)mL,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手术时间(48.6±8.5)min,术中出血量(83.8±13.6)mL,护理满意度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宣教、按照要求进行术前准备、症状护理和手术护理是手术室护理的关键,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POP)的疗效.方法:收治产后轻中度POP产妇168例,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10~15次,观察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4.05%;治疗15次比治疗10次效果好.结论:产后轻中度POP的产妇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10~15次的疗效确切.

    作者:沈芸;顾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分析不同后路内固定方法治疗脊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不同后路内固定方法治疗脊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通过后路减压和植骨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在这一基础上,为患者使用Dick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AF系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复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的1个月和6个月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F系统对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优于Dick系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广泛推广.

    作者:姚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成功抢救吸食新型毒品被羁押人员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被羁押人员是特殊群体,其医疗救治存在复杂性和特殊性,存在患者刻意隐瞒病史、遵医嘱依从性很差、医护人员不能随意和单独接触患者的特点.本文简要介绍1例吸食新型毒品被羁押人员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过程,以积累经验和教训.

    作者:巫伟东;郑岳;柏传荣;唐乐中;杨烤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体会65例

    目的:分析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作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65例,双盲法纳入试验组(n=33)与常规组(n=32).常规组实施传统的疝修补术,试验组应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谭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温针灸配合月经周期疗法对卵泡发育不良患者排卵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月经周期疗法对卵泡发育不良患者排卵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卵泡发育不良的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其中周期温针灸组患者30例,普通温针灸组患者31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记录两组患者卵泡成熟时间、大卵泡直径、排卵率的情况,并对结果予以对比.结果:周期温针灸组患者30例,治疗前不能正常排卵例数27例,治疗后能正常排卵例数27例,排卵率高达90%;普通温针灸组患者31例,治疗前不能正常排卵例数28例,治疗后能正常排卵例数22例,排卵率达70%.对比普通温针灸组,周期温针灸组记录到的大卵泡直径、卵泡成熟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月经周期疗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能够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提高排卵率,有效改善子宫内膜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受孕概率,对卵泡发育不良患者排卵状况存在良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宁;陈叙波;杨嘉恩;刘珊珊;黄锦庆;周光进;朱光耀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BL联合CBL教学用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PBL联合CBL教学用于病原生物、免疫学基础课程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3-7月,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职业技术学校临床专业学生(50名)均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实行PBL+CBL教学,乙组实行传统LBL教学,研究两组教学情况.结果:甲组和乙组平均成绩、调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成绩及格率、成绩优良率对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PBL+CBL教学应用于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基础课程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梳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慢性炎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慢性炎症的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卵巢慢性炎症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结果:46例卵巢慢性炎症患者中,经超声检查卵巢正常4.35%,可见炎性包块15.22%,卵巢增大47.83%,明显回声异常19.57%,内部有不规则液性暗区21.74%.结论:针对卵巢慢性炎症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观察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泽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妊娠期妇女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进展

    目的:妊娠属于育龄女性中正常且自然的生理现象,但是也属于一类伴随复杂生理变化与心理应激的过程,妊娠期女性较为复杂的心理变化中,焦虑与抑郁情绪属于为多见的一类心理应激反应.妊娠女性长时间处在焦虑与抑郁状态下,会使孕妇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导致妊娠女性心脏负荷加重,血流量降低,终导致胎儿产生宫内窘迫等不良结局.掌握妊娠期女性的心理情况,对于影响妊娠期女性心理情况的相关因素实施分析,对于妊娠期女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缓解妊娠期女性的不良情绪,减少妊娠期女性的心理压力,改善妊娠期新生儿的结局,属于临床产科护理人员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者:黄春艳;罗雪梅;程秋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例分析1例

    收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例,对其病史、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总结,同时探讨分析肾病综合征的不同治疗方法.

    作者:杨洪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偏散汤颗粒的提取工艺

    目的:筛选散偏汤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和时间3个因素,以芍药苷含量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散偏汤颗粒的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2次,1.5 h/次.结论:优选的散偏汤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初茂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院药师在社区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模式的探讨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药学服务工作在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广大患者看病就医方面为其提供便利,确保社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能加快患者病情好转.药师在药学服务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和促进社区居民合理用药能够产生重要的作用,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

    作者:唐凤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方法:收治进行维持性血液净化的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优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护理对策,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疏导、陪伴和鼓励,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食管癌内镜下支架置入18例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晚期食管癌患者18例,行支架置入,于胃镜下操作.分析患者进食梗阻缓解情况、生存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近期进食梗阻缓解率100%.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随访18例中生存1~2年8例,>2年2例,因远处转移、全身衰竭于术后6~12个月死亡8例.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方法操作简便,能迅速缓解患者进食梗阻,提高了生存质量,是治疗食管癌所致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孟初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急诊内科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急诊内科因素以及对策.方法:收治急性中毒患者100例,研究影响其预后的急诊内科影响因子、对策等.结果:影响急性中毒预后的急诊内科因素主要有接触毒物的时长、毒物类型、中毒途径、PS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初次用药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液净化时间、服毒剂量以及胆碱酯酶等,其与预后存在紧密联系(P<0.05).结论: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急诊内科因素主要有农药中毒、初次用药时间、血液净化时间、PSS评分、胆碱酯酶、碳酸血症、服毒剂量、APACHEⅡ评分、肌酸激酶同工酶、SOFA评分等,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尽早予以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马建飞;廖楚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16、p53、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p16、p53、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不同级别的CIN患者100例,同时选择同期炎症较轻且鳞状上皮正常的宫颈炎患者100例作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选择4μm厚刀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标记p16、p53、ki-67,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对照组p16、p53、ki-67均为阴性,而观察组p16阳性率95.0%,p53阳性率47.0%,Ki-67阳性率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IN的分级越高,阳性率越高,CINⅠ~Ⅲ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阳性率远远高于p53阳性率(P<0.05).结论:p16、p53、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特别是p16和ki-67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分级诊断的辅助方法.

    作者:赵艳;朱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院外PICC带管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院外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PICC带管出院患者120例,根据管道维护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导管维护依从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00);干预组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9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0%(P=0.014).结论: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时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导管维护依从性及自我维护技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宋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探究42例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智能发育、运动发育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促进了患儿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值得应用.

    作者:陈厚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青少年癫痫患者及其家人的共同健康教育在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青少年癫痫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共同健康教育前、后对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青少年癫痫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规范化抗癫痫治疗+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主管医师及护士对患者及家人共同进行为期6个月的共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及家人对癫痫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均高于出院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方面,研究组服药后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评分明显高于服药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3个月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6个月时脑电图改善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QOLIE-31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少年癫痫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共同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及家人对癫痫的认识能力.

    作者:马俊兰;康韵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自制痛风药酒外用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自制痛风药酒外用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痛风患者128例,随机分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64例,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制痛风药酒外用治疗的观察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2.19%(59/64)高于对照组的76.56%(49/64),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的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分别为(0.19±0.07)μg/L、(29.19±7.45)mg/L、(23.12±6.45)mm/h,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优,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患者使用自制痛风药酒外用治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宗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80例

    目的: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的急性脑梗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治疗,100~150 U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滴完.结果:中度脑白质疏松和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在性别、年龄、NIHSS评分、血压、血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1例,转化率2.9%;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12例,转化率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疏松程度越高,则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是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汤晓莉;李建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