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探讨

张晶晶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净化, 心理状况, 护理对策,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方法:收治进行维持性血液净化的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优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护理对策,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疏导、陪伴和鼓励,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微课在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喂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课在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喂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9-12月从护理专业中选择2个班级共60名护理学生,均行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喂养教学.其中一个班级为对照组,行常规教学手段;另一个班级为观察组,行微课教学手段,观察两组教学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方法的认可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认可度66.67%(P<0.05).结论:在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喂养教学中落实多媒体教学与微课教学,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且学生对该种教学方法的认可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下的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现阶段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下的高血压管理中实施的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60例.对参照组行常规干预,试验组行健康教育和管理.分析120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试验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参照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健康教育和管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孙路;王华;车晓怡;单敢;冯向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序贯疗法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序贯疗法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老年肺部感染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方法,试验组采用序贯疗法.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试验组患者较参照组有显著的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86%),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华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方法:收治多发性创伤患者40例,均对其实施急诊急救措施,分析急诊急救措施对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本次试验中患者经急诊急救抢救成功37例,抢救成功率达到92.50%,患者生命体征平均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76±1.06)d、(10.25±1.95)d.结论:为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效率,急诊急救措施的实施十分重要.

    作者:许云平;何宇;昌继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疼痛的价值分析.方法:收治四肢创伤骨折术患者9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另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询问记录两组患者术后7 d的疼痛缓解程度,研究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对疼痛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效提高愈合和恢复速度.

    作者:刘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儿科临床诊断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儿科临床诊断意义.方法: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初步诊断肺炎或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56例,均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①MP-Ig滴度<1:40、1:40、1:80、1:160、1:320、1:640、≥1:1280,IgM符合率分别为91.01%、9.42%、12.89%、22.51%、61.61%、72.31%、93.03%.②随访患儿248例,MP-Ig滴度级差1~2的131例样本,第1次检测,阴性129例,阳性2例;第2次检测,阴性126例,阳性5例.MP-Ig滴度级差≥3的117例样本,第1次检测均呈阴性;第2次检测,阴性7例,阳性83例,未检27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辅助儿科疾病诊断,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杨戎;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干预对鼻内镜手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治疗干预对鼻内镜手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采用奇偶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综合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35±0.69)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的(5.62±0.78)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的有效率85.7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评分.

    作者:胡丹;孟国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200株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患者600例,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其中培养出致病菌200例,留取痰液或气道吸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挑选病原菌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和生化反应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鉴定.结果:本组600例患者共分离细菌200株(200例),痰培养阳性率33.3%,其中革兰阴性菌164株(82.0%),革兰阳性菌18株(9.0%),真菌8株(4.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多数药物耐药,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菌株耐药情况: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无耐药发生,均敏感.结论: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能够客观反映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及其药物的敏感性,能够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抗生素.

    作者:李小梅;赵远芳;何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院外PICC带管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院外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PICC带管出院患者120例,根据管道维护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导管维护依从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00);干预组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9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0%(P=0.014).结论: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时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导管维护依从性及自我维护技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宋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配合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风险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风险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12.00%.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配合质量分值(92.15±1.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6±1.46)分(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确保手术正常进行.

    作者:周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时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4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92%(χ2=10.225,P=0.001).结论: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间更短,患者恢复更快,康复进度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祝敬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的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患儿12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钢板内固定,为常规组;一组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VAS评分(0.6±0.1)分,腕屈伸度丧失(5.4±1.6)°,治疗时间(28.7±1.5)d,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腕屈伸度,治疗周期也更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与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方法:收治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04例,随机分银杏达莫组104例和银杏叶组100例,两组均合用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水平.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组总有效率89.42%,银杏叶组总有效率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达莫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银杏叶注射液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林霞;陈勇;何山;杨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植骨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在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植骨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运用于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中的功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2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1例施以支架外固定,对照组患者41例施以植骨内固定,比照两组患者的关节运动程度与GW总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关节运动程度与GW总分都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植骨内固定运用到对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予以治疗后,能够提升腕关节的运动程度,防范骨折产生再移位.

    作者:彭发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电视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平均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短,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患者少,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患者的再妊娠概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电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非常小,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也比较少,术后恢复的时间短,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比较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概率低,此外,还能提高患者的再妊娠概率,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曹丹萍;钟邦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67.2%;治疗后两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治疗前后两组膝关节VAS评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安全、有效,易于操作.

    作者:杨贤炜;杜海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宫腔粘连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子宫探针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取阴道超声诊断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宫腔粘连诊断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复杂性宫腔粘连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具有更高的诊断率与检出率,操作简单、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天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BL联合CBL教学用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PBL联合CBL教学用于病原生物、免疫学基础课程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3-7月,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职业技术学校临床专业学生(50名)均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实行PBL+CBL教学,乙组实行传统LBL教学,研究两组教学情况.结果:甲组和乙组平均成绩、调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成绩及格率、成绩优良率对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PBL+CBL教学应用于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基础课程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梳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针灸结合中药对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中药对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18年3月收治帕金森病患者84例,84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采用针灸结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4%)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57%),治疗后前者评定量表分数低于后者,组间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针灸结合中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可缓解患者的痛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骨伤科治疗中半侵入疗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半侵入疗法在中医骨伤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骨伤科患者3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对两组分别选用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都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组都接受半侵入疗法,治疗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恢复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例,恢复得较慢,卧床时间比较久,大约9周后骨伤才基本痊愈,患者在术后恢复缓慢3例,但骨伤病情有所缓解,患者没有痊愈的迹象1例,治疗无效.在治疗组接受半侵入疗法的15例患者中,患者在8周后恢复较好14例,骨伤基本痊愈,患者虽恢复缓慢但病情有很大改善1例.结论:对骨折患者来说,使用半侵入疗法进行治疗比使用手术治疗效果好,由于不进行手术,患者的疼痛较小,且持续的时间较短,在临床上疗效较好.

    作者:严兴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