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宇明
目的:探讨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谷草转氨酶恢复时间以及谷丙转氨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均有所变化,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野生菌中毒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临床优良选择.
作者:焦建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益血生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并中度贫血的疗效.方法:将子宫肌瘤并中度贫血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益血生胶囊+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平均血红蛋白值、术后7 d平均血红蛋白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14 d平均血红蛋白值、术后28 d平均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并中度贫血疗效显著,可促进此类患者贫血恢复.
作者:姜海英;李馨蕊;李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院外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PICC带管出院患者120例,根据管道维护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导管维护依从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00);干预组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9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0%(P=0.014).结论: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时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导管维护依从性及自我维护技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宋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的模式和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社区进行为期5年的高血压规范管理,对社区卫生中心43名医生、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在社区卫生中心为高血压人群建立健康档案,按照心血管危险分层制定治疗方案,共有高血压患者875例完成随访,对比基线时、管理后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及心血管危险分层.结果:与基线时相比,管理后高血压治疗率(88.46%)、控制率(59.20%)获得显著提升,管理后重新评估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与基线时相比整体危险分层明显降低,低危人群比例由14.06%上升到31.66%,高危人群比例由50.29%下降到36.0%,基线时与管理后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能够使更多的患者接受规范药物治疗,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从而降低心血管危险水平,实践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彭宇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平均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短,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患者少,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患者的再妊娠概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电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非常小,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也比较少,术后恢复的时间短,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比较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概率低,此外,还能提高患者的再妊娠概率,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曹丹萍;钟邦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效果更显著(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玉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优化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8年5月收治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心脏骤停后成功复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治疗,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ICU优化治疗,具体措施:①制定6 h血流动力学治疗目标,力争使患者在6 h内完成目标治疗.②患者入住ICU后进行亚低温治疗,温度控制在33~35℃,维持时间为12~24 h;在控制体温的同时,要预防抽搐或寒战的发生,可以酌情使用镇静药物,并辅以脱水剂与神经营养药;③缺氧或者血氧饱和度不达标者给予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吸气压力不超过30 cm H2O;高血糖患者要控制在6~8 mmol/L.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神经功能达到1~2级24例(48.0%),3~5级26例(52.0%);对照组神经功能达到1~2级12例(24.0%),3~5级38例(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20例,死亡率40.0%;对照组死亡36例,死亡率7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肾功能衰竭、癫痫、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脓毒血症、肺水肿、肺炎等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优化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鄢忠平;杨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继发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8月-2018年3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6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并对上述因素与术后是否发生继发性癫痫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6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治疗期间发生癫痫患者76例,发生率12.26%,合并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颅脑外伤后发生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外伤性SAH等均会增加早发性癫痫的发生概率,可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作者:买买提艾力·吐尔逊;米尔卡斯木·吾布力;刘正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腹泻患者7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均给予基础性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盐水、饮食调整等;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大便好转时间、止泻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便好转时间及止泻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35例(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例(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可显著改善成人急性腹泻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儿科临床诊断意义.方法: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初步诊断肺炎或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56例,均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①MP-Ig滴度<1:40、1:40、1:80、1:160、1:320、1:640、≥1:1280,IgM符合率分别为91.01%、9.42%、12.89%、22.51%、61.61%、72.31%、93.03%.②随访患儿248例,MP-Ig滴度级差1~2的131例样本,第1次检测,阴性129例,阳性2例;第2次检测,阴性126例,阳性5例.MP-Ig滴度级差≥3的117例样本,第1次检测均呈阴性;第2次检测,阴性7例,阳性83例,未检27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辅助儿科疾病诊断,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杨戎;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螺旋CT与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子宫颈癌患者68例,术前均给予螺旋CT与MRI扫描,分析螺旋CT与MRI单独检查对子宫颈癌诊断及分期的准确率比较.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本组Ⅰ期20例(44.44%),Ⅱa期7例(15.56%),Ⅱb期10例(22.22%),Ⅲa期4例(8.89%),Ⅲb期3例(6.67%),Ⅳa期1例(2.22%).螺旋CT检查共32例(71.11%)患者诊断准确,MRI检查患者诊断准确共40例(88.89%).结论:螺旋CT与MRI均对子宫颈癌诊断及分期有较高的准确率,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螺旋CT,为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建议术前采用MRI检查作为诊断手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联合诊断,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资料.
作者:汪东葵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时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4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92%(χ2=10.225,P=0.001).结论: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间更短,患者恢复更快,康复进度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祝敬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半侵入疗法在中医骨伤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骨伤科患者3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对两组分别选用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都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组都接受半侵入疗法,治疗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恢复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例,恢复得较慢,卧床时间比较久,大约9周后骨伤才基本痊愈,患者在术后恢复缓慢3例,但骨伤病情有所缓解,患者没有痊愈的迹象1例,治疗无效.在治疗组接受半侵入疗法的15例患者中,患者在8周后恢复较好14例,骨伤基本痊愈,患者虽恢复缓慢但病情有很大改善1例.结论:对骨折患者来说,使用半侵入疗法进行治疗比使用手术治疗效果好,由于不进行手术,患者的疼痛较小,且持续的时间较短,在临床上疗效较好.
作者:严兴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作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65例,双盲法纳入试验组(n=33)与常规组(n=32).常规组实施传统的疝修补术,试验组应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谭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80例,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40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试验组40例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2.50%;且试验组患儿在咳嗽消失、呼吸困难消失、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措施.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伤口感染患者55例,所有患者感染创面的治疗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配合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结果:55例患者,每次实施负压封闭引流5~7 d,其中患者经过1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51例;急性骨髓炎患者2例经过2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并骨外露患者2例进行了3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引流技术,将其应用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当中效果显著,同时配合全面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孟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方法:收治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204例,随机分银杏达莫组104例和银杏叶组100例,两组均合用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水平.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组总有效率89.42%,银杏叶组总有效率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达莫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银杏叶注射液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林霞;陈勇;何山;杨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结肠癌患者81例,将所选患者分参考组(n=45)和治疗组(n=46).治疗组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参考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49,P=0.0295);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98,P=0.0394);治疗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83,P=0.0281);治疗组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92,P=0.0196);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39,P=0.0394);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29,P=0.0133).结论: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可显著提升其生存质量,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痛苦得到明显缓解.
作者:周词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风险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风险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12.00%.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配合质量分值(92.15±1.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6±1.46)分(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确保手术正常进行.
作者:周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