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刘晓冬;李成文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激光组(50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痊愈率和第4、8、12周的复发率和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痊愈率明显高于激光组,而同期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激光组,两组上述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值明显高于激光组,而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后继用5%咪喹莫特乳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赖爱民;徐晓容;郑俊彬;黄启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夜间阴茎勃起功能检测结果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636例男性夜间阴茎勃起功能进行监测,根据其有无代谢综合征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需要依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填写问卷,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标准依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颁布的国际学术界第一个MS的全球统一定义,这一定义的核心是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的诊断指标为腰围.结果:观察组的116名被调查者为存在代谢综合征的患者,IIEF-5为(12.7±3.6)分,有76%的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夜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对照组的520名被调查者为不存在代谢综合征患者,IIEF-5为(19.8±2.8)分,有43%的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夜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两组患者ED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代谢危险因素的不断提升,勃起功能评分明显下降.结论:夜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为代谢综合征,对于代谢综合征就诊的患者应认真询问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史,可将腰围测量纳入评价中的一个指标.
作者:康乐;刘晓冬;李成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青少年女性性自我效能的调查问卷,以供评价青少年女性性健康行为水平的工具.方法:通过访谈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法的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女性性自我效能的原始问卷,并运用调查法对511名青少年女性进行测试,并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平均内容效度比(CVI)为0.902,探索分析性因子分析问卷得到15个条目,形成2个因子,即预防措施、拒绝自我效能,KMO值为0.824,x2=1383.05,P=0.000,各因子载荷范围为0.567 ~0.743;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884,2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系数范围为0.865 ~0.902;重测信度Cronbach'sα为0.842.结论:青少年女性性自我效能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青少年女性性健康行为的现状.
作者:张月珍;骆俊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鄞州区2011至2014年男男性接触(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高危行为情况及艾滋病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法招募到样本,对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2011至2014年共调查MSM 345人,年龄分布以20~49岁年龄段为主,占95.9%;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有223人,占64.6%;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且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至2014年HIV阳性检出率介于2.9% ~ 12.5%之间,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介于4.5%~11.8%之间.结论:我区MSM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较为严峻,改变该人群知识行为偏离的现象,提高其安全性行为,才能有效地降低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
作者:朱洁群;周碧波;毛一斌;谢意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尿道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尿道功能、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性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史、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QOL评分、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1)手术指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3.12±7.45 vs.118.75±13.24)mL、(3.98±1.12 vs.5.76±1.65)d、(5.65±1.22 vs.7.16±1.68)d](P<0.05、0.01);(2)尿道功能:观察组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14.68±2.14vs.13.42±2.06)mL/s,RU、IPSS、QO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35±3.24 vs.24.32±3.54)mL、(7.68±1.25 vs.10.12±1.32)分、(1.82±0.54vs.2.12±0.62)分](P<0.05);(3)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下降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12 ±2.18 vs.16.56±2.34)g/L、(3.08±0.58vs.4.95±1.02)%](P<0.01);(4)性功能:观察组IIEF-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45±3.24vs.21.32±3.12)]分(P<0.05),阴茎勃起障碍、逆行射精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4% vs.9.84%、32.79%vs.47.54%)](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有利于改善患者尿道功能,对机体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邓辉;马春清;祝存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3与纤维连接蛋白(FN)在绝经或未绝经妇女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中表达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40例绝经后子宫肌瘤妇女(绝经组)、40例未绝经子宫肌瘤妇女(未绝经组)肌瘤组织及肌壁组织中的TGF-β3、FN的表达差异,同时将绝经组妇女根据肌瘤是否发生萎缩分为萎缩组(17例)、未萎缩组(23例)并进行上述指标的比较.结果:绝经组的肌瘤组织、肌壁组织中的TGF-β3表达评分分别为(3.11±0.78)分、(1.85±0.69)分均显著的低于未绝经妇女的(3.98±0.67)分、(2.31±0.82)分(P<0.05);两组妇女肌瘤组织和肌壁组织中的FN表达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子宫肌瘤萎缩和未萎缩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肌壁组织中TGF-β3、FN表达在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萎缩组和未萎缩组的肌瘤组织TGF-[β3表达分别为(2.90±0.65)分、(3.32±0.74)分均显著的高于本组肌壁组织中的(1.85±0.67)分、(2.25±0.61)分(P<0.05);两组肌瘤和肌壁组织中的FN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TGF-β3表达可能与患者绝经前后的激素水平改变有关.
作者:潘伟;汪海霞;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妇女4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睾酮(T)、性激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以及卵泡刺激素(FSH),并计算LH/FSH的比值;同时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BG)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HOMA-IR同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HOMA-IR、T、LH以及LH/FSH高于对照组,同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E2以及FSH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象的E2同HOMA-IR呈负相关,同ISI呈正相关(P<0.05);T同HOMA-IR呈正相关,同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PCOS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激素紊乱以及胰岛素抵抗,并且性激素水平同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相关性,共同参与PCOS的发生以及发展,临床上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郭媛;陈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光动力治疗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尖锐湿疣合并HIV感染的24例患者.14例患者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10例患者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 =0.875);而光动力治疗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14%和21.43%,明显低于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组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60.00%和80.00%),两组在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38,P=0.019;x2=7.837,P=0.005).结论:光动力治疗法是可以有效地治疗合并HIV感染的尖锐湿疣.
作者:杨艳萍;刘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我市中低档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FSWs)行为特征进行探究,然后统计艾滋病病毒/性传播感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HIV/STIs)的感染情况并探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市中低档场所工作的FSWs发放问卷调查500份,共收回421份.其中来自中档的FSWs278例,记为观察组;来自低档FSWs143例,记为对照组.对两组FSWs的行为特征、HIV/STIs进行统计,然后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对HIV/STIs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年龄>30岁、汉族比例、接受初中及初中以上教育、处于已婚状态、拥有本地户籍、家住城市、首次商业性行为年龄> 20岁、一周工作时间≤5d、不吸烟、不饮酒以及坚持使用安全套的FSWs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传染性疾病的感染中观察组感染HIV/STIs、梅毒以及HSV-2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可能影响FSWs发生HIV/STIs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筛选出4个危险因素,即:初中以下教育程度、未坚持使用安全套、不进行HIV检查以及接受HIV相关服务等.结论:不同档次FSWs行为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低档FSWs呈现年轻化、低文化程度、未婚等显著趋势.并且教育程度低、未坚持使用安全套以及缺乏HIV相关知识是感染HIV/STIs的危险因素,在HIV预防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赵莹猷;赵俏猷;蔡川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子宫内膜息肉将患者分为两组,内膜息肉组和非内膜息肉组,每组各60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特点和术后对妊娠情况的影响.结果:经过分析发现,子宫内膜息内在单纯腹膜型DIE型、卵巢型及累及Douglas窝的深部浸润型内异症中发病率分别为28.33% (17/60)、21.67% (13/60)、48.33% (29/60),三种类型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之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息肉组术后自然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分娩率分别为:31.67%、26.67%、25.00%,非息肉组自然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分娩率分别为:35.00%、33.33%、26.67%,两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分娩率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息肉组患者胚胎停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合并息肉患者相比,在妊娠结局上易并发胚胎停育,可考虑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军玲;罗淑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辅助前列腺穿刺活检与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3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采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辅助前列腺穿刺活检,对照组则采用系统的前列腺12针穿刺活检.结果:观察组前列腺癌57例,占38.00%,人均穿刺(9.3±1.4)针,单针阳性率为18.21%,Gl-eason评分为(7.1±0.5)分.对照组前列腺癌54例,占35.33%,人均穿刺12针,单针阳性率为11.17%,G1-eason评分为(6.6±0.5)分.两组前列腺癌诊断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其他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影异常70例(46.7%),确诊前列腺癌41例,人均穿刺(6.19 ±0.7)针,单针阳性率为43.91% (191/435);观察组造影正常80例(53.3%),确诊前列腺癌16例,人均穿刺12针,单针阳性率为6.56%(63/960).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辅助前列腺穿刺活检与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相比效率更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洪恽;陈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观察宫腔内人工授精促排卵周期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导卵泡成熟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选择我院入院实施宫腔内授精治疗的100例不孕女性进行研究,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观察组在促排卵周期中使用GnRha诱导卵泡成熟,对照组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经过不同方式诱导卵泡成熟,排卵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以及临床妊娠率无较大差异;然而观察组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在干预之后均得到明显调节;但是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方式之后,观察组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干预之前生活质量的各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在进行干预后两组指标水平均上升,并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促排卵周期中使用GnRha诱导卵泡成熟效果较好,降低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作者:连蔚;罗一平;田小燕;梁美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扫查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以及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检查,记录并比较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经腹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壁间、壁间并浆膜下、壁间并黏膜下、黏膜下、浆膜下、阔韧带准确例数分别为36例(94.74%)、51例(94.44%)、18例(94.74%)、13例(100.00%)、13例(92.86%)、14例(82.35%);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壁间、壁间并浆膜下、壁间并黏膜下、黏膜下、浆膜下、阔韧带准确例数分别为37例(97.37%)、52例(96.30%)、19例(100.00%)、12例(92.31%)、14例(100.00%)、15例(88.24%);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子宫肌瘤壁间、壁间并浆膜下、壁间并黏膜下、黏膜下、浆膜下、阔韧带准确例数分别为38例(100.00%)、53例(98.15%)、19例(100.00%)、13例(100.00%)、14例(100.00%)、16例(94.12%);不同超声方法诊断子宫肌瘤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超声诊断子宫肌误诊率10(6.45%),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误诊率6(3.87%),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子宫肌误诊率2(1.29%);不同超声方法诊断子宫肌瘤误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扫查子宫肌瘤,可以有效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何宗珊;邹秋果;黄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有利于维持女性生殖系统的稳定.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均干扰了女性正常的卵巢功能,并影响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从而引发女性月经紊乱、排卵异常、不孕,甚至是对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结局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完善育龄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并深入甲状腺功能与女性生殖功能关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菁;倪媛;孙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型超声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异常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前来我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行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异常出血患者各53例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B型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异常出血原因,记录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和各时间点的出血量,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B超检查后,有28例(51.85%)患者是由于组织残留,清宫不净引起的异常出血,10例是宫内感染造成,4例患者子宫穿孔,6例患者子宫缩复不良,6例子宫腔积血.观察组3d后有4例患者无出血情况发生,无10d以上出血患者,对照组10d以上出血的仍有1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出血量相差不大,但3d后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d后出血量显著减少,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型超声能及早诊断行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异常流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有利于医生了解子宫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有利于患者子宫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荐使用于临床当中.
作者:王维春;罗翠娟;杨莉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入我院妇科并存在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数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并对两组疗效、子宫体积、大肌瘤体积及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6,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体积及大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及大肌瘤体积较显著减小,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子宫体积及大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22,TNF2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IL-22水平显著升高,TNF2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SH、LH、E2、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P水平均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2、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4例患者出现潮热,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潮热,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较轻,未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恢复,治疗前后两组均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无统计学差异(x2 =1.118,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并可调节患者内分泌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兰;李洁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片类镇痛药体外对精子运动的影响性,以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7月到2013年1月40例精子活力精液标本,每份分为13份,1份为对照,分别在3种浓度下6种不同阿片类镇痛药在恒温箱孵育4h,运用计算机系统分析精子活力.结果: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布托啡诺在1×10-5 mg/mL、2×10-3mg/mL、0.05mg/mL浓度下其精子活力均较对照组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1 ×10.m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10-3mg/mL、0.05m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在1×10-5m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0.05 mg/mL、0.5m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他佐辛在3×10-5mg/mL、0.05mg/mL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0.5mg/mL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min后浓度为0.05mg/mL的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布托啡诺、地佐辛中的精子均有衰减现象,舒芬太尼和芬太尼中精子衰减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它们与布托啡诺、地佐辛和阿芬太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布托啡诺、地佐辛对精子活动无影响,高浓度则完全抑制精子活力,低浓度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则显著抑制精子活力,而高浓度喷他佐辛则促进精子活动.
作者:王志丰;刘庆德;严英;应向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膜成分1(PGRMC1)的蛋白表达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并探讨PGRMC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8例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PGRMC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种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PGRMC1的表达定位;将PGRMC1的小分子抑制剂Ag205以不同浓度分别刺激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Hec-1A、KLE 72小时,应用CCK-8(cell counting kit 8)方法检测Ag20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RMC1表达较正常内膜显著升高(P =0.038);PGRMC1在各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但在Ⅰ期患者中,PGRMC1在Ⅰ a期表达较Ⅰb期显著高(P =0.019);PGRMC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表达水平相关(P=0.015),但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无关,与PR、p53、Ki-67及bcl-2表达亦无显著相关性;20μM Ag205显著抑制三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其中以KLE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从低浓度(5μM)即出现抑制效应,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步增强.结论:子宫内膜癌内膜中PGRMC1表达显著增高;增高的PGRMC1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作者:于丽;曾桢;李婷;廖秦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予以膦甲酸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4+、CD8+、CD4 +/CD8+指标以及SDS、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的平均复发频率以及皮损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相关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53%(54/59),对照组为71.19% (42/59),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197,P<0.05).结论:卡介茵多糖核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秋;赵辉;徐莉峰;倪婷婷;李茂宇;王佩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子宫切除,观察组采用次全子宫切除,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0.83±10.31) min,术中出血量(108.74±14.58)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13 ±0.31)d,住院时间(5.66±1.11)d;对照组手术时间(92.38±16.37) min,术中出血量(142.97 ±27.1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7±0.94)d,住院时间(8.96 ±2.24)d,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欲(188.37±17.32)分,性唤起(180.45±19.94)分,性高潮(176.98±19.13)分,性心理(178.85±17.69)分,性行为(140.28±12.77)分,综合评分(176.79±15.77)分;对照组性欲(165.28±10.33)分,性唤起(161.31±11.04)分,性高潮(160.38±9.97)分,性心理(163.46±10.05)分,性行为(121.39±6.76)分,综合评分(160.09±8.87)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E2(98.37±8.96) pg/mL,FSH(14.57±1.14) mIU/mL,LH(24.59±2.47)mIU/mL;对照组术后3个月E2(70.04±4.55)pg/mL,FSH(19.81±1.88) mIU/mL,LH(34.57±3.76) mIU/mL,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次全子宫切除手术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术后性功能评分,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青;楼云霞;吴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