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芳;徐宏仙;黎世贵
目的:了解绍兴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行为状况,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绍兴市某高校在校187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对自身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评估有偏差,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获得性健康知识的途径多样化和性别差异,现代网络传播对男生的冲击更大;男女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明显差异,男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女生;参加过性健康知识方面讲座的学生对性传播疾病了解的程度较高.结论: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急需加强,有必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张建华;杨洁;林飞飞;雷银蕉;张莹斌;高力;巨豪;张金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深圳市性病门诊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70例入选患者中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感染情况分别为24例(34.29%)、6例(8.58%),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及女性患者人型支原体感染情况分别为2例(4.26%)、4例(17.3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男性患者中,解脲支原体≥104 ccu/mL者为11例(73.33%),9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中,解脲支原体≥104ccu/mL者为6例(66.6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性病门诊患者受到解脲支原体感染较严重,而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和性别无关;女性患者人型支原体感染率明显比男性高;支原体菌量和性别不相关,菌量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也有待于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小华;曾细清;洪晓丹;李尚华;谢湘伟;冯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2010 ~2014年贵阳市MSM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 HIV感染者性行为特征,为预防控制MSM人群HIV感染者二代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10 ~ 2014年的4~7月份在贵阳市MSM人群监测哨点检测出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检测.结果:2010 ~2014年贵阳市MSM人群监测哨点共检测出的333名HIV感染者,年龄在18 ~24岁,所占的比例由2010年的55.4%下降到2014年的26.7%,在婚或同居所占的比例在5.0% ~ 15.8%之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者由2010年的45.7%上升到2014年的70.0%.2010 ~ 2014年MSM人群感染者的梅毒感染检出率在6.7% ~23.9%之间;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9.7% ~98.9%,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所占的比例在7.8% ~ 11.7%之间.73.6% ~ 91.4%的MSM近6个月同性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异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所占的比例仅为33.3%.结论:MSM人群HIV感染者年龄较小,主要处于性活跃阶段,梅毒的感染检出率较高,同性性行为及异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较低,将加速HIV和梅毒在MSM人群间及向异性人群传播.
作者:佘敏;李劲;周健;袁飞;黄斌;马黎婷;马璐;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胚胎发育潜能低下的患者在冻融周期中移植不同时期胚胎的妊娠结局,以优化其冻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0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治疗的57例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胚胎发育潜能低下患者的冻融周期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的时期分为分裂胚移植组(n=35)及囊胚移植组(n=22),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冻融周期中,Day3分裂胚移植组与Day5囊胚移植组相比,临床妊娠率(65.71% vs.63.63%)和种植率(50.00% vs..52.27%)相近;早期流产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分裂胚移植组的早期流产率有明显高于囊胚移植组的趋势(8.7% vs.0).结论:冻融周期中,对胚胎发育潜能低下的患者建议优选囊胚移植,以降低早期流产风险.本研究结果需扩大样本后进一步探讨,为优化冻融周期的妊娠结局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珊珊;招霞;蒋益群;孙海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考察梅毒新生儿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TC)、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亚型(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先天性梅毒新生儿66例,依据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32例)和无症状组(34例),并选取健康新生儿30例作为健康对照.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血清hs-CRP、PTC、CK-MB、LDH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结果:梅毒新生儿血清hs-CRP、PT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且症状组患儿两指标阳性率高于无症状组患儿(P<0.05),三组问血清CK-MB、LDH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新生儿血清hs-CRP、PTC、CK-MB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且症状组患儿三指标阳性率高于无症状组患儿(P<0.05),三组间血清LD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梅毒患儿存在心肌损害,早期联合检测hs-CRP、PTC、CK-MB对了解梅毒新生儿患儿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屈晓威;史龙泉;冯莉莉;马利军;屈义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两组均给予宫腔镜下手术治疗,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刮宫术组与电切术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随访1年妊娠结局、复发率及性生活质量.结果:刮宫术组与电切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电切术组较刮宫术组相比临床妊娠率升高,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复发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术组较刮宫术组相比每周性生活频率增加,性唤起时间缩短,获得高潮时间延长,性生活满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降低复发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性生活质量.
作者:谢吉蓉;潘一红;陶俊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对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卵巢功能、骨质丢失以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宫颈鳞癌手术患者72例,根据术中卵巢的保留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激素水平(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等)、骨质丢失情况、性生活情况、精神心理状态等.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为(97.0±16.1)pmol/L、(8.3±0.9)IU/L、(7.1±0.7)IU/L,对照组分别为(34.7±5.2)pmol/L、(86.3±7.2) IU/L、(51.1±3.0) IU/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为(114.2±20.2) pmol/L、(9.3±0.6) IU/L、(8.5 ±0.2)IU/L,对照组分别为(41.3±3.9)pmol/L、(76.5±8.0) IWL、(46.7±2.5) IU/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骨质丢失率为0.46%、0.72%,对照组分别为4.08%、5.2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性生活恢复率分别为16.67%、38.89%,对照组分别为2.78%、16.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抑郁量表总分分别为(49.5±13.9)、(39.2±15.5),对照组分别为(57.4±15.4)、(51.4±13.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中保留卵巢能够有效避免宫颈鳞癌患者术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从而防止骨质丢失以及性激素缺乏.此外,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性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靳琦琛;宋志超;李燕;黎辉;毕学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性教育应从广义上来理解,即性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还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的教育,四者应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性教育体系,促进性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者:江剑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观察达那唑栓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科自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受手术治疗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此68例患者按照不同的用药方式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采取达那唑栓阴道或肛门给药方式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口服达那唑胶囊方式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以后来医院进行妇科复诊,了解患者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情况等,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两组病患治疗后的VRS评分改善程度高于治疗前,研究组的VR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可观,以上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对照组为35.2%,两组之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x2=6.849,P=0.021).结论:在临床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运用达那唑栓阴道或肛门治疗措施,对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较口服治疗更为可观,有效提高患者妊娠概率,且不良反应小,适于临床广泛应用.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口服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晖;王仙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分娩方式对阴道静息压、盆底强度和耐力有何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之间初产妇27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调查研究.研究运用压力法在妊娠中期和产后6周两个阶段分别测定产妇阴道静息压、盆底强度和耐力,以探讨其影响.结果:不同分娩方式组内比较发现,剖宫产产妇阴道静息压显著降低7.73%(t=127.321,P=0.005),而盆底强度和耐力无显著变化(P>0.05);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分娩后,产妇阴道静息压、盆底强度和耐力均显著降低(P<0.00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分娩)产后6周的VRP与PFM强度及耐力差异显著(P<0.001),但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分娩之间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剖宫产的分娩方式与△VRP(回归系数B:-8.3,95% CI:-11.8~-4.9,P<0.001)、△PMF耐力(回归系数B:-111.7,95% CI:-157.1~-66.1,P<0.001)、△PMF强度(回归系数B:-16.4,95% CI:-21.1 ~-10.5,P<0.001)显著负相关.结论:阴道分娩显著降低产妇阴道静息压、盆底强度和耐力,而剖宫产对其影响较小.
作者:郑春艳;曹锦绣;罗树玲;白治英;晋雅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女性性病后微小和解脲脲原体检测后菌落情况及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取临床女性性病后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58例,分别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选取培养为阳性的临床株在各传一代后进行液体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并取10μL液体培养基滴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固体培养基中微小脲原体、解脲尿原体的菌落大小.选取临床女性性病后女性58例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58例比较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原体的感染率及在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判断其与临床相关性.结果: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到脲原体菌落36例,阳性率为62.1%,液体培养基阳性42例,阳性率72.4%.液体培养基的阳性率高于固体培养基;观察组微小脲原体和解脲尿阳性率为68.9%,体检组20.6%,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2例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尿阳性的患者中,其中真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为23.8%,滴虫性阴道炎为11.9%,细菌性阴道炎为64.3%,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较好,容易生产,在固体培养基中容易形成菌落;微小脲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炎有一定联系,在临床上对相应病人应该加以重视.
作者:周小强;赵小玲;黄联继;郭树清;陈岗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昆明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中进行青春前期性健康教育,以提高青春前期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方法:在昆明市某小学五年级264名9~12岁学生中进行参与式性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性别意识、性别多元、性侵害,并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五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健康教育后学生对性基本知识判断、青春期相关知识、性骚扰的识别与应对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对“月经/遗精会影响健康”正确判断率从45.5%提高到75.7%,对性骚扰采取“不出声,忍受”从33.0%降低到1.2%.结论:小学生性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有助于其健康成长.
作者:刘燕;罗金梅;武笑楚;陈茜;李颖;罗赛美;唐松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黄体期添加雌激素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影响,为改进临床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41例与正常生育妇女6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各组雌、孕激素水平及比例分布差异.将不孕组雌激素低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孕激素(P)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黄体期加用雌激素(E2),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不孕组患者排卵后第7d的P、E2及P/E2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排卵后第3d各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孕患者中,加用E2、P治疗的实验组,排卵后第7d治疗组患者的P及P/E2比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用P的对照组(P<0.05),排卵后第3d各组指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妊娠成功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体期添加雌激素可提高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为临床上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具有进一步扩大研究的价值.
作者:权效珍;覃小敏;刘韵;朱艳;杨学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联合脱敏治疗早泄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到医院检查的110例早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联合组给予盐酸舍曲林+脱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ELT、CIPE、患者及其配偶对性生活满意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的提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早泄患者应用盐酸舍曲林联合脱敏治疗是可行的,能够改善早泄症状,并提高其性功能状况,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炜;沈利杨;高岑;俞世成;王尔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医院治疗子宫肌瘤并符合要求的71例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患者35例,对照组有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患有子宫肌瘤.试验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切除治疗子宫肌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其主要评估内容有性欲的异常症状、性唤起的异常症状、性高潮的异常症状、性行为的异常症状、性心理的异常症状的评分及综合评分,两组患者手术后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治疗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估及综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经手术后的恢复速度更快,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试验组患者(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会对患者的性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子宫次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更短,当患者的子宫完全愈合后,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
作者:魏海波;郭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产后应用乳杆菌活菌对阴道微环境改善及减少产后性生活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顺产产后妇女120例,根据产后有无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乳杆菌活菌胶囊纳阴,对照组未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阴道pH值、阴道炎患病率以及性生活疼痛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pH值为(4.40±0.66),对照组pH值为(5.69±0.7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外阴假丝酵母菌病患病率分别为3.33%、0.00%、3.33%,对照组分别为5.00%、16.67%、6.67%.两组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Ⅰ度、Ⅱ度、Ⅲ度、Ⅳ度性生活疼痛发生率分别为63.33%、18.33%、16.67%、6.67%,对照组分别为36.67%、31.67%、20.00%、11.67%.两组Ⅰ度性生活疼痛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纳阴能够显著降低阴道内pH值,改善阴道微环境降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另外,其还能够有效减少产后性生活的疼痛.
作者:乌云;田霄峰;苏俊玲;李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阴茎负压吸引(VED)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口服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DED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他达拉非片5mg口服,每晚1次,8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真空阴茎负压吸引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的IIEF-5评分、性生活日志(Sexual Encounter Profile,SEP)中的SEP-Q2 (successful penetration)、SEP-Q3(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intercourse)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EF-5评分、插入成功率及性交成功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试验组IIEF-5评分治疗前、治疗结束分别为(11.61±2.89)、(20.85±2.18),对照组IIEF-5评分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分别为(11.38±3.15)、(17.40±2.64),治疗后插入成功率(SEP-Q2)两组分别为62.9%、91.4%,性交成功率(SEP-Q3)两组分别为60%、91.4%,联合治疗组相比较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真空负压吸引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口服治疗糖尿病性E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韬;谢子平;谭艳;谢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苦参凝胶对阴道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增殖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住院的阴道院内感染患者320例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160例(传统阴道抗菌药物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对照组160例(传统阴道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不同药物治疗阴道院内感染在停药后第15d和第30d时临床治疗的效果情况.结果:苦参凝胶与传统阴道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混合性阴道院内感染后第15d和第30d复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 (148/160)和95.6% (153/16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124/160)和80.63% (129/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凝胶是一种纯天然植物药,能安全、可靠、有效的抑制阴道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增殖,且方便使用、耐受率低,适合应用于治疗阴道院内感染.
作者:朱晓莺;邓晓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诊断和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以期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接受的TPPA试验且结果显阳性的11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母亲接受治疗的情况分成两组,即治疗组65例和非治疗组45例,分析各组中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中确诊为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为9.23%,非治疗组中发生率为35.56%;治疗组中疑诊为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为4.56%,非治疗组中疑诊发生率为11.11%;治疗组中单纯TPPA阳性发生率为86.15%,非治疗组发生率为53.33%.非治疗组的确诊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中单纯TPPA阳性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治疗组,且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者中,脏器损害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皮肤、血液系统和肝脏;24例确诊和疑诊患儿中22例患者经治疗后2年无复发.结论:母亲在孕期积极治疗对新生儿出生后的先天性梅毒的症状影响较大,先天性梅毒易导致多脏器损害,儿科医生应加强对该类疾病的了解,提高治愈率.
作者:郑巍;曾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考察免疫层析技术(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2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GICA与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2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147例检出率为12.3%,GICA阳性检出率为12.7%,TP-IgM为11.5%.GICA法灵敏度为98.6%(145/147),特异性为99.3%(1046/1053),阳性预测值为阳性预测值为95.4% (145/152),阴性预测值为99.8% (1046/1048).TP-ELISA法灵敏度为91.8% (135/147),特异性为99.7%(1050/1053),阳性预测值为97.8%(135/138),阴性预测值为98.9% (1050/1062).两组问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GIC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TP-ELISA法,可以替代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作者:孙凯;马开富;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