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周凤勤
目的:研究性激素检验在诊断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接收的不孕症患者12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收检验的健康女性12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两组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P、E,2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PRL、FSH、LH、T等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性激素检验能够为不孕症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杨晶;尹凤媛;田威;张慧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不孕不育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及医学界的重视.在各种不育因素中,男性因素约占30%~50%.中医药在男性不育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柏地黄丸在治疗阴虚火旺证男性不育方面疗效突出,国内外不少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本文就知柏地黄丸治疗各型男性不育的临床情况,及对其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宾东华;韩忠;何清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的包皮环切缝合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采用包皮环切缝合术(n=140)和传统包皮环切术(n--110)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250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外观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包皮环切缝合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外观满意度上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P<0.05),两者在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分类上,包皮环切缝合术组的术后水肿发生率低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P<0.05),前者的术后出血、术后感染及术后裂开发生率与后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包皮环切缝合术操作简单方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同时外观满意度高,对于包皮过长或包茎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张溪;侯垒;崔功静;高玉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性欲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欲望,性欲一般定义为对于性行为的欲望,是指一个个体渴望与另外一个个体发生性关系或肉体的交媾——即性交的欲望.性欲望一般从青春期开始,在这一时期,男性和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逐渐提高,导致性机能趋于成熟,使得性需求日复一日更趋向强烈,产生初期的性欲望.这是正常的.如果此时的性需求和性欲望受到压抑,则会造成青春期性压抑和性焦虑等.男性的性压抑可以通过自慰等方法得到解决;女性则可以通过性幻想等方法得以解决.很多人——无论男性或女性——使用性玩具刺激自己的性器官来达到性唤起和性欢愉,于是各种各样的性玩具就出现了.本文仅就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性玩具进行简要的讨论.
作者:鲍玉珩;戴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性生活现状,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良性增生患者16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同龄健康男性1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男性性欲与性交要求存在人数、性欲与性交要求明显下降年龄、每周性交次数、平均每次性交时间等性生活状态.结果:两组男性在性欲与性交存在人数、性欲与性交明显下降的年龄以及每周性交次数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每次性交平均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睾丸质地丰满、正常大小68例、占42.50%,睾丸退化92例、占57.50%;对照组睾丸质地丰满、正常大小89例、占55.63%,睾丸退化71例、占44.3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每次性交维持时间,同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睾丸退化程度较高.
作者:杨二江;杨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男方年龄将接受常规IVF-ET治疗的188对夫妇分为四组:年龄<31岁组53例,31 ~ 35岁组78例,36~40岁组37例,>40岁组20例.分析男方年龄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基础FSH值、Gn总量、获卵总数、MII卵数、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等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方精液体积、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36 ~ 40岁组(9.3±3.0)和>40岁组(9.5±2.6)的正常形态精子比率显著低于<31岁组(13.5±2.8)和31 ~ 35岁组(12.6±2.7)(Pp<0.05),而且36 ~ 40岁组的受精率(76.6%)显著低于<31岁组(83.1%)和31~35岁组(81.4%)(P<0.05).另外,<31岁、31~35岁、36 ~ 40岁、>40岁组的着床率分别为:50.91%、41.32%、21.35%、23.4% (P <0.05),妊娠率分别为64.15%、62.82%、40.54%、45.0% (P <0.05),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而各组间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及IVF的受精率、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晟;郐艳荣;贺占举;张凯;曾诚;薛晴;尚鶄;杨秀丽;陈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就诊的CIN伴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于月经后5~7d行LEEP术,联合组于LEEP术后3d予以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lg/次,用推进器轻送入阴道后覆盖在宫颈表面,隔日1次,连用3个月,月经期停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外,余治疗与联合组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阴道流液时间,术后半年评估并比较CIN治疗效果及HPV清除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x2=4.43,P<0.05),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x2=7.23,P<0.05);治疗后半年,联合组患者的CIN病变治愈率高于对照组,CIN病变持续或残存率低于对照组(x2=4.16,P<0.05),联合组患者HPV清除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5.23,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LEEP术治疗CIN伴HR-HPV感染可加快术后创面愈合,减少阴道流液时间;并可提高CIN病变治愈率,减少其持续或残存率,更有效清除HPV感染.
作者:王萍;施晓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改良型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20例包皮过长患者,其中112例采用改良型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进行手术(改良组),108例采用改良前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进行手术(传统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缝率,20d内脱钉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1.15±0.62) mL,补缝率为0.89%,20d内脱钉率为99.1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6%,传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3.21±1.62) mL,补缝率为8.33%,20d内脱钉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81%和38.8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可明显降低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及增加脱钉率,值得推广.
作者:蔺小峰;王珂;张旭;刘光伟;雷光辉;向彬;高海捷;赵鹏靓;杨纬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椎管内阻滞麻醉在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探讨椎管内阻滞麻醉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选择阴道分娩的24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0例,实验组阴道分娩椎管内阻滞分娩麻醉,对照组阴道分娩未采用椎管内阻滞分娩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时会阴疼痛程度和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产程缩短、会阴疼痛程度减弱、会阴裂伤程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阻滞分娩麻醉缩短了产程、减弱了产妇的疼痛程度、减小了会阴裂伤程度、保护了盆底结构,是一种优质的分娩麻醉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麻睿骏;叶秋玉;章玲斌;张珂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对提高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实施规律放射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联合放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恢复性生活时间、性唤起时间、每月性生活频率,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两组干预后FSFI评分情况及干预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正常性生活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进行性生活时性唤起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每月性生活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女性FSFI评分中性欲、性唤起、性高潮及性心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gM、IgG和IgA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IgM、IgG和IgA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对提高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促进早日恢复正常性生活,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免疫能力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发伟;王小特;冯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方法预防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发生,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宫腔粘连患者分为两组,A组35例患者采取术后宫腔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联合戊酸雌二醇及孕激素进行预防治疗,B组患者采取术后每月加强宫腔镜复查,联合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戊酸雌二醇及孕激素进行预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分离粘连次数、月经改善、妊娠及满意情况.结果:A组患者分离粘连≥2次者12例,B组分离粘连≥2次者6例,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月经改善率为80.0%,明显低于B组的94.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妊娠率和满意率分别为14.3%和80.0%,明显低于B组的25.7%和88.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随访12个月,均无不良反应及异常情况.结论: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加强宫腔镜检查,术后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可明显预防再粘连的发生,同时采取孕激素周期治疗可明显提高妊娠率.
作者:杨江华;张丹丹;高琴;白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女性慢性盆腔痛疼痛和生活质量包括性生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慢性盆腔痛患者124例,接受电刺激治疗,每次30min,每星期2次,共10次.治疗前后行疼痛评分(VAS)、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分为慢性盆腔炎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盆腔静脉淤血组,电刺激治疗后慢性盆腔炎组37人完全缓解,11人部分缓解,5人无效,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和无效率分别为69.8%、20.8%、9.4%,VAS评分为(2.375±0.479) (P =0.005),FSFI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为(29.500±1.291) (P =0.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组32人完全缓解,10人部分缓解,4人无效,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和无效率分别为69.6%、21.7%、8.7%,VAS评分为(2.550±0.420) (P=0.000),FSFI为(26.450±1.256)(P=0.002).盆腔静脉淤血组13人完全缓解,6人部分缓解,2人无效,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和无效率分别为61.9%、28.6%、9.5%,VAS评分为(2.600±0.365) (P =0.000),FSFI为(27.700±1.447) (P =0.007).生活质量方面,三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环境领域方面,盆腔炎症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刺激是短期内治疗慢性盆腔痛,提高患者性生活及生活质量较好的方法,其长期疗效尚有待研究.
作者:张琦钒;洪莉;赵杨;胡鸣;杨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对女性生育能力的临床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18例(观察组)以及同样来院就诊有生育要求的正常患者1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继续妊娠/活产率以及自然流产率.结果:经分析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活产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子宫肌瘤对女性的生育能力有着潜在的不良影响.若子宫肌瘤患者有生育要求,则需要经过仔细的评估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治疗.
作者:李竹;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0例,采取单纯睾丸切除术,观察组患者20例,采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治疗后随访半年至3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使患者的症状缓解,延长患者生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旭辉;许斌;陈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患者性功能影响性,以期选择佳手术方式,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86例需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予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治疗,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在勃起功能上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23.26%、51.16%、25.58%,勃起功能基本正常率74.42%,观察组勃起功能上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48.84%、48.84%、2.33%,勃起功能基本正常率97.67%,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射精功能上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27.91%、44.18%、27.91%,总射精发生率72.09%,观察组射精功能上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48.84%、41.86%、9.3%,总射精发生率91.7%,两组治疗后Ⅰ级、Ⅲ级和总射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在IIEF评分上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间IIEF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有助于男性性功能恢复.
作者:谢京典;徐慧杰;管永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反复发作的性传播疾病.该病有间断排毒的特点,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近几年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关于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较多,本文就该病的新研究和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婧;程培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抗生素的应用时机对高龄产妇尿道及切口感染以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高龄产妇150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于术前30min采用29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手术结束后连续给药2d,1次/d;B组于术中断脐时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29,手术结束后连续给药2d,1次/d;C组在手术前、中均不给予任何抗生素药物,在手术结束后30min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29,连续给药5d,1次/d.比较各组产妇手术指标、经济学指标、尿道及腹部切口感染情况以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各组产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后体温恢复时间A组<B组<C组,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两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产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B两组显著增高(P<0.05);产妇切口感染、尿道感染率A组<B组<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A组<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行剖宫产手术,选择适当抗生素用药时期,能够降低产妇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发生术后尿道及切口感染的几率,减少住院时间及经济学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振萍;胡小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服用来曲唑治疗,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和性激素水平.结果: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总有效率为8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患者治疗后的痛经VAS评分与盆腔触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的LH和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AST水平及AL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痛经和盆腔痛的症状,并可有效调节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
作者:陈媛媛;卢占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网络以其覆盖面广、方便快捷和隐蔽性强等特点,催生了“网络一夜情”、“色情信息”泛滥和以“性”博取眼球等“性乱象”,这些现象对作为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的性价值观和性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座谈的方式,与大学生针对以上3个主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希望通过规范网络媒体、加强大学生性教育和营造健康社会氛围等途径,为网络信息时代规范大学生性道德和性行为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魏寒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对改善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医院诊治的80例输卵管阻塞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实验组术后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治疗1年后再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后再阻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复通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7例成功妊娠,妊娠率为42.5%,显著高于对照组(9例成功妊娠,总妊娠率为22.5%)(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术后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能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欢欣;余晓;江海燕;赵倩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