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睿骏;叶秋玉;章玲斌;张珂
目的:分析椎管内阻滞麻醉在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探讨椎管内阻滞麻醉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选择阴道分娩的24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0例,实验组阴道分娩椎管内阻滞分娩麻醉,对照组阴道分娩未采用椎管内阻滞分娩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时会阴疼痛程度和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产程缩短、会阴疼痛程度减弱、会阴裂伤程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阻滞分娩麻醉缩短了产程、减弱了产妇的疼痛程度、减小了会阴裂伤程度、保护了盆底结构,是一种优质的分娩麻醉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麻睿骏;叶秋玉;章玲斌;张珂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照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60例医院收诊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组)、6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对照组)与60例正常增生体检者(正常组),三组均采用免疫组化表达法测得ER、PR以及Ki-67.结果:正常组ER及PR远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则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Ki-67表达例数非常少,仅有3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肌肉浸润的患者ER表达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组的PR表达率显著低于中、高分化组,而Ki-67的表达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中、高分化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病理分期的PR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Ⅰ期患者的Ki-67表达率显著低于Ⅱ、Ⅲ期患者(P<0.05),Ⅱ期、Ⅲ期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肌肉浸润与≥50%肌肉浸润者的PR及Ki-67表达率均无显著差异,此两组患者的PR及Ki-67表达率均显著低于<50%肌肉浸润组(P<0.05).结论:ER、PR以及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关系,其能够反映子宫内膜癌的病变程度以及预后情况,同时能够作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依据.
作者:汪洁;乔金凤;刘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对改善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医院诊治的80例输卵管阻塞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实验组术后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治疗1年后再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后再阻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复通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7例成功妊娠,妊娠率为42.5%,显著高于对照组(9例成功妊娠,总妊娠率为22.5%)(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术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术后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能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欢欣;余晓;江海燕;赵倩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对女性生育能力的临床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18例(观察组)以及同样来院就诊有生育要求的正常患者1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继续妊娠/活产率以及自然流产率.结果:经分析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活产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子宫肌瘤对女性的生育能力有着潜在的不良影响.若子宫肌瘤患者有生育要求,则需要经过仔细的评估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治疗.
作者:李竹;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TP-IgM抗体检测(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0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0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为12.3%,CMIA阳性检出率为12.9%,TP-IgM为11.7%.CMIA法灵敏度为98.4%(121/123),特异性为99.1% (869/877),阳性预测值为93.8% (121/129),阴性预测值为99.8% (869/871).TP-ELISA法灵敏度为89.4%(110/123),特异性为99.2%(870/877),阳性预测值为94.0% (110/117),阴性预测值为98.5%(870/883).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MI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TP-ELISA法,可以替代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作者:屈晓威;史龙泉;冯莉莉;马利军;屈义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经聚合酶链反应(PCR)确诊并有治疗后PCR随访结果的103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103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中,男性67例(65.05%),女性36例(34.95%),年龄17~58岁,平均(29.48±6.79)岁.38.83%(40/103)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中男性患者中29.85%(20/67)无明显临床症状,女性患者中55.56% (20/36)无明显临床症状.56.31%(58/103)患者存在混合感染,45.63%(47/103)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10.68%(11/103)合并淋病.92.23%(95/103)患者治疗后PCR复查沙眼衣原体核酸阴性.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常为混合感染,且临床症状轻微或隐匿,临床应对有不安全性行为史的患者及其性伴做全面性病检查.PCR方法值得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诊断及随访中推广使用.
作者:袁柳凤;闫会文;赵兴云;魏春波;刘彦春;吴焱;伦文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性生活现状,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良性增生患者16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同龄健康男性1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男性性欲与性交要求存在人数、性欲与性交要求明显下降年龄、每周性交次数、平均每次性交时间等性生活状态.结果:两组男性在性欲与性交存在人数、性欲与性交明显下降的年龄以及每周性交次数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每次性交平均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睾丸质地丰满、正常大小68例、占42.50%,睾丸退化92例、占57.50%;对照组睾丸质地丰满、正常大小89例、占55.63%,睾丸退化71例、占44.3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每次性交维持时间,同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睾丸退化程度较高.
作者:杨二江;杨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就诊的CIN伴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于月经后5~7d行LEEP术,联合组于LEEP术后3d予以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lg/次,用推进器轻送入阴道后覆盖在宫颈表面,隔日1次,连用3个月,月经期停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外,余治疗与联合组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阴道流液时间,术后半年评估并比较CIN治疗效果及HPV清除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x2=4.43,P<0.05),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x2=7.23,P<0.05);治疗后半年,联合组患者的CIN病变治愈率高于对照组,CIN病变持续或残存率低于对照组(x2=4.16,P<0.05),联合组患者HPV清除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5.23,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LEEP术治疗CIN伴HR-HPV感染可加快术后创面愈合,减少阴道流液时间;并可提高CIN病变治愈率,减少其持续或残存率,更有效清除HPV感染.
作者:王萍;施晓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炎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以及有效治疗对改善细菌性阴道炎导致的异常妊娠结果的作用.方法: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并选5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未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鹅口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对比.结果: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2.0%.治疗组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为4.0%,未治疗组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为28.0%.经检验,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21.43,P<0.01).药物治疗能大大降低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对照组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为2.0%,未治疗组异常妊娠结果发生率为28.0%.经检验,具统计学意义(x2=26.51,P<0.01).细菌性阴道炎能增加异常妊娠结果风险.结论:健康的阴道环境,有利于妊娠的正常进行.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炎,能增加异常妊娠结果的发生率,有效治疗能有效改善细菌性阴道炎导致的异常妊娠结果.妊娠期妇女在确诊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后,应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屈小洁;何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性医学的学科形成较晚,长期以来,性医学所涉及的相关疾病在医院的诊疗中被分流到心理精神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卫生保健科等.性心理障碍患者首先被引导到心理精神科诊疗,而精神科医生普遍不会在这类病人身上花太多的精力,因为这类疾病在精神疾病中占据的分量太小.女性性高潮障碍、阴道痉挛的病人被引导到妇产科就诊,而愿意接手这些病人的妇产科医生却不多,因为有更多的危重病人、手术病人在等待其处理.
作者:张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男方年龄将接受常规IVF-ET治疗的188对夫妇分为四组:年龄<31岁组53例,31 ~ 35岁组78例,36~40岁组37例,>40岁组20例.分析男方年龄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基础FSH值、Gn总量、获卵总数、MII卵数、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等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方精液体积、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36 ~ 40岁组(9.3±3.0)和>40岁组(9.5±2.6)的正常形态精子比率显著低于<31岁组(13.5±2.8)和31 ~ 35岁组(12.6±2.7)(Pp<0.05),而且36 ~ 40岁组的受精率(76.6%)显著低于<31岁组(83.1%)和31~35岁组(81.4%)(P<0.05).另外,<31岁、31~35岁、36 ~ 40岁、>40岁组的着床率分别为:50.91%、41.32%、21.35%、23.4% (P <0.05),妊娠率分别为64.15%、62.82%、40.54%、45.0% (P <0.05),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而各组间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及IVF的受精率、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晟;郐艳荣;贺占举;张凯;曾诚;薛晴;尚鶄;杨秀丽;陈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反复性性交或性冲动后尿道出血是男科门诊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截至目前,国内未见相关诊治报道,且缺乏对应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本院泌尿外科门诊收治的10例典型性交或性冲动后男性尿道出血病例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作简要分析.
作者:纪亚丽;高永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0例,采取单纯睾丸切除术,观察组患者20例,采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治疗后随访半年至3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使患者的症状缓解,延长患者生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旭辉;许斌;陈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对提高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实施规律放射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联合放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恢复性生活时间、性唤起时间、每月性生活频率,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两组干预后FSFI评分情况及干预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正常性生活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进行性生活时性唤起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每月性生活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女性FSFI评分中性欲、性唤起、性高潮及性心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gM、IgG和IgA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IgM、IgG和IgA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对提高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促进早日恢复正常性生活,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免疫能力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发伟;王小特;冯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患者性功能影响性,以期选择佳手术方式,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86例需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予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治疗,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在勃起功能上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23.26%、51.16%、25.58%,勃起功能基本正常率74.42%,观察组勃起功能上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48.84%、48.84%、2.33%,勃起功能基本正常率97.67%,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射精功能上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27.91%、44.18%、27.91%,总射精发生率72.09%,观察组射精功能上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48.84%、41.86%、9.3%,总射精发生率91.7%,两组治疗后Ⅰ级、Ⅲ级和总射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在IIEF评分上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间IIEF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有助于男性性功能恢复.
作者:谢京典;徐慧杰;管永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网络以其覆盖面广、方便快捷和隐蔽性强等特点,催生了“网络一夜情”、“色情信息”泛滥和以“性”博取眼球等“性乱象”,这些现象对作为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的性价值观和性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座谈的方式,与大学生针对以上3个主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希望通过规范网络媒体、加强大学生性教育和营造健康社会氛围等途径,为网络信息时代规范大学生性道德和性行为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魏寒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阴茎高敏感性早泄患者时使用阴茎背神经切断术的效果.方法:收集阴茎高敏感性早泄患者共63例,患者均接受阴茎背神经切断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平均射精潜伏时间、性交满意度、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评分.结果:63例患者中,30例(47.6%)患者显效,23例(36.5%)患者好转,10例(15.9%)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4.1%;患者在手术后的平均射精潜伏时间为(3.3±1.2) min,明显长于手术前的(1.2±0.4) min;手术后的性交满意度为(56.3±16.8)%,显著高于手术前的(10.2±3.7)%;手术后的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评分为(24.9±4.6)分,显著高于手术前的(13.4±4.1)分.结论:在阴茎高敏感性早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阴茎背神经切断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延迟射精潜伏时间,恢复患者的性功能.
作者:毛卫林;吴建华;梁骏;陈少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根治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和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入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切术后并发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应用负压勃起装置(VE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评分、阴茎长度与周径、阴茎勃起硬度等指标,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为(13.18±2.27)分,对照组则为(9.43±1.84)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显效10例(31.25%)、显效15例(46.88%)、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痊愈3例(9.38%)、显效10例(31.25%)、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阴茎长度与周径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治疗组较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阴茎长度与周径均显著较长(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阴茎勃起硬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显著的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有2例出现皮肤潮红与头痛,均较轻微,不影响继续服药;治疗组1例阴茎皮肤发暗,1例阴茎性交僵硬麻木,指导患者降低负压压力后症状消失.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心理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在应用西地那非的基础上联用负压勃起装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阴茎长度、周径与硬度,提高IIEF-5评分.
作者:刘涛;陈先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连续硬膜外阻滞(CEA)与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对减少产后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正常足月妊娠、头胎、要求阴道分娩的产妇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为CEA组,B组为CSEA组,C组为未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分别记录并分析所有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性功能评分(FSFI).结果:产后3个月A组、B组、C组FSFI总分分别为(24.82 ±3.21)分、(26.95±2.87)分、(28.65±3.92)分,产后6个月A组、B组、C组FSFI总分分别为(27.85±3.80)分、(31.19±3.69)分、(31.70±4.12)分,三组产妇的性交疼痛、性高潮、性满意度及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9个月A组、B组、C组FSFI总分分别为(36.15±2.97)分、(36.19±2.96)分、(36.37±3.35)分,总分及各项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方式相比,顺产对产妇产后性功能水平恢复影响小,其次为腰硬联合阻滞(CSEA)麻醉的无痛分娩,相对于连续硬膜外阻滞(CEA)能显著减少产后性功能障碍.
作者:李巧;陈敏;王小芬;江金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患者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腹膜外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在腹腔镜下实施常规手术,对所有入组者均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总住院时间,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中出现性欲增强,勃起功能增强或勃起功能障碍的比例,同时对两组术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观察组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性欲增强及勃起功能增强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尿流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膀胱顺应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大逼尿肌压力及大尿道压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外切除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能有效保留患者术后排尿功能,保留术后性生活能力.
作者:聂晓枫;王增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