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造口患者社区护理现状及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张焕

关键词:肠造口, 社区护理, 护理需求
摘要: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社区护理现状及护理需求.方法:收治肠造口患者94例,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社区护理现状及患者护理需求.结果:患者不愿去社区医院就诊的原因主要为医疗水平有限、无专业造口治疗师、无专门造口产品.肠造口患者希望从社区医院获得的护理服务主要有造口袋更换方法、生活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结论:肠造口患者能够从社区医院得到的护理服务有限,社区卫生院应通过多途径提供造口的护理服务与日常护理方法,从而使患者可以在社区得到全面诊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输尿管末端囊肿15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末端囊肿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输尿管末端囊肿患者15例,均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20 min,术后平均住院4 d,术后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系B超、膀胱造影,随访时间13~47个月.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输尿管末端囊肿的一种简便、效果显著的方式,且经济、安全.

    作者:尹振洙;崔光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例.单侧组进行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双侧组进行单球囊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曝光情况比双侧组少(P<0.05).结论: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更适合高龄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和X线曝光.

    作者:朱春勇;曹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功能独立性评定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定的变化情况.方法:收治脊髓损伤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与常规脊髓损伤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AMS、FIM评分提升程度更大;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在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功能独立性的同时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祖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收治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各30例.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余娓娓;罗晓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患者1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3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体温正常、病理征消失、惊厥控制以及意识恢复的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云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牵引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研究将牵引配合中药湿热敷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并采取合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实行心理护理、牵引护理、饮食护理、中药湿热敷护理、体位护理、出院指导等对症护理,疏导患者不良压力,提升继续治疗的信心.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0例通过合理的措施治疗效果均提高.结论: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采取合理措施对于改善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牵引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总结,既提高了疗效,有益于患者的康复,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潘;冉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白族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白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白族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分成参照组及试验组.参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相关评分和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白族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晓芬;陈晓云;闻海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药减轻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药减轻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肝损伤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中医胁痛和黄疸辨证与疏肝利胆以及清热利湿的治疗原则,对化肝煎合茵陈蒿汤加减,分析和观察艾滋病60例抗病毒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临床症状与抗病毒效果.结果:运用中医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都发生了明显的降低(P<0.01),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结论:将中药治疗方法用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造成的肝损伤中,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影响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作者:巴桂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技术应用于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对肝细胞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收治肝细胞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检查肝脏正常者4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实施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结果:当MRDWI值不相同时,进行病灶质量指数、信噪、信号强度检测,两组均不一致(P<0.05);b=800 s/mm2时,两组ADC值、肝细胞癌坏死区和实质区的平均ADC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DWI技术对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不仅影像学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性,并且对肝脏病变还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

    作者:朱先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孕症治疗中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在不孕症治疗中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不孕症患者486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观察宫腹腔镜的诊断结果及治疗情况.术后随访18个月,记录患者妊娠情况.结果:宫腹腔镜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原发不孕126例(25.9%),继发性不孕360例(74.1%);术后随访发现患者妊娠113例,异位妊娠14例,妊娠率23.3%.结论:宫腹腔镜下联合手术能准确判定不孕原因、类型,合理选择后续生育指导,对患者生理功能干扰少,提高了妊娠率.

    作者:黄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治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80例,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及反流检查积分量表(RFS)对患者进行诊断.对确诊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确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治疗后,63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咽喉部病变得到明显改善,其余17例临床症状也出现好转.所有患者治疗前后RIS及RF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及反流检查积分量表作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奥美拉唑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撒志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龄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高龄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应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的复合麻醉效果.方法:收治≥70岁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78例,分两组.R组实施瑞芬太尼静脉麻醉,S组实施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疼痛等,记录不同阶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结果:R组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等短于S组,术后24 h疼痛较R组重(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均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起效快、恢复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更加安全、有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好.

    作者:闭厚辉;张兴;黄小青;龚道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GMFM88、B区粗大运动评分、腹直肌RMS值、竖脊肌RMS值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更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功能.

    作者:周满相;黄任秀;张靖;杨孝霞;李俊;韦新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稳定期认知行为治疗对自尊、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对处于稳定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后患者在自尊、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方面的变化.方法:收治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PANSS、SES、PSP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

    作者:李文秀;房金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医院感染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要点

    目的:探讨儿科输液门诊感染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提升要点.方法:选择儿科门诊输液患儿40例,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门诊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观察病情、宣教未落到实处、输液环境以及消毒隔离制度未完善等.结论:找出儿科输液门诊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改革措施可以使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熊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与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与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颅内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更优.

    作者:芦东根;洪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3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前者进行改良小切口方式治疗,后者运用传统切除方式治疗.结果:两组手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终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好,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张帆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肠造口患者社区护理现状及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社区护理现状及护理需求.方法:收治肠造口患者94例,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社区护理现状及患者护理需求.结果:患者不愿去社区医院就诊的原因主要为医疗水平有限、无专业造口治疗师、无专门造口产品.肠造口患者希望从社区医院获得的护理服务主要有造口袋更换方法、生活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结论:肠造口患者能够从社区医院得到的护理服务有限,社区卫生院应通过多途径提供造口的护理服务与日常护理方法,从而使患者可以在社区得到全面诊疗.

    作者:张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疗效、NIHSS评分、IL-1、TNF-α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亚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收治牙列缺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法.结果:观察组的牙列缺失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都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口腔种植修复对于患者的牙列缺失的治疗效果更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也大大提升了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