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孙虹

关键词:银屑病, 寻常性, 复方苦参注射液, 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30例,并与复方青黛胶囊治疗30例作对照,对治疗前后PASI均值及皮损消退时间、总有效率、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PASI积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皮损开始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7.7%,对照组复发率为1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疗效优于复方青黛胶囊.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右侧腹股沟皮肤松弛并进行性加重6年.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右侧腹股沟处出现一指甲盖大小的红色斑片,向外逐渐增大,并稍隆起,皮损颜色逐渐呈紫红色,质软,呈袋囊状皮肤松弛,无不适.患者病程中未行特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王平;许爱娥;Jag Bhawan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成人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d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的病毒性传染病,成人极少见.国内外关于成人手足口病的文献多为个案报道,现将作者多年来收集的12例发生于成人的手足口病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康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Q开关倍频Nd:YGA激光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2例报告

    扁平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而导致的一种扁平丘疹损害,好发于面部等外露部位.口服及外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顽固性的扁平疣,愈后色素沉着的发生率可达41%(14/34)[1].一般经过数周或数月色素沉着可渐消退,但如果黑素落入真皮上部,聚集在嗜黑素细胞外,则引起的色素沉着非常持久.我们应用Q开关倍频Nd:YGA激光治疗扁平疣愈后色素沉着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帆;沈静;郑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甲真菌病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探讨

    目的 观察甲真菌病人群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而探讨甲真菌感染与人体免疫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对6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甲真菌病患者的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 甲真菌病患者T细胞亚群存在异常.提示细胞免疫在甲真菌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戴溱;赵桂华;赵百合;李振化;张宇;聂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抑制血管生成与银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近年来血管生成已成为银屑病治疗研究的一个靶点.文章考察了对血管生成研究的基本情况和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关系,综述了抑制血管生成药物研究的进展和银屑病治疗的关系,特别介绍了中草药抗血管生成的研究概况.希望能为银屑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作者:林熙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是在张仲景的蜜煎导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药外治法之一.近年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许多学者运用此法在临床各科对各种急、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进行治疗,都取得一定的疗效.近年来我院皮肤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各种皮肤病已取得明显疗效,现将有关资料作如下报道.

    作者:李领娥;赵建群;白艳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例连圈状秕糠疹的中医治疗

    连圈状秕糠疹又称远山连圈状秕糠疹、松浦正圆形秕糠疹,是一种少见的轻度角化性皮肤病.由Toyama在1906年首次报告[1].本病主要见于日本和中国,日本报道约占皮肤病的0.2%,我国自1959年以来也有少量病例报道.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如结核、营养不良、妊娠或月经紊乱有关[2].好发于中年(25~4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国内仅见个案报道[3-6].连圈状秕糠疹临床上少见,易被误诊为花斑癣、鱼鳞病等,临床上有报道误诊为毛发红糠疹[5],误诊为玫瑰糠疹者尚未见报道.西医治疗上可予以免疫调节及维A酸类治疗,但疗效不肯定,部分患者可自愈,关于本病的中医治挝疗,尚未见相关报道.我科收治1例本病患者,初诊为玫瑰糠疹,经相应治疗无好转,后病理活检示为本病,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

    作者:廖勇梅;苗德光;陈达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雷公藤多甙片对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片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甙,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羟脯氨酸含量测量、乳酸脱氢酶检测等方法观测雷公藤多甙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雷公藤多甙5 μg/mL后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A值降低,大抑制率为59.60%;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细胞处于G2-M期比例增加(P<0.05);当药物浓度低于500 μg/mL时乳酸脱氢酶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有效浓度下,雷公藤多甙能抑制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

    作者:黄茂芳;陈明春;曾凡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

    笔者于2003年5月-2006年5月期间采用口服抗组胺药加穴位埋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海斌;孟江;魏旭;杨义成;石家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9岁,以左上肢皮肤发硬,活动受限,疼痛8个月,于2004年2月16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左手无名指皮肤出现红斑、肿胀,逐渐皮肤发硬,指关节活动受限,自觉疼痛,逐渐波及左手其他手指及左上肢,出现皮肤发硬,腕关节不能活动,左手指屈曲挛缩,曾多次到骨科治疗,效果不佳,2月前右手拇指、食指及虎口处亦出现同样皮疹,曾服雷公藤糖浆2个月,病情无缓解而入院.无关节痛、吞咽困难及雷诺氏现象.父母均健康.

    作者:冯文利;姚凤玲;马铁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外周血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检测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美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 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观察美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作疗效评估,进一步作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明显低于正常人,而Th2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美能治疗后,患者Th1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h2细胞因子水平下降.Th1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呈正相关,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美能通过逆转慢性荨麻疹患者失衡的Th1/Th2免疫反应是其达到临床疗效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郭红卫;王京滨;汤洪伟;李国民;陈秋霞;李顺凡;吴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04年2月-2005年10月,笔者采用免疫调节剂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H1、H2受体拮抗剂左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180例,疗效显著.并与单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及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雷尼替丁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华;乔少华;耿文军;付吉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梅毒1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梅毒多变的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该疾病.方法 对125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梅毒硬下疳可多发,少数可以留疤,除生殖器外还可以发生在乳房.病例中一患者因乳房赘生物并逐渐破溃而就诊,临床拟诊寻常疣、湿疹、帕哲特病待排,病理诊断为亚急性炎症,然患者血清学检查显示RPR1:64(+)及TPPA阳性.二期梅毒疹可表现为银屑病样疹、环形红斑、脓疱、扁平湿疣等,其发疹部位可在躯干、掌跖部,也可在头面部.皮疹可与硬下疳重叠出现(13.2%).结论 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须多加注意.

    作者:余红;程颖;凌波;杨丽萍;姚志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肤康合剂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痤疮是青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表现为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可反复发作多年.我科从2002年4月-2005年11月采用肤康合剂治疗寻常痤疮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小珍;王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Ultra Pulse CO2激光汽化、五锋刀切割治疗酒渣鼻6例

    酒渣鼻(鼻赘期)既往用五锋刀(三锋刀)切割治疗;或磨削、五锋刀(三锋刀)切割治疗.Ultra Pulse CO2激光汽化、五锋刀切割治疗酒渣鼻国内未见报道.我科从2003年始采用Ultra Pulse Encore型(美国科医人激光医疗公司生产)高能量脉冲CO2激光汽化、五锋刀切割治疗酒渣鼻(鼻赘期)轻、中度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国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96例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6月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寻常性银屑病5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宝尔础鲁;斯钦特古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切口皮下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62例

    我科自2005年4月-2005年12月采用小切口皮下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腋臭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仁杰;颜文辉;陈玉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汤剂内服配合0.1%异维A酸外用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性损容性皮肤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都不甚理想.2002年3月-2006年6月,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汤剂口服配合0.1%异维A酸外涂治疗扁平疣9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芳;殷红;王燕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皮炎汤加减治疗玫瑰糠疹75例

    玫瑰糠疹是皮肤科常见病,笔者自2003年10月-2006年5月采用皮炎汤加减治疗玫瑰糠疹75例,显著缓解了症状,缩短了病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永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30例,并与复方青黛胶囊治疗30例作对照,对治疗前后PASI均值及皮损消退时间、总有效率、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PASI积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皮损开始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7.7%,对照组复发率为1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疗效优于复方青黛胶囊.

    作者:孙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