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关节封闭致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

黄瑞华

关键词:视网膜动脉阻塞/病因学
摘要: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17岁,于1996年元月17日在某卫生院口腔科治疗下颌关节炎,强的松龙1.0ml加普鲁卡因1.0ml行左下颌关节封闭,这是第6次注射,前5次未见明显异常感觉,这次注射完毕患者即感头痛,伴有恶心、无呕吐,约5分钟后双眼黑蒙,失语,全身大汗淋漓,神志清楚.立即请眼科会诊抢救.
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与分期手术的探讨

    对71例累及前后段复杂眼外伤患者采取玻璃体切除、晶体切除或囊外摘出、眼内异物取出、视网膜裂孔封闭的联合手术,同期或分期植入人工晶体.其中同期植入46只眼,分期植入25只眼.术后视力1.0以上13只眼(18.3%),0.3以上44只眼(62%),0.05~0.2者14只眼(19.7%).对联合与分期手术的选择、手术方式、合并症的处理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庞秀琴;张荷珍;何雷;王文伟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急性视网膜坏死二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1:男,58岁,因左眼发红、视物模糊4天,于1989年10月4日来我院就诊.检查:视力右1.5,左1.0;左眼睫状充血.KP(+),Tyndall氏征(+),诊断左眼虹膜睫状体炎.

    作者:许建平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发病的解剖学因素

    为了评价动静脉交叉在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50名BRVO患者的FFA负片进行了分析,并以同一患者的同一眼的对侧血管弓及对侧眼的相同象限的相应的动静脉交叉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本组BRVO患者有80%发生在颞上象限,16%发生在颞下象限,4%发生在鼻上象限.且阻塞点均位于动静脉交叉处,而动静脉交叉处动脉位于静脉之前且交叉与视盘距离近是BRVO发病的解剖学方面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新媛;刘瑜玲;陈英杰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大脑后交通动脉瘤与动眼神经麻痹

    报告102例大脑后交通动脉瘤,其中伴有动眼神经麻痹者61例.18.6%的动眼神经麻痹作为后交通动脉瘤的首发体征及症状出现于动脉瘤破裂之前.作者强调对于原因不明的动眼神经麻痹应高度怀疑后交通动脉瘤所致,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石峙敏;张俊庭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无缝线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合并无缝线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对102只眼(95例)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摘除术,并通过5.5mm无缝线切口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2周~2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裸眼视力≥0.3者占95.10%;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该手术具有切口小、安全、可靠、早期视力恢复好等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过程,并对手术技巧进行了探讨.

    作者:郑海华;施玉英;母林华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转型期并发症的探讨

    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转型期29例病人32只眼,后囊膜破裂6例,其中有3例玻璃体脱失,2例虹膜损伤.超声乳化术并不是一简单的手术,发生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失的机率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转型此项手术要慎重,并要有一定的条件.

    作者:柴洁;施玉英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改变

    对玻璃体在非糖尿病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中的作用,已有很多认识[1].而糖尿病患者发生PVR有其不同非糖尿病性者的特征与特点.

    作者:曾键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PRK术后激素性高眼压

    为了了解PRK术后使用0.1%地塞米松眼液3~6个月引起的眼压变化,我们总结和分析了506例941只眼术后6个月以上的随访资料,发现有148例257只眼(27.31%)眼压升高,范围在3.24~6.23kPa,平均4.23kPa.早出现眼压升高的时间在用药后2周,大多数在1个月.有23例双眼眼压升高的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胀痛、虹视等自觉症状.其他病例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在停用激素和抗青光眼治疗3~7天后,绝大多数患者眼压得到控制.有1例有轻度的视野受损.对于临床上使用激素类眼液2周以上的患者应密切注意激素性高眼压问题.

    作者:邓应平;王琳;蔡如超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分析

    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性状和视力质量的研究.方法:对23例(38只眼)近视患者于术后1、3、6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随访.结果:PRK术后角膜表面的球面性状发生一定改变.随着时间推移,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和表面不规则指数(SAI)均逐渐降低,角膜变得更加平滑;模拟角膜计读数(Sim K)表现一定的回退.术后6个月时,角膜地形图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圆形或椭圆形(50.00%)、哑铃形(23.68%)、半环形(18.42%)、中央小岛形(7.89%),且各种形态与佳视力有着一定的关系.结论:角膜地形图定量分析对PRK术后角膜表面性状的评价、手术设计的改进、手术疗效的预测等是必要的.

    作者:周跃华;李志辉;安伟丽;齐颖;张葵;陆文秀;胡雅娇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眼睑退缩手术治疗8例

    眼睑退缩是Graves病的常见眼部改变之一.眼睑退缩不仅影响外观,还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必要时应行手术矫正眼睑退缩,并报告了近几年来我们做的8例9只眼睑退缩矫正手术,并详述了手术方法、手术时期及术式的选择.我们做的几例手术,除1例有轻度上睑下垂外,余均获得满意效果,远期疗效稳定.本文讨论了有关眼睑退缩的病因及Graves病造成眼睑退缩的几种原因,并特别介绍了保存巩膜植片对修复眼睑退缩的优越性.

    作者:闵燕;克拉拉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烯丙胺类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实验研究

    采用国产烯丙胺类(allylamines)药物萘替芬(naftifine)和特比萘芬(terbinafine)治疗曲霉菌造型的角膜炎,证明两药均有治疗作用,以特比萘芬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为日益增多的真菌性角膜炎提供一类新型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香兰;彭淑玲;周毅;罗时运;温守明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眶内异物46例临床分析

    总结分析眶内异物46例48只眼,对眶内异物的处理原则和手术方法进行讨论.认为眶内的多发较大异物、位于眼外肌附近或眶前段异物、植物性异物应行手术取出;眶尖部、视神经异物应小心取出;表面光滑、对视力、眼球运动无影响,未引起感染的较小异物不必手术.重点讨论了眶内异物的处理原则和手术方法.

    作者:段欣荣;张兰;史季桐;宋维贤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下颌关节封闭致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17岁,于1996年元月17日在某卫生院口腔科治疗下颌关节炎,强的松龙1.0ml加普鲁卡因1.0ml行左下颌关节封闭,这是第6次注射,前5次未见明显异常感觉,这次注射完毕患者即感头痛,伴有恶心、无呕吐,约5分钟后双眼黑蒙,失语,全身大汗淋漓,神志清楚.立即请眼科会诊抢救.

    作者:黄瑞华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牵牛花综合征中的屈光不正

    Krause于1972年继Kindler(1970年)首次描述和命名牵牛花综合征(morning glory syndrome,MGS)后报告3例4眼MGS,均为复性近视散光,因此他认为屈光不正是MGS的表现之一[1].

    作者:庄鹏;林建山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滤过性手术后持续性低眼压及治疗

    观察滤过性手术后持续性低眼压(<6mmHg)62只眼,其中32只眼(51.6%)眼球组织和功能无明显改变,30只眼因高度散光、白内障加重及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引起视力障碍.对视力下降眼采用自家血滤过泡内注射、滤过泡修补术或联合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眼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低眼压纠正后,27只眼视力得到改善.对持续性低眼压的原因、影响视力的因素、低眼压的治疗时机、方法及预防进行了讨论.

    作者:唐忻;张舒心;刘磊;王淑兰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无环鸟苷和单克隆抗体治疗实验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以BALB/c小鼠HSK为动物模型,应用无环鸟苷(ACV)和单克隆抗体(McAb)在接种病毒后不同时间开始点眼治疗,观察对角膜炎的疗效.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疗效.接种病毒后同一时间开始治疗(1小时或24小时),ACV与McAb对角膜病变的疗效相似,1小时开始治疗组上皮病变明显轻于24小时开始治疗组.此外,ACV治疗组角膜新生血管减少.

    作者:刘卫华;王香兰;彭淑玲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晶体脱位处理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总结37例(38只眼)处理晶体脱位并同期行人工晶体植入的经验.本文的病例晶体脱位原因各异,以外伤为主.包括半脱位及全脱位于前房、玻璃体及视网膜前.处理方法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术式去除脱位晶体,同时植入前房型或后房型(包括睫状沟缝合固定型)人工晶体.结果表明,治疗后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并发症少,提示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本文讨论了去除晶体的各种术式和植入人工晶体的类型及方法的选择经验.

    作者:张荷珍;王文伟;李雪菲;周军;庞秀琴;王绍莉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对HSV的作用及对小鼠HSV角膜炎发病的影响

    为了观察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毒力和小鼠实验性HSV角膜炎发病的影响,培养细胞中加入滴度为102 TCID50的HSV和100、50、25、12.5μg/ml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培养3天,将对照病毒和与100、25μg/ml药物作用的病毒稀释至10-3,做空斑实验.将对照病毒和与50、12.5μg/ml药物作用的病毒稀释至10-2,种植于小鼠角膜,观察角膜上皮和实质病变.病毒对照组的空斑数为26.5个,100和25μg/ml药物组分别为7.5和6.0个,两药物组的空斑数极显著少于对照组,其空斑抑制率分别为71.7%和75.5%.小鼠角膜上皮病变,在第3和第8天,两药物组显著轻于对照组,角膜实质病变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可使HSV的毒力下降,使病毒对小鼠角膜的感染力降低.

    作者:刘宏伟;周毅;彭淑玲;王香兰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眼睑并眶内巨大异物误诊一例

    患儿女性,5岁,左眼上睑外伤缝合后肿痛,反复破溃流脓两年余入院.两年前患儿在麦场玩耍时,被鸡追啄摔倒在玉米杆堆上,家人赶到后见左眼受伤,当地诊断为上睑皮肤啄裂伤,给清创缝合并抗炎治疗,拆线后伤口皮肤肿胀形成脓肿,病期内溃烂三次,以外麦粒肿切开排脓四次,经治两年反复未愈.

    作者:刘国义 刊期: 1998年第01期

  •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合并前房积脓、眼内出血一例

    患者男,52岁,因右眼黑蒙2周、眼胀伴同侧头疼1天于1995年12月13日入院.半年前患者右眼视物有遮挡感,长期自服中药.2周前因偶然发现右眼视物黑蒙就诊我院眼科.

    作者:高磊;修彩梅;高波 刊期: 1998年第01期

眼科杂志

眼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