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挫伤性前房积血行前房冲洗术中尿激酶的应用

李绪忠;纪霞

关键词:眼挫伤, 前房积血, 尿激酶
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 16例(16眼)Ⅱ级以上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例经保守治疗,血液无明显吸收、持续高眼压或角膜有血染倾向者,及时行前房穿刺冲洗,术中结合使用尿激酶.结果 1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例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积血在2~11d内完全吸收.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适时应用前房冲洗结合使用尿激酶,可明显缩短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植入的术后并发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ACIOL植入术43例(43眼),随访期为8月至7年.其中30例行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I期ACIOL植入术,13例无品状体眼行Ⅱ期ACIOL植入术.结果 34例术后佳矫正视力≥O.3,眼压术前平均为(15.08±4.61)mmHg,末次随访时为(15.63±3.72)mmHg(P>O.5).术后早期并发症:高眼压12例,角膜水肿10例,前房积血10例,瞳孔变形5例,术后晚期并发症:继发青光眼1例,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无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丁晶状体植入术对于无囊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注意手术技巧.它长期置放于前房内,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汪迎;李辉;张凯;黄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眼眶爆裂性骨折Medpor修复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Medpor材料骨折修复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Medpor材料充填,修复眶壁骨折区,比较手术前后复视程度、眼球运动和眼球突出度.结果 148例术后复视消失,眼球运动良好,眼球突出度改善,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Medpor用于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手术安全,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郭健华;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开放性眼眶骨折沿原创口Ⅰ期微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开放性眼眶骨折沿原创口Ⅰ期微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除外严重的眶颅复合伤,对21例(21眼)开放性眼眶骨折,先行眼眶螺旋CT检查并行螺旋三维CT成像重建眼眶及眶周影像及明确骨折处.术中以充分暴露骨折线为原则,在清创的同时,将原外伤创口顺延扩大或不扩大,术中植入微钛板并坚固内固定.其中一例合并下眶壁塌陷,术中植入羟基磷灰石骨板.结果 21例均达到I期愈合,观察3个月,并行CT检查,未发现感染或微钛板排斥、脱落,眼眶成形效果好、无明显眼功能障碍.结论 微钛板坚固内固定眼眶骨折手术简便,同定效果可靠.是眼眶骨折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开放性眼眶骨折I期手术沿原创口入路是可行的同时也是经济的.

    作者:张招德;王萍;林雪松;黄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现代生活中眼外伤2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现代生活中眼外伤的发病情况、特点及防治.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住256例(256眼)现代生活中眼外伤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现代生活中眼外伤占全部眼外伤总数的11.38%,男女之比为2:1.1;18~50岁为高发组,占59.38%;致伤原因达30多种,其中以车祸(摩托车)、鞭炮多、且症状为严重,其次生活用品、动物、宠物、化妆品、体育运动、娱乐等;眼部组织受损广泛,并发症多,愈后差,致盲率15.63%.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现代生活中的眼外伤也随之增加,加强法制宣传,安全知识及科学知识的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谭代荣;谢敏;向其元;于静;贾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治疗严重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改良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目的 探讨严重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对13例(13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施行在角巩膜隧道口内结扎人工晶状体袢缝线.随访3月,观察临床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3眼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的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用于严重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避免结膜巩膜破碎及线结外露的危险.

    作者:刘芳;黄一飞;白领娣;刘鹏飞;李峰;李翠敏;石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再阻塞的鼻内窥镜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再阻塞的鼻内窥镜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2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再阻塞者在鼻内窥镜下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造孔处应用典必殊眼膏.结果 20例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2例溢泪症状减轻,泪道冲洗通畅.有效率100.00%.结论 本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再阻塞的良好方法.

    作者:罗德芳;吴晓强;胡超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玻璃体腔注射t-PA和SF6治疗外伤性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六氟化硫(SF6)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外伤性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外伤性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50例(50眼).随机分为2组,A组:t-PA和SF6治疗组;B组:空白对照组.t-PA和SF6注射量分别为25-50μg(O.1mL)和SF60.5mL.结果 治疗后10d:治疗组和对照组出血吸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出血吸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六氟化硫

    作者:姚一民;马景学;柴艳霞;孙瑞雪;靳胜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少年性青光眼

    目的 观察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少年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44眼)青少年性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访18月,观察患者眼压、视力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术后眼压控制良好,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视力均不低于术前.在术后各期随访中42眼(95.45%)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治疗青少年性青光眼效果良好.

    作者:孙丽红;张春玲;郝琳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制弹性虹膜拉钩在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运用更安全实用且价格低廉的自制弹性虹膜拉钩进行小瞳孔白内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自制弹性虹膜拉钩对11例(12眼)因各种原因导致瞳孔不能散大直径小于4 mm的白内障患眼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3例瞳孔机化膜较重,后借助维纳斯剪行放射状机化膜剪开.结果 12眼均达到了边长为5~6mm正方形瞳孔,成功进行环形撕囊和超声乳化术,术后9眼获得近圆彤瞳孔,无瞳孔撕裂.结论 在小瞳孔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自制弹性虹膜拉钩同样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其具有易得、实用且费用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刘建国;薄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眼挫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眼挫伤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68例(78眼)眼球挫伤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结果 视网膜震荡43眼中33眼FFA表现为视网膜动脉静脉稍迂曲、黄斑区点状透见荧光.10眼FFA表现为低荧光,无荧光渗漏.视网膜出血8眼FFA表现出血区荧光遮蔽.脉络膜裂伤9眼FFA表现为血管下方弧形弱荧光、造影晚期呈高荧光.黄斑孔6眼:其中板层孔4眼,FFA未见异常荧光;全层孔2眼FFA显示为黄斑区圆形透见荧光.视神绛挫伤12眼FFA表现视盘毛细血管扩张及渗漏,晚期呈强荧光;其中1眼视盘灌注时间晚于视网膜中央动脉灌注.结论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眼球挫伤后损伤部位和程度,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应作为眼球挫伤的常规检查.

    作者:高军;苏九妹;刘金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眼眶副鼻窦内巨大植物性异物一例

    1 病例患者男,33岁.因骑摩托车摔倒致枯树枝插入双眼6小时,于2009年5月12日凌晨1:40急诊入院.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前额眉间至鼻梁及双眼内眦部见一巨大树枝存留(图1,2,3).双眼睑高度肿胀,眶压高,睁眼困难,左侧面部见血迹,异物主体位于前额眉间,成3个分支,前额部分支仅在皮肤外,右侧分支刚刺入右眼内眦眼睑结膜表面,左侧分支由内眦部向下进入左眼眶.

    作者:王桂芳;刘国惠;张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行前房冲洗术中尿激酶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 16例(16眼)Ⅱ级以上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例经保守治疗,血液无明显吸收、持续高眼压或角膜有血染倾向者,及时行前房穿刺冲洗,术中结合使用尿激酶.结果 1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例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积血在2~11d内完全吸收.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适时应用前房冲洗结合使用尿激酶,可明显缩短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绪忠;纪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结膜下注射AMD 3100对小鼠角膜碱烧伤血管新生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结膜下注射AMD 3100对小鼠角膜碱烧伤血管新牛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碱烧伤法诱导小鼠角膜血管新生(CNV)形成.在碱烧伤后当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球结膜下注射AMD 3100 5 μg(10 μL)和生理盐水(10 μL),每日1次,连续用药7d.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角膜炎症指数.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炎症细胞数量,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角膜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 实验组在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指数、炎症细胞数量和微血管密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D 3100可有效抑制12 CNV,可能与减轻碱烧伤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彭亮红;柳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

    目的 探讨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矫正老年件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 利用眶肌筋膜韧带松解及提紧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将下睑眼轮匝肌近外眦部分斜行切断,并悬吊固定在眶外缘骨膜或外眦韧带上,使下睑紧张度提高.结果 本组共21例(42眼)均施行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加强下睑张力,矫正下睑内翻,随访6个月以上,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可提紧下睑,矫正睑内翻,并获得了较好的眶区年轻化效果.

    作者:陆可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稿约

    1 总则本刊为月刊.面向全国眼科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劳动卫生和职业病工作者,本刊内容包括眼外伤、职业眼病和眼科手术方面的基础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医学等方面的论文.有<论著>、<临床报道>、<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外伤性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脱位一例

    1 病例患者,女,36岁.因双眼高度近视22年,于2007年8月20日就诊于我科.检查:右眼0.04,矫正-16.00 D=0.6;左眼0.O1,矫正-22.00 D=0.25.前房深度分别是3.78 mm和3.63 mm.眼部及全身检查无手术禁忌.行双眼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力健公司生产的Verisyse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

    作者:刘太祥;罗鑫;李海祥;祁艳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手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效果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手术后复发的翼状胬肉内注射O.25%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每2周1次,共2~3次.观察治疗效果并评价治疗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有效率89.66%(26/29),术后早期普遍发生患眼酸胀不适,个别患者发生严重复视.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治疗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不适感较重,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应严格掌握注射部位和注射剂量以减少严重并发症.

    作者:刘玥;陈彬川;秦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度开放性眼外伤尝试性硅油取出后的结果

    目的 分析重度开放性眼外伤手术后,尝试性硅油取出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因重度开放性眼外伤而行玻璃体切除、≥270°视网膜切开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治疗后,符合尝试性硅油取出条件的16例(16眼)施行了硅油取出手术.通过回顾性复习首次修复和二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记录,结合硅油取出手术中对眼底和睫状体状况的观察以及手术后眼部的检查结果,分析硅油取出手术后的结果和低眼压发生的原因.结果 7眼(43.75%)硅油取出手术后眼压为O~3.OmmHg并出现低眼压性眼部损害及明显睫状体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1眼失随访,6眼再次硅油填充或义眼台植入手术.9眼(56.25%)硅油成功取出,手术后眼压4.8~14.OmmHg,且无低眼压性眼部损害,无睫状体原发性损伤或较轻,术中见继发局限性损害,矫正视力为数指~O.6.结论 对可尝试性硅油取出的重度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硅油取出后低眼压及低眼压性眼部损害的发生率高达43.75%.大面积视网膜的缺损、睫状体的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害是此类伤眼硅油取出手术后低眼压及其眼部损害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而睫状体的严重受损是此类伤眼须再次硅油充填和丧失眼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石磊;张远霞;姚毅;王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用几丁糖对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医用几丁糖对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NaOH烧伤兔角膜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碱烧伤组(碱烧伤)和几丁糖组(碱烧伤+2%医用几丁糖滴眼).分别于1、4、7、14d观察两组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HE染色计算多形核粒细胞(PMN)数量,兔疫组化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活性.结果 几丁糖组新生血管较碱烧伤组生长缓慢,PMN计数及VEGF表达较碱烧伤组均明显减少.结论 医用几丁糖可抑制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白瑜;周忠友;刘晓坤;赵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酒精分离法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酒精分离法应用于翼状胬肉手术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原发性胬肉22眼,表麻后将一个环形金属圈置于胬肉头部,其中填充20%酒精,30~40 s后将圈内酒精吸干,用BBS充分冲洗.自胬肉头部开始用特制上皮刮铲将变性组织清除.用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移植.结果 22眼术后,随访3~15个月,手术效果良好,1眼复发.结论 用酒精分离法进行翼状胬肉手术是实用、安全、经济的,复发率低.

    作者:郑婕;张金英;段红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