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手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效果

刘玥;陈彬川;秦萍

关键词:翼状胬肉, 平阳霉素, 复视
摘要: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手术后复发的翼状胬肉内注射O.25%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每2周1次,共2~3次.观察治疗效果并评价治疗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有效率89.66%(26/29),术后早期普遍发生患眼酸胀不适,个别患者发生严重复视.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治疗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不适感较重,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应严格掌握注射部位和注射剂量以减少严重并发症.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

    目的 探讨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矫正老年件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 利用眶肌筋膜韧带松解及提紧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将下睑眼轮匝肌近外眦部分斜行切断,并悬吊固定在眶外缘骨膜或外眦韧带上,使下睑紧张度提高.结果 本组共21例(42眼)均施行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加强下睑张力,矫正下睑内翻,随访6个月以上,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睑眼轮匝肌及其筋膜部分切断加悬吊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可提紧下睑,矫正睑内翻,并获得了较好的眶区年轻化效果.

    作者:陆可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玻璃体腔注射t-PA和SF6治疗外伤性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六氟化硫(SF6)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外伤性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外伤性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50例(50眼).随机分为2组,A组:t-PA和SF6治疗组;B组:空白对照组.t-PA和SF6注射量分别为25-50μg(O.1mL)和SF60.5mL.结果 治疗后10d:治疗组和对照组出血吸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出血吸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六氟化硫

    作者:姚一民;马景学;柴艳霞;孙瑞雪;靳胜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度开放性眼外伤尝试性硅油取出后的结果

    目的 分析重度开放性眼外伤手术后,尝试性硅油取出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因重度开放性眼外伤而行玻璃体切除、≥270°视网膜切开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治疗后,符合尝试性硅油取出条件的16例(16眼)施行了硅油取出手术.通过回顾性复习首次修复和二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记录,结合硅油取出手术中对眼底和睫状体状况的观察以及手术后眼部的检查结果,分析硅油取出手术后的结果和低眼压发生的原因.结果 7眼(43.75%)硅油取出手术后眼压为O~3.OmmHg并出现低眼压性眼部损害及明显睫状体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1眼失随访,6眼再次硅油填充或义眼台植入手术.9眼(56.25%)硅油成功取出,手术后眼压4.8~14.OmmHg,且无低眼压性眼部损害,无睫状体原发性损伤或较轻,术中见继发局限性损害,矫正视力为数指~O.6.结论 对可尝试性硅油取出的重度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硅油取出后低眼压及低眼压性眼部损害的发生率高达43.75%.大面积视网膜的缺损、睫状体的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害是此类伤眼硅油取出手术后低眼压及其眼部损害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而睫状体的严重受损是此类伤眼须再次硅油充填和丧失眼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石磊;张远霞;姚毅;王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钝力所致Ⅲ区巩膜裂伤修补技巧

    目的 探讨钝力所致Ⅲ区(角膜缘5mm后的巩膜)巩膜裂伤的修补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31例(31眼)钝力所致Ⅲ区巩膜裂伤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将直肌劈开进行伤口修补8例;斜视钩协助拉开直肌修补5例;断直肌修补9例;提起前面缝线残端修补9例.随访半年,眼球萎缩6眼(19.35%);盲15眼(48.39%);视功能恢复10眼(32.26%).结论 根据Ⅲ区巩膜裂伤特点修补伤口,既能减少断直肌对眼球的再次创伤,又能彻底修补伤口,为保留眼球、恢复视功能奠定基础.

    作者:姬红培;吴明星;张唯伟;李东;李晓东;蒲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部分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 评价部分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32例(32眼)药物难于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首先进行180°范围内睫状体冷凝然后联合施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与虹膜周边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处理同常规小梁切除术.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 32例术后第1周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随访期间眼压控制良好.功能性滤过泡(Ⅰ型和Ⅱ型)87.96%,非功能性滤过泡(Ⅲ型)5.06%,薄壁滤过泡3.65%.结论 采用180°范围内睫状体冷凝联合施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联合应用MM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服,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田春玲;任晓冬;刘伟;魏玉斌;乔玉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眼眶副鼻窦内巨大植物性异物一例

    1 病例患者男,33岁.因骑摩托车摔倒致枯树枝插入双眼6小时,于2009年5月12日凌晨1:40急诊入院.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前额眉间至鼻梁及双眼内眦部见一巨大树枝存留(图1,2,3).双眼睑高度肿胀,眶压高,睁眼困难,左侧面部见血迹,异物主体位于前额眉间,成3个分支,前额部分支仅在皮肤外,右侧分支刚刺入右眼内眦眼睑结膜表面,左侧分支由内眦部向下进入左眼眶.

    作者:王桂芳;刘国惠;张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手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效果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手术后复发的翼状胬肉内注射O.25%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每2周1次,共2~3次.观察治疗效果并评价治疗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有效率89.66%(26/29),术后早期普遍发生患眼酸胀不适,个别患者发生严重复视.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治疗术后复发翼状胬肉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不适感较重,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应严格掌握注射部位和注射剂量以减少严重并发症.

    作者:刘玥;陈彬川;秦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制弹性虹膜拉钩在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运用更安全实用且价格低廉的自制弹性虹膜拉钩进行小瞳孔白内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自制弹性虹膜拉钩对11例(12眼)因各种原因导致瞳孔不能散大直径小于4 mm的白内障患眼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3例瞳孔机化膜较重,后借助维纳斯剪行放射状机化膜剪开.结果 12眼均达到了边长为5~6mm正方形瞳孔,成功进行环形撕囊和超声乳化术,术后9眼获得近圆彤瞳孔,无瞳孔撕裂.结论 在小瞳孔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自制弹性虹膜拉钩同样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其具有易得、实用且费用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刘建国;薄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请投稿者注意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行前房冲洗术中尿激酶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 16例(16眼)Ⅱ级以上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例经保守治疗,血液无明显吸收、持续高眼压或角膜有血染倾向者,及时行前房穿刺冲洗,术中结合使用尿激酶.结果 1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病例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积血在2~11d内完全吸收.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适时应用前房冲洗结合使用尿激酶,可明显缩短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绪忠;纪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治疗严重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改良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目的 探讨严重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 对13例(13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施行在角巩膜隧道口内结扎人工晶状体袢缝线.随访3月,观察临床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3眼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的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用于严重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避免结膜巩膜破碎及线结外露的危险.

    作者:刘芳;黄一飞;白领娣;刘鹏飞;李峰;李翠敏;石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结膜下注射AMD 3100对小鼠角膜碱烧伤血管新生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结膜下注射AMD 3100对小鼠角膜碱烧伤血管新牛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碱烧伤法诱导小鼠角膜血管新生(CNV)形成.在碱烧伤后当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球结膜下注射AMD 3100 5 μg(10 μL)和生理盐水(10 μL),每日1次,连续用药7d.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角膜炎症指数.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炎症细胞数量,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角膜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 实验组在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指数、炎症细胞数量和微血管密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D 3100可有效抑制12 CNV,可能与减轻碱烧伤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彭亮红;柳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植入的术后并发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ACIOL植入术43例(43眼),随访期为8月至7年.其中30例行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I期ACIOL植入术,13例无品状体眼行Ⅱ期ACIOL植入术.结果 34例术后佳矫正视力≥O.3,眼压术前平均为(15.08±4.61)mmHg,末次随访时为(15.63±3.72)mmHg(P>O.5).术后早期并发症:高眼压12例,角膜水肿10例,前房积血10例,瞳孔变形5例,术后晚期并发症:继发青光眼1例,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无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丁晶状体植入术对于无囊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注意手术技巧.它长期置放于前房内,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汪迎;李辉;张凯;黄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鲁西南地区眼外伤原因伤情和预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鲁西南地区眼外伤的构成,为眼外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鲁两南地区3家三级综合性医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眼外伤的受伤原因、伤情和治疗结果等.结果 病例记载完整的眼外伤1936例,占住院总人数17169的11.27%.其中男1602例(82.75%),女334例.双眼伤67例(3.46%).平均年龄(25.3±7.4)岁.按受伤原因分析:①拳击伤421例(21.75%);②车祸伤393例(20.30%);③化学伤235例(12.14%).按伤情分析:①眼睑复杂裂伤151眼(7.54%),合并渭小管断离的.102眼;②角巩膜穿孔伤835眼(41.690%),合并葡萄膜嵌顿211眼;③前房积血481眼(24.01%);④合并虹膜根部断离87眼.按出院时视力(矫正)分析:①视力较伤前无变化220眼(11.33%);②视力较伤前下降1-3行403眼(20.82%);③视力较伤前下降4~6行554眼(28.61%);④视力下降6行以上759眼(39.24%).结论 住院眼外伤以角巩膜穿孔伤、前房积血和化学伤为主,视力预后差.

    作者:李传宝;张传坤;许庆文;丁凤奎;单保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视网膜挫伤56例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神经视网膜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视神经视网膜挫伤56例(62眼).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此为治疗组.并以用血管扩张剂,胞二磷胆碱,维生素治疗60例(66眼)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疗效(87.10%)明显优于对照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视网膜挫伤疗效显著.

    作者:杨岚;朴天华;李笑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83例复杂性眼外伤,进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对合并白内障影响后段手术操作者,先行晶状体切除术或晶状体超声粉碎术;合并眼内异物者,用异物镊摘出之;合并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行周边部视网膜切开,并取出视网膜下增生膜或增生条索,同时行巩膜环扎术.后根据视网膜情况行长效气体或硅油等充填玻璃体腔;无晶状体眼则视视力恢复情况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视网膜完全复位77眼,视网膜部分复位、硅油维持眼3眼,低眼压、硅油维持眼2眼,眼球萎缩者1眼.术后视力提高者68眼,不变13眼,下降2眼.其中矫正视力0.5以上者22眼,O.1~O.4者37眼,佳矫正视力为1.0.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理想方法,可有效保留伤眼,挽救、改善患眼的视功能.

    作者:董卫红;毕宏生;王兴荣;王桂敏;潘雪梅;姜剑;蔡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视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视觉诱发电位研究

    目的 探讨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刺激模式空间频率、P100波幅变化与视神经损伤再生修复之间的联系,探讨将视觉诱发电位技术应用于视神经损伤再生修复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因眼外伤致视神经受损23例(29眼)的视觉诱发电位资料,实验确定刺激模式空间频率及P100波幅作为检测指标,以受检者的视力表视力为参照,记录全部受检眼的检测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视觉诱发电位变化与视神经再生修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一定的视觉刺激模式空间频率大小与视神经损伤冉生修复表现出一致性,P100波幅与视力水平呈正相关.视神经损伤后前3个月,再生修复跟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呈现动态变化,如视力恢复、刺激模式空间频率减小及:P100波幅增大预示视神经损伤再生修复;若视力减退、刺激模式空间频率增大(或无变化)及P100波幅减小(或无变化)则提示视神经损伤严重,无明显再生修复.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技术可用于视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客观评估.

    作者:周鑫;张玲莉;周亦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手术摘除二例

    1 病例例1:男,62岁,农民.于2007年8月7日就诊.主诉:发现右眼眶内肿块2月,视力下降1月.查体:右眼视力O.1.5/0.5左眼视力1.5/2.O.右眼前段未见异常;眼底:视盘边界不清,下方盘缘小片出血;眼压正常;可于鼻下方眼球与眶壁问深部扪及一直径约15mm大小的光滑肿块;左眼未见异常;全身查体未发现包块.

    作者:吴子镜;廖炳光;邓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少年性青光眼

    目的 观察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少年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44眼)青少年性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访18月,观察患者眼压、视力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术后眼压控制良好,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视力均不低于术前.在术后各期随访中42眼(95.45%)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治疗青少年性青光眼效果良好.

    作者:孙丽红;张春玲;郝琳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稿约

    1 总则本刊为月刊.面向全国眼科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劳动卫生和职业病工作者,本刊内容包括眼外伤、职业眼病和眼科手术方面的基础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医学等方面的论文.有<论著>、<临床报道>、<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