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虹膜根部断离修复42例报告

余桂国;谭代荣

关键词:虹膜根部断离, 外伤性, 修复术
摘要:外伤性虹膜根部断离是眼外伤中常见的疾病,常引起视力下降、复视及眩光等症状.因此行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是必要的.我院眼科自1993年2月至2002年2月采用显微修复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LASIK术后角膜异物30例分析

    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在门诊处理LASIK术后角膜异物40余例,其中接受较好随访的30例.因其LASIK术后角膜的特殊性,故与一般角膜异物的取出有不同之处,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珍;张萍;刘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KTP激光鼻泪管成形术治疗难治性新生儿泪囊炎

    目的探讨KTP激光鼻泪管成形术治疗难治性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用KTP激光击通鼻泪管阻塞处,并于泪道内注入泰利必妥眼膏.结果96例(96眼)经一次激光治疗后均无溢脓、溢泪症状.随访6~12月,泪道冲洗均通畅.结论KTP激光鼻泪管成形术是治疗难治性新生儿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段志娟;孙兰萍;韦敏;李冀;李世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眶颅内巨大植物性异物一例

    患者,男,14岁.因左眼外伤后疼痛、流血,视物不清1小时,于2003年6月30日来我院治疗.患者于1小时前不慎被竹杆扎伤左眼,当即感左眼疼痛,伤口流血,左眼视物不清,头痛、头晕,遂来我院.人院后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无光感.左上睑鼻侧近眶内侧缘处不规则皮肤裂口,内有竹质异物存留,上睑肿胀.左眼球向下向外移位、固定,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底见视盘边界清,色淡.眼眶CT示:左侧眼球外移,其轮廓、密度等无明显异常,眶内侧缘见条形低密度影,后段经眶尖入颅内约5 mm,内直肌弯曲、内移.

    作者:李兴珍;王玉臻;王发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原因分析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目的探讨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12月~2002年12月间采用外路手术80眼和内路手术4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眼中出院时视网膜复位118眼(96.72%),失败4眼(3.28%).结论裂孔未闭、术式选择不当、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pathy,PVR)形成等是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应立足外路,对巨大裂孔、后极部裂孔、PVR C3级以上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作者:马建军;郑红梅;邢怡桥;蔡明高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切口8字埋线重睑术

    目的介绍小切口8字埋线重睑术的经验和体会,探索一种新的双重睑手术方式.方法采用上睑皮下小切口,经上穹隆睑板上缘8字埋线缝合法,行重睑成形术73例(146眼).随访6~48月.结果术后重睑外形美观,生动自然.睑裂上下径较术前平均增宽2.37 mm,P<0.01.结论本手术方法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作者:赵鸣;蒋凌;周青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8眼(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采用介入治疗并随访分析.结果7例经颈内动脉置入成功.1例经颈内动脉失败后,经眼上静脉置入成功.术后症状逐渐减轻,1~6月随访观察症状体征消失,瘘口消失,血管造影证实颈内动脉通畅,海绵窦不显影.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安全性高,创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杰;曹贵文;曹永亮;孙业全;李贵仁;康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Nd:YAG激光联合置管术治疗下泪小管断裂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联合置管术治疗下泪小管断裂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11眼)下泪小管断裂均予Nd:YAG激光将两断端之间阻塞部位击通,之后置入硅胶管并固定,置管3月以上,定期冲洗.结果术后3月拔管,泪道冲洗均通畅,溢泪症状消失,随访1年,均无溢泪.结论Nd:YAG激光联合置管术治疗下泪小管断裂,疗效确切.

    作者:许育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化学及热烧伤后睑球粘连的手术治疗

    目的评价眼化学及热烧伤所致睑球粘连,行睑球粘连分离后单纯羊膜移植术及羊膜移植同时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疗效.方法44例(44眼)化学及热烧伤后睑球粘连行睑球粘连分离,对18眼结膜缺损处行单纯羊膜移植术;对26眼睑球粘连牵涉角膜或角膜有大量新生血管者,行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其中12眼联合新鲜大板层角膜移植术,14眼联合干燥保存供体板层角膜移植术.结果44眼术后睑球粘连治愈16眼(36.4%),好转20眼(45.5%),无效8眼(18.1%).结论对于化学及热烧伤后睑球粘连,单纯羊膜移植术或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可有效地缓解睑球粘连或部分达到治愈.

    作者:邹留河;王荣光;吕岚;董微丽;陆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

    目的评估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2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一次急性发作时以2%匹罗卡品、O.5%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立即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15、30、60、90min后测量眼压.结果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15 min后,眼压从39~68mmHg,平均(51.5±9.4)mmHg(1mmHg=0.133kPa),下降到19~60mmHg平均(36.1±10.7)mmHg,平均下降30%;术后30 min眼压为11~50 mmHg,平均(29.6±11.2)mmHg,平均下降42.5%;术后60min眼压10~38mmHg,平均(18.9±9.6)mmHg,平均下降63.3%;术后90min眼压为8~38 mmHg,平均(17.1±10.2)mmHg,平均下降66.8%;15眼术后90min眼压≤2l mmHg.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有效的.

    作者:富名水;张皙;陈凤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晶状体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晶状体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2跟)青光跟滤过术后发生的睫状体阻塞性青光跟,采用联合手术治疗,随访6~14月,平均9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2例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均治愈,并停用睫状肌麻痹剂,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王李理;赵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986年5月~2001年12月因隐匿性巩膜破裂而行手术治疗的32例32眼.分析其致伤原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后视力≥0.05者19眼,视力<0.05者5眼,眼球萎缩4眼,眼球摘除4眼.结论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主要由眼挫伤引起,应及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手术探查,缝合伤口,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罗乐平;蔡可可;邓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后取出原因的分析

    目的分析眼座植入术后取出的原因.方法眼座植入术后取出19例,就植入材料、自身条件及术式与351例眼座植入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工艺质量较差的羟基磷灰石眼座,术前眶内存在炎症及结膜囊挛缩均影响预后.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并细致操作的同时,植入物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手术时机的掌握十分重要.

    作者:燕洪涛;张安南;杨建东;王佳彧;曹丽;张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的术后正位率

    目的探讨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的术后正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统计和分析46例共同性内斜视的手术效果及术前诸多因素与术后正位率的关系.结果46例中手术后正位34例(73%).发病年龄、手术年龄、病程、手术前双眼视力及手术前斜视是否交替性与术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密切相关,而与眼位矫正无关,手术量是术后眼位的决定性因素.结论超常量内直肌徙后、以戴镜及裸眼视近斜视度的平均值作为目标角及以角膜缘为起点测量手术量都是提高手术正位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弘;张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两种护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目的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技术,为了让这一手术在临床上获得很好的复明效果,根据我国白内障病人的特点和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我院采用一种介于传统住院手术和门诊手术之间并取二者之所长的模式--超声乳化家庭病床护理模式.通过120例白内障手术两种护理模式的对比观察,认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患者家庭病床具有方便安全的优点,效果满意.

    作者:张媛园;靳中良;杨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地塞米松缓释剂在并发性白内障术中前房植入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缓释剂前房内植入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和后囊浑浊的预防效果.方法68例(68眼)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随机分为两组,植入组36例,术中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对照组32例,术中未植入该缓释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炎症反应情况及后发障发生率.结果术后前房炎症和后囊浑浊,植入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可减轻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减少后发性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

    作者:张凤妍;陈陆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一例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常发生角膜线状浑浊及角膜水肿,多数经治疗后在1周内逐渐消退或消失.经过积极而有效的治疗,仍不能消退的严重水肿,有的可能终发展成为角膜内皮失代偿及大泡性角膜病变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王斌;陈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重症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中西医治疗

    目的总结39例(40眼)重症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对39例(40眼)Oksala分类三级者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积血不易吸收或有可能发生角膜血染、视神经萎缩或虹膜周边全粘连,行前房穿刺冲洗术,对并发症给予对应治疗.结果14眼非手术疗法治愈,26眼行前房穿刺冲洗术,所有患者前房积血全部吸收,无一例发生角膜血染.结论重症前房积血给予恰当处理,必要时前房穿刺冲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世民;王广涛;胡全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2003年的15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行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5例术后视力提高者12例(80%),术后视力不变或下降者3例(20%).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是目前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健;韩雪梅;王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穿孔伤性白内障伴眼内局限性感染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穿孔伤性白内障伴有眼内局限性感染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10眼的致伤物、就诊时间、临床表现,确定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案.结果4眼前房有轻度炎症,10眼局部均有与角膜创口相对应处的虹膜后粘连,术中发现虹膜后表面有白色斑片状膜样物,晶状体前囊及前皮质呈颗粒状灰白色浑浊.涂片7眼见真菌孢子或菌丝,3眼细菌;培养2眼有镰刀杆菌生长.随访时间9月~2年,无复发.结论钝性物致伤后的穿孔伤性白内障,应细致观察虹膜晶状体(尤其是伤道处)的表现,警惕感染的可能,应常规作涂片和培养,彻底清除可疑病灶.不宜一期植人人工晶状体.

    作者:赵云娥;沈丽君;徐明;王晓幸;俞阿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特发性脉络膜脱离误诊误治一例

    特发性脉络膜脱离是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体随体位而移动,呈泡状隆起,又称为特发性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本病比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雪云;王凤平;李龙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