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剑;赵英贤;刘凤展;吴海忠
我们自1993年起对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施行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其中23眼在术后1年半内行Ⅱ期针撕后发障.术后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红海;孙金章;陈定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女,40岁,汉族,右眼视力下降2周,于1999年5月8日入院.视力右眼0.6,左眼1.2.右眼睫状充血(++),角膜透明,KP(+),房闪(++++),可见絮状渗出.右眼前房颢侧虹膜表面自前房角长出一肿块约3×5 mm,粉红色,边界清晰,与虹膜未见明显粘连.
作者:张书林;赵红霞;黎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眼外伤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世界上引起失明的6种主要原因之一[1],现就我院建院以来住院治疗的,184例严重眼挫伤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蒋坚;施彩虹;沈泽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男,68岁,于1998年7月23日在我院行现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切口共缝合5针.复诊过程中见切口愈合良好,角膜透明,房水清,瞳孔圆,人工晶状体正位,眼底见后极部散在微血管瘤及少许出血.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多种眼病致使眼表层完整性遭到破坏,表现为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上皮糜烂或异常角膜上皮愈合等.这一严重的表层眼病至今仍是眼科领域的棘手问题.传统治疗以手术行眼表层切除,虽然除去了异常角膜上皮,而再生的上皮却表现为结膜化,难以获得稳定的角膜表层.
作者:陈剑;徐锦堂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1990年至1998年共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452例,464眼,效果满意.一般资料:本组男47例,女405例,男女之比为1∶86.年龄小4岁,大76岁,平均42.1岁.临床表现:溢泪,压迫泪囊区均见粘脓性分泌物溢出,泪道冲洗不通.
作者:卢佩勇;高如尧;朱涛;蒙艳春;李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廖××,男,72岁,住院号987841.因被木板击中左眼致疼痛、失明1周,伴同侧头痛4天于1998年12月18日入院.入院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35/75 mmHg(1 mmHg=0.133kPa).右眼眼前段大致正常,视盘边界清,C/D=0.3.视网膜动脉变细,A/V≈1/2~3,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黄斑中心反光存在.
作者:曾桓光;李惠涛;张鹃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儿童眼外伤后前房出血是眼科常见急症,处理不当会危害患儿视力.对儿童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90~1998年36例因外伤性前房出血收住院儿童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和预后情况,以促进对其的防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姜×,女,24岁,住院号158317.因车祸右眼眶被圆珠笔扎伤4小时于1999年6月25日收住脑外科.患者神志清,生命体征稳定,自行拔除扎入眼眶圆珠笔.CT示:气颅,眼眶扫瞄未见明显异常,予以脱水剂、皮质类固醇、神经营养药物应用.
作者:高和香;卢向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科自1997年1月始,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简称胬肉)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96例,男79例,女17例.年龄:36~67岁.职业:渔民71例,工人19例,干部6例.患病时间:3~26年.
作者:黄筱鸣;钟松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爆裂性眶壁骨折是指外部钝力作用于眼眶组织引起眶内压力突然增高,致使眶壁薄弱处爆裂、眶壁骨折或缺损而眶缘骨完整.由于CT及MRI的应用、眶壁骨折及眶内软组织损伤诊断率不断提高,以下就我们临床所见病例做一总结分析.
作者:王晓平;郭晓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作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胬肉切除结膜瓣绕转巩膜裸露的手术方法,治疗89例102眼,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使用猕猴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寻求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15只猕猴30眼,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猕猴眼手术与人眼手术相近.结论 猕猴为眼科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作者:徐延山;王桂琴;孙慧敏;袁佳琴;祁明信;黄秀榕;李志雄;周建华;范春梅;陈旋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儿,女,5岁.于入院前1日,因和同龄儿童玩耍时,被他人用捡来废弃的有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刺伤右眼,当时无明显症状未诊治.次日患眼出现红肿、疼痛、流泪,视力障碍,即来院就诊.检查:右眼视力光感,眼睑痉挛、流泪、眼球压痛,球结膜充血肿胀,角膜KP(+),前房深浅正常,房水闪辉(++),前房下方见黄白色液平,瞳孔区见大量白色机化膜,眼内窥不见,眼压Tn.未见眼球穿孔伤口.入院后诊断:右眼内炎.
作者:马德付;宋友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切皮重睑术联合内眦赘皮简易矫正法的手术步骤和优点.方法 对22例(44眼)单睑伴内眦赘皮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术中切除部分内眦皮肤、并将切口固定于内眦韧带.术后随访18例6月~4年.结果 内眦赘皮消失,内眦角显露、赘皮无复发,重睑外形美观.结论 本术式适于矫正上睑型或睑型轻、中度内眦赘皮,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作者:马红宇;赖晓红;付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白内障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自1995年至1999年间,采用颞侧梯形切口,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波;郑玉炎;张友胜;朱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白内障晶状体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无张力瞳孔虽不常见,却可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其机制至今不明,且无有效治疗方法.作者1993年~1998年遇到2例,报告如下.
作者:席晓勍;陆国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甲醇属神经毒物,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能造成多种眼部病变.为进一步探讨甲醇对色觉的影响,本文对某制药厂甲醇接触工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褚学斌;郭佳;崔守明;董云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外伤术后或白内障术后,因后囊破裂,术中前房玻璃体切除不完全,嵌入切口.由于玻璃体牵拉而致瞳孔变形,甚至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近期我们用JYZ-1A型YAG激光机进行玻璃体牵拉带切除,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管润溪;管润农;管学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丙烯酰胺中毒一般为在工作中不注意防护,直接接触丙烯酰胺造成,可分为轻、中、重度中毒,临床表现主要为中枢及周围神经损害,但造成视野改变在国内文献中未见报道.我所1997年共收治4例均出现了视野缺损,报告如下.
作者:褚学斌;马佩琛;任冰;许娟;郭佳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