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烯酰胺中毒致视野缺损

褚学斌;马佩琛;任冰;许娟;郭佳

关键词:丙烯酰胺, 重度中毒, 周围神经损害, 直接接触, 视野缺损, 视野改变, 临床表现, 中枢, 文献, 国内, 防护, 报告
摘要:丙烯酰胺中毒一般为在工作中不注意防护,直接接触丙烯酰胺造成,可分为轻、中、重度中毒,临床表现主要为中枢及周围神经损害,但造成视野改变在国内文献中未见报道.我所1997年共收治4例均出现了视野缺损,报告如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切口大小对白内障术后视力和角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大小对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180眼白内障行3.2 mm小切口、6.0mm中切口超声乳化和12 mm大切口ECCE,并植入IOL,术后1年内观察视力和角膜散光.结果 中、小切口组术后裸眼视力明显优于大切口组,而术后散光明显低于大切口组(P<0.05);术后1月中、小切口组视力和散光无明显差异(P>0.05);小切口组更优越,术后几乎不产生新的散光,裸眼视力恢复更快.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和散光稳定的优点.

    作者:冯其高;丁克西;严宗辉;朱圣练;周国安;古洵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致角膜穿孔一例

    患者,男,73岁.右眼老年性白内障于1997年9月在当地医院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一直感右眼胀痛,视物模糊,用药不详.1998年5月来我院门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强光感/眼前,角膜雾状浑浊,大泡样改变,角膜中央穿孔,人工晶状体下襻脱出眼外(图1),眼内结构窥不清.

    作者:姜涛;黄振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眼部橡胶带反弹伤37例临床分析

    用橡胶带捆孔、固定物品,因滑脱或断裂引起反弹,击伤眼部,常造成严重眼外伤及并发症.现将我院1985年至1995年10年间收治的37例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孙磊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催泪手榴弹致双眼外伤一例报告

    患者,阳××,男,28岁,路桥公司临时工,住院号:9808423.患者于1998年11月30日于挖土劳动中,用锄头刨动一椭圆形塑料瓶样物时,该瓶突然爆炸,腾起刺鼻灰白色烟雾一丈多高,患者当即感双眼灼痛,视物不清,流泪、流涕、咳嗽;鼻腔、口腔刺痛,面部、胸部、臂部皮肤裸露区灼痛,即被送入附近医院,给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双眼;转入我科后查见,视力右眼数指/40cm,左眼数指/2 m,眼睑及面部皮肤充血(+),水肿(+),弥漫性皮肤灼伤,糜烂;胸部、臂部裸露区见点状红斑及小片状皮肤剥脱灶;睑裂难以自然睁开,于表麻后助开睑见,球结膜水肿(++),混合充血(+++),角膜大部分区域上皮脱落,实质层水肿(+),以睑裂区为甚,房水尚清,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略迟钝,眼底窥不进,眼球活动正常.

    作者:郭树华;腾义霞;方子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猕猴眼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体会

    目的 使用猕猴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寻求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15只猕猴30眼,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猕猴眼手术与人眼手术相近.结论 猕猴为眼科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作者:徐延山;王桂琴;孙慧敏;袁佳琴;祁明信;黄秀榕;李志雄;周建华;范春梅;陈旋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电火锅爆炸致儿童双眼烫伤一例

    患者,殷×,男,10岁.住院号:169927.于1998年10月20日因电火锅未加水先通电而致电热器爆炸.患儿在旁观看火锅双眼被烫伤1小时,立即来我院.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因患儿双眼紧闭,无法配合,视力未查.双眼睑及面部皮肤被白色粉状物糊满.

    作者:李晶;邓奋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显微镜下球结膜移植法治疗翼状胬肉84例体会

    我院自1995年1月以来,采用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移植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4例,92眼,男40例,女44例;年龄28~84岁,平均51.2岁.单眼76例,双眼8例;右眼58眼,左眼34眼.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术在严重眼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效果.方法 47例严重眼外伤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术,视外伤情况分别行前段、后段、前后段联合术,去除浑浊的屈光间质,直视下摘出异物,处理视网膜脱离,眼内炎者同时行晶状体摘出、气液交换、眼内注药.结果 术后达脱盲视力37例,脱盲率为78.7%.结论 严重眼外伤适时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术,将更有效的挽救眼球和视力,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金姬;王青;刘秀伦;崔惠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YAG激光虹膜切除术预防青光眼急性发作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预防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意义.方法 应用YAG激光治疗仪作虹膜切除术替代传统的开放式周边虹膜切除术,选择虹膜1点或5点方位虹膜中及外1/3处之隐窝区作切口,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行预防性手术,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经1~12月观察,一次成功率86.7%,二次成功率10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快捷,安全无痛苦,YAG激光虹膜切除术能预防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作者:刘兴芳;郭庆;张如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翼状胬肉术联合药物应用的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简称胬肉)是眼科常见病,手术后复发率高达24~89%不等[1].我们自1995年3月至1997年10月对40例50眼胬肉在进行手术切除的同时,术中单次应用丝裂霉素C(MMC),并术后滴0.1%地塞米松眼液,另两组分别在术后1周和1周后滴MMC(0.2~0.8 mg/ml)溶液、1:2000噻替哌眼液,以预防复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克明;刘琳琳;杨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迟发性眼球破裂并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一例

    患者,廖××,男,72岁,住院号987841.因被木板击中左眼致疼痛、失明1周,伴同侧头痛4天于1998年12月18日入院.入院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35/75 mmHg(1 mmHg=0.133kPa).右眼眼前段大致正常,视盘边界清,C/D=0.3.视网膜动脉变细,A/V≈1/2~3,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黄斑中心反光存在.

    作者:曾桓光;李惠涛;张鹃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下泪小管内取出断针头一例

    患者张×,女,45岁.因右眼流泪2月,于1999年4月24日在某医院诊治,行右眼泪道冲洗时,术者在操作过程中致使冲洗针头从弯曲处断裂,断端进入右眼下泪小管内,约1小时后来我院诊治.眼科检查:右眼外眼正常,下泪小点及泪小管无裂伤,无出血,断端针头全部进入下泪小管内无外露,在内眦部结膜面的内眦角下方稍有隆起.

    作者:王晓红;李炳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接触扑草净工人眼部影响的调查

    近年来,我国生产和使用除草剂的数量已逐渐增多[1],扑草净的使用较为广泛,误服及通过呼吸道长时间吸入,可引起中毒[2].为了解扑草净对作业工人眼部的影响,我们对某农药厂接触扑草净作业工人进行了眼部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云;何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眼球穿孔伤影响玻璃体手术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玻璃体手术治疗眼球穿孔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86例(87眼)眼球穿孔伤行玻璃体手术的资料,随访近期眼部情况.结果 成功67眼(77%),失败20眼(23%).外伤后14~30天内行玻璃体手术成功率(88%)高.术前视力<0.02者手术成功率(72%)比术前视力≥0.02者成功率(89%)低.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成功率(68%),低于无视网膜脱离组(89%).结论 眼外伤后14~30天内行玻璃体手术为佳时间.术前视力好者预后佳.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预后较差.

    作者:张艳琼;王文吉;陈钦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眼表层重建术及其术式选择

    多种眼病致使眼表层完整性遭到破坏,表现为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上皮糜烂或异常角膜上皮愈合等.这一严重的表层眼病至今仍是眼科领域的棘手问题.传统治疗以手术行眼表层切除,虽然除去了异常角膜上皮,而再生的上皮却表现为结膜化,难以获得稳定的角膜表层.

    作者:陈剑;徐锦堂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结膜瓣移盖术联合瓣下垫片术治疗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的新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自体结膜瓣移盖术联合异体部分板层角膜或巩膜瓣下垫片治疗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17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18月,平均11月,一次手术达到封闭角膜穿孔并治愈真菌性角膜溃疡13例,真菌复发或结膜瓣融解再次穿孔4例,一过性眼压升高10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一定提高.结论 该手术具有取材方便、封闭穿孔、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等优点.

    作者:赵东卿;王印其;孙秉基;张月琴;贺燚;李家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在校学生眼外伤352例临床分析

    1980年至1998年,我们共收治在校学生眼外伤352例,含门诊病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352例(406眼)中3~5岁幼儿园儿童36例,占10.23%;6~10岁131例,占37.22%;11~15岁126例,占35.79%;16~20岁52例,占14.77%;20岁以上7例,占1.99%.男218例,占79.83%,女71例,占20.17%,男女之比为3.96:1.

    作者:晁岱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河南地区角膜外伤及其他角膜病病种10年的变迁

    角膜外伤及其他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角膜病的病种是否也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回顾性地调查了1988年1月~1997年12月10年间收治于我院角膜病病种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卉旭;王丽娅;董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PRK与LASIK治疗单纯性近视术后散光的分析

    目的 探讨PRK与LASIK治疗单纯性近视术后产生散光的原因及变化规律.方法 对屈光度-1.25D~-8.00D的单纯性近视385眼分别行PRK(201眼)及LASIK(184眼)手术,随访1年.结果 PRK与LASIK术后散光度逐渐减小或消失.术后各时期平均散光度PRK组均大于LASIK组,1周、1、3月有显著性差异(P<0.01),6、12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RK术后产生散光主要与角膜的损伤修复反应有关,而LASIK主要与手术并发症有关.

    作者:郭宁;陆文秀;齐颖;李志辉;牛波;王钢;安伟丽;孟玉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BENT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手术近年趋势是小切口技术的应用,因小切口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小及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等优点[1].从1996年起我们引进日本百濑皓(Akira Momose M.D)[2]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用于临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洪斐;钟修梁;陈蔷娟;缪超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