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彭雪

关键词:纳洛酮,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中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V/T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可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43例为试验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另收治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43例为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好转率、咳嗽、啰音、气喘、哮鸣音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周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动态血压监测鉴别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对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动态血压监测中的日间和夜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病因将其分为观察组(继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各24例;对这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日间与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负荷压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大多日间与夜间节律呈减弱或消失趋势,对照组患者大多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该特点可作为鉴别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雷琳;赵芝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收治川崎病患儿86例,依照疾病类型分为典型组与不典型组各43例.结果:不典型组发热时间明显长于典型组,冠状动脉损害与白细胞数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组,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又低于典型组(P<0.05).结论:在诊断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等方式以提升诊断准确率,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丙种球蛋白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用,及早控制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李淑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原孕妇甲状腺功能低下与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原孕妇甲状腺功能低下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600例孕产妇产检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抽取86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患者为试验组,同时抽取86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发生异常妊娠的结局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孕妇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升高.在妊娠期应及时复查甲状腺功能,一经发现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作者:肖丽华;李占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人3000例健康体检结果探析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并为其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健康体检老年人3000例,分析其基本资料和健康体检结果.结果:体重超标率42.0%,肥胖比率10.7%,腹型肥胖率33.0%,高血压检出率56.3%,2型糖尿病检出率11.3%,血脂异常率33.7%,肝功能异常检出率4.7%,心电图异常检出率55.0%,其中女性的肥胖率、腹型肥胖率、血脂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结论:老年人群体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定期对其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其各类疾病的患病情况,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做好慢性病管理工作,对于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红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两种养老方式对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养老方式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收治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28例,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各64例.试验组给予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措施,参照组给予居家养老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照顾者在患病情况、社会与家庭的支持情况、生活质量水平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来说,医疗机构医养结合以及居家养老措施对照顾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作者:侯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酒精中毒内科急诊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清醒时间、症状消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谭拥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临床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治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103例,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并开展针对性的血糖干预措施,观察孕产妇的血糖控制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孕产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临床治疗中,开展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血糖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血糖水平,减少孕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马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中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对于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结果,然后探讨其实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70例,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组35例和B组35例,对A组的患者进行化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显效15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8.57%;B组患者显效21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4例,出现失眠症状的患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B组恶心呕吐症状1例,失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17%,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方面,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的应用效果良好,通过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在大程度上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学忠;李霞;蒋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100例孕妇资料,对其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妇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医院因素、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因素、产妇的个人因素等.结论:在产科对于产妇的护理过程中,明显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置比较完善的紧急预案与问题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宋雪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应用动机性访谈提高社区高脂血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脂水平控制效果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社区高脂血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社区高脂血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0例.常规组按照常规访谈方法进行管理,研究组则采用动机性访谈管理.结果:两组在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以及管理前后的血脂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高脂血症患者管理中通过应用动机性访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保证患者血脂控制在合理水平,减缓心脑血管疾病发展.

    作者:毛秋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医疗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管理趋势,医院的管理工作日渐严格,医院的档案管理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被忽视,在新的改革条件下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不断完善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金银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87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明显的降压作用.

    作者:尹蓉蓉;唐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信提醒结合电话教育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提醒结合电话教育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脂血症患者9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门诊手册医嘱指导患者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微信提醒结合电话教育的方式指导患者用药与日常生活.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水平、hs-CRP与IL-6水平控制更为明显(P<0.05);观察期内,观察组血脂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微信提醒结合电话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血脂达标率.

    作者:杨聪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运用根因分析法改进护理不良事件的体会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方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排序,对发生频率高和结果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改进.结果:运用根因分析法改进后的同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结论:合理运用根因分析法,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丽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临床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收集860例患者病例,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率30.0%.结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过量使用抑酸药物、重复用药、因药效发生拮抗作用而发生的不良反应、药理与病情不符合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晓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与肾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健康人各30例,分别设为A组、B组与健康对照组,对三组人员的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C肽、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测定.结果:A、B两组胰岛素(Ins)、C肽(C-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IS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Ins和C-P水平较高,且随着肾功能逐渐衰退,对胰岛素的拮抗逐渐加重,临床可将Ins与C-P水平作为预测病程进展的指标.

    作者:向省平;刘琳;高学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CT征象及其联合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CT征象及其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甲状腺乳头状癌CT表现中选出136例197枚PCT,并选取同期164例215枚结节性甲状腺肿CT征象.结果:单个CT征象中,咬饼征的特异性、敏感度高;两项CT征象中,咬饼征联合不规则结节形态诊断价值高;随着联合征象增多,其诊断敏感度可下降而特异性却逐渐升高.结论:多个征象联合运用可明显提升诊断的特异度,疾病诊断价值高,可降低误诊概率.

    作者:张维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合理用药情况在消化内科中的发生率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收治消化内科患者6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不合理用药,发生率3.67%.具体表现在重复用药54.55%(12/22),药物拮抗31.82%(7/22)及联合用药不当13.64%(3/22).结论: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仍然存在,需加强对药物应用的研究,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作者:邓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7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

    作者:黄美;李书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