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善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收治晚期NSCLC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榄香烯注射液.结果:观察组CB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中位TT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徐礼;邬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两种测眼压法在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压平式眼压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非接触眼压计,比较两组的测试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光眼患者中,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效果显著.
作者:肖新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收治60岁以上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胆瘘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更好地改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术中情况、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胆瘘发生率.
作者:姚松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均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症改善有着积极影响,可改善其认知功能,优于单一使用阿立哌唑治疗.
作者:况永红;周琳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养老方式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收治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28例,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各64例.试验组给予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措施,参照组给予居家养老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照顾者在患病情况、社会与家庭的支持情况、生活质量水平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来说,医疗机构医养结合以及居家养老措施对照顾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作者:侯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肾结石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肾结石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康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能提高肾结石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伟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信提醒结合电话教育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脂血症患者9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门诊手册医嘱指导患者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微信提醒结合电话教育的方式指导患者用药与日常生活.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水平、hs-CRP与IL-6水平控制更为明显(P<0.05);观察期内,观察组血脂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微信提醒结合电话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血脂达标率.
作者:杨聪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SCr)值、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雷光艳;郑兰;颜晓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角度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解决健康问题;其哲学属性、人本理念在当今尤其具有先进性.
作者:郭景宜;熊丽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生抗菌药物的认知及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选某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析社区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及使用情况.结果:社区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程度较高,对抗菌药物的常识了解程度良好;在社区医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上,不合理使用占53.6%.结论:社区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升,不合理使用状况较多,需规范药物使用方法.
作者:黄永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好的管理模式是推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构建可以优化服务流程,节约医疗资源.剖析和认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关键点,然后结合政策、法规,控制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进步.
作者:张平;周梅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动态血压监测中的日间和夜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病因将其分为观察组(继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各24例;对这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日间与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负荷压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大多日间与夜间节律呈减弱或消失趋势,对照组患者大多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该特点可作为鉴别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雷琳;赵芝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1.5TMRI-SWI在高血压脑内微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内微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SWI方法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MRI技术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检查准确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5TMRI-SWI在高血压脑内微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显著.
作者:顾森文;肖卫平;赵佑银;杨连杰;卢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ARIMA预测模型在医院统计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RIMA预测模型,对某中医医院出院人数进行统计.结果:出院人数预测方面,ARIMA预测模型绝对误差平均52.92,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8.11%.结论:ARIMA预测模型对某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发展变化规律的分析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医院今后工作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余琴;陈岩;李崇瑞;阚飞;潘开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100例孕妇资料,对其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妇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医院因素、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因素、产妇的个人因素等.结论:在产科对于产妇的护理过程中,明显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置比较完善的紧急预案与问题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宋雪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治疗措施.方法: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预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与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阿托品化时间、意识转清时间、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急救满意度以及满意度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预案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
作者:郑祖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治疗ⅢB期和Ⅳ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ⅢB期和Ⅳ期肺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培美曲塞联合铂治疗组(培美曲塞组)和紫杉醇联合铂治疗组(紫杉醇组).结果:培美曲塞组患者中位PFS、OS水平均高于紫杉醇组(P<0.05).结论:ⅢB期和Ⅳ期肺腺癌患者TS基因的表达与对培美曲塞的敏感性关系密切,以培美曲塞为中心的联合化疗效果较明显且低毒.
作者:卢素琼;沈艳丽;王秀丽;刘春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改善老年跌倒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跌倒患者56例,按照患者出院先后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8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经护理后,两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升,其中乙组比甲组提升更明显,两组护理3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护理评价满意度比甲组高(P<0.05).结论:老年跌倒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保守法与手术法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86例,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治疗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保守组的62.79%(P<0.0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长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脉管瘤按其血管及淋巴管成分的多少分为血管瘤、淋巴管瘤及血管淋巴管瘤,多见于皮肤和皮下,发生于肠道黏膜的少见,而发生于小肠黏膜的多发性脉管瘤极其少见.我院于2016年1月20日收治青少年肠道多发脉管瘤患者1例,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病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邝嘉瑜;杨发俊;杨勒;胡钶;刘锦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