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铸造邻(牙合)嵌体治疗牙间食物嵌塞的疗效观察

王聪;何晓松

关键词:铸造, 邻(牙合)嵌体, 食物嵌塞
摘要:牙间食物嵌塞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虽较复杂,但以局部因素居多.因此,治疗时多采取去除病因,如牙齿的磨改及调(牙合)、充填修复和修复体修复等方法.自1998年以来,作者采用Ni-Cr合金铸造邻(牙合)嵌体恢复后牙正常邻接关系,治疗牙间食物嵌塞,并进行2~3年的随访观察,效果满意.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相关文献
  • 第五次全国口腔修复工艺学学术交流会召开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使用切点针在蜡(牙合)堤上记录全口义齿的水平颌位关系

    确定无牙颌患者的水平颌位,是全口义齿修复中关键步骤之一.在临床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很多,如卷舌法,吞咽法,后牙咬合法,自然开闭口运动,肌监控仪,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以及美国新推出Bio-park系统,都能帮助无牙颌患者的下颌回到他们的生理性适位,建立正确的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但常用的方法,在取得了水平关系颌位后,往往缺少临床上的客观指标,为了能正确地确定无牙颌的水平颌位,我们在临床中对6例不易取得良好(牙合)关系记录的无牙颌患者采用了切点针在蜡(牙合)堤上记录不平关系颌位,为临床确定水平关系颌位提供了客观指标.

    作者:林侠;赵辉;刘启贵;郭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维他三维能手比色板在金属陶瓷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维他三维能手比色板在金属陶瓷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修复前比色,修复体制作完成后,在模型上和在口腔内核对颜色的方法,评价颜色复制效果.结果:修复体完成后,在口腔内核对颜色时,用维他三维能手比色板组,94.2%的患者对颜色满意,用维他经典比色板组,89.4%的患者对颜色满意.结论:维他三维能手比色板比维他经典比色板覆盖的颜色空间更宽,临床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在金属陶瓷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汪大林;李笑梅;唐卫忠;邱小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第五届国际齿科钛研讨会概述

    作者:李冬梅;郭天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学习班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的应用及其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牙体缺损较大,和/或已经过完善牙髓治疗的后牙48颗,制作全瓷高嵌体,追踪观察1-2年,用改良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牙体、修复体完整性100%,边缘密合性83.3%,牙体外形、色泽及邻面接触关系恢复良好,仅1例有继发龋.结论:全瓷高嵌体是治疗后的牙体修复和保护牙体的的较理想的可靠修复方法.

    作者:尚秀香;彭凤梅;咸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咬合创伤下大鼠磨牙牙周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变化

    目的:了解咬合创伤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在大鼠磨牙牙周膜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咬合创伤下TGFβ1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咬合创伤动物模型,利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磨牙在咬合创伤后12小时、3天、7天、14天、30天的不同时期内牙周膜中TGFβ1表达的变化,并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将结果数值化.结果:咬合创伤下,牙周膜中TGFβ1的表达在12小时组、3天组与正常咬合力组相比无显著差异;7天组、14天组与正常咬合力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并高于后者;30天组与正常咬合力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TGFβ1可能在咬合创伤下牙周组织的改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鲜苏琴;魏伟;辜向东;陈东来;范新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全瓷边缘修复前牙的临床体会

    金-瓷冠具有外形美观,形态逼真,又有金属强度的性能等优点.在牙体、牙列缺损修复中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贱金属(镍铬合金)存在易被氧化的倾向而显现出龈灰线的现象,另一方面义齿的金瓷边缘中金属和瓷同时接触龈缘[1],导致修复体边缘着色,影响义齿远期疗效的缺点.笔者采用全瓷边缘修复前牙取代传统的金-瓷边缘获得持久的美容效果.

    作者:牟夏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总义齿重衬的体会

    总义齿戴用一段时间后,因牙槽骨吸收使基托与组织不密合,若义齿(牙合)面磨损不严重,可不必重作,而通过重衬继续使用.笔者自1997年至2002年,重衬总义齿68件,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孟广魁;李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第七届国际口腔磁性附着体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全瓷材料的临床应用进展

    全瓷材料化学性能稳定,生物性能优良,表面光泽度高,能恢复牙体组织的天然色彩,具有极佳的审美性.本文就全瓷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包括嵌体、贴面、全冠、固定桥、桩核及种植义齿修复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做了简要介绍,认为全瓷材料在口腔修复临床应用中具有极广阔的前景.

    作者:姚其卫;牟月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单侧后牙缺失对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

    目的:观察单侧后牙缺失对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从而探讨单侧后牙缺失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单侧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组成的缺牙组和40例牙列完整的自愿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缺牙组无论是松弛状态或紧咬时咀嚼肌的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缺牙组紧咬时同名肌不对称性活动增加(P<0.05),其中对照组的咬肌肌电活动的对称性明显高于缺牙组(P<0.01),以上变化缺牙侧较非缺牙侧显著(P<0.05).结论:单侧后牙缺失可以对咀嚼肌肌电图造成影响,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孙海花;陈发明;李宁毅;周明;马才顺;贾保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然老化对SY-1硅橡胶色彩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了解自然老化对内着色SY-1硅橡胶色彩稳定性的影响,以便为选用适宜的硅橡胶着色颜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Y-1硅橡胶按所加色料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水粉颜料土黄色、油画颜料土黄色、无机盐类颜料中铬黄),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自然老化同时避光保存并测定老化前后L*、a*、b*值,据此计算△E值.结果:经避光保存6个月,对照组△E为0.78±0.02;水粉土黄组△E为3.95±0.40;油画土黄组△E为2.0±0.12;中铬黄组△E为1.4±0.07.经自然老化6个月,对照组△E为1.32±0.01;水粉土黄组△E为6.69±0.12;油画土黄组△E1.79±0.42;中铬黄组△E为20.14±0.13.结论:SY-1硅橡胶在自然老化条件下,油画类颜料色彩稳定性优于水粉颜料和无机盐类颜料.

    作者:崔燕;赵铱民;邵龙泉;余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上海口腔医学》被Medline收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纯钛冠桥铸造包埋料配方的确定

    目的:研制口腔科铸造纯钛冠桥专用包埋料.方法:选择A、B两种粘结剂、C砂、D粉.按照9.625:1、7.500:1、6.083:1的粉液比,将C、D分别与两种粘结剂调和,包埋预先制作的片状(7mm×7mm×0.6mm)蜡熔模24片铸造.观察浆料的操作性能、型壳表面状态、铸件颜色等.筛选出较为理想的粘结剂,按1、3、5日测定其动力黏度、密度、PH值.结果:粘结剂A,浇注腔形成不规则的蜂窝状,有粉料堵塞浇注口,型壳外表面均有裂纹,无法完成铸件的浇注;粘结剂B粉液比7.500:1组初凝时间合适,焙烧后型壳表面无裂纹,浇注腔壁完整光滑,铸件表面经喷砂呈明亮的金属色.粘结剂B 1、3、5日的黏度、密度、PH值无显著差别.结论:(1)粘结剂B与C砂、D粉按照粉液比7.500:1混合后包埋蜡熔模、铸造,能够获得良好的铸件;(2)在实用环境下粘结剂B在5日内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

    作者:杨瑟飞;郭天文;王有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快速成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快速成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各领域;近年来通过与螺旋CT或核磁共振等检测手段的三维图像重建功能相结合,在心血管外科、耳鼻外科、骨科、法医学以及组织工程学等各个医学分支领域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该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内的主要用途进行介绍,旨在增进临床医师对其临床应用价值的了解,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柴枫;赵铱民;李涤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转移侧方(牙合)关系在上颌尖牙金属烤瓷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一种简单的转移侧方(牙合)关系的方法在尖牙保护(牙合)患者的上颌尖牙金属烤瓷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尖牙保护(牙合)患者187例需要进行金属烤瓷修复的上颌尖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延长邻牙的颊尖或切端,变尖牙保护(牙合)为组牙功能(牙合).结果:99.47%被修复尖牙的侧方(牙合)关系,基本恢复到修复前状况,患者无不适感觉.结论: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延长邻牙牙尖的方法记录和转移侧方(牙合)关系,有利于恢复上颌尖牙修复前的(牙合)情况,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湘权;朱文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同材料嵌体与牙体间的边缘密合度研究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材料嵌体与牙体间的边缘密合度.方法:在30颗离体牙上备洞,分别用水晶瓷、银钯合金、镍铬合金制作嵌体,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嵌体与牙窝洞间的边缘密合度.结果:银钯合金嵌体、水晶瓷嵌体与牙窝洞边缘间的间隙较小,镍铬合金嵌体与牙间的间隙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钯合金嵌体、水晶瓷嵌体边缘密合度好,可满足临床牙体修复的需要.

    作者:戈军;唐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临床技术新进展暨老年口腔医学进展学习班》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义齿修复工作模型超硬石膏用量的调查及分类

    目的:调查工作模型中超硬石膏的用量并分类,便于在应用中控制水粉比,提高模型质量,节约材料.方法:对临床超硬石膏工作模型称重,计算其超硬石膏的用量,结合临床模型的大小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类.结果:①上下颌样本数据的配对t检验示P=0.001,平均差为10.2g.②一般工作模型的超硬石膏用量分为5类:特大类(~60g)、大类(~50g)、中类(~40g)、小类(~30g)、特小类(10g~20g).对应托盘型号,石膏用量上颌分为前4类,下颌分为后4类.结论:工作模型的超硬石膏用量由多个因素决定,以牙、颌弓大小作分类指标具有相对合理性.将分类应用于临床工作,可以定量控制水粉比,提高模型质量,节约材料.

    作者:何晓丽;郭天文;曹健;李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