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

杨艳

关键词:骨科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收治骨科疾病患者104例,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显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是否植骨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是否植骨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采用植骨治疗,观察组术中不采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和跟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时是否植骨对手术效果并无明显影响.

    作者:池晓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局部用药(滴眼)中,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基本合理.全身用药(静脉注射)中,仍存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用于手术预防性应用的情况.手术预防性应用时间合理率得到极大提高.结论:我院眼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辅以全身用药.眼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有待提高.

    作者:王艳;周克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NT-proBNP水平与梗死部位和预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梗死部位及预后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n=38)和下壁心梗组(n=42),检测患者外周血内NT-proBNP,记录早期心血管事件.结果:前壁心梗组的NT-proBNP1和NT-proBNP2水平均显著高于下壁心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与心血管事件有关,发生心血管事件的NT-proBNP1和NT-proBNP2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组与未发生组NT-proBNP1和NT-proBNP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NT-proBNP水平与患者梗死部位有关,前壁心梗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且NT-proBNP浓度是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许旭光;韩菡;顾燕;郝湛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音乐与催眠治疗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音乐与催眠治疗在自由体位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足月单胎初产妇60例,随机平分两组.干预组在产程开始至宫口全开期间使用音乐与催眠放松治疗,对照组自然分娩,不进行干预.连续监测产妇呼吸、循环状况,评价镇痛效应和放松程度.观察产程进展,观察母婴不良反应及评价新生儿情况.结果: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干预组(P<0.01).结论:音乐与催眠治疗镇痛安全、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不影响新生儿呼吸和循环,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培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在妇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妇科实习学生71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以板书、挂图为主要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进行带教.结果: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学生认可率>90.0%.结论: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得到广大见习生的认可.

    作者:李翠芬;刘燕燕;袁秀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60例的病因诊断及其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进行病因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发病原因包括随年龄增长出现动脉硬化、血管黏膜萎缩导致肠壁狭窄、免疫力低下等.手术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生活质量均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和患者机体特点相关,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薛光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检测与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治老年住院患者70例,进行病原菌检测、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71.35%).各类病原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多数病原菌对喹诺酮类和头孢类耐药性较高,只有充分掌握病原菌耐药性的趋势和变化,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作者:冯雪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徐爱平;闫侠;赵一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79例,随机分为1 mm组和3 mm组.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1 mm组检出小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患者比例显著高于3 mm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余光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教兴国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教育是我国大力发展的领域,在社会上拥有重要地位.医学继续教育是目前医疗卫生工作进步与发展的基本措施,本文探讨继续医学教育问题.

    作者:李俊霞;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中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ACOS中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ACOS患者31例为观察组,选择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指标.结果:在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下降,EOS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改善,EOS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诊断ACOS的特异性、敏感性、约登指数分别为87.1%、80.6%、83.9%.治疗后ACOS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与FEV1值增幅呈正相关(P<0.05).结论:ACOS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水平增长与肺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疾病治疗时加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古丽班努;热西汗·依不拉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骨科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在骨科实习的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11-2012级学生71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中心教学法,试验组采用CTTM进行带教.结果:试验组在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综合答辩、总成绩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30例,满意率83.3%;试验组满意34例,满意率97.1%.结论:CTTM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了骨科见习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骨科见习教学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颖锋;谢文伟;姚汉刚;李再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滑动杆与横腭杆联合MBT直丝弓技术和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治疗上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上颌前突采用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TP术)和滑动杆与横腭杆联合MBT直丝弓技术(S+MBT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上颌前突患者8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行TP术治疗,联合组行S+MBT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联合组治疗后的上颌中切牙相对突度低于治疗前及常规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常规组有效率95.00%,联合组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术与S+MBT术在上颌前突治疗中效果均显著,S+MBT术对上颌中切牙相对突度的改善效果优于TP术.

    作者:黄赤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处方点评制度执行模式的探讨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制度执行模式的探讨,提高临床一线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和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专业药师紧缺的现状.方法:对传统的以药师为主,集中点评的方法(以下简称传统模式)和由临床一线医生定期轮流体验点评、专业药师对点评者进行培训和监督的方法(以下简称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模式的处方点评结果措施应用知晓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点评模式比传统的点评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也可以解决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的专业药师紧缺的现状.

    作者:孔其芳;赵奇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教学方法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胆外科的实习学生90例,随机平分3组.A组采用PBL+CBL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B组采用LBL的教学方法,C组采用PBL的教学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A组学生在理论知识、病理分析和肝胆科基本技能及总成绩方面显著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教学结束后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和对该教学方法认可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的实际教学中采用PBL+LBL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得肝胆外科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关于我国临床药学的思考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药学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历程,对相关发展问题进行归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结果:我国临床用药制度不够完善,并且药师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升.为能够实现我国药学长远发展,必须对临床药学进行改革、创新.结论:我国临床药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也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就会促进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

    作者:董玉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系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关系.方法:收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跌倒情况.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和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跌倒发生率.

    作者:李新华;李风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清肺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联合清肺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指标、NIHSS评分、CPIS评分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金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详细探究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收治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进行干预和治疗,分析临床表现和疗效.结果: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病因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的症状较明显,数据分析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包括不良饮食习惯、饮酒过量等;冠心病、高血压属于其较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作者:刘万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青年人颈型颈椎病应用运动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治青年人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整体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明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