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秦瑞峰;毛天球;顾晓明;雷德林;封兴华;周树夏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第四军医大学, 手术成功率, 颌面外科, 医学院, 资料, 治疗, 口腔, 方法
摘要:我们回顾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颈动脉体瘤的治疗资料,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物活性多肽修饰的碳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多肽处理的碳磷酸钙骨水泥(carbonated 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CPBC)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可能性与效果.方法 4只健康家犬牙周用手术方法去骨,缺损约1 cm ×1 cm,每只犬分别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倍骼生、CCPBC 以及用多肽处理的CCPBC 直接修复缺损,术后 1~3 个月进行 X 线片检查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条件下,HA 组和倍骼生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材料丢失,HA 组缺损处为软组织修复,倍骼生组牙槽骨侧残余材料周围有少量新生骨组织;CCPBC 组能有效维持牙周骨缺损间隙;CCPBC 经多肽处理组,材料周围有较多的新骨形成,修复效果优于其他组.结论 CCPBC经过生物活性多肽修饰后具有一定的成骨活性,其在牙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值得关注.

    作者:宁江海;刘洪臣;毛克亚;潘和平;王会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替尼泊甙对口腔鳞癌化疗敏感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替尼泊甙(teniposide, VM-26)这一鬼臼毒植物碱类化疗药物对口腔鳞癌的体外抗瘤效果,为其治疗口腔鳞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有81例纳入研究的患者,切取经病理证实的口腔鳞癌术后标本或活检标本行体外药敏检测.检测VM-26时以顺铂(cisplatin, CDDP)作对照,药物应用5倍的峰血浆浓度.VM-26终浓度为60 mg/L,CDDP为15 mg/L.结果 81例标本完成药敏检测75例,药敏检测成功率为92.6%.75例患者按UICC标准的TNM分期结果为:I期2例,II期11例,III期34例,IV28例.这组患者病理分级结果为I级18例,I~II级37例,III级20例.VM-26和CDDP对口腔鳞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3.34%和24.08%,前者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 VM-26对口腔鳞癌的抗瘤敏感性明显高于CDDP,VM-26有望成为治疗口腔鳞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作者:陈万涛;周晓健;徐骎;郭伟;竺涵光;叶为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关节软骨细胞-几丁糖凝胶再造软骨的体外研究

    我们应用几丁糖凝胶作为软骨细胞支架载体,观察其在体外长期培养下形成软骨的能力,从而探索几丁糖凝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三维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作者:张志光;郑卫平;苏凯;许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固定正畸后牙根吸收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部分临床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经过固定正畸治疗,有清晰可辨的矫治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者 96 例.以改良根吸收分级法评估每名患者矫治前后全口牙齿根吸收情况.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正畸后平均根吸收值 ( root resorption after treatment ,RRAT ) 与性别、年龄、减数与否、部位、疗程和治疗前平均根吸收值(root resorption before treatment,RRBT ) 的关系.结果①女性 RRAT 校正均值为 0.41,男性为 0.3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 ②拔牙组的 RRAT 校正均值为 0.43 ,未拔牙组为 0.3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③前牙区 RRAT 校正均值为 0.59,后牙区为 0.12,差异有高度显著性.④上牙 RRAT 校正均值为 0.40,下牙为 0.37,差异无显著性.⑤ RRAT 与年龄、疗程及 RRBT 呈正相关,复相关系数R=0.59,判定系数R2=0.35.结论性别、年龄、减数与否、疗程、部位及治疗前牙根状况对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均有影响.

    作者:姜若萍;张丁;傅民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正畸移动狗乳磨牙对恒牙胚的影响

    我们通过对狗乳磨牙加力后其继承恒牙胚、恒牙萌出情况的观察,探讨乳牙正畸对恒牙胚及恒牙萌出的影响.

    作者:金作林;林珠;李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咀嚼无糖口香糖对含漱蔗糖溶液后牙菌斑原位pH值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牙菌斑原位pH值变化的动态监测,观察咀嚼无糖口香糖对牙菌斑原位pH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受试者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选择16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为受试者,年龄23 ~ 32岁,其中男性6名,女性10名.首先测定受试者48 h菌斑的静止pH值,以及受试者用10%蔗糖溶液含漱1 min后在5、10、20和30 min时菌斑的pH值,取得受试者的Stephan曲线作为基线对照;而后观察咀嚼两种益达无糖口香糖对含漱10%蔗糖溶液后菌斑pH值变化的影响.菌斑原位pH值的测定采用pH微电极接触法在口内直接测量.结果含漱10%蔗糖溶液后立即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使菌斑pH值在各检测时间点(含漱10%蔗糖溶液后5、10、20和30 min)均维持在静止pH水平,无明显下降;含漱10%蔗糖溶液后在5 min时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则使菌斑pH值从含漱蔗糖溶液后5 min时的5.59迅速回升至10 min时的6.98.结论受到蔗糖攻击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可迅速缓冲菌斑的酸性产物,升高菌斑pH值.

    作者:董艳梅;潘一春;王冬梅;曹采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996~2000年中国围产儿总唇裂畸形的监测

    目的描述1996~2000年期间我国围产儿唇腭裂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为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孕28周~产后7 d的围产儿.结果中国人围产儿总唇裂发生率为14.00/万,其中唇裂为5.03 /万,唇裂合并腭裂为8.97 /万;城镇发生率为13.28/万,乡村为15.57/万;男性为16.06/万,女性为11.40/万.总唇裂产妇年龄组别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在≥35岁年龄组大.年度发生率无长期趋势.总唇裂畸形以单发形式多见,占87.25%.围产期病死率为19.04%,单发畸形为12.69%,多发畸形为62.60%.结论我国总唇裂发生率无下降趋势,和其他国家同期水平比较,属于高发地区.

    作者:代礼;朱军;周光萱;王艳萍;缪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上部结构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揭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在咀嚼过程中上部结构应力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设计该种类固定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借助于CT扫描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在不同载荷下,上部结构的应力分布差异以及位移变化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种植体基台在斜向载荷下的大应力值是垂直载荷下的 4~6 倍,且应力分布不均,有应力集中现象,以压应力为主.桥体(牙合)面的应力峰值在集中载荷下是分散载荷下的数倍,(牙合)面中 1/3 出现力点高度集中的压应力区,但载荷方向对其无影响.种植体基台在近远中向的大位移明显大于天然牙颈部,固定桥整体移动方向是朝着天然牙运动.结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可通过减少斜向力和集中力或提高基台的结构强度及桥体材料的抗挠曲强度,防止上部结构机械并发症的发生.这种固定桥是可行的.

    作者:王学金;周延民;刘慧颖;武常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L-硝基精氨酸对大鼠创伤性面瘫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G nitro arginine,L-NNA)对大鼠创伤性面瘫恢复的影响及面神经核内cNOS、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腹膜内给予L-NNA,在伤后各时间点观察面瘫的恢复,并观察面神经核内cNOS、OX42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结果 L-NNA给药可显著延缓创伤性面瘫的恢复,其面神经核内cNOS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而OX42免疫反应明显提高. 结论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介质在创伤性面瘫模型中具有重要的介质作用.

    作者:王立军;周树夏;孙长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性病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其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病理科近10年30例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性病损的病例,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切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共同抗原及其类型. 结果口腔鳞状细胞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loma ,SCP)20例(66.7%),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6例(20.0%),口腔黏膜局灶性上皮增生(focal epithelial hyperplasia,FEH)4例(13.3%). HPV检测结果显示:HPV共同抗原阳性者占73.3%(22/30),其中SCP占75.0%(15/20), 6例CA HPV共同抗原均为阳性,4例FEH中仅1例HPV共同抗原为阳性;HPV类型以高危型HPV16/18为主,占77.3%(17/22),其次是HPV6和HPV11. 结论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性病损与HPV感染关系密切,病毒类型以高危型HPV16/18为主,其病毒类型是否与成人(以HPV6、11为主)不同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来奎;何志秀;李怡宁;易新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板固定下颌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poly DL lactide-nano-hydroxyapatite,PDLLA-nano HA)复合板(简称复合板)作颌骨骨折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在兔两侧下颌骨体部造成实验骨折,分别采用复合板和纯PDLLA板固定.在不同时期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测量骨痂横截面积.结果各时期骨折固定良好;术后第2、3周,各有1只动物的PDLLA板侧出现炎性包块,形成瘘道;复合板侧均正常愈合.术后2、3、4周时复合板侧骨痂形成量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组织学检查发现,骨折愈合早期复合板侧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基质更为丰富.结论复合板在体内降解速度适中,对骨折愈合过程无不良影响,比纯PDLLA板更适用于颌骨骨折.

    作者:胡图强;李祖兵;万涛;李世普;阎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唾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调查

    口腔被认为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传播源和贮存地.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家庭各成员(父、母、子)唾液中Hp感染情况,探讨其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为儿童Hp口腔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石宏;王洁;董福生;平雅坤;张清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放射线照射后口腔链球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可对口腔及咽喉部的97.9%的口腔链球菌分离株做出鉴定.但是对一些生长缓慢的细菌,或表型特征介于两个种之间的菌株,只靠生化试验不能明确鉴定到种.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如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将细菌准确、快速地鉴定到种.我们采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放疗后生化试验表型发生变化的菌株进行了鉴定.

    作者:佟卉春;东秀珠;高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颌面部骨肉瘤61例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对61例颌面部骨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学观察及随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男女之比1.26∶ 1,平均年龄39.8岁,上颌骨占32.8%,下颌骨占57.4%.成骨细胞型占55.7%,成软骨细胞型占16.4%,成纤维细胞型占21.3%.各型骨肉瘤的共同组织学特点为恶性肿瘤细胞直接成骨.肿瘤复发率39.1%,肺转移率8.7%. 结论颌面部骨肉瘤常见于下颌骨,性别无明显差异,好发年龄段较长骨骨肉瘤提高10余岁.组织学分型上以成骨细胞型为主.肿瘤复发率较高,远处转移率较低,生物学行为较长骨骨肉瘤为好.

    作者:李江;何荣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移植骨上发生的成釉细胞瘤二例

    我们收治 2 例成釉细胞瘤,均为在下颌移植骨上复发,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红;陈乃俊;林李嵩;施斌;朱小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内镜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疗效初探

    关节盘穿孔是TMD中较严重的一种,常继发于长期的关节盘移位及骨关节病(OA),以往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我们收集自1998年12月~2002年2月经关节内镜应用不同术式治疗的30例关节盘穿孔患者,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蔡协艺;杨驰;王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吸烟对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量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吸烟是否影响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量和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elastase, EA)的水平.方法将37例男性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吸烟组(22例,122个牙位点,每日吸烟≥20支)和非吸烟组(15例,90个牙位点).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用滤纸条法收集GCF,用Periotron 6000龈沟液测量仪测定GCF量.对吸烟组92个位点和非吸烟组60个位点GCF样本,用底物分解法检测EA水平.结果治疗前吸烟组GCF量(139.2±33.4)U和EA水平(0.634±0.587)明显低于非吸烟组[GCF量:(155.4±39.7)U,EA水平:0.835±0.572],P<0.01.治疗后,两组GCF量和E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但吸烟组91个位点(74.6%)GCF和70个位点(76.1%)的EA水平治疗后有改善;而非吸烟组高达88个位点(97.8%)GCF和56个位点(93.3%)的EA水平有改善(P<0.01).结论治疗前探诊深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烟组GCF量和EA水平均低于非吸烟组,治疗后吸烟组的GCF和EA的减少程度不如非吸烟组明显.

    作者:徐莉;孟焕新;陈智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卡环固位力的循环测试与分析

    目的观察卡环在反复脱位循环过程中固位力的变化趋势,探讨卡环设计时适宜倒凹的选择依据,为义齿卡环设计获得佳临床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 Chatillon 测力仪,测试临床常用钴铬合金铸造三臂卡.在前磨牙与磨牙的 0.25 mm、0.50 mm、0.75 mm 3 个倒凹深度上,卡环在脱位循环中固位力的变化.结果所得数据经 SPSS10.0 统计软件做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卡环固位力随脱戴次数增加而减小,二者存在线性关系,且不同基牙、不同倒凹的固位力衰减率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前磨牙0.50 mm 倒凹组卡环经 400 次脱位后,其固位力反而开始小于 0.25 mm倒凹组卡环的固位力;0.75 mm 倒凹组卡环固位力衰减明显,达 0.767 0 kg.磨牙组卡环固位力衰减趋势比较相似,终固位力仍以 0.75 mm 倒凹组者大,0.25 mm 倒凹组卡环固位力小.结论钴铬合金铸造前磨牙卡环进入倒凹深度以 0.25 mm 为宜;磨牙卡环弹性较大,因此卡环进入倒凹的深度可较前磨牙更深.

    作者:葛起敏;张富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同源盒基因Msx-1、Msx-2和Dlx-2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阶段的表达

    目的观察同源盒基因Msx-1、Msx-2和Dlx-2 mRNA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阶段的表达.方法取胎龄E11~E18和新生P1~P3小鼠的头或下颌,制备5 μm连续冠状切片.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Msx-1、Msx-2和Dlx-2 RNA探针.原位杂交后观察Msx-1、Msx-2和Dlx-2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中的表达.结果在牙胚发育过程中,Msx-1转录信号始终只在间质细胞中观察到,在上皮细胞中呈阴性.Msx-2和Dlx-2在牙源性上皮和间质中均表达,在磨牙发育起始期二者表达相似,但在随后的牙胚发育过程中,它们出现不同的表达特征.结论牙胚发育过程中,Msx-1、Msx-2和Dlx-2有不同的表达特征,可能共同参与调控上皮和间质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马丽;陈智;宋光泰;樊明文;张旗;王志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脉冲Nd:YAG激光加氟化钠液对人牙骨质抗酸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将24颗离体人恒前磨牙的牙骨质标本随机分成4组(每组6颗): ①激光+氟化钠组:脉冲Nd:YAG激光治疗仪(Friendly A 4.0型,意大利)(激光参数:能量密度0.22 J/mm2)照射后,2% NaF液处理4 min;②激光组:激光照射;③氟化钠组: 2% NaF液处理;④空白组:不作处理.每组各取5个标本进行人工脱矿实验,钙离子选择性电极(PCa-1型,罗素,上海)测脱矿液中Ca2+溶出量.

    作者:张莉;刘鲁川;史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