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活性多肽修饰的碳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宁江海;刘洪臣;毛克亚;潘和平;王会信

关键词:牙科材料, 骨再生, 动物, 实验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活性多肽处理的碳磷酸钙骨水泥(carbonated 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CPBC)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可能性与效果.方法 4只健康家犬牙周用手术方法去骨,缺损约1 cm ×1 cm,每只犬分别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倍骼生、CCPBC 以及用多肽处理的CCPBC 直接修复缺损,术后 1~3 个月进行 X 线片检查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条件下,HA 组和倍骼生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材料丢失,HA 组缺损处为软组织修复,倍骼生组牙槽骨侧残余材料周围有少量新生骨组织;CCPBC 组能有效维持牙周骨缺损间隙;CCPBC 经多肽处理组,材料周围有较多的新骨形成,修复效果优于其他组.结论 CCPBC经过生物活性多肽修饰后具有一定的成骨活性,其在牙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值得关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性病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其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病理科近10年30例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性病损的病例,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切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共同抗原及其类型. 结果口腔鳞状细胞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loma ,SCP)20例(66.7%),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6例(20.0%),口腔黏膜局灶性上皮增生(focal epithelial hyperplasia,FEH)4例(13.3%). HPV检测结果显示:HPV共同抗原阳性者占73.3%(22/30),其中SCP占75.0%(15/20), 6例CA HPV共同抗原均为阳性,4例FEH中仅1例HPV共同抗原为阳性;HPV类型以高危型HPV16/18为主,占77.3%(17/22),其次是HPV6和HPV11. 结论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性病损与HPV感染关系密切,病毒类型以高危型HPV16/18为主,其病毒类型是否与成人(以HPV6、11为主)不同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来奎;何志秀;李怡宁;易新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生物活性多肽修饰的碳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多肽处理的碳磷酸钙骨水泥(carbonated 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CPBC)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可能性与效果.方法 4只健康家犬牙周用手术方法去骨,缺损约1 cm ×1 cm,每只犬分别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倍骼生、CCPBC 以及用多肽处理的CCPBC 直接修复缺损,术后 1~3 个月进行 X 线片检查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条件下,HA 组和倍骼生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材料丢失,HA 组缺损处为软组织修复,倍骼生组牙槽骨侧残余材料周围有少量新生骨组织;CCPBC 组能有效维持牙周骨缺损间隙;CCPBC 经多肽处理组,材料周围有较多的新骨形成,修复效果优于其他组.结论 CCPBC经过生物活性多肽修饰后具有一定的成骨活性,其在牙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值得关注.

    作者:宁江海;刘洪臣;毛克亚;潘和平;王会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板固定下颌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poly DL lactide-nano-hydroxyapatite,PDLLA-nano HA)复合板(简称复合板)作颌骨骨折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在兔两侧下颌骨体部造成实验骨折,分别采用复合板和纯PDLLA板固定.在不同时期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测量骨痂横截面积.结果各时期骨折固定良好;术后第2、3周,各有1只动物的PDLLA板侧出现炎性包块,形成瘘道;复合板侧均正常愈合.术后2、3、4周时复合板侧骨痂形成量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组织学检查发现,骨折愈合早期复合板侧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基质更为丰富.结论复合板在体内降解速度适中,对骨折愈合过程无不良影响,比纯PDLLA板更适用于颌骨骨折.

    作者:胡图强;李祖兵;万涛;李世普;阎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大鼠牙囊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 factor-1,CSF-1)、白细胞介素1α (interleukin-1α,IL-1α)对大鼠牙囊细胞CSF-1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CSF-1自分泌作用的抑制机制,为研究细胞因子在牙齿萌出和牙槽骨吸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间接免疫酶标法检测体外培养牙囊细胞,以及出生后不同时期牙囊组织中CSF-1受体蛋白表达.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CSF-1、IL-1α对牙囊细胞CSF-1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间接免疫酶标法染色显示CSF-1受体蛋白在生后早期牙囊中染色明显,10 d后染色不明显或者完全无染色,高浓度CSF-1作用下,牙囊细胞CSF-1受体mRNA表达明显消失.不同浓度IL-1α作用后,CSF-1受体mRNA水平保持不变.结论 CSF-1受体蛋白在出生后早期牙囊中表达明显,随后逐渐消失.高浓度CSF-1抑制CSF-1受体基因的表达,不同浓度IL-1α对牙囊细胞CSF-1受体mRNA表达无影响.

    作者:谷海晶;凌均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替尼泊甙对口腔鳞癌化疗敏感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替尼泊甙(teniposide, VM-26)这一鬼臼毒植物碱类化疗药物对口腔鳞癌的体外抗瘤效果,为其治疗口腔鳞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有81例纳入研究的患者,切取经病理证实的口腔鳞癌术后标本或活检标本行体外药敏检测.检测VM-26时以顺铂(cisplatin, CDDP)作对照,药物应用5倍的峰血浆浓度.VM-26终浓度为60 mg/L,CDDP为15 mg/L.结果 81例标本完成药敏检测75例,药敏检测成功率为92.6%.75例患者按UICC标准的TNM分期结果为:I期2例,II期11例,III期34例,IV28例.这组患者病理分级结果为I级18例,I~II级37例,III级20例.VM-26和CDDP对口腔鳞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3.34%和24.08%,前者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 VM-26对口腔鳞癌的抗瘤敏感性明显高于CDDP,VM-26有望成为治疗口腔鳞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作者:陈万涛;周晓健;徐骎;郭伟;竺涵光;叶为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电子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是将电子枪取代传统的X线球管,发射高能量电子束,撞击阳极靶环产生的高能X线通过人体后,经探测器的数据采集、转化等过程,形成轴位二维CT图像,经工作站软件处理,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一次扫描140层,其纵向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高,三维重建图像和病变显示清晰.

    作者:杨震;寿柏泉;郑洪;董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卡环固位力的循环测试与分析

    目的观察卡环在反复脱位循环过程中固位力的变化趋势,探讨卡环设计时适宜倒凹的选择依据,为义齿卡环设计获得佳临床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 Chatillon 测力仪,测试临床常用钴铬合金铸造三臂卡.在前磨牙与磨牙的 0.25 mm、0.50 mm、0.75 mm 3 个倒凹深度上,卡环在脱位循环中固位力的变化.结果所得数据经 SPSS10.0 统计软件做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卡环固位力随脱戴次数增加而减小,二者存在线性关系,且不同基牙、不同倒凹的固位力衰减率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前磨牙0.50 mm 倒凹组卡环经 400 次脱位后,其固位力反而开始小于 0.25 mm倒凹组卡环的固位力;0.75 mm 倒凹组卡环固位力衰减明显,达 0.767 0 kg.磨牙组卡环固位力衰减趋势比较相似,终固位力仍以 0.75 mm 倒凹组者大,0.25 mm 倒凹组卡环固位力小.结论钴铬合金铸造前磨牙卡环进入倒凹深度以 0.25 mm 为宜;磨牙卡环弹性较大,因此卡环进入倒凹的深度可较前磨牙更深.

    作者:葛起敏;张富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Ti-6Al-7Nb合金铸造后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Ti-6Al-7Nb 合金作为整形外科人工植入材料经 15 年临床观察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项研究采用阳极极化技术,模拟口腔环境,与 Ti-6Al-4V 合金和纯钛作比较,评价 Ti-6Al-7Nb 合金的体外电化学腐蚀行为,探讨其能否用作齿科支架钛合金材料.

    作者:李冬梅;郭天文;马楚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同规格分牙簧的应力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规格分牙簧的应力,找出形状结构因素对分牙簧力学行为影响的规律.方法对分牙簧进行一维实体网格划分并输入材料性能参数.然后按力作用点的位移不同,从小到大逐步加载,应用 ANSYS 分析软件计算不同型号分牙簧在不同应变量时产生的应力值.结果分牙簧的应力大小与力臂长短有关,力臂短者产生的力值大;分牙簧的应力随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其变化规律可用公式 F=A+Bx 表示.结论分牙簧应力随其尺寸与力作用点位移而变化,临床医生可根据矫治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宜的分牙簧以调节其作用力值.

    作者:陈文静;吴卫兵;郑仕中;林萍华;施东胜;董寅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眶区复杂骨折及相邻颅颌面骨骨折所致畸形的修复

    目的不断完善眶区复杂骨折及相邻颅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73例眶区复杂骨折及相邻颅面骨折行CT扫描,部分三维CT重建,对手术修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CT 扫描诊断此类骨折阳性率达100 %.手术治疗使患者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 CT扫描使爆裂性眶骨骨折及相邻颅面骨骨折诊断定位明确,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手术复位、合理应用固定材料是修复这类复杂骨折的可靠方法.

    作者:王玉新;贾广学;杨鸣良;韩思源;邓春富;卢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关节软骨细胞-几丁糖凝胶再造软骨的体外研究

    我们应用几丁糖凝胶作为软骨细胞支架载体,观察其在体外长期培养下形成软骨的能力,从而探索几丁糖凝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三维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作者:张志光;郑卫平;苏凯;许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唾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调查

    口腔被认为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传播源和贮存地.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家庭各成员(父、母、子)唾液中Hp感染情况,探讨其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为儿童Hp口腔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石宏;王洁;董福生;平雅坤;张清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口腔黏膜上皮结构蛋白及黏膜病

    口腔黏膜表面被覆的复层鳞状上皮是高度特异的组织,能保护机体免受机械外力、理化刺激、感染等造成的损伤.在上皮的更新过程中,上皮细胞从基底层向表面迁移、直至后脱落,经历了一个清楚有序的分化过程,表达一系列结构蛋白,形成了细胞的一些重要结构,如角蛋白细胞骨架、细胞连接结构桥粒、角化细胞包膜(cornified envelope, CE)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技术的发展,对上皮结构蛋白及其相关的人类遗传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表明这些蛋白对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和发挥屏障功能有着重要作用[1,2].我们就口腔上皮结构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作者:罗海燕;高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移植骨上发生的成釉细胞瘤二例

    我们收治 2 例成釉细胞瘤,均为在下颌移植骨上复发,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红;陈乃俊;林李嵩;施斌;朱小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L-硝基精氨酸对大鼠创伤性面瘫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G nitro arginine,L-NNA)对大鼠创伤性面瘫恢复的影响及面神经核内cNOS、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腹膜内给予L-NNA,在伤后各时间点观察面瘫的恢复,并观察面神经核内cNOS、OX42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结果 L-NNA给药可显著延缓创伤性面瘫的恢复,其面神经核内cNOS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而OX42免疫反应明显提高. 结论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介质在创伤性面瘫模型中具有重要的介质作用.

    作者:王立军;周树夏;孙长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颏部增生性毛鞘瘤一例

    增生性毛鞘瘤又称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附属器肿瘤,来源于毛囊外根鞘.我们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香;唐瞻贵;涂玲;姚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内镜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疗效初探

    关节盘穿孔是TMD中较严重的一种,常继发于长期的关节盘移位及骨关节病(OA),以往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我们收集自1998年12月~2002年2月经关节内镜应用不同术式治疗的30例关节盘穿孔患者,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蔡协艺;杨驰;王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三种手用器械对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比较研究

    GT器械为大锥度设计的非ISO类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能维持根管走向,形成连续流畅的锥形形态.我们比较了采用平衡力技术的GT手用锉和NiTiflex K锉及采用逐步后退技术的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SS)K锉定位弯曲根管中心及去除牙本质的能力,以期评价其根管预备效果.

    作者:宋亚玲;边专;范兵;樊明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正畸移动狗乳磨牙对恒牙胚的影响

    我们通过对狗乳磨牙加力后其继承恒牙胚、恒牙萌出情况的观察,探讨乳牙正畸对恒牙胚及恒牙萌出的影响.

    作者:金作林;林珠;李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脉冲Nd:YAG激光加氟化钠液对人牙骨质抗酸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将24颗离体人恒前磨牙的牙骨质标本随机分成4组(每组6颗): ①激光+氟化钠组:脉冲Nd:YAG激光治疗仪(Friendly A 4.0型,意大利)(激光参数:能量密度0.22 J/mm2)照射后,2% NaF液处理4 min;②激光组:激光照射;③氟化钠组: 2% NaF液处理;④空白组:不作处理.每组各取5个标本进行人工脱矿实验,钙离子选择性电极(PCa-1型,罗素,上海)测脱矿液中Ca2+溶出量.

    作者:张莉;刘鲁川;史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