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玲;边专;范兵;樊明文
目的探讨含固位型填料(retentive filler,RF)复合树脂的流变性及其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的差异.方法采用动态应力流变仪 DSR-200,在室温 (25 ℃) 时测试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和普通填料复合树脂的流变性,包括黏度、剪切应力和柔量.结果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的黏度大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 (P<0.01).随剪切应力的增大,前者的黏度开始基本保持不变,而后者会降低;当剪切应力大于203.18 Pa时,两者的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加;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的柔量明显小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者(P<0.01).结论两种复合树脂的流变性有较大差异,因而其临床应用特性也有所不同.
作者:徐普;徐恒昌;王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Cosmopost 全瓷桩核的适应证、制作技术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为96例患者制作全瓷桩核 228 件,其外部均为铸造全瓷冠或桥.临床总结该项技术的适应证,记录制作过程,检查瓷桩的密合度及冠桥的颜色.临床复查修复体的松动脱落与折裂折断情况,随访时间0.5~3 年.结果 1 件全瓷桩核的核切端因过薄,在全瓷冠戴入前折断 1.5 mm,但未影响终修复效果;其余227件全瓷桩核均无破损.所有修复体完成后 0.5~3 年复查,均无松动脱落与折裂折断.全瓷桩核支持的全瓷冠桥修复体有接近自然的美学效果,但其临床应用有严格的适应证.结论全瓷桩核支持的全瓷冠桥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和较好的强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凤;钱端申;魏克立;黄凌;俞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FGFR-3)在骨的软骨化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探讨其在下颌骨髁突软骨化骨过程中的作用. `
作者:张银凯;谷志远;詹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们应用几丁糖凝胶作为软骨细胞支架载体,观察其在体外长期培养下形成软骨的能力,从而探索几丁糖凝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三维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作者:张志光;郑卫平;苏凯;许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高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关节盘穿孔是TMD中较严重的一种,常继发于长期的关节盘移位及骨关节病(OA),以往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我们收集自1998年12月~2002年2月经关节内镜应用不同术式治疗的30例关节盘穿孔患者,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蔡协艺;杨驰;王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游离复合骨瓣移植结合口腔种植体行上颌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是近年来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在各种应用于上颌骨重建的游离复合骨瓣中,腓骨复合瓣因其独特的优点,目前已成为上颌骨重建常用的游离骨瓣.
作者:王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们通过对狗乳磨牙加力后其继承恒牙胚、恒牙萌出情况的观察,探讨乳牙正畸对恒牙胚及恒牙萌出的影响.
作者:金作林;林珠;李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Ti-6Al-7Nb 合金作为整形外科人工植入材料经 15 年临床观察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项研究采用阳极极化技术,模拟口腔环境,与 Ti-6Al-4V 合金和纯钛作比较,评价 Ti-6Al-7Nb 合金的体外电化学腐蚀行为,探讨其能否用作齿科支架钛合金材料.
作者:李冬梅;郭天文;马楚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可对口腔及咽喉部的97.9%的口腔链球菌分离株做出鉴定.但是对一些生长缓慢的细菌,或表型特征介于两个种之间的菌株,只靠生化试验不能明确鉴定到种.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如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将细菌准确、快速地鉴定到种.我们采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放疗后生化试验表型发生变化的菌株进行了鉴定.
作者:佟卉春;东秀珠;高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咬合创伤对牙髓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影响,以及去除咬合创伤后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的恢复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咬合创伤去除前后不同时期大鼠实验牙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结果咬合创伤期实验牙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与对照牙相比逐渐出现数量增多、密度增加及纤维增粗的改变,而去除咬合创伤期实验牙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恢复接近正常大鼠.结论咬合创伤能够引起大鼠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出现形态、分布、密度的改变,而去除创伤后大鼠牙髓组织中CGRP阳性纤维恢复接近正常大鼠.
作者:郝作琦;刘洪臣;朱美玲;段利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是将电子枪取代传统的X线球管,发射高能量电子束,撞击阳极靶环产生的高能X线通过人体后,经探测器的数据采集、转化等过程,形成轴位二维CT图像,经工作站软件处理,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一次扫描140层,其纵向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高,三维重建图像和病变显示清晰.
作者:杨震;寿柏泉;郑洪;董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规格分牙簧的应力,找出形状结构因素对分牙簧力学行为影响的规律.方法对分牙簧进行一维实体网格划分并输入材料性能参数.然后按力作用点的位移不同,从小到大逐步加载,应用 ANSYS 分析软件计算不同型号分牙簧在不同应变量时产生的应力值.结果分牙簧的应力大小与力臂长短有关,力臂短者产生的力值大;分牙簧的应力随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其变化规律可用公式 F=A+Bx 表示.结论分牙簧应力随其尺寸与力作用点位移而变化,临床医生可根据矫治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宜的分牙簧以调节其作用力值.
作者:陈文静;吴卫兵;郑仕中;林萍华;施东胜;董寅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材料与方法:将24颗离体人恒前磨牙的牙骨质标本随机分成4组(每组6颗): ①激光+氟化钠组:脉冲Nd:YAG激光治疗仪(Friendly A 4.0型,意大利)(激光参数:能量密度0.22 J/mm2)照射后,2% NaF液处理4 min;②激光组:激光照射;③氟化钠组: 2% NaF液处理;④空白组:不作处理.每组各取5个标本进行人工脱矿实验,钙离子选择性电极(PCa-1型,罗素,上海)测脱矿液中Ca2+溶出量.
作者:张莉;刘鲁川;史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一、引言1. 统计研究设计的种类[1]:统计研究设计包括调查设计、实验设计和临床试验设计三种.它们的共性是:在开展科研工作之前,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在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各种非实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多个实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观察结果的效应大小,使随机变量的规律性更好地显露出来.
作者:胡良平;刘惠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牙菌斑原位pH值变化的动态监测,观察咀嚼无糖口香糖对牙菌斑原位pH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受试者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选择16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为受试者,年龄23 ~ 32岁,其中男性6名,女性10名.首先测定受试者48 h菌斑的静止pH值,以及受试者用10%蔗糖溶液含漱1 min后在5、10、20和30 min时菌斑的pH值,取得受试者的Stephan曲线作为基线对照;而后观察咀嚼两种益达无糖口香糖对含漱10%蔗糖溶液后菌斑pH值变化的影响.菌斑原位pH值的测定采用pH微电极接触法在口内直接测量.结果含漱10%蔗糖溶液后立即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使菌斑pH值在各检测时间点(含漱10%蔗糖溶液后5、10、20和30 min)均维持在静止pH水平,无明显下降;含漱10%蔗糖溶液后在5 min时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则使菌斑pH值从含漱蔗糖溶液后5 min时的5.59迅速回升至10 min时的6.98.结论受到蔗糖攻击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可迅速缓冲菌斑的酸性产物,升高菌斑pH值.
作者:董艳梅;潘一春;王冬梅;曹采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多肽处理的碳磷酸钙骨水泥(carbonated 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CPBC)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可能性与效果.方法 4只健康家犬牙周用手术方法去骨,缺损约1 cm ×1 cm,每只犬分别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倍骼生、CCPBC 以及用多肽处理的CCPBC 直接修复缺损,术后 1~3 个月进行 X 线片检查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条件下,HA 组和倍骼生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材料丢失,HA 组缺损处为软组织修复,倍骼生组牙槽骨侧残余材料周围有少量新生骨组织;CCPBC 组能有效维持牙周骨缺损间隙;CCPBC 经多肽处理组,材料周围有较多的新骨形成,修复效果优于其他组.结论 CCPBC经过生物活性多肽修饰后具有一定的成骨活性,其在牙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值得关注.
作者:宁江海;刘洪臣;毛克亚;潘和平;王会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揭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在咀嚼过程中上部结构应力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设计该种类固定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借助于CT扫描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在不同载荷下,上部结构的应力分布差异以及位移变化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种植体基台在斜向载荷下的大应力值是垂直载荷下的 4~6 倍,且应力分布不均,有应力集中现象,以压应力为主.桥体(牙合)面的应力峰值在集中载荷下是分散载荷下的数倍,(牙合)面中 1/3 出现力点高度集中的压应力区,但载荷方向对其无影响.种植体基台在近远中向的大位移明显大于天然牙颈部,固定桥整体移动方向是朝着天然牙运动.结论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可通过减少斜向力和集中力或提高基台的结构强度及桥体材料的抗挠曲强度,防止上部结构机械并发症的发生.这种固定桥是可行的.
作者:王学金;周延民;刘慧颖;武常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G nitro arginine,L-NNA)对大鼠创伤性面瘫恢复的影响及面神经核内cNOS、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腹膜内给予L-NNA,在伤后各时间点观察面瘫的恢复,并观察面神经核内cNOS、OX42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结果 L-NNA给药可显著延缓创伤性面瘫的恢复,其面神经核内cNOS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而OX42免疫反应明显提高. 结论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介质在创伤性面瘫模型中具有重要的介质作用.
作者:王立军;周树夏;孙长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口腔黏膜表面被覆的复层鳞状上皮是高度特异的组织,能保护机体免受机械外力、理化刺激、感染等造成的损伤.在上皮的更新过程中,上皮细胞从基底层向表面迁移、直至后脱落,经历了一个清楚有序的分化过程,表达一系列结构蛋白,形成了细胞的一些重要结构,如角蛋白细胞骨架、细胞连接结构桥粒、角化细胞包膜(cornified envelope, CE)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技术的发展,对上皮结构蛋白及其相关的人类遗传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表明这些蛋白对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和发挥屏障功能有着重要作用[1,2].我们就口腔上皮结构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作者:罗海燕;高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