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smopost全瓷桩核的临床应用

孙凤;钱端申;魏克立;黄凌;俞红

关键词:牙瓷料, 牙修复体固位
摘要:目的探讨 Cosmopost 全瓷桩核的适应证、制作技术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为96例患者制作全瓷桩核 228 件,其外部均为铸造全瓷冠或桥.临床总结该项技术的适应证,记录制作过程,检查瓷桩的密合度及冠桥的颜色.临床复查修复体的松动脱落与折裂折断情况,随访时间0.5~3 年.结果 1 件全瓷桩核的核切端因过薄,在全瓷冠戴入前折断 1.5 mm,但未影响终修复效果;其余227件全瓷桩核均无破损.所有修复体完成后 0.5~3 年复查,均无松动脱落与折裂折断.全瓷桩核支持的全瓷冠桥修复体有接近自然的美学效果,但其临床应用有严格的适应证.结论全瓷桩核支持的全瓷冠桥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和较好的强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含固位型填料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流变特性

    目的探讨含固位型填料(retentive filler,RF)复合树脂的流变性及其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的差异.方法采用动态应力流变仪 DSR-200,在室温 (25 ℃) 时测试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和普通填料复合树脂的流变性,包括黏度、剪切应力和柔量.结果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的黏度大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 (P<0.01).随剪切应力的增大,前者的黏度开始基本保持不变,而后者会降低;当剪切应力大于203.18 Pa时,两者的黏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加;含固位型填料复合树脂的柔量明显小于普通填料复合树脂者(P<0.01).结论两种复合树脂的流变性有较大差异,因而其临床应用特性也有所不同.

    作者:徐普;徐恒昌;王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吸烟对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量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吸烟是否影响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量和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elastase, EA)的水平.方法将37例男性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吸烟组(22例,122个牙位点,每日吸烟≥20支)和非吸烟组(15例,90个牙位点).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用滤纸条法收集GCF,用Periotron 6000龈沟液测量仪测定GCF量.对吸烟组92个位点和非吸烟组60个位点GCF样本,用底物分解法检测EA水平.结果治疗前吸烟组GCF量(139.2±33.4)U和EA水平(0.634±0.587)明显低于非吸烟组[GCF量:(155.4±39.7)U,EA水平:0.835±0.572],P<0.01.治疗后,两组GCF量和E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但吸烟组91个位点(74.6%)GCF和70个位点(76.1%)的EA水平治疗后有改善;而非吸烟组高达88个位点(97.8%)GCF和56个位点(93.3%)的EA水平有改善(P<0.01).结论治疗前探诊深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烟组GCF量和EA水平均低于非吸烟组,治疗后吸烟组的GCF和EA的减少程度不如非吸烟组明显.

    作者:徐莉;孟焕新;陈智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固定正畸后牙根吸收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部分临床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经过固定正畸治疗,有清晰可辨的矫治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者 96 例.以改良根吸收分级法评估每名患者矫治前后全口牙齿根吸收情况.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正畸后平均根吸收值 ( root resorption after treatment ,RRAT ) 与性别、年龄、减数与否、部位、疗程和治疗前平均根吸收值(root resorption before treatment,RRBT ) 的关系.结果①女性 RRAT 校正均值为 0.41,男性为 0.3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 ②拔牙组的 RRAT 校正均值为 0.43 ,未拔牙组为 0.3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③前牙区 RRAT 校正均值为 0.59,后牙区为 0.12,差异有高度显著性.④上牙 RRAT 校正均值为 0.40,下牙为 0.37,差异无显著性.⑤ RRAT 与年龄、疗程及 RRBT 呈正相关,复相关系数R=0.59,判定系数R2=0.35.结论性别、年龄、减数与否、疗程、部位及治疗前牙根状况对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均有影响.

    作者:姜若萍;张丁;傅民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口腔黏膜上皮结构蛋白及黏膜病

    口腔黏膜表面被覆的复层鳞状上皮是高度特异的组织,能保护机体免受机械外力、理化刺激、感染等造成的损伤.在上皮的更新过程中,上皮细胞从基底层向表面迁移、直至后脱落,经历了一个清楚有序的分化过程,表达一系列结构蛋白,形成了细胞的一些重要结构,如角蛋白细胞骨架、细胞连接结构桥粒、角化细胞包膜(cornified envelope, CE)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技术的发展,对上皮结构蛋白及其相关的人类遗传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表明这些蛋白对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和发挥屏障功能有着重要作用[1,2].我们就口腔上皮结构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作者:罗海燕;高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osmopost全瓷桩核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 Cosmopost 全瓷桩核的适应证、制作技术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为96例患者制作全瓷桩核 228 件,其外部均为铸造全瓷冠或桥.临床总结该项技术的适应证,记录制作过程,检查瓷桩的密合度及冠桥的颜色.临床复查修复体的松动脱落与折裂折断情况,随访时间0.5~3 年.结果 1 件全瓷桩核的核切端因过薄,在全瓷冠戴入前折断 1.5 mm,但未影响终修复效果;其余227件全瓷桩核均无破损.所有修复体完成后 0.5~3 年复查,均无松动脱落与折裂折断.全瓷桩核支持的全瓷冠桥修复体有接近自然的美学效果,但其临床应用有严格的适应证.结论全瓷桩核支持的全瓷冠桥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和较好的强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凤;钱端申;魏克立;黄凌;俞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颏部增生性毛鞘瘤一例

    增生性毛鞘瘤又称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附属器肿瘤,来源于毛囊外根鞘.我们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香;唐瞻贵;涂玲;姚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性病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其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病理科近10年30例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性病损的病例,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切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共同抗原及其类型. 结果口腔鳞状细胞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loma ,SCP)20例(66.7%),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6例(20.0%),口腔黏膜局灶性上皮增生(focal epithelial hyperplasia,FEH)4例(13.3%). HPV检测结果显示:HPV共同抗原阳性者占73.3%(22/30),其中SCP占75.0%(15/20), 6例CA HPV共同抗原均为阳性,4例FEH中仅1例HPV共同抗原为阳性;HPV类型以高危型HPV16/18为主,占77.3%(17/22),其次是HPV6和HPV11. 结论儿童口腔黏膜良性上皮增生性病损与HPV感染关系密切,病毒类型以高危型HPV16/18为主,其病毒类型是否与成人(以HPV6、11为主)不同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来奎;何志秀;李怡宁;易新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关节软骨细胞-几丁糖凝胶再造软骨的体外研究

    我们应用几丁糖凝胶作为软骨细胞支架载体,观察其在体外长期培养下形成软骨的能力,从而探索几丁糖凝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三维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作者:张志光;郑卫平;苏凯;许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替尼泊甙对口腔鳞癌化疗敏感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替尼泊甙(teniposide, VM-26)这一鬼臼毒植物碱类化疗药物对口腔鳞癌的体外抗瘤效果,为其治疗口腔鳞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有81例纳入研究的患者,切取经病理证实的口腔鳞癌术后标本或活检标本行体外药敏检测.检测VM-26时以顺铂(cisplatin, CDDP)作对照,药物应用5倍的峰血浆浓度.VM-26终浓度为60 mg/L,CDDP为15 mg/L.结果 81例标本完成药敏检测75例,药敏检测成功率为92.6%.75例患者按UICC标准的TNM分期结果为:I期2例,II期11例,III期34例,IV28例.这组患者病理分级结果为I级18例,I~II级37例,III级20例.VM-26和CDDP对口腔鳞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3.34%和24.08%,前者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 VM-26对口腔鳞癌的抗瘤敏感性明显高于CDDP,VM-26有望成为治疗口腔鳞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作者:陈万涛;周晓健;徐骎;郭伟;竺涵光;叶为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的语音功能评价

    目的分析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20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术后半年以上患者进行语音评价,通过鼻咽纤维镜检查腭咽闭合、软腭动度、软腭对称、过高鼻音和鼻漏气,并行语音清晰度检查,分析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腭咽闭合不全,所有患者的软腭均对称,动度良好,平均语音清晰度为98.4%.结论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能重建口腔发音器官的完整性,并维持软腭功能,较好地恢复了上颌骨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是上颌骨重建的良好选择.

    作者:彭歆;马莲;毛驰;俞光岩;郭传瑸;李晓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同规格分牙簧的应力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规格分牙簧的应力,找出形状结构因素对分牙簧力学行为影响的规律.方法对分牙簧进行一维实体网格划分并输入材料性能参数.然后按力作用点的位移不同,从小到大逐步加载,应用 ANSYS 分析软件计算不同型号分牙簧在不同应变量时产生的应力值.结果分牙簧的应力大小与力臂长短有关,力臂短者产生的力值大;分牙簧的应力随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其变化规律可用公式 F=A+Bx 表示.结论分牙簧应力随其尺寸与力作用点位移而变化,临床医生可根据矫治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宜的分牙簧以调节其作用力值.

    作者:陈文静;吴卫兵;郑仕中;林萍华;施东胜;董寅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唾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调查

    口腔被认为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传播源和贮存地.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家庭各成员(父、母、子)唾液中Hp感染情况,探讨其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为儿童Hp口腔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石宏;王洁;董福生;平雅坤;张清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放射线照射后口腔链球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可对口腔及咽喉部的97.9%的口腔链球菌分离株做出鉴定.但是对一些生长缓慢的细菌,或表型特征介于两个种之间的菌株,只靠生化试验不能明确鉴定到种.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如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将细菌准确、快速地鉴定到种.我们采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放疗后生化试验表型发生变化的菌株进行了鉴定.

    作者:佟卉春;东秀珠;高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培养及成骨功能研究

    目的体外扩增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onchymal stem cells, hBMMSCs),研究其生物学特征及体内、外成骨功能.方法分离培养hBMMSCs,并对其形态、增殖动力学、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及体内、外成骨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hBMMSCs可在体外培养扩增,群体倍增时间约为3.5 d.ALP检测表明,未经矿化诱导的hBMMSCs可表达少量ALP,诱导后其表达量明显增高.von kossa 染色证实在矿化诱导液作用下hBMMSCs在体外可形成钙结节.体内成骨实验证实,1×105个hBMMSCs接种到30 mm3块状 HA/TCP载体移植BAL B/C裸小鼠皮下3个月,可观察到层板状骨组织生成.结论 hBMMSCs是一种具有成骨潜能的前体细胞,经培养、扩增、诱导后,在体外可形成矿化结节,体内可在载体表面形成骨组织.

    作者:王衣祥;李盛林;武登诚;章魁华;于世凤;崔胜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内镜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疗效初探

    关节盘穿孔是TMD中较严重的一种,常继发于长期的关节盘移位及骨关节病(OA),以往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我们收集自1998年12月~2002年2月经关节内镜应用不同术式治疗的30例关节盘穿孔患者,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蔡协艺;杨驰;王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眶区复杂骨折及相邻颅颌面骨骨折所致畸形的修复

    目的不断完善眶区复杂骨折及相邻颅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73例眶区复杂骨折及相邻颅面骨折行CT扫描,部分三维CT重建,对手术修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CT 扫描诊断此类骨折阳性率达100 %.手术治疗使患者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 CT扫描使爆裂性眶骨骨折及相邻颅面骨骨折诊断定位明确,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手术复位、合理应用固定材料是修复这类复杂骨折的可靠方法.

    作者:王玉新;贾广学;杨鸣良;韩思源;邓春富;卢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第50届欧洲龋病研究大会动态

    作者:高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我们回顾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颈动脉体瘤的治疗资料,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作者:秦瑞峰;毛天球;顾晓明;雷德林;封兴华;周树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电子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是将电子枪取代传统的X线球管,发射高能量电子束,撞击阳极靶环产生的高能X线通过人体后,经探测器的数据采集、转化等过程,形成轴位二维CT图像,经工作站软件处理,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一次扫描140层,其纵向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高,三维重建图像和病变显示清晰.

    作者:杨震;寿柏泉;郑洪;董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同源盒基因Msx-1、Msx-2和Dlx-2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阶段的表达

    目的观察同源盒基因Msx-1、Msx-2和Dlx-2 mRNA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阶段的表达.方法取胎龄E11~E18和新生P1~P3小鼠的头或下颌,制备5 μm连续冠状切片.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Msx-1、Msx-2和Dlx-2 RNA探针.原位杂交后观察Msx-1、Msx-2和Dlx-2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中的表达.结果在牙胚发育过程中,Msx-1转录信号始终只在间质细胞中观察到,在上皮细胞中呈阴性.Msx-2和Dlx-2在牙源性上皮和间质中均表达,在磨牙发育起始期二者表达相似,但在随后的牙胚发育过程中,它们出现不同的表达特征.结论牙胚发育过程中,Msx-1、Msx-2和Dlx-2有不同的表达特征,可能共同参与调控上皮和间质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马丽;陈智;宋光泰;樊明文;张旗;王志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