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鼠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赵淑贤;王强;程政;景娟;王敏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动物, 实验, 再生
摘要: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 对鼠牙槽骨缺损修复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20只实验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动物牙间牙槽骨人工制备2 mm×2.5 mm骨缺损区, 实验组骨缺损区填入浸有TGF-β1溶液的明胶海绵块,对照组只填入明胶海绵块.术后1、2周及1、3个月分别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①实验组:术后1周,骨缺损区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可见牙槽骨变性坏死;术后2周,炎性渗出明显吸收,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长活跃,可见骨样组织和少量骨组织;术后1~3个月,新生骨组织范围扩大,钙化程度加强.②对照组:术后1周,骨缺损区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周,炎性渗出吸收,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长活跃;术后1个月,骨缺损区周围有成骨细胞;术后3个月,骨缺损边缘有少量新骨沉积.结论 TGF-β1可诱导牙槽骨再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和过度鼻音的研究

    目的 对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congenital velopharyngeal insuffence,CVPI)定量研究.方法 应用气流、气压测定仪对27例CVPI患者测量口腔压力、鼻腔气流及腭咽闭合面积, 比较CVPI患者在发hemper和papa音时与正常语音者之间的变化值.结果 CVPI和正常语音两组间在口腔压力和腭咽闭合面积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间的鼻腔气流量差异有显著性(P<0.07).结论 诊断CVPI仅用传统的0.20 cm2这一标准不能真实反映腭咽闭合功能,CVPI患者的鼻腔气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王国民;袁文化;蒋莉萍;李青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MHC分子在诱导口腔鳞癌CTL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分子在诱导自体口腔鳞癌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中的作用.方法 对9例口腔鳞癌中的肿瘤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C和HLA-DR抗原进行检测,将其中5例HLA-ABC抗原表达>50%和HLA-DR抗原表达>35%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①自体肿瘤细胞经处理后作刺激细胞,并用MHC单抗阻断刺激细胞上的HLA-ABC和(或)HLA-DR抗原,检测自体肿瘤细胞诱导的CT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分泌水平.②阻断靶细胞上HLA-ABC和(或)HLA-DR抗原,观察MHC单抗对自体刺激细胞(未加单抗处理)诱导的CTL细胞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①各病例的各实验组刺激细胞诱导的CTL杀伤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依次为:DR抗原阳性刺激细胞组>ABC抗原阳性刺激细胞组>ABC和DR抗原均阴性刺激细胞组,抗ABC 单抗可完全阻断CTL特异性分泌TNF-α;②各实验组单抗对CTL的杀伤活性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抗ABC单抗为52%;抗DR 单抗为27%;抗ABC 单抗+抗DR 单抗为72%. 结论口腔鳞癌细胞上的MHC-I、Ⅱ类抗原在诱导自体CTL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宏宇;李金荣;赵怡芳;王秀丽;卢海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窝沟釉质成形术对封闭剂渗透性及密合性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封闭剂的渗透性和密合性,进一步探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离体牙60颗,分为A、B、C 3个组,A、B两组分别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 EST)和窝沟杯刷清洗封闭术(cup-shaped brush sealant technique ,CST),C组作为对照组,进行酸蚀、隔湿干燥后涂封闭剂光照.采用染料浸染法和体视镜观察封闭剂的渗入程度以及与牙面间的密合程度.结果 EST组封闭剂渗入程度为(83.75±13.11)%,CST组为(55.30±11.98)%.封闭剂与牙尖斜面间缺陷出现率EST和CST分别为7.32%和19.51%;封闭剂与窝沟侧壁间缺陷出现率分别为16.07%和38.93%.结论 EST比CST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密合性.

    作者:俞未一;孙卫斌;张光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Digora数字化摄影设备,对88例患者的105颗牙齿行根尖片拍摄.结果 与根尖片传统摄影技术比较,曝光时间减少50%~80%,质量评价:甲级88张,乙级12张 ,丙级5张.结论 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具有传统根尖片摄影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因而为口腔临床及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铁军;赵燕平;张祖燕;朱宣鹏;吴运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口腔粘膜鳞癌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酶标法对20例口腔鳞癌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9例口腔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结果 口腔鳞癌中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高于正常口腔粘膜,9例自身对照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值高于癌旁组织.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对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华;吴葆萱;吴求亮;张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Le Fort Ⅰ型截骨相关的翼腭管解剖研究

    目的 研究翼腭管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临床Le Fort Ⅰ型截骨手术提供指导.方法 对30具国人头颅标本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在Le Fort Ⅰ型截骨水平,上颌窦内侧壁从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的平均距离是35.25 mm.颧牙槽嵴至翼腭管25.41 mm,翼腭管至中线16.68 mm,犁状孔边缘至中线的距离是13.87 mm,骨性鼻中隔长度是46.27 mm.犁状孔边缘至翼腭管连线与矢状面的夹角为6°14′.结论 本结果对Le Fort Ⅰ型截骨时上颌后区的解剖提供了数据,为避免损伤腭降动脉提供安全的指导.

    作者:华泽权;胡欣;陈志洪;宋九余;佟浩;李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EGF、TGF-β及胰岛素对兔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um growth factor, 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及胰岛素对兔骨骼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 S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EGF、TGF-β和胰岛素对兔骨骼肌SC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体外培养过程中,EGF和胰岛素促进兔骨骼肌SC增殖的作用较TGF-β明显,以胰岛素的作用为显著,并且其促进作用随实验中所用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 EGF、TGF-β和胰岛素均能促进兔骨骼肌SC的增殖,为体外对兔骨骼肌SC进行研究提供细胞来源.

    作者:徐蓬;顾晓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设置缓冲间隙对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

    目的 分析设置缓冲间隙对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正中开闭口运动中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受力状态,分析冲击载荷下缓冲间隙的设置对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 缓冲间隙的设置可以降低种植体内部、种植体软硬组织界面和义齿基托内应力的峰值,易引起种植体侧方界面骨吸收的压应力峰值降低了约52%.结论 设置缓冲间隙有利于保护种植体界面软硬组织的健康,防止义齿基托折裂,提高种植义齿的远期成功率.

    作者:宋文植;尹万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第四届中国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倍受关注

    作者:张忠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鼠实验性牙齿移动诱导中枢立即早期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与调节

    立即早期基因(i mmediate early gene, IEG)c-fos与c-jun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表达与伤害性感或痛觉调制有关.激在数十分钟内作出反应.正畸牙齿移动使患者产生不适或疼痛,这种刺激能否诱导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c-fos与 c-jun的表达,尚未见文献报道.本项实验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牙齿移动过程中立即早期基因在中枢的表达及吗啡对其的调节作用.

    作者:冯雪;段银钟;林珠;王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喷砂对钛铸件表面结构的影响

    本项研究通过对纯钛铸件表面经不同条件喷砂后,铸件减重(Wt)与表面粗糙度(Ra值)的测定及金相观察,考察喷砂对其表面结构的影响,为纯钛铸件的后期表面处理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程静涛;郭天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人唾液对致突变物的灭活作用

    日常饮食中存在着多种有害化学物质,随着饮食从口腔进入人体.研究表明,唾液中可能存在着天然的防御机制,能够对抗人类接触的天然及合成的化学物质的毒性.为了探讨唾液对致癌物、致突变物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对人体的保护功能,我们利用抗Ames试验对人唾液的抗突变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推测肿瘤患者唾液的抗突变功能可能有减退或低下.为了验证此推测,我们又检测7例肿瘤患者唾液的抗突变能力.

    作者:王江华;司徒镇强;钟念新;刘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错(牙合)畸形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人格倾向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错(牙合)畸形与患者自我意识及人格倾向的关系.方法 选择成都市健康和患有不同类型、程度错(牙合)畸形的大学生共240例,分为Ⅰ、Ⅱ、Ⅲ类错(牙合)及无错(牙合)正常组,每组60例;其中各错(牙合)畸形组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各20例.选用躯体自信量表(the body-esteem scale, BES)和艾森克个性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分别对样本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①各组样本BES各分量表之间,正常组面部外观分量表分值显著高于Ⅱ、Ⅲ类错(牙合)的中度、重度组;②各组样本EPQ各分量表之间,正常组E量表T值显著高于Ⅱ、Ⅲ类错(牙合)的重度组,而N量表T值则显著低于Ⅱ、Ⅲ类错(牙合)的重度组;③在各样本的BES各分量表与EPQ各分量表之间,仅面部外观分量表分值与E量表T值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N量表T值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①中度与重度Ⅱ、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对自己颜面部的自信低于健康人群;②重度Ⅱ、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内向型人格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人格倾向均高于健康人群;③个体对自己面部外观的自信程度越高,其外向型、情绪稳定型人格倾向就越高;反之,则内向型、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就越高.

    作者:陈嵩;陈扬熙;云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国际互联网中与口腔相关的部分网址

    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影响日益扩大,给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些口腔院校及研究机构都在互联网上设立了自己的网址和主页,介绍院校特点和在口腔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并可直接通过电子信箱发函给对方,还可在国际互联网的专题讨论组(Mailing Lists)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进行专题讨论.

    作者:王文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酶水平的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种植体修复后第1年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量及其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及骨丧失的关系.方法 以基台连接术后1~1.5个月为基线,修复后3、6、12个月时分别对12例患者26个Branemark种植体的52个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GCF量、GCF-AST、GCF-ALP水平在修复后第1年内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时期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组的GCF量、GCF-AST、GCF-ALP水平普遍高于健康组,且有随炎症程度加重而升高的趋势.有骨丧失位点的GCF量、GCF-AST、GCF-AL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骨丧失位点.结论 GCF 量、GCF-AST、GCF-ALP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状况及骨组织的变化.

    作者:李晓军;沙月琴;曹采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高压氧用于年轻恒牙再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年轻恒牙脱位再植后,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牙髓牙周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 对69例年轻恒前牙脱位患者的138颗患牙行再植术,术后分为 HBO组和对照组,HBO组给予 HBO治疗10 d,对照组不给予HBO治疗,进行对照.结果 HBO组和对照组的牙再植总成功率分别为97.26%和70.7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后失牙情况:HBO组1颗 (1.37%),对照组 12颗 (18.46%),两组失牙率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01).结论 HBO对保存脱位年轻恒牙活髓、减少牙根吸收和防止再植牙松动有显著作用,能提高其再植的成功率.

    作者:陈发明;孙海花;贾保军;邓玲玲;吕新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金瓷比色板的制作、色度值测定及临床应用

    目前,VITA成品比色板在国内烤瓷修复中应用广泛,但其指导临床配色存在一定缺陷[1].为此,我们研制了一副金瓷比色板,以期提高临床配色的准确性.

    作者:孙剑;杨宏军;王忠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下颌骨中心性神经纤维瘤一例

    神经纤维瘤可发生在头颈部任何部位,好发的部位是舌.我们遇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南;杨龙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固定矫治器对错(牙合)患者牙周组织影响的研究

    目的 明确放置固定矫治器是否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方法 本项研究随机选择16例错(牙合)患者,在固定矫治器放置前1周进行临床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和探诊深度(pocket depth, PD)的检查以及龈下细菌的检测(刚果红染色细菌涂片),以所测得的数值作为基线水平;在固定矫治器放置后1周、3周、5周和8周分别进行临床牙周指标检查和龈下细菌的检测.结果 固定矫治器的放置可引起临床牙周指标显著增高(与治疗前比较,P<0.001).龈下菌群发生变化, 球菌减少(P<0.005)、螺旋体增多(P<0.001)、梭形菌增多(P<0.01).结论 固定矫治器的放置可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对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进行规范的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赵弘;谢以岳;孟焕新;陈智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恶性牙源性钙化囊肿五例

    恶性牙源性钙化囊肿(malignant calcifying odontogenic cyst, MCOC)是极为罕见的牙源性恶性肿瘤,现报告5例.

    作者:卢勇;吴兰雁;王炼;高田隆;周志瑜;二阶宏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