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刘开祥;崔德华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关肠道气体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关系的研究正逐渐受到重视,笔者也曾对FD患者的肠道气体进行定量分析[1].本研究旨在了解FD患者肠道动力与肠道气体积分(GVS)之间的联系,探讨肠道动力在FD患者肠道气体潴留中的作用.
作者:蔡振寨;夏宣平;曹曙光;薛战雄;郑君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抗原CA125在正常子官内膜及其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经分段诊刮或宫腔镜检查获得的子宫内膜标本242例,其中正常增殖期内膜24例,分泌期内膜21例,非功能性子宫内膜息肉24例,单纯型增生过长24例,复杂型增生过长26例,子宫内膜腺癌1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CA125在子宫内膜及其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A125 在子宫内膜及其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不同:分泌期及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为弱阳性及中等程度阳性,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功能性息肉、复杂型增生过长组织中等以上阳性率高于单纯性增生过长,三者CA125阳性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2,P<0.05);子宫内膜癌CA125阳性表达在病理Ⅰ、Ⅱ级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98,P>0.05),但在Ⅰ、Ⅱ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Ⅲ级组织(χ2=11.975,P<0.01).结论 CA125 在子宫内膜及其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内膜组织的病理演变进程一致.
作者:何淑明;邢福祺;隋洪;吴又明;王永莉;黄东;陈光辉;孔紫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类较为罕见的先天件发育障碍性疾病,它表现为在某一消化道毗邻出现组织结构相同的圆形或管状消化道空腔.成人肠重复畸形在国内仅见个案报道,根治方法均为手术治疗.本文报道经内镜下切除的成人肠重复畸形1例,并结合文献,对该类疾病的发生部位、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陈兴玲;郑金英;江向红;贺晓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持续静脉泵入肝素及硝酸甘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持续静脉泵入肝素及硝酸甘油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23例,体外循环下CABG(CCABG)39例,另从同期术前未用肝素的患者中随机抽取行OPCAB及CCABG者各4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肝素及硝酸甘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缓解效果,并分别比较其在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对患者输血量、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术前持续泵入硝酸甘油及肝素能有效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用及未使用体外循环的患者肝素化前后活化凝血时间及肝素化所用肝素量、输红细胞及血浆量、术后24h引流量、血小板计数及术后凝血功能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严重冠脉病变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持续静脉泵入肝素及硝酸甘油安全且效果良好,对手术无明显不利影响.
作者:王明岩;高长青;吴扬;肖苍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7-2010年在发病24h内成功进行急诊PCI的534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分为4组:A组(n=260),未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B组(n=96),进行溶栓治疗;C组(n=143),进行血栓抽吸;D组(n=35),联合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相关资料以评价联合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对无复流的影响.结果 在534例患者中,发生无复流138例(25.8%),A、B、C、D组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32.7%(85/260)、20.8%(20/96)、21.7%(31/143)和5.7%(2/3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联合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可显著降低ST段抬高型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
作者:刘长福;王长华;陈韵岱;孙志军;刘宏斌;陈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在中国华北地区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核苷(酸)类药物基因型耐药突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提取2377例慢性乙肝(1942例)和乙肝相关肝硬化(435例)患者血清HBV DNA,采用巢式PCR扩增反转录酶(RT)基因区,对PCR产物直接测序,根据所测RT/S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BV基因亚型,检测RT区耐药突变,将数据录入HBVdb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HBV各基因亚型的例数为B1型10例(0.4%),B2型344例(14.5%),B3型6例(0.3%),B4型8例(0.3%),C1型28例(1.2%),C2型1937例(81.4%),C3型21例(0.9%),C4型6例(0.3%),D型17例(0.7%).B2和C2亚型患者之间在性别、HBV DNA载量、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水平、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中,C2亚型病毒感染的拉米夫定耐药突变V173L、L180M、M204I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A181V检出率显著高于B2亚型病毒感染(P<0.05);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中,B2亚型病毒感染的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N236T检出率显著高于C2亚型病毒感染(P=0.014).结论 我国华北地区流行的HBV以C型和B型为主,其中C2和B2为主要亚型,HBV基因亚型可能会影响临床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突变发生率.
作者:李晓东;李庆虹;李进;周渝霞;郝玉清;戴久增;李乐;姚增涛;张玲霞;徐东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对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患者早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年9-10月北京安贞医院院心脏外科监护病房收治的OPCABG术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150mg+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每12h一次,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每12h一次.观察两组用药前后PaO2、PaO2/FiO2、PA-aO2、SaO2等指标,并观察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以及呼吸机辅助时间、撤离机械通气后患者浅快呼吸指数(RSBI)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PaO2、PaO2/FiO2、PA-aO2、SaO2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可显著改善OPCABG术后患者早期呼吸功能.
作者:周啸;徐岩;周晔;宋铁鹰;贾士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鱼藤酮暴露对C57BL小鼠行为学和中脑黑质区病理学的改变,并观察鱼藤酮对中脑黑质区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鱼藤酮组(n=14)和对照组(n=10).鱼藤酮组给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1mg/kg,1次/d,连续注射40d;对照组经相同方式给予相同体积的DMSO和生理盐水混合液.采用自由活动实验和游泳实验评价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syn的表达,RT-PCR检测α-sy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行为学观察发现,鱼藤酮组自由活动实验和游泳实验显示,末次给药后3d鱼藤酮组和对照组小鼠穿梭距离分别为165.4±5.5、257.6±4.6格,下肢站立次数分别为20.3±3.3、34.9±3.5次;游泳实验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1.8±0.4、2.8±0.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鱼藤酮组TH阳性细胞计数(18.5±4.0个)比对照组(24.2±2.4个)明显减少(P<0.05).鱼藤酮组中脑黑质部存在α-syn阳性包涵体,且α-syn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值(2160.00α±86.20)较对照组(1698.00±78.22)明显增加(P<0.01).结论 慢性鱼藤酮中毒能诱导C57BL小鼠发生PD样的行为学和病理学改变,导致中脑黑质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促使α-syn表达增高并聚集.
作者:万金城;张玉平;龙汉春;赵臣勇;周长青;彭国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姜黄素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联用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MS-275组(分别用1、2、4、8μmol/L的MS-275 单独处理细胞24、48h)、姜黄素组(分别用10、20、40、8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MS-275+姜黄素组(1μmol/L MS-275+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单用或联用对细胞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S-275和姜黄素单用都能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杀伤DU145细胞;小剂量MS-275(1μmol/L)+姜黄素(20μmol/L)联用时能够协同杀伤细胞,两种药物联合处理细胞48h后,细胞的生存率仅为45.9%;细胞周期检测表明MS-275和姜黄素联用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的亚G1峰,提示DU145细胞被诱导凋亡;Western blotting 结果证实联合用药48h后,细胞内生存信号蛋白激酶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同时凋亡标志蛋白 PARP 发生剪切.结论 MS-275和姜黄素联用可以协同杀伤 DU145细胞,并通过抑制细胞内Akt和ERK生存信号通路的活性来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杜芝燕;赵名;徐元基;马健;于晓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 NF-κB65、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C、D、E组),每组10只.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后,C、D、E组分别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80、160mg/(kg·d)腹腔注射,A组和B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8周末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24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Scr)、尿素氮(BUN);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皮质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65、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C、D、E组FBG、UAER、Scr、BUN均高于A组(P<0.01或P<0.05),但明显低于B组(P<0.01或P<0.05).光镜及电镜下,C、D、E组肾脏病理改变较B组明显改善,且肾组织NF-κB65、TNF-α表达较B组减少.结论 葛根素能减少尿白蛋白,改善糖代谢、肾功能和肾组织结构,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NF-κB65、TNF-α表达有关.
作者:崔秀玲;王远征;刘晓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肽CLTTWAPAC与内毒素休克 BALB/c小鼠肝血管的靶向性结合作用.方法 构建pET14b-SBP和pET14b-SBP-CLTTWAPAC 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诱导表达纯化蛋白SBP和SBP-CLTTWAPAC.建立内毒素休克小鼠模型,将9只内毒素休克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①PBS对照组(经尾静脉先后注射灭活空噬菌体、PBS和噬菌体CLTTWAPAC,间隔5min);②SBP对照组(经尾静脉先后注射灭活空噬菌体、SBP和噬菌体 CLTTWAPAC,间隔5min);③SBP-CLTTWAPAC 组(经尾静脉先后注射灭活空噬菌体、SBP-CLTTWAPAC和噬菌体CLTTWAPAC,间隔5min).小鼠左心室灌流后取肝匀浆称重,行噬菌体计数,计算各组肝噬菌体单位重量滴度.结果 PBS对照组与SBP对照组肝噬菌体单位重量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 185±57 824pfu/g vs 468 290±74 106pfu/g,P>0.05),而SBP-CLTTWAPAC组肝噬菌体单位重量滴度(176 059±98 506pfu/g)显著降低,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TTWAPAC可竞争性抑制噬菌体CLTTWAPAC与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血管的结合,进一步证明 CLTTWAPAC靶向性结合于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血管.
作者:冯国开;邓鹏;姚琦;刘锐;邓间开;姜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SPE)对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COC1/DDP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COC1/DDP裸鼠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GSPE高浓度组、GSPE低浓度组、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以200mg/kg GSPE、100mg/kg GSPE及生理盐水灌胃[10ml/(kg·d)].3周后处死裸鼠,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率,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细胞Livin和caspase-3的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GSPE高、低浓度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分别为351.23±15.52、432.51±18.36mm3)明显小于对照组(594.49±16.33mm3,P<0.05).FCM检测显示GSPE高、低浓度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6.25%、29.31%,明显高于对照组(1.03%,P<0.01).与对照组相比,GSPE能明显降低Livin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P<0.01或P<0.05),增加caspase-3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P<0.01或P<0.05).结论 GSPE可能是通过降低Livin的表达、增强caspase-3的表达而显著抑制COC1/DDP细胞移植瘤的生长,促进COC1/DDP细胞的凋亡.
作者:蒋兴伟;钟玲;池余刚;胡琴琴;徐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重组表达登革1型病毒NS1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RT-PCR扩增编码登革1型病毒NS1蛋白的基因序列,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后经酶切测序鉴定,获得重组质粒pET-NS1.进一步使用IPTG诱导表达,经免疫印迹鉴定后,采用蛋白浸提方法从SDS-PAGE胶中纯化回收融合蛋白,并通过透析对目的蛋白进行复性;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体效价.结果 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登革1型病毒 NS1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重组NS1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的50%以上,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免疫印迹表明表达的重组NS1蛋白能够为登革病毒兔抗血清识别,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效价>1:1 000的抗登革病毒NS1蛋白的鼠多克隆抗体.结论 原核表达的重组NS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诱导产生的多克隆抗体能够有效识别天然NS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登革病毒NS1蛋白及其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梅竹;邓永强;曹飞;于曼;朱舜亚;秦成峰;秦鄂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国产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减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体重40~80kg,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明视经口气管插管.L组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1/3均匀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C组气管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拔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应用降压药情况,有无呛咳与屏气反应及气管插管后合并的咽痛、咽部不适感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无显著差异.L组拔管时的血压、心率及应用降压药的比例均低于C组,呛咳、屏气反应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C组,但拔管后咽部异物感的发生率高于C组.两组咽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术后1d咽部异物感及咽痛均明显好转.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可减轻气管导管拔除时的呛咳与屏气,抑制应激反应.
作者:刘小颖;王薇;杨秀凤;关婷婷;吴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军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驻南方某部军人进行GERD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按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定义,对胃灼热、反酸,反食、非心源性胸痛等GERD典型临床表现进行评分,根据其严重程度和频次进行评分,计算出每位被调查者的总积分(Sc),Sc≥12分列入病例组,Sc<12列入非病例组.结果 共选取驻南方某部军人2400余人进行调查,获得有效调查问卷2000份,GERD临床表现发生率为5.10%,以炮兵高,武警低,但不同兵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腹痛等的发生率及喉炎、咽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病例组(P<0.05),饮酒、高脂饮食、进食过饱、辛辣饮食、饮浓茶、便秘等的比例也高于非病例组(P<0.01).年龄(OR=1.112)、高脂饮食(OR=1.136)、进食过饱(OR=1.765)、辛辣食物(OR=1.575)、浓茶(OR=1.760)、便秘(OR=3.154)、压力(OR=1.085)与GERD临床表现发生的关系较大.兵种、体重指数(BMI)、抽烟,饮酒、甜食、咖啡等与GERD发生的无明显关系.结论 军人GERD患病率与亚洲普通人群相似,且临床表现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庄惠军;王雯;沈许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子宫肌壁间妊娠是十分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其发病率为1/30 000[1],本文报道我院成功保守治疗的胚胎移植后发生宫内妊娠合并肌壁问妊娠的患者1例.
作者:潘琼;薛敏;程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对高糖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内脏脂肪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高糖膳食喂养SD大鼠6周复制非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IR大鼠随机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和罗格列酮(ROS组),每组10只.取普通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对照组(CN组,n=10).从第7周开始,ROS组给予罗格列酮10μmol/(kg·d)灌胃,持续6周,CN组和IR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于实验的第6和第12周检测大鼠收缩压、体重和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于实验的第12周末,取大鼠皮下、内脏脂肪组织,计算脂体比,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与CN组比较,IR组的收缩压、HO-MA-IR、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P<0.01).与IR组比较,ROS组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以外,前述各项指标均降低(P<0.01).三组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均在正常范围,且三组的体重和脂体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TNF-α表达于内脏脂肪组织的细胞间质,脂肪细胞本身未见TNF-α表达.IR组脂肪组织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N组和ROS组(P<0.01),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明显减轻高糖膳食诱导的非肥胖IR大鼠的IR状况及血脂、血压异常,并能抑制内脏脂肪组织细胞间质TNF-α的过度表达.
作者:刘颖;刘志民;何金;赵瑛;闽密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6Gy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组织信号转导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动态变化.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48只,5~6周龄,经6Gy γ射线照射后,分别于照射后1、6、14、28d分批活杀取胸腺.提取胸腺组织总RNA,应用快速高通量cD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γ射线照射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特别是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 小鼠经6Gy γ射线照射后,随时间推移,胸腺组织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数目逐渐减少,照射后1、6、14、28d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126、43、27和0个.辐射所诱导的胸腺组织信号转导差异表达基因在照射后不同病理阶段,涉及不同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Wnt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PI-3K/AKT通路、NIK-I-κB/NF-κB级联信号通路等.结论 6Gy γ射线照射小鼠胸腺组织信号转导基因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并且显示出时间上的明显差异.
作者:杜丽;姜竺君;崔玉芳;马琼;柳晓兰;谢玲;董波;孙嵘;罗庆良;满其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消旋多沙唑嗪[(±)DOX]及其光学异构体对高脂饮食家兔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细胞的增殖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兔高脂饮食4周后,选取造模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4组(n=10):高脂模型组、左旋多沙唑嗪[(-)DOX]组、右旋多沙唑嗪[(+)DOX]组和消旋多沙唑嗪[(±)DOX]组.另设普通饮食组(n=10).(-)DOX组、(+)DOX组和(±)DOX组均连续9周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0mg/kg,普通饮食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无菌双蒸水腹腔注射.比较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G0/G1 期细胞百分率、S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增殖指数(PI),并分析各组心室肌病理变化.结果 与普通饮食比较,高脂模型组心肌组织的G0/G1 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而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PI)显著降低(P<0.05);(-)DOX及(+)DOX组的G0/G1 期细胞百分率、S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PI均恢复至普通饮食组水平.各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普通饮食组心肌组织未见异常;高脂模型组可见心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DOX组及(±)DOX组高脂饮食诱发的家兔心室肌病理变化显著减轻,而(+)DOX组心室肌病理变化加重.结论 长时间给予(-)DOX可改善高脂饮食所致的家兔心脏损害.对于高脂血症相关的心室肌病理学改变和细胞增殖周期变化,(-)DOX和(+)DOX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光学选择性.
作者:曹雪滨;王荣英;杨梅;张刚;崔英凯;任雷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改善原位肝移植患者手术过程中胃黏膜灌注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接受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5)和乌司他丁组(U组,n=15).U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即给予乌司他丁4000U/kg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2000U/(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则等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两组术前(T0)、无肝期前20Min(T1)、无肝期5min(T2)、无肝期30min(T3)、新肝期5min(T4)、新肝期30min(T5)及术毕(T6)时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心输出量(CO)、胃黏膜pH值(I-pH)及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结果 两组患者在T2时,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CO较T0明显降低(P<0.01),且HR明显增快(P<0.01);至T4时CVP及CO恢复至正常.但上述改变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在T3、T4、T5、T6时I-pH均降低(P<0.01),Pg-aCO2均升高(P<0.01);但U组患者在T4、T5、T6时I-pH降低的幅度、Pg-aCO2升高的幅度均明显低于C组患者(P<0.05,P<0.01).结论 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以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肝移植术中胃黏膜灌注不足.术中持续静脉给予乌司他丁有利于改善胃黏膜灌注.
作者:刘秀珍;王卓强;魏昌伟;王恒林;张斌;陈绪贵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