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余;邹文瑾
目的:探讨医护配合培训模式在透析室护士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取医护配合急救培训方法对12名透析室护士进行急救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急救理论和急救技能进行考核,比较考核结果.结果:培训前后急救理论和急救技能考核差异明显;医护配合模拟抢救心搏骤停患者,整个过程所用时间明显缩短;调查显示,所有受训护士认为培训增强了急救技能,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结论:医护配合培训模式在透析室护士急救教学中,效果良好,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质量.
作者:刘晔;赵茹;杨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胃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
作者:年禾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护理的意义.方法:收治妇科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身体恢复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不仅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还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
作者:张聪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IG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IGF-1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IGF-1阳性标本与阴性标本中MVD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标本与VEGF阴性标本中MVD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并与肺癌的分期、转移和分化相关.IGF-1的高表达与肺癌的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郑勇;周鹏云;崔亮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华法林是常见的口服类抗凝药物,全面且正确地了解其和相关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保证华法林安全应用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华法林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因、与西药产生的相互作用、与中草药产生的相互作用、华法林药物的安全应用,指出正确应用药物联合及加强检测INR数值可降低临床治疗风险.
作者:王曦林;余海清;舒红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强化临床思维训练,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促进师生互动,有利于利用网络及时更新信息知识.因此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作者:盛斌武;杨刚华;张剑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超声激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48 h、10d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三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浸泡及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高锰酸钾浸泡后胰岛素混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8%(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36.72±5.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4.82±7.36)d(P< 0.01).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罗辑;邓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的临床监测抢救经验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失血性休克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止血有效117例,止血有效率97.5%.子宫切除3例,子宫切除率2.5%,抢救成功率100.0%.平均流血时间(11.2±2.4)d,平均出血量(984.2±192.2)mL,平均手术时间(57.1±9.1)min.结论:临床监测抢救及严格的护理措施是救治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的关键.
作者:王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同期非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b和Tn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发生的0~8h后,观察组患者的Mb和TnI含量均显著升高;8~24h后,Mb含量明显下降,而TnI含量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的Mb和TnI含量在AMI发生的0~24 h内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依据,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检测指标.
作者:马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切口疤痕处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切口疤痕处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宫腔镜电切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切口疤痕处妊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产生的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韩培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MRI影像学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结果:单发120例,多发60例.瘤体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瘤体直径1.2~10.5 cm.黏膜下型15例,浆膜下型43例,壁间型62例.MRI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结论: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是子宫肌瘤MRI影像学的主要特征.
作者:肖贵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研究糖皮质激素及嘌呤类似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通过文献复习的形式来研究和分析出糖皮质激素及嘌呤类似物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具体用药时机、患者用药适应性、实际用药疗程、具体疗效以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等.对于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的轻、中型患者,其疗效并不理想,而采用糖皮质激素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特别适用于患者重型活动期,同时本身属于暴发型的典型患者;在进行给药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及范围来直接选择相应的、合适的药物剂量以及给药方式.嘌呤类似物本身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所依赖的UC病例,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维持激素疗效,缓解用药疗效不明显的轻、中度炎症、瘘管性病变,还有激素依赖性CD病例等.
作者:奎映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根据“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及“主病主方”思想,倪诚教授临证中非常重视辨别体质,以辨体与辨病相结合诊疗各种疾病,标本兼顾,疗效显著.
作者:何丽清;倪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108例,通过询问现病史,进行全面检查,并借助实验室、X线、B超诊断性腹穿等进行诊断.并查明原因,对症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急腹症患者的早期诊断:要询问患者的现病史,进行全面检查,并借助实验室、X线、B超诊断性腹穿等.查明原因,对症治疗是治疗急腹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伏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中一次法和多次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治慢性根尖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给予一次法根管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疼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中一次法和多次法术后疼痛发生率无差异.根管治疗中一次法能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有效缩短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提升临床工作的效率.
作者:叶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6%和81%.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作者:宋伊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终止妊娠的时机与分娩方式的临床影响.方法:收治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67例,对孕产妇进行不同时机以及不同的分娩方式的终止妊娠,同时对母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33周之前分娩与33~36周分娩、超过了36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窒息相较于经阴道分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应该尽可能选择34周之后终止妊娠,剖宫产为首选的分娩方式.
作者:任琼;贾子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方法:收治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药物、饮食、便秘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便秘36例,发生率45.0%,男24例(66.7%),女12例(33.3%),年龄45 ~ 81岁,平均61.2岁;便秘发生时间:化疗1个周期内发生便秘5例(13.9%),化疗2个周期18例(50.0%),化疗3个周期16例(44.4%),便秘分级1~2级,其中1级17例,2级19例.便秘因素:心理因素52例(65.0%),药物因素20例(25.0%),饮食因素18例(22.5%),化疗后不良反应17例(21.3%),有27例患者有2种相关因素.结论: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饮食因素、化疗后不良反应是导致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对植入性胎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植入性胎盘患者86例,36例先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再行剖宫产术,为介入组,50例行常规剖宫产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介入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介入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24 h失血总量、术中输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应用于植入性胎盘患者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和输血量,为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或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赢得时间;但并没有降低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
作者:黄雅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