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漱泰含漱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效果观察

尹林

关键词:漱泰含漱液, 牙本质过敏, 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漱泰含漱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效果。方法:收治牙本质过敏患者200例,分析临床资料。采用漱泰含漱液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牙本质脱敏的有效率。结果:漱泰含漱液治疗牙颈部、颌面窝洞、颌面磨损过敏的有效率分别为100%、100%、90%。结论:漱泰含漱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效果好、操作方法简捷、使用方便,如适应症掌握得当,脱敏效果良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0例,给予中医药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3例,显效74例,有效4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8.67%。结论: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志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为“骨痿”“骨枯”“肾虚”等。根据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对证施治,效果显著。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中医临床研究现状阐述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作者:刘玉欢;李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流产后关爱服务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人工流产妇女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观察组,重复流产率20.0%,高危流产率13.3%,5个月后再次人工流产率8.3%,未避孕率6.7%,常规避孕率18.3%,高效避孕率75.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应用于人工流产后的女性中,能够降低重复流产率,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

    作者:李小芬;许培坤;周秋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糖尿病认知能力、行为方式以及空腹血糖。结果:干预后,两组遵医嘱用药率、健康饮食率、运动锻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

    作者:牛磊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分析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结果:阴道试产组33例,其中分娩成功29例,试产成功率87.87%,试产失败急行剖宫产4例。择期剖宫产组65例。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一定条件下实施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作者:赵振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1型糖尿病外周炎性细胞因子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1型糖尿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功能的变化。方法:收治1型糖尿病患儿35例为T1DM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 IL-1α、IL-6、IL-10、IL-12、TNF-α的含量及 PBMCs 在 PHA 作用下分泌IL-1α、IL-6、IL-10、IL-12、TNF-α的能力。结果:T1DM 组 IL-1α、IL-6、IL-10、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1DM 组 PBMCs 在 PHA 作用下分泌的 IL-1α、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1DM 组PBMCs在PHA作用下分泌的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1型糖尿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上调外周血炎性因子含量和下调抗炎因子分泌能力。

    作者:连超炜;何金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检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血液检验的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血液学检验中的危险性,认为穿刺针头、刀片伤及自身、皮肤破损、黏膜接触是3种直接传播途径,阐述了血液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检验人员要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等。

    作者:谢育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感染性肺炎患儿11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基本指征改善指标(吸痰次数、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明显提高婴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飞;李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特殊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及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特殊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胎膜早破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7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及效果影响显著。

    作者:公秀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变化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EA及CA-199水平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10例,检测CEA和CA-199水平,分析其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在复发患者中,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监测结直肠癌术前、术后CEA、CA-199水平,对判断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亚葵;钟琼仙;沈丽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相关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给予护理,对比两组的急救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较大。

    作者:潘小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退热及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性高,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张中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4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0例老年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化验是确诊白细胞减少症的重要途径,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可出现在住院的各个时期,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联合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易致白细胞减少症。结论:应重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值的监测,加强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时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复查,以确保安全、有效,避免不良后果。

    作者:张瑜;张燕;余发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230例,实施护理应急预案。结果:医院成功救治患者219例,死亡11例,其中因伤势过重,来院即死亡10例。结论: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有效救治患者,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实际价值。

    作者:李便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在脑动脉狭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脑动脉狭窄患者130例,对比TCD和MRA检查的效果。结果: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TCD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95%、95.1%、81.93%和95.72%;MRA则分别为79.01%、92.48%、73.56%和94.33%。两种仪器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TCD与MRA均具有较好的相符性,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诊断脑动脉狭窄。

    作者:白璇;蔺慕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

    目的: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现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时期,医院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也要向网络化发展,因此,加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对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探讨,并对现代化医院档案工作的筹建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总结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将5892份血液标本按检测方式分为酶联组(2946份)和胶体金组(2946份),酶联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胶体金组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酶联组标本呈阳性197份(6.69%),胶体金组标本呈阳性195份(6.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中,均属于较可靠的方式,两者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巧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收治 PCI 治疗冠心病患者2432例,分析其中2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结果:女性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性别、糖尿病史、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以及 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均属于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没有相关性。结论:使用GPⅡb/Ⅲa药物、性别、入院诊断ACS、糖尿病溃疡病史均为PCI治疗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叶林;魏则文;李坚;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科心理护理方法介绍

    在儿科护理中,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患儿的身心康复有明显的效果。坚持做好心理护理,可以改变患儿的不良习惯,有利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本文介绍了应用环境感应法、感官效应法、表情效应法、语言效应法、物品效应法等五种方法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

    作者:邓雪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