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赵振霞

关键词:分娩方式,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剖宫产率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分析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结果:阴道试产组33例,其中分娩成功29例,试产成功率87.87%,试产失败急行剖宫产4例。择期剖宫产组65例。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在一定条件下实施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4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0例老年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化验是确诊白细胞减少症的重要途径,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可出现在住院的各个时期,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联合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易致白细胞减少症。结论:应重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值的监测,加强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时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复查,以确保安全、有效,避免不良后果。

    作者:张瑜;张燕;余发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在脑动脉狭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脑动脉狭窄患者130例,对比TCD和MRA检查的效果。结果: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TCD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95%、95.1%、81.93%和95.72%;MRA则分别为79.01%、92.48%、73.56%和94.33%。两种仪器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TCD与MRA均具有较好的相符性,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诊断脑动脉狭窄。

    作者:白璇;蔺慕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SAA、CRP联合检测在孕妇脓毒症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在孕妇脓毒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脓毒血症孕妇100例及正常孕妇100例,分别检测血清SAA、CRP水平,比较SAA、CRP及SAA+CRP在诊断脓毒症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正常孕妇比较,脓毒症孕妇血清SAA、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在诊断孕妇脓毒症感染中,SAA、CRP及 SAA+CRP的敏感性分别为85.3%、66.67%、96.67%,特异性分别为92.8%、87.2%、94.4%。结论:血清SAA和CRP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孕妇脓毒症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范冬梅;李发红;钟丽;王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阴道顺产和剖宫产对妇女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影响的对比和康复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顺产和剖宫产妇女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情况,评估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初产妇70例,被分为阴道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的早期盆底功能情况。其中盆底肌不收缩型患者20例,阴道顺产组9例,剖宫产组11例,进行康复治疗,评估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剖宫产组的 POP、尿失禁率均低于顺产组(P<0.05),平均肌力评分高于顺产组(P<0.05)。顺产组及剖宫产组治疗后耐受测试平均值、持续收缩平均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耐受测试平均值、持续收缩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可降低产后POP及SUI的发生,对盆底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康复治疗有助于产妇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恢复。

    作者:曹士青;徐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分别施治。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传仁;许素贞;陈启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病案信息化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病案信息化的逐步应用,医院病案管理方法和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医疗管理、质量控制、临床诊疗及医学研究方面阐述电子病案的应用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作者:黄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与乳腺治疗仪治疗初乳痛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芒硝热敷加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初乳痛症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女性初乳痛症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治疗仪组各75例,药物组给予芒硝热敷加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仪组给予乳腺治疗仪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获1~3年的随访,药物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硝热敷加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初乳痛症效果明显,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魏亚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艾注射液临床研究进展及不良反应

    康艾注射液具有益气扶正、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文章主要分析康艾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进展及不良反应,以此帮助增强相关医学研究者对其的全面了解,为后期研究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助力。

    作者:张建军;陈小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呼吸内科重症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卿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给予 PFNA 内固定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 PFNA内固定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快,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作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叶鹏;李建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慢性肛裂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肛裂采用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括约肌侧切术(A组)与传统肛裂切除术(B组)各60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成功实施,A组创面愈合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具创伤小、安全的特点,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对保障远期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王毅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巴胺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巴胺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多巴胺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陈习云;黄丽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方式,试验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状况等。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状况等指标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脏的康复率。

    作者:张翠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HAMA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宇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漱泰含漱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漱泰含漱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效果。方法:收治牙本质过敏患者200例,分析临床资料。采用漱泰含漱液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牙本质脱敏的有效率。结果:漱泰含漱液治疗牙颈部、颌面窝洞、颌面磨损过敏的有效率分别为100%、100%、90%。结论:漱泰含漱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效果好、操作方法简捷、使用方便,如适应症掌握得当,脱敏效果良好。

    作者:尹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并发症针对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做好并发症的防护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文翠;韩启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中医分析重度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与治疗

    重度骨质疏松症易导致骨折及全身性的疼痛、活动困难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中医汤药、针灸等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较好。本文阐述了中医对重度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的分析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腾;李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12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恢复快,且疼痛程度低。

    作者:刘应忠;曹伟;薛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胆囊后三角与胆囊三角入路对比探讨

    目的:观察胆囊后三角与胆囊三角入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胆囊后三角入路,对照组给予胆囊三角入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胆囊后三角手术入路方式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躲避毗邻血管,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定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蒋连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