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贤树;杨颖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叶性肺炎患儿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冬季发病患者78例(39%),主要发病年龄6~10岁。痊愈率52%,好转率46.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58±3.49)d,平均住院治疗花费(4859.28±211.52)元。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症状、体征不明显时要尽快确诊,并给予针对性用药。
作者:刘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方式,试验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状况等。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状况等指标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脏的康复率。
作者:张翠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在孕妇脓毒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脓毒血症孕妇100例及正常孕妇100例,分别检测血清SAA、CRP水平,比较SAA、CRP及SAA+CRP在诊断脓毒症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正常孕妇比较,脓毒症孕妇血清SAA、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在诊断孕妇脓毒症感染中,SAA、CRP及 SAA+CRP的敏感性分别为85.3%、66.67%、96.67%,特异性分别为92.8%、87.2%、94.4%。结论:血清SAA和CRP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孕妇脓毒症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范冬梅;李发红;钟丽;王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孔庆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职业性急性汞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职业性急性汞中毒患者66例,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职业性急性汞中毒患者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疗效以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邬鸿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5%,治疗组总有效率91.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荣;宋芳丽;侯爱芳;李汾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分布现状。方法:送各类标本培养7101株,分析资料。结果:医院感染前5位病原微生物分别是肺炎雷克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结论: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加强使用广谱抗菌药和免疫抑制剂。
作者:贾惠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TAE)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的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8例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组2年无瘤生存率66.7%,传统手术组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位直肠癌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且能保留肛门,并发症少。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选择病例。
作者:李永军;钱复有;马魏;岩温;李猛;田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多巴胺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陈习云;黄丽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双向转诊制度是各大医疗机构之间,为患者开通的一种快捷的转诊治疗的绿色通道,患者通过此通道,疾病可以得到有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的制度。本文对扬州市各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作者:夏秋蓉;叶奎英;翁秀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耳浴法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结核性中耳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辅助治疗,试验组采用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干耳、用药后骨膜愈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突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治老年脊柱结核患者20例,对其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诊断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CT以及X线平片,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脊髓功能受损、脊柱叩击痛以及进行性的腰背疼痛等。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为脊柱的局部疼痛症状,使用磁共振诊断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张勇;柯焘;黄世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昌吉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用统一的调查表和标准化的调查用语一对一面谈完成调查问卷。结果: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是否有脑血管病史情况下,MCI的患病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昌吉市社区老年人MCI的患病率高于国内部分地区,高龄、低文化程度、无配偶和患脑血管病的老年人为MCI的高危人群,应重视预防。
作者:周冬梅;陈瑛;隋春雨;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肠道癌肝转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近期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8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胃肠道癌肝转移患者根据DSA分型,分为富血供6例、中等血供14例和乏血供28例,判断其对TACE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富血供型、中等血供血型和乏血供型患者TACE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5/6)、35.7%(5/14)、21.5%(6/28),富血供型与中等血供血型、乏血供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胃肠道癌肝转移多见乏血供型,行TACE治疗对富血供型患者近期疗效影响较为显著。
作者:苟代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取单纯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绪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重度骨质疏松症易导致骨折及全身性的疼痛、活动困难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中医汤药、针灸等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较好。本文阐述了中医对重度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的分析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腾;李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确诊老年糖尿病降糖过快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问题。方法:收治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个性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降糖速度过快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问题。结果:观察组未发生降糖速度过快问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降糖过快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给予护理,对比两组的急救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较大。
作者:潘小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MTD法和多位点PCR在肺外结核感染快速检测和菌株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外结核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涂片检测方法,研究组采用MTD法和多位点PCR检测,比较两组临床快速检测效果。结果:研究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TD法和多位点PCR进行肺外结核感染快速检测,检测阳性率高,菌株分型准确率高。
作者:毛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血液检验的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血液学检验中的危险性,认为穿刺针头、刀片伤及自身、皮肤破损、黏膜接触是3种直接传播途径,阐述了血液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检验人员要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等。
作者:谢育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