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正明;王洪权;丁建新;窦媛媛
目的:通过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呋喃唑酮不同分组短程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确定青岛地区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的耐药率,选择合适的三联治疗方案,避免新的耐药茵株的出现.方法:396例消化性溃疡或浅表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①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组,132例;②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甲硝唑400 mg组,132例;③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组,132例.2次/d,每个疗程7 d.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1个月,全部做胃镜检查.结果:3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分别为86.12%(112/130)、59.23%(77/130)和92.24%(122/132),耐药率分别为13.88%、40.77%和7.58%,①组和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P>0.05),而②组的根除率、耐药率与①组和③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消化灶溃疡愈合率分别为61.11%、48.64%和82.86%,①组和②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P>0.05),③组与①组和②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130)、8.5%(11/130)和6.1%(8/132).结论:青岛地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首选方案为:①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组争③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组.
作者:魏东卉;杨楠;王志;王朝周;王芬娟;郭晨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长链核酸扩增技术评价病毒灭活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针对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糖蛋白gD基因前后的保守区设计预计产物长短不一的5对引物,用半巢式PCR技术扩增经低pH法(4.0±0.1)、巴氏消毒法[(60±1.0)℃]和s/D法(有机溶剂/洗涤荆)处理后的PRV核酸,同时以细胞感染法做平行对照.结果:低pH对PRV核酸有破坏作用,处理时间越长,核酸损伤程度越明显,处理60 min时,6.62 lgTCID50的PRV完全被灭活.5条不同长度PCR扩增产物中,只有3.9 kb的长片段检出与细胞培养结果一致.7.25 lgTCID50的PRV经(60±1.0)℃处理20 min后即被完全灭活,7.13 lgTCID50的PRV经s/D法处理1 h后被完全灭活,但各长度核酸片段扩增均为阳性,与细胞感染试验结果不符.结论:低pH对PRV核酸的损伤程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长链PCR(3.9 kb)技术来评价经低pH法灭活病毒的效果是可行的,而该法不适合评价巴氏消毒法和S/D法灭活病毒的效果.
作者:肖云贵;张艳宇;吕丽萍;张援平;马平;周锡鹏;姜升阳;许金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2001~2005年,我科收治并随访了家族性髌骨脱位患者5例,其影像学资料见表1.全部患者查体均发现髌骨被动倾斜试验及髌骨内外侧滑动试验阳性,其中,例4患者拒绝接受X线片检查.
作者:王威;刘玉杰;李众利;王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类许多疾病的革兰阳性菌,能分泌多种胞外酶和外毒素,其中,一个重要的总体调控系统--二元信号转导系统agr参与这些毒力因子的表达调控.agr系统有P2和P3两个操纵子.P2操纵子编码AgrA、AgrB、AgrC、AgrD;P3启动RNAⅢ的转录,后者是调控靶基因表达的重要效应分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素调控中,还存在其他重要的二元信号转导通路,如sae、arlRS、srrAB,它们与agr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毒素的调控.
作者:于冰;杨光;邵宁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基于SARS-CoV N蛋白稳定表达细胞系的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在普通实验室对SARS-CoV特异抗体进行检测.方法:将含有SARS-CoV N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BHK-21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并制备间接免疫荧光抗原片,以鼠抗SARS血清进行检测,并以其他呼吸道病毒抗体评估其特异性.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可检测SARS-CoV抗体的基于SARS-CoV N蛋白稳定表达重组细胞系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他呼吸道病毒抗体为阴性,特异性良好.该间接免疫荧光法为SARS-CoV抗体的普通实验室检测提供了快速安全的诊断方法.
作者:赵海龙;姜涛;陈水平;赵慧;邓永强;于曼;秦鄂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星群链球菌(Streptococcus constellatus)属米勒链球菌群(S.milleri group),通常为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菌群,对人一般不致病,偶见引起肺、脑和心脏等感染的报道[1~4].
作者:尹秀云;陈天宝;张树增;李玉荣;陈建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方法:将供体C57BL/6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按不同细胞数混合,输入接受照射后的受鼠雌性BALB/c小鼠,观察受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组织病理学和嵌合体检查.结果:给予5×106个以上的供者脾细胞的各组小鼠都发生了急性GVHD,但小鼠GVHD出现的时间不同.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GVHD模型,输入5×106-5×107个供鼠脾细胞均适用于小鼠GVHD防治的研究,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供鼠脾细胞的数量.
作者:扈江伟;金建刚;王莉莎;宁红梅;俞立权;冯凯;陈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线教育系统的建立,坚持适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使之在研究生教育与学术交流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用户模型、功能结构和技术实现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阐述,后介绍了系统的应用效果,并提出进一步工作设想.
作者:高艳玲;李琳;张永祥;孙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用Red系统快速敲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中的分子伴侣基因,构建EHEC O157:H7的突变体.方法:本研究首先合成一对引物(每一条的5'端与ecs4553或者ecs4563基因同源,3'端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同源),用pKD4为模板扩增出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PCR产物,然后电击转化至大肠杆菌中,在λRed重组系统的帮助下,通过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两侧的ecs4553或者ecs4563基因序列在体内与ecs4553或者ecs4563基因发生同源重组,置换掉基因组中的ecs4553或者ecs4563基因,后利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两端的FRT位点,通过FLP位点专一性重组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剔除.结果:获得了ecs4553或者ecs4563基因被精确敲除且不带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EHEC O157:H7突变菌株.结论:为进一步研究EHEC O157:H7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徐兵;周围;李玉霞;张京生;凌焱;胡伟;张书祥;张部昌;段海清;梁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对细胞、组织或器官以及整个生物体系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它采用核磁共振(NMR)或质谱(MS)技术为主要检测手段,将测量得到的生物体液、组织的代谢数据与化学计量学联系起来,建立复杂生物体系的代谢谱图,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一起揭示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本文主要论述代谢组学在毒理学中的应用原理及现状,以及它在新药筛选及药物安全性评价中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伶;颜贤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建立可供溶栓治疗实验研究使用的肺动脉栓塞的小型猪动物模型.方法:7头实验小型猪,抽取颈内静脉血加凝血酶制备自体血栓;将导管沿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主肺动脉→下肺动脉,超选择至2~3级肺动脉分支,注入适量自制血栓碎块,造影确定肺栓塞发生;行实验性尿激酶溶栓治疗以确认模型.结果:7头11次栓塞后即时血管造影和随后的CT、核素灌注扫描证实栓塞部位出现肺动脉栓塞,6头次实验性尿激酶溶栓治疗显效.结论:静脉血加凝血酶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可靠的自体血栓制备方法;经静脉途径行导管肺动脉栓塞制作肺栓塞活体实验动物模型的成功率高,可控性好;实验性尿激酶溶栓治疗确认模型有效.
作者:于淼;张金山;肖越勇;李家开;李大军;王惠先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1α,HIF-1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HPA mRNA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蛋白在全部标本中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HPA mRNA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46/70)和55.7%(39/70),显著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5);HPA mRNA和HIF-1α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关系密切(Kappa=0.615,P<0.05).结论:HPA和HIF-1α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生长及浸润转移有关,两者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检测HPA与HIF-1α表达有助于食管鳞癌生物学性能的判断.
作者:刘嘉琳;张颖;吴艳萍;刘书哲;高伟敏;薛娟;左联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人CT抗原NY-ESO-1,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印迹鉴定和纯化,为今后利用其进行肿瘤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全基因拼接获得NY-ESO-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NY-ESO-1-pET28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利用IPTG诱导获得表达,利用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印迹鉴定,通过Ni柱亲和纯化获得纯化蛋白.结果与结论:拼接的NY-ESO-1全基因经测序证明与GenBank中人的NY-ESO-l全基因完全相符;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NY-ESO-1-pET28a(+)可稳定地可溶性表达NY-ESO-1蛋白;经Ni柱亲和纯化获得较好的纯化结果;利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对表达的蛋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阳性.本研究成功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实现了对CT抗原NY-ESO-1的可溶性表达.
作者:江华;郑玉玲;姜永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人用禽流感疫苗H5N1株三级毒种库,为生产疫苗提供毒种.方法:用SPF鸡胚培养病毒.对型别、滴度和无菌等各项检测合格后,建立人用禽流感疫苗H5N1株三级毒种库.结果:在33℃培养52 h条件下,毒种滴度为1:640~1:1 280;厌氧茵、细菌、真菌、支原体、血吸附病毒、非血吸附病毒和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将毒种在鸡胚上传至12代,滴度在1:320~1:640之间,中和抗体滴度在1:160以上,EID50在6.7以上;毒种HA、NA基因序列检测与公布的HA、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99.O%,代次之间达99.9%.结论:本工作为研制人用禽流感疫苗贮备了标准毒种.
作者:张松乐;邢丽;罗德炎;何蕊;杨海荣;张钰;王希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表柔比星(表阿霉素)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化疗药物之一,但由于该药刺激性较强,从外周静脉给药后,静脉炎反应较重[1],外渗后若不及时处理,可致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因此,对输注强刺激化疗药,如长春瑞滨(去甲长春花碱)、表柔比星的乳腺癌患者,我们建议行深静脉置管化疗给药.在443例行静脉导管化疗的患者中,2例出现表柔比星化疗药物沿导管壁溢出体外,但无局部皮肤损伤,报告如下.
作者:乙苏北;王岩;李丹;张贺;陆勤;卢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聚乙二醇修饰可以很好地解决蛋白多肽药物难溶性、稳定性差、半衰期短、毒性大、免疫原性等问题,其中的聚乙二醇定点修饰方式更具优势.本文着重介绍聚乙二醇在蛋白多肽药物中的N端氨基、巯基、羧基和糖类残基及N端氧化后的定点修饰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正明;王洪权;丁建新;窦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截肢的重要因素.其病变常表现为大小血管均受累,病变广泛,尤其远端腘动脉以下小动脉闭塞或狭窄严重,即流出道受阻.无流出道者不能进行外科血管重建术,内科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刘阁玲;李伟娟;俞芳;项岫秀;张慧芹;肖红珍;刘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0例妊娠晚期(平均孕周37.5周)妇女,检测其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全血凝固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D-Dimer)等4项指标.选取健康非妊娠妇女45例作为对照.结果:妊娠晚期妇女血浆PT,AFTT,FIB,D-Dime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上述4项指标,对防止妊娠晚期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杨蓬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恶性肿瘤进行免疫基因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免疫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模式,部分已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并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研究及临床应用领域所取得的进展.
作者:王斌;陈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方法:45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组,分别为23、22例.EN组手术后24 h内经空肠近端营养管输注液体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Nutrison Fibre),TPN组经锁骨下中心静脉静滴,共7 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重均较术前略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淋巴细胞计数、CD4+/CD8+营养支持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蛋白、白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较TPN组肠功能恢复快,排便时间早(P<0.01),平均住院费用低.伤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肠功能恢复,住院费较低,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王钢乐;黄焰;宋志武;尉承泽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