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屈光回退的再次手术疗效

田青;王恩普;杨庆钢;张梅

关键词:激光手术, 近视/治疗, 屈光, 眼
摘要:目的探讨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屈光回退再次手术(RPRK)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6例12眼随访半年以上的再次手术资料,用t检验方法对PRK及RPRK术前术后视力、屈光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RK和RPRK术后视力都比术前有非常显著改善(P<0.01);PRK术后屈光度改善非常显著(P<0.01);RPRK术后屈光度改善显著(P<0.05).结论RPRK安全有效,但术后屈光回退率仍然较高.再次手术应以屈光状态稳定为前提.
空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进展

    乳腺癌作为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乳腺癌大多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因此内分泌治疗就成为乳腺癌系统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国家内分泌治疗占乳腺癌药物治疗的50%.

    作者:顾国利;郑爱民;欧阳()玺;朱晓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屈光回退的再次手术疗效

    目的探讨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屈光回退再次手术(RPRK)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6例12眼随访半年以上的再次手术资料,用t检验方法对PRK及RPRK术前术后视力、屈光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RK和RPRK术后视力都比术前有非常显著改善(P<0.01);PRK术后屈光度改善非常显著(P<0.01);RPRK术后屈光度改善显著(P<0.05).结论RPRK安全有效,但术后屈光回退率仍然较高.再次手术应以屈光状态稳定为前提.

    作者:田青;王恩普;杨庆钢;张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监护体会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在欧美国家已成为第一的致死原因.在我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通过应用血管桥移植手段改善狭窄远端心肌缺血,从而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的症状,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我科2000年共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现将其术后监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一粟;马建珍;张立莉;张红超;王维新;万士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方法

    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提倡的心肌保护方法,有利于防止术中心肌缺血和术后再灌注损伤,但对体外循环和麻醉技术有严格的要求.我院自1997年3月至1999年3月共进行不阻断主动脉、在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51例.现将这种方法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晋东;黄俊梅;孙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茶多酚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拟衰老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拟衰老作用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50mg/kg.d-1制备衰老模型,NIH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茶多酚处理组1,2组,每日分别给予茶多酚100mg/kg及200mg/kg灌胃;2个对照组给予等容积饮水灌胃.6周后测定心、肝、脑组织的SOD活性、MDA及脂褐质(LF)含量,脑组织的MAO-B活性.结果茶多酚100mg/kg.d-1或200mg/kg.d-1能防止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心、肝、脑组织中的SOD活性降低,使MDA及LF含量减少,降低脑组织中的MAO-B的活性.结论结果表明茶多酚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拟衰老改变具有防护作用.

    作者:李明阳;谢仁厚;刘波;靳英;尹巧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与其组方成份对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

    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委托,我们观察了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对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同时和其单药硝酸益康唑乳膏和醋酸曲安奈德乳膏进行了平行比较试验.

    作者:刘延;刘真业;黄家章;信许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技术的初步体会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不仅反映心肌供血状况,同时可以获得左心室容积曲线以及EF值.亦可通过计算机重建以电影及三维图像显示心肌舒缩活动.我科于1998-10~1999-12为止共进行门控心肌灌注检查31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泉;李立伟;马潞娜;刘京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腮腺炎797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近二十年来临床流行病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动态分析近二十年来我院797例流行性腮腺炎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近几年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已不明显;流行强度明显下降,患病人数明显减少,但患病年龄明显上升,平均患病年龄已达19.0±13.40岁;成人相对明显增多,所占比例为63.04%;未成年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差别不大,成年患者男性则明显多于女性;并发症发生率成人患者明显高于未成年患者,成年男性明显高于成年女性.结论近几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的一些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作者:周平;关键;张伟;李晓娟;张木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评价

    目的探讨MRI和MRA,尤其后者对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对16例AVM者行MRI和MRA检查并与DSA进行对照研究,分别观察供血动脉、血管巢和引流静脉情况.结果与DSA对照,显示供血动脉,MRA与其无显著差异(P>0.05),MRI与其有极显著差异(P<0.001);血管巢大小,MRI、MRA与其均无显著差异(P>0.05);引流静脉,MRI与其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MRA与MRI联合应用可准确显示供血动脉、血管巢和部分引流静脉,是一种评价AVM血管内治疗、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疗及效果观察的有效无创性检查方法.随着MRA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完善,将部分取代有创性DSA检查.

    作者:宋云龙;张挽时;鲁晓燕;熊明辉;陈肇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1例翼状胬肉眼(包括静止期、活动期和复发性胬肉),显微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后,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角膜上皮修复和植片存活均出现在术后3~5天内.随访6~24个月,19例痊愈,仅2例复发(9.52%).结论按显微手术方式切除翼状胬肉,并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类型翼状胬肉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丹;王恩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口服优降糖致皮肤过敏一例

    患者女性,60岁.患者于1986年确诊为糖尿病,平时用控制饮食治疗,未服任何降糖药,空腹血糖一般在9~10mmol/L,餐后2h血糖8~12mmol/L,高可达13mmol.1996年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因发作频繁,为进一步检查治疗,于2000-05-19入院.

    作者:关小宏;秦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一例

    患者女,65岁.反复皮肤溃烂10个月,于1999月8月入院.患者于1998年10月因进食海鲜后,右乳头内侧出现黄豆大的硬结,刺痒,1个月后破溃,外用生肌膏、抗生素软膏无效.切除缝合愈合1个月后又破溃.

    作者:杨彩哲;朱西娥;邱伟;史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高危因素与决策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对482例胃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2例中有41例出现胃排空障碍(8.5%).胃切术后排腔障碍的高危因素有糖尿病(18.6%)、营养不良(10.3%)、腹膜炎(16.7%)、高龄(≥60岁)(14.1%)以及术后消化道出血(15%)、吻合口瘘(33%)、膈下感染、脓肿形成(39%)、胆胰瘘(83%)等.结论术前存在糖尿病、营养不良、腹膜炎、高龄(≥60岁),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吻合口瘘、膈下感染、脓肿形成、胆胰瘘等并发症,均是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高危因素,胃动力常在4周内恢复,如需再次手术,以全胃切除为宜.

    作者:杜海;欧阳()玺;丁映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影响双颌前突错侧貌的软硬组织相关分析

    目的从常用的软组织侧貌测量项目中确定影响双颌前突侧貌美观的主要因素.方法对50例侧貌美的正常()及30例侧貌不协调的安氏I双颌前突错()进行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结果通过判别分析筛选出3项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及与其相关联的硬组织指标.结论影响双颌前突侧貌美观主要为唇颏关系不协调,软硬组织是相互关联的.

    作者:罗卫红;王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进展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达70%~80%.随着对其病理生理深入研究,监测手段不断完善和及时原位肝移植,预后明显改善.本文重点就其治疗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何晓军;李捷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枕叶下经小脑幕切开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大型肿瘤

    我院于1990~1999年,采用自行设计的枕叶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肿瘤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震;程钢戈;董连强;黄永安;胡泽勇;李博;武琛;马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老年脂肪肝发病调查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脂肪肝的发病率,增加人们对脂肪肝的重视程度.方法分析年龄40岁以上730例脂肪肝人群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以及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与非脂肪肝人群的关系.结果(1)40~49岁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下降.(2)脂肪肝人群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及肾动脉阻力指数显著高于非脂肪肝人群.(3)脂肪肝人群中年龄越大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检出率越高,肾动脉阻力指数增高者越多.结论脂肪肝是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并增加肾动脉阻力指数.

    作者:宁波;王新宴;杨惠芬;郭华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飞行人员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特点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特点.方法总结飞行人员胆脂瘤型中耳炎资料6例7耳,其中右耳5例,双耳1例.结果4例4耳手术治疗后干耳,2例3耳观察;2例飞行暂不合格,4例飞行合格.结论咽鼓管机能障碍是飞行人员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主要病因.医学鉴定根据术后听力损失程度、咽鼓管机能状况和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徐先荣;陈伟;郭丽英;夏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空军西北地区边远艰苦连队疾病调查

    为了落实空军党委关于加强空军基层建设的指示精神,空后卫生部派出的第一巡回医疗队于2000年3月21日至4月28日途径内蒙、甘肃、青海、新疆四省和自治区,为西北地区31个边远艰苦连队(台、站、工作处)的1125名官兵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发现疾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敏;赵旭红;陈义勤;罗永昌;杨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病人TIPSS术前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

    目的监测和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患者TIPSS术前后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行TIPSS术的56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与33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前后的空腹外周静脉、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血中AT-Ⅱ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TIPSS术前的门静脉AT-Ⅱ水平为高,依次高于肝静脉、外周静脉、对照组的外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P<0.0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患者TIPSS术前AT-Ⅱ水平较高,尤其TIPSS术中肝内门静脉穿刺所取血样AT-Ⅱ水平高;而术后的AT-Ⅱ水平则明显降低.这可能是肝硬化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患者行TIPSS术后腹水消失的原因之一.

    作者:孙晓丽;褚建国;陈肇一;朴龙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空军医学杂志

空军医学杂志

主管:空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空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