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尹志勇;赖西南;王正国
鞍区肿瘤术后是引起垂体功能减退的主要病因,儿童以颅咽管瘤较常见,成人以垂体瘤较常见.对于鞍区肿瘤术后性腺功能减退,临床上以往常采用甲状腺激素及皮质激素替代治疗,而性腺激素替代治疗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或替代治疗方案不合理,以致错过佳治疗时机.因此,及时评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对患者行后期替代治疗,尤其对于青春期前患者,选择有效及适合的方案将直接关乎患者性腺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维持及生育能力.2011年1月-2014年4月,我们对鞍区肿瘤术后性腺功能减退15例,采用曲普瑞林兴奋试验进行病因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适合患者的后期替代治疗方案,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英;姚合斌;胡晓东;陈瑛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PDCA循环是一种程序化和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方法.本文报告了运用PDCA循环4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法,提高医院临床营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做法.
作者:卞月梅;尤祥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原寒区后勤保障使命课题训练,是当前部队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野战手术车作为卫生装备的核心装备,其环境适应性和机动性较高,适合用于战场上对伤病员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治,可有效完成现代战争中的紧急救命手术和早期外科处置.因此,探讨野战手术车在高原寒区救治模式,反复磨砺全域全维条件下的综合救治能力,对大限度地争取抢救伤员,减少伤残,保持部队战斗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显建;刘静文;吴跃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注射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周,两组临床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周,观察组总有效42例,占91.3%;对照组为35例,占7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治疗神经损伤型颈椎病疗效满意,且安全.
作者:杨计策;刘德政;孔祥瑞;杨永敏;李艳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SU)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抑酸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临床检查资料、SU高危因素、用药前后有无消化道出血征象等,对2014年4月行LC患者281例应用抑酸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81例中,应用抑酸药预防SU208例,占74.0%.其中有风险因素用药36例,占17.3%;无风险因素用药172例,占82.7%.均采取静脉给药.结论:LC患者使用抑酸药预防SU在适应证、用法用量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
作者:张娴;田晓薇;马金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诊断不同病理类型中央型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门占位、拟诊中央型肺癌360例,均进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以术后或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为准,比较以上3种检查手段诊断不同病理类型中央型肺癌的价值.结果:确诊肺癌320例.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9.5%、90.4%,均非常显著高于痰脱落细胞检查的40.8%(P<0.01);3种方法联合检查的特异性为98.5%,显著高于单项检查(P<0.05).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0.3%、86.8%,非常显著高于痰脱落细胞检查48.6%(P<0.01).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腺癌、腺鳞癌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阳性率显著不差异(P>0.05).结论: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对于中央型肺癌均是较好的诊断手段,且对不同病理类型诊断价值相似.
作者:路融;董进文;严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了解高原驻训官兵消化道不适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等,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群体调查法,选择初次和再次到高原驻训官兵2187例,调查到达高原后出现腹胀、反酸、胃灼热、便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消化道不适与年龄、性别、驻训高度、到高原次数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87例中,发生消化道不适148例,占6.9%.其中出现腹胀、反酸、胃灼热、便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的103例(69.6%),单一症状的45例(30.4%).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腹胀、便秘和腹痛.到高原后出现消化道不适官兵年龄为(23.3±7.6)岁,未出现消化道不适官兵为(25.1±7.3)岁;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驻2500~3000m海拔高度791例中,出现消化道不适40例,占5.3%;驻3000m以上1396例中,出现消化道不适108例,占7.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原性消化道不适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及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李长政;彭文胜;张建生;李雪;邢征;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TMD伴缺牙1434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单纯因缺牙要求修复1501例为对照组.TMD症状和体征采取问诊及临床检查方式.记录性别、年龄、缺前牙数、非游离端缺磨牙数、游离端缺磨牙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MD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缺前牙数、非游离端缺磨牙及游离端缺磨牙数与TMD均关系密切(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586,95% CI:0.486~0.708)、年龄(OR=0.776,95% CI:0.724~0.831)、缺前牙数(OR=0.664,95% CI:0.607~0.727)、非游离端缺磨牙数(OR=0.876,95% CI:0.851~0.912)等因素与TMD呈负关联;游离端缺磨牙数(OR=1.018,95% CI:1.003~1.314)与TMD呈正关联.结论:游离端缺磨牙数是TM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年轻者、非游离端缺磨牙较少者易发生TMD,游离端缺磨牙较多者易发生TMD.
作者:薛飞;朱庆春;周清;卜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自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军士兵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症、创伤性脑损伤(TBI)、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持续上升.2013年底,美军发布了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报告.现将美军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张音;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锁骨骨折是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1];以中1/3为主,远端骨折仅占锁骨骨折的12%~21%[2];肩锁关节脱位占肩部损伤的12%[3].近年来,锁骨钩钢板越来越多地应用到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虽然技术日趋成熟,但术后肩部疼痛等并发症也较为多见.2008年6月-2013年6月,我们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70例,其中发生术后肩部疼痛10例,发生率14.3%.现重点对其引发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贺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例1 患者男,63岁.因咳嗽、咳痰伴气喘、胸痛及进行性消瘦6个月入院.诊断为右肺门占位原因待查;右侧阻塞性肺炎;左上肺继发型肺结核.给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4 mg,冲服,每天1次;氨酚双氢可待因片1片,每天3次.3天后,患者感颈部有僵硬感,考虑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引起的不良反应,停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其他药物继续使用,患者颈部僵硬感明显好转.
作者:张燕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个月余,加重伴气喘1周入院.1个月前感冒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以夜间为著,并伴胸闷、胸痛,曾短暂晕厥2次.在当地社区医院摄X线胸片,提示两肺底肺炎.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1周前出现头昏、头晕等症状,以颈椎病收住我院.具有高血压病病史多年,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在110~130/70~80 mmHg.否认其他特殊疾病病史.
作者:陈晨;王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的健康教育与管理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在某军队医院体检的IFG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虽然两组对IFG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对于IFG患者效果较好.
作者:韩卉;郑宏;周瑾;马辉娜;孟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双下肢红斑伴水疱3周余,加重1周入院.既往确诊“白塞氏综合征”2年.入院前1个月曾因口腔、结膜溃疡,伴发热3天住院,给予泼尼松、左氧氟沙星等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双下肢多发暗红色黄豆至鹅蛋大小的类圆形紫红色斑,较大红斑中央形成水疱,疱壁松弛,边界清楚,非对称分布,尼氏征(-),呈靶形损害;左踝内侧见一水疱破溃后形成樱桃大小的溃疡面,左踝内侧髁上见一鹅蛋大小的暗褐色疹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作者:林树洪;陈胜平;童双礼;翁巧玲;陈向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因右膝关节滑膜炎就诊.给予吲哚美辛片25 mg,每天3次,口服.为增加疗效,患者自行一次性口服100 mg.2h后,感烦躁不安,继而两眼睑、口唇出现水肿,躯干、四肢可见针尖至米粒大的散在红色斑丘疹,伴瘙痒.考虑为吲哚美辛所致.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1.0g、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8mg,每天3次.2h后,烦躁感消失,眼睑、口唇处水肿及躯干、四肢皮疹逐渐消退.
作者:陈璇;宋金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开(牙合)畸形是临床治疗错(牙合)畸形中的疑难类型之一,可发生于前牙区、后牙区,或前牙区和后牙区同时存在,其中单纯发生于后牙区较少见,多由局部牙槽骨发育不足所致.主要表现为牙垂直向咬合关系异常[1],对患者咀嚼、吞咽、语言、呼吸及颜面外观等影响较大.由于开(牙合)形成原因复杂,因此在诊断、矫治时机及方法的选择上难度较大,尤其矫治方法的选择是正畸医师获得理想而稳定矫治效果需面临的重要挑战.现将骨性开(牙合)矫治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磊;王静洁;于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了解某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其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某医院2011-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急诊、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年度使用比例的变化.结果:2011年、2012年、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2.6%、41.5%和37.9%;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占药品总费用比例分别为20.4%、20.8% 、18.6%和58.8%、20.8%、18.6%;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占药品总费用比例分别为5.3%、6.4%、4.5%和4.6%、3.7%、1.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占药品总费用比例分别为5.3%、6.4%、4.5%和4.6%、3.7%、1.6%.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急诊、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但仍需加强宣传与管理.
作者:庞浩龙;孙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例1 患者男,76岁.因食欲缺乏、反酸、上腹部不适2天就诊.给予健胃消食片4片,3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1次/d,晨服.3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发现四肢皮肤出现散在红色瘀点,刷牙时牙龈出血,未在意.第4天四肢及前胸皮肤多处出现片状紫斑,压之不褪色,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2年,脑梗死病史2年,否认药物过敏史.
作者:刘满仓;韩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高处坠落摔伤左下肢入院.查体:左下肢短缩畸形,髋部及跟部局部明显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线摄片提示:左股骨颈及跟骨骨折.给予左下肢牵引制动、补液、止血、镇痛(盐酸哌替啶注射液60 mg肌内注射)等处理,择机手术.次日,患肢疼痛难忍,给予口服索米痛片2片.1天后,双侧手足皮肤出现红斑,伴瘙痒,包皮糜烂、渗液.
作者:张文;李庆忠;祝宏;张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3种皮瓣游离法对乳腺癌根治术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267例,分为观察组87例,采用电凝法游离皮瓣;对照1组111例,采用电切法游离皮瓣;对照2组69例,采用手术刀游离皮瓣.比较3组游离皮瓣坏死率.结果:观察组游离皮瓣坏死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游离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电凝法游离皮瓣的效果优于电切法和手术刀游离皮瓣.
作者:谭小荣;马晓宗;马春磊;张富中;肖新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