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位一体”医疗模式为军队老干部服务的探讨

卜庆锋;管志江;刘杰

关键词:“三位一体”, 医疗服务, 老干部
摘要:“三位一体”医疗模式是指体系医院帮助干休所为进入“双高期”的老干部设置家庭病房,由医院、干休所和老干部家庭成员三者共同管理,为老干部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服务.本文探讨了“三位一体”医疗模式及其实施的相关问题.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长航对女舰员心理及性激素水平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长航对女舰员心理及性激素水平和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出海长航的女性舰员33例,分别于出航前及返航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分别于出航前1个月内、返航前1个月及到港3个月后,检测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睾酮(T)水平,同时观察月经周期、经期等变化.结果:返航前1个月,女舰员SCL-90总分、躯体化、焦虑、偏执及其他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长航前(P<0.05,P<0.01).长航中,女舰员FSH、LH、E2水平非常显著低于长航前(P<0.01),PRL水平显著高于长航前(P<0.05);长航后3个月,血清PRL、FSH、LH、T、E2水平与长航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长航中,女舰员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异常及痛经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长航前(P<0.05,P<0.01);长航结束后3个月,女舰员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异常及痛经发生率与长航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长航对女舰员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是功能性改变,并未造成器质性损害,但仍需重视女舰员长航期间的心理卫生及生殖健康保健工作.

    作者:张坤;陈蕾;赵军;左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既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及肾衰竭,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高血压病目前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与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心理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控制措施不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更需要进行科学、完善的健康管理[2].近年来,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已成为我国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研究结果已有诸多报道,效果各有特点.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苏锡铭;樊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学标本检测前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各医院普遍加强了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特别是注重检验分析中及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但部分医院却忽视了标本检测前的误差处理,进而导致部分检验结果不准确[J].我们结合长期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经验,现对标本检测前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或帕瑞昔布钠用于甲状腺手术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或帕瑞昔布钠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部分切除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联合组(R+P组)各20例.R组颈浅丛神经阻滞后,持续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1.0 ng/ml;P组颈浅丛神经阻滞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R+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同时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0.5 ng/ml.观察3组手术切皮时(t1)、分离甲状腺(t2)、部分切除甲状腺(t.)、缝皮时(t4)和离室时(t5)的血氧饱和度(SO2)、心率(HR)、血压(BP)、呼吸频率(RR)、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组t1~t5时间节点的RR、SO2水平均显著低于P组和R+P组同时间节点(P<0.05);P组和R+P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R+P组t1~t5时间节点的HR、SBP、DBP、VAS水平均显著低于P组和R组同时间节点(P<0.05);P组和R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P组和R+P组(P<0.05);P组和R+P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和帕瑞昔布钠用于甲状腺手术效果优于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单用瑞芬太尼或帕瑞昔布钠.

    作者:向许进;耿智隆;周顺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军队院校门诊部加强体能训练伤防护的做法

    部队官兵通过体能训练可增强个人体质,增进机体各部分反应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并提高耐力.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训练往往会破坏人体内外平衡,从而引发训练伤.为保证军队院校学员体能训练顺利实施,有效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防护措施.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高雄超;王木根;邓代辉;肖丙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疗效Meta分析

    目的:评估与比较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替比夫定(LDT)和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4年7月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公开发表与研究目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等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85篇,经初选纳入19篇,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共入选8篇,纳入患者856例,其中LDT治疗400例,ADV治疗456例.评估显示,LDT比ADV更能非常显著提高HBeAg阳性CHB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转阴率、ALT复常率和完全应答率(P<0.01);两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LDT治疗HBeAg阳性CHB的疗效在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转阴率、ALT复常率和完全应答率方面优于ADV,且较安全.

    作者:马挺;王莉莉;王以美;彭双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1 病例报告例1 患者男,76岁.因食欲缺乏、反酸、上腹部不适2天就诊.给予健胃消食片4片,3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1次/d,晨服.3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发现四肢皮肤出现散在红色瘀点,刷牙时牙龈出血,未在意.第4天四肢及前胸皮肤多处出现片状紫斑,压之不褪色,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2年,脑梗死病史2年,否认药物过敏史.

    作者:刘满仓;韩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TMD伴缺牙1434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单纯因缺牙要求修复1501例为对照组.TMD症状和体征采取问诊及临床检查方式.记录性别、年龄、缺前牙数、非游离端缺磨牙数、游离端缺磨牙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MD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缺前牙数、非游离端缺磨牙及游离端缺磨牙数与TMD均关系密切(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586,95% CI:0.486~0.708)、年龄(OR=0.776,95% CI:0.724~0.831)、缺前牙数(OR=0.664,95% CI:0.607~0.727)、非游离端缺磨牙数(OR=0.876,95% CI:0.851~0.912)等因素与TMD呈负关联;游离端缺磨牙数(OR=1.018,95% CI:1.003~1.314)与TMD呈正关联.结论:游离端缺磨牙数是TM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年轻者、非游离端缺磨牙较少者易发生TMD,游离端缺磨牙较多者易发生TMD.

    作者:薛飞;朱庆春;周清;卜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抑酸药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SU)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抑酸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临床检查资料、SU高危因素、用药前后有无消化道出血征象等,对2014年4月行LC患者281例应用抑酸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81例中,应用抑酸药预防SU208例,占74.0%.其中有风险因素用药36例,占17.3%;无风险因素用药172例,占82.7%.均采取静脉给药.结论:LC患者使用抑酸药预防SU在适应证、用法用量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

    作者:张娴;田晓薇;马金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茧症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9岁.因腹痛1个月、加重并停止排便2天入院.自述1个月前出现腹痛、腹胀,能自行缓解,未给予重视.近2天腹痛加剧,疼痛位于脐周,呈阵发性发作,并停止排便,伴恶心,无呕吐、发热、寒战,无呕血、黑便、反酸.查体: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中上及左侧腹部压痛阳性,上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亢进,未闻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9.73×109/L,中性粒细胞0.788,红细胞计数5.42×1012/L,血红蛋白15.4 g/L,血小板计数145×109/L.

    作者:杨庆阁;王兴;高松;李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进高原驻训对飞行员肺动脉压力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急进高原驻训对飞行员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进海拔3800m高原驻训的飞行员76例,分别在进驻高原前、高原驻训期间和返回原驻地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并比较平均肺动脉压(PAMP)及肺动脉加速时间(AT)的变化.结果:高原驻训期间,飞行员PAMP显著高于进驻高原前(P<0.05),AT显著短于进驻高原前(P<0.05).返回原驻地后,PAMP较在高原驻训时显著降低(P<0.05),与驻训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AT较在高原驻训时显著增加(P<0.05),与驻训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飞行员高原驻训3个月不会引起心脏结构的代偿性改变,缺氧预适应是促进驻训官兵高原习服的有效措施.

    作者:焦玉冰;胡文莉;王林;郭华;焦志刚;范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单侧椎弓根螺钉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Ovid、Spriger、Pubmed以及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纳入关于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13项共773例,其中单侧组364例,双侧组409例.对单侧和双侧固定的手术效果、并发症、手术时间等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单侧固定组与双侧固定组术后临床症状、并发症、不融合及二次手术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单侧固定组在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费用等方面显著或非常显著优于双侧固定组(P<0.05,P<0.01).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相近,单侧固定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总体费用方面优于双侧固定,故对于固定方式的选择,更倾向于推荐单侧椎弓根固定.

    作者:李军;石小芳;赵海恩;童讯;吴家昌;胡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种皮瓣游离法对乳腺癌根治术伤口愈合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3种皮瓣游离法对乳腺癌根治术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267例,分为观察组87例,采用电凝法游离皮瓣;对照1组111例,采用电切法游离皮瓣;对照2组69例,采用手术刀游离皮瓣.比较3组游离皮瓣坏死率.结果:观察组游离皮瓣坏死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游离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电凝法游离皮瓣的效果优于电切法和手术刀游离皮瓣.

    作者:谭小荣;马晓宗;马春磊;张富中;肖新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的健康教育与管理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在某军队医院体检的IFG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虽然两组对IFG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对于IFG患者效果较好.

    作者:韩卉;郑宏;周瑾;马辉娜;孟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鞍区肿瘤术后性腺功能减退15例诊治分析

    鞍区肿瘤术后是引起垂体功能减退的主要病因,儿童以颅咽管瘤较常见,成人以垂体瘤较常见.对于鞍区肿瘤术后性腺功能减退,临床上以往常采用甲状腺激素及皮质激素替代治疗,而性腺激素替代治疗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或替代治疗方案不合理,以致错过佳治疗时机.因此,及时评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对患者行后期替代治疗,尤其对于青春期前患者,选择有效及适合的方案将直接关乎患者性腺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维持及生育能力.2011年1月-2014年4月,我们对鞍区肿瘤术后性腺功能减退15例,采用曲普瑞林兴奋试验进行病因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适合患者的后期替代治疗方案,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英;姚合斌;胡晓东;陈瑛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及介入技术在远洋编队救护所救治中的应用

    卫勤保障尤其是海军远洋作战训练中卫勤保障面临着诸多新课题.我院30余年来参加了首访东南亚三国、中国运载火箭跟踪打捞、南沙巡航、多国联合军演、亚丁湾护航、“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和谐使命”任务及环太平洋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的卫勤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受舰艇空间限制,医师配备有限,辅助检查及相关医师缺乏;临床内、外科医师对相关病情的诊断往往依靠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近10年来,随着远航时间越来越长,保障人数越来越多,开始逐步配备辅助科室医师,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在远洋作战训练保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现将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在远洋编队救护所救治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徐良志;杨琼;秦照权;陈月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肠梗阻67例诊治分析

    妊娠合并肠梗阻是普外科及妇产科均较少见的一种疾病,文献报道发病率0.018% ~0.160%.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可能与腹外科手术(包括剖宫产、宫外孕、阑尾炎等)增多使术后肠粘连增多有关[1].妊娠合并肠梗阻多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且较重,母婴死亡率高,是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的危重疾病之一.近期,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肠梗阻67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肺部感染115例血清降钙素原等检测分析

    肺部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临床重要的炎症标志物,在细菌感染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们对肺部感染115例血清PCT、CRP水平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以期探讨PCT、CRP在社区与医院获得性肺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林蕊艳;张淑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奥地利国防军卫勤保障和军医的选拔与培训

    奥地利国防军的卫勤保障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在军医任用方面采取职业化与义务兵役制结合的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奥地利国防军的卫勤保障方式与军医的组成、选拔条件和培训内容.

    作者:彭博;刘萌;温盛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注射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周,两组临床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周,观察组总有效42例,占91.3%;对照组为35例,占7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治疗神经损伤型颈椎病疗效满意,且安全.

    作者:杨计策;刘德政;孔祥瑞;杨永敏;李艳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