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食管癌根治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

刘娜;徐悦利;路艳;李玲;杨宝英;李汝泓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观察术中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60例,随机分为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为导向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以ITBVI值800~1000进行指导补液,对照组则根据临床传统“4-2-1”法则指导补液.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护仪,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双肺通气15 min(T2)、单肺通气15 min(T3)、肺复张后双肺通气15 min(T4)和术毕(Ts)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等指标变化,同时记录患者输液总量、胶体液量、失血量、尿量、手术时间,以及胃肠道首次排气、排便、开始进食等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4、T5时点HR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5时点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4、L时点C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输注液体总量(2035.6±265.8)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186.8±234.5) ml(P<0.05);观察组输注胶体液量(918.3±148.6)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786.4±166.4)ml(P<0.05).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尿量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2.8士0.4)天、首次排便(3.5±0.8)天、开始进食时间(6.4±1.1)天,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0.5)天、(4.0±0.6)天和(7.1士0.8)天(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低氧血症、肺水肿、呼吸衰竭等心肺系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目标导向液体管理能够有效维持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助于术后康复.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骨化三醇治疗小儿佝偻病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骨化三醇治疗小儿口服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小儿佝偻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口服维生素D2治疗,观察组行口服骨化三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除血清钙治疗前后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外,骨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及骨密度指标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P<0.01);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小儿佝偻病,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多项临床指标,预后较好.

    作者:刘红梅;李秀丽;周晓梅;张孝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食管癌根治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术中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60例,随机分为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为导向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以ITBVI值800~1000进行指导补液,对照组则根据临床传统“4-2-1”法则指导补液.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护仪,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双肺通气15 min(T2)、单肺通气15 min(T3)、肺复张后双肺通气15 min(T4)和术毕(Ts)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等指标变化,同时记录患者输液总量、胶体液量、失血量、尿量、手术时间,以及胃肠道首次排气、排便、开始进食等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4、T5时点HR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5时点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4、L时点C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输注液体总量(2035.6±265.8)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186.8±234.5) ml(P<0.05);观察组输注胶体液量(918.3±148.6)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786.4±166.4)ml(P<0.05).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尿量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2.8士0.4)天、首次排便(3.5±0.8)天、开始进食时间(6.4±1.1)天,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0.5)天、(4.0±0.6)天和(7.1士0.8)天(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低氧血症、肺水肿、呼吸衰竭等心肺系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目标导向液体管理能够有效维持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助于术后康复.

    作者:刘娜;徐悦利;路艳;李玲;杨宝英;李汝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军队飞行人员自行用药情况调查与应对措施

    目的:调查分析航空兵部队飞行人员自行用药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来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2055例进行自行用药情况调查.结果:2055例中,有自行用药行为的1605例,占78.1%;飞行过程中自行用药的129例,占6.28%;飞行准备阶段用药的36例,占1.75%;因自行用药影响了飞行安全的5例,占0.24%;看不懂药物说明书和不了解药物不良反应自行用药的1337例和345例,分别占65.06%和16.79%.结论:飞行人员自行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影响飞行安全,应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张燕;李萌;宋光;聂谋福;吴玲俐;赵永军;郭想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长期吸入船用涂料释放气体对舰艇官兵呼吸道和肺功能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船用涂料释放气体对舰艇官兵呼吸道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舰艇官兵6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岸勤官兵60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肺功能测定及支气管舒张试验调查,并比较两组官兵呼吸道和肺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呼吸道症状阳性率及慢性支气管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大自主通气量(MVV)、呼气峰值流量(PEF)、大中期流速(FFF2%~75%)、用力呼出25%、50%、75%肺活量时瞬间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等指标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张试验阳性12例(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例(5.0%)(P<0.05);观察组FEV1改善率、FEV1增加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期吸入船用涂料释放气体对舰艇官兵呼吸道及肺功能有较大影响,应加强劳动保护.

    作者:喻超;黄斌;周凤梁;金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33例诊治分析

    胰腺疾病引起的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及由此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统称为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其病理生理学特点是脾胃区静脉压力升高,而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压力基本正常[1].尽管胰源性门脉高压症临床并不多见,但由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治疗风险较大,主要是术中失血较多,已经引起外科医师尤其腹部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1-2].2004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共诊治胰源性门脉高压症33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喜;陈婧如;褚福涛;侯文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继发硬膜下血肿1例

    1 病例报告患儿男,7岁.因头痛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外侧裂区巨大蛛网膜囊肿,即行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术中采用普通中压分流阀,术后头痛消失;术后1周复查头颅CT显示蛛网膜囊肿缩小至原来的1/2,患者出院.出院2周后,患者开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而再次入院检查,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按压分流阀不能弹起.

    作者:赵军;吴胜波;方洪伟;高新疆;赵新虎;任传斌;范贝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以腹膜炎为临床表现的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

    1 病例报告例1 患者女,72岁.以腹部疼痛7天,伴发热、腹胀5天入院.患者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剧烈,不向他处放射.在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疼痛无缓解,并出现发热及腹胀转至我院.门诊行胸X线片检查显示,心肺膈正常.入院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初步诊断为急性弥散性腹膜炎.在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见满腹腔黄绿色脓苔,以胃表面为著.探查胃前后壁及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均未见异常.胆囊内可见多发结石,遂行胆囊切除术,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膈下及小网膜孔放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7天治愈出院.术后6周行胃镜检查显示,未见肿瘤.故诊断为自发性食管破裂.

    作者:姬永忠;牟啸东;杨立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以侵犯骶骼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和外周关节等的慢性炎症[1].常见于青少年,尤其以女性多见,与遗传密切相关,多有家族聚集倾向.AS患者主要以臀髋部或腰背部疼痛或发僵为临床常见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向腰椎、胸椎发展[2].近期,我们对我院2009年3月-2013年2月以下腰痛为主诉收治住院的29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AS23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臧燕;贺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药学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本文在分析国内医院药学建设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对军队医院药学规范化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锦珊;杜青云;李小玲;何素玲;石鹤坤;杨志强;胡晋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武警某执勤中队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武警某部官兵不同任务状态时的膳食营养配比,以评价执勤官兵的营养摄入状况.方法:以武警某执勤队全体官兵作为调查对象,用称重法进行为期3天的膳食回顾调查,分别评估固定勤务日和临时勤务日官兵的膳食量及问题.结果:临时勤务日平均每例每天摄入热能14.2 MJ,高于固定勤务日12.5 MJ.食物结构调查显示,谷类、蔬菜、畜禽肉、蛋类和鱼虾类食物摄入量均未达到军标要求.在能量来源分布中,两种勤务日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占总能量的79.0%和86.0%,蛋白质摄入量为军标的91.8%和87.7%,维生素A、硫胺素和核黄素摄入平均达标率分别为57.6%、63.6%和72.4%,维生素C、维生素E和矿物质摄入充足.结论:该部膳食结构相对合理,但仍有优化空间,应减少烹调油用量,适量增加粗粮、蔬菜和鱼虾类食品的摄入,改进蛋类烹饪手段.

    作者:刘志超;袁晓辉;黄怡;卢波君;李双良;刘庆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特点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凶险型前置胎盘26例为观察组,另选择普通型前置胎盘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孕产史、产时和产后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两组年龄、孕产次、分娩孕周及产前出血发生率等比较,均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长于或多于对照组(P<0.05),术中和术后输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及产后出血等的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于产后出血的处理,两组在B-Lynch缝合的选择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介入治疗和子宫切除的选择上,则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具有不同于普通型的显著特点,可对妊娠结局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王军;王心;尚丽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部机关门诊部健康管理的实践

    本文针对部队机关门诊部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落实健康管理责任制、实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全程掌控健康状况、及时实施健康干预、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等5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漆柏友;颜林军;高震华;陈庆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慢加急肝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辅助治疗慢加急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肝病中心住院的慢加急肝衰竭90例,随机分为A组(思美泰早期干预组)、B组(思美泰晚期干预组)及C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3组治疗6周后血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TC)等指标改善情况;随访1年,比较3组肝炎后肝硬化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A组肝硬化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P<0.01);B组病死率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6周后,A组在改善TBIL、PTA、TC水平方面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TBIL、PTA水平又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慢加急肝衰竭可提高疗效,而早期干预疗效优于晚期干预.

    作者:徐成润;伍伟平;苏亚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泌尿系结石合并流行性出血热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6岁.因左侧腰痛伴发热3天就诊.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疼痛伴发热,体温38℃,当地诊所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具体不详).本次入院前1天出现高热,体温40℃,且当晚8:00起患者未再排尿,晨起来我院就诊,途中出现大汗,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查体:体温39.5℃,心肺(-).全腹软,左肾区叩痛.急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72×109/L,中性粒细胞0.85,血小板计数49×109/L;肾功能:尿素氮7.6 mmol/L,肌酐186 mmol/L;尿常规:尿糖(+),蛋白(+).

    作者:颜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药房自动化建设的探讨

    本文分析医院药房自动化建设的现状,就做好军队医院药房自动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锦珊;杜青云;林秀丽;巍翠琛;石鹤坤;杨志强;胡晋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实施多元化药学服务的做法

    本文从健全药品保障体系、加强临床药学监护、注重学习培训、拓展药学服务内涵等方面,总结了实施多元化药学服务的做法.

    作者:彭燕;段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前颅底脑膜瘤漏诊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0岁.因外伤致反复头痛,恶心、呕吐1天入院.1天前患者因路滑不慎后仰摔倒,枕部着地,当即昏迷约5 min,醒后头部持续性胀痛,并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至我院就诊.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差,后枕部皮肤淤血、肿胀,四肢肌张力及肌力正常.头颅CT检查示:右侧额叶近颅底处可见类圆形高密度影,周围可见弧形低密度影,存在轻度占位效应,脑室系统结构正常,枕骨可见线形骨折.

    作者:方洪伟;高新疆;赵军;张奋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头孢哌酮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2.0 g(皮试阴性)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首次用药约10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唇麻木,出冷汗,全身瘙痒.立即停用头孢哌酮钠,平卧位.查体:脉搏110/min,血压65/40 mmHg,面色苍白,手足冰凉,躯干及四肢大片荨麻疹.考虑为头孢哌酮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熊正荣;吴斌;蒲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成人腹股沟疝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采用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治疗32例,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治疗6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或非常显著长(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内TEP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APP (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术式.

    作者:王福荣;李医明;冷晗;蔡相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疗程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鼻咽癌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加顺铂的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单纯放疗,观察组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在放疗的同时继续化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鼻咽病灶和颈部淋巴结病灶缓解率分别为94.2%(49/52)和84.6%(44/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34/43)和69.8%(30/43)(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96.2%(50/52),虽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 (24/43)(P<0.05),但经对症处理后均迅速缓解;两组口咽黏膜反应、消化道反应以及腮腺炎和中耳炎发生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多疗程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刘跃;李懿;王永刚;陈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