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与氢氯噻嗪或吲哒帕胺合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宋艳春

关键词:缬沙坦, 氢氯噻嗪, 吲哒帕胺, 中青年, 高血压, 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与氢氯噻嗪或吲哒帕胺合用对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7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例。缬沙坦组:单用缬沙坦80~160 mg,1次/d;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合用组:缬沙坦80 mg加氢氯噻嗪12.5 mg,1次/d;缬沙坦与吲达帕胺合用组:缬沙坦80 mg加吲达帕胺1.25 mg,1次/d,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服药安全性、依从性。结果:缬沙坦与氢氯噻嗪或吲达帕胺合用组降压总有效率及随测血压的变化均明显优于缬沙坦单用组(P<0.01)。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复方制剂组较单药合用组服药依从性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缬沙坦与氢氯噻嗪或吲哒帕胺合用都能有效地降低中青年高血压,缬沙坦与氢氯噻嗪组或吲达帕胺合用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缬沙坦单用组,各组安全性较好,复方制剂组服药依从性更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针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8例,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一组为观察组,行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的一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全面的腹部超声检查比较费时,但是却使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使临床诊断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螺旋CT在肺内小结节扫描时剂量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内小结节扫描时剂量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肺内小结节病变患者在相同电压下改变毫安扫描,得出4组图像,然后改变电压后继续改变毫安;获取图像后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胸部在何种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达到临床诊断标准,从而确定该扫描条件。结论:应用低剂量CT对胸部进行体检,可以大幅度提高肺小结节的检出率,从而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作者:李吉平;刘馨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06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观察组在子宫动脉栓塞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用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T 段回落>5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的疗效确切,较少出现出血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

    作者:郭松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足底皮脂腺囊肿13例误诊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足底皮脂腺囊肿临床误诊原因。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知识面,仔细鉴别,以提高足底皮脂腺囊肿的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作者:黄续;马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收治精神障碍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跌倒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孟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药物性肝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疾病类型、预后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药物性肝病患者6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与临床分型各有不同;HBsAg呈阴性影响相关性大,阳性相关性小;患者长期饮酒习惯相关性大;不同类型药物长期服用相关性大;采用有效治疗措施可对药物性肝病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药物性肝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饮酒习惯、用药史、病症史等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在停药采取积极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维吾尔族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过敏休克1例

    本文对1例维吾尔族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发生过敏休克反应进行探讨,提示该不良反应可能与民族基因差异性有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这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性别特征有关。

    作者:张凯军;殷萌;王艳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高血压相关行为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32例,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分成3组(A组<45岁,32例;B组45~59岁,40例;C组>60岁,60例)。在患者每次就诊后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并测量血压。干预前后就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高血压患者的相关行为以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后3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知晓率有显著提高(P<0.01);除吸烟以及低盐饮食,B组患者其他高血压相关行为和血压控制均有显著变化;C组患者高血压相关行为都有提高。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率、知晓率,提高血压的控制率。中、青年人群是需要重点干预的对象,社区护士应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干预以提高血压控制率。

    作者:朱慧敏;张佩华;凌浩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正常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血浆中D-D和Glu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第5天血浆中D-D和Glu含量显明高于第10天(P<0.05)。结论:检测不同时间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血浆D-D和Glu含量可判断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水平,对患者的预后评估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65岁以上老人体检结果分析及BMI与常见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对本镇65岁以上老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520例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其生活习惯,进行常见病与体重指数(BMI)关系的研究。结果:根据患病率高低排序,依次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意外、慢阻肺、冠心病;患者的BMI不同,其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病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中,高血压发病率高;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老年人,其BMI指数较大;而BMI指数较大者,其患高血脂和高血压的风险越高。我们应辅助老年人养成正确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发生率。

    作者:郭宏翠;扬家仕;彭婧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服用半夏泻心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的3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永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停用可能影响 ST 段改变的药物3 d,采用平板运动检测系统进行检测,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24 h 检测。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54例,运动平板试验检测阳性6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检测冠脉变化,明显优于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具有无创、安全、检出率高等特点。

    作者:景丽;马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禁食,给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0.2 U/min微量泵维持3 d,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 d。观察组给予卧床休息,禁食,善宁0.1 mg+2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尔后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25μg/h,连续治疗3 d,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 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代贵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烧伤危险因素与创面特点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烧伤因素及创面特点,防止儿童烧伤的发生。方法:收治烧伤儿童1198例,按性别、致伤因素、烧伤部位、创面大小及深度、院前救助等数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儿童烧伤因素为热液、火焰、电击伤等,以热液烫伤为常见;烧伤创面以四肢、躯干部位为多;火焰、电击伤烧伤创面往往较热液烧伤创面偏深,手术率较热液烫伤高,住院时间也较长。结论:在儿童烧伤中,提高人们对儿童烧伤危险因素的辨别及防护意识,以降低儿童烧伤发病率。

    作者:付根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20例胃镜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特点。方法:收治行胃镜检查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电子胃镜进行检查。结果:乙肝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脂肪性肝硬化4例,乙肝肝硬化组和脂肪性肝硬化组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时门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但酒精性肝硬化以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为主,而乙肝性肝硬化及脂肪性肝硬化急性胃黏膜病变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均多见。

    作者:姜敏;费淑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根据巴塞尔指数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巴塞尔指数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侯西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引发心源性卒中后抗凝血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引发心源性卒中后抗凝血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引发脑卒中患者的抗凝血治疗资料。结果:52%的患者接受至少1次剂量的华法林,接受华法林与接受阿司匹林者相比,接受华法林者出血转换率较低(P=0.03);16例患者在出院3个月内再次因卒中住院。结论:华法林是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卒中高风险患者的重要预防药物,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志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4例,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崔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积雪苷软膏在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积雪苷软膏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超声波导入积雪苷软膏,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用超声波导入耦合剂,配合中药面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3%,优于对照组的80.51%(P<0.01)。结论:本方法可明显淡化烧伤后的面部色素沉着,且能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柏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HR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增多,高千伏胸片对早期尘肺病诊断的不敏感性日益明显。HRCT可以超早期发现尘肺病特征性改变,对尘肺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远远高于高千伏胸片,为尘肺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从而及早治疗和预防尘肺病,终提高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亚君;刘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