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法治疗脾虚气陷型痞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脾虚气陷型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法汤药口服;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口服。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法治疗脾虚气陷型痞满确切有效,能减少患者痛苦,且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王少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诊断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疑似肺癌患者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水平,评价四项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查的敏感度与特异性。结果:肺癌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标志物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 CYFRA21-1、CEA、NSE、ProGRP 可有效辅助诊断肺癌,为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作者:吴旭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微波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联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操作方便。
作者:石海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倒睫患者109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毛囊全部破坏,倒睫全部根除,治愈率100%。结论: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定位准确,创伤小,治愈率较高,疗效显著。
作者:马雅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本院护士对于标准预防措施的了解以及依从性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知识、依从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结果:标准预防各项目依从性得分(55.63±11.23)分,得分率63.50%。结论:目前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较低,尤其是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方面,需要加强对护士的标准预防依从性的知识与培训。
作者:张艳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血压值及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罗文;詹继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疫苗的异常反应及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接种疫苗发生疑似异常反应79例的临床资料,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百白破疫苗18例(22.78%),狂犬病疫苗8例(10.13%),23价肺炎疫苗7例(8.86%)。疑似异常反应主要包括一般反应、偶合症、过敏反应等。结论:接种前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健康知识教育及做好异常反应处理对策,可降低异常反应发生率,确保儿童安全接种。
作者:钟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针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8例,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一组为观察组,行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的一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全面的腹部超声检查比较费时,但是却使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使临床诊断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循证护理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疝气修补术后复发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腹股沟疝气修补术。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整体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67.5%,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与操作技巧以及修补术中使用的材料对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后复发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陈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不良反应发生率6.7%,均优于对照组,经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阿托品和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黄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收治精神障碍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跌倒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孟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胸腺肽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96例,分两组,各48例,观察组予以派罗欣联合胸腺肽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单独使用派罗欣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P<0.05)。结论: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胸腺肽的药物治疗措施达到了更高的转阴率,安全、可靠。
作者:孙海英;范晓萍;温子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临床现状。方法:收治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过敏原试验以及全面眼部检查,同时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结果:患者的异物感、眼痒、烧灼感、流泪以及畏光的发生率达到95%(95/100)。患者所有体征的发生率高达92%(92/100)。结论: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医师在准确把握好患者的病症特点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及时预防是有效的。
作者:张士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20例,给予全面精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后患者排便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排便规律18例(79.45%)。无肠造口狭窄、肠脱垂、造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排便情况,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66例,分为3组。A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B组给予腹腔镜手术,C组给予开腹手术。结果:A组66例治愈,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75例患者治愈,1例开腹手术治疗。C组20例患者治愈。结论:保守治疗简单、方便、费用低廉,治疗成功率高,且不损伤输卵管,不影响下次受孕,但药物胃肠反应较大。腹腔镜手术创伤小,住院周期短,且出血量少,但费用稍高。开腹手术住院周期稍长,患者恢复稍慢,但费用较低。
作者:王宏锋;马曙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膝关节作为人体复杂的关节,在日常生活及各种体育运动中都有可能发生损伤。膝关节损伤后,往往需要手术或固定制动,这样就极易导致膝关节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的僵硬,将为患者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的不便和痛苦。Neurac康复训练相比于传统的临床康复手段,不仅可以使疼痛减轻或消失,还可以整合局部和整体肌肉,以及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等作用。因此,本文将探讨Neurac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通过Neurac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膝关节康复效率,为康复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史娇娇;马壮;陈潇潇;马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氨茶碱和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何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应用术前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应用术前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健;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