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王瑶

关键词:儿内科, 循证护理,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循证护理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较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氨茶碱和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何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完全依从40例,一般依从7例,不依从3例,依从率94.0%;对照组完全依从18例,一般依从20例,不依从12例,依从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121.1±2.9)分、(27.1±2.8)分、(27.8±3.1)分,治疗后分别为(61.3±1.6)分、(12.4±1.5)分、(13.8±1.8)分;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121.2±2.9)分、(26.9±2.9)分、(28.2±3.1)分,治疗后分别为(95.6±2.5)分、(19.9±2.2)分、(20.1±2.2)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薛雪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睫状体光凝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眼压升高行睫状体光凝术后眼压再次升高后又行小梁切除术患者21例,比较患者睫状体光凝术前后及小梁切除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眼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压小梁切除术前与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压小梁切除术后与小梁切除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患者采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若术后患者眼压再次升高,可行小梁切除术,以防止眼功能进一步损害。

    作者:王伶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打开咬颌过程中不同磨牙后倾弯曲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打开咬颌过程中不同磨牙后倾弯曲度的影响效果,分析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打开咬颌行为障碍患者80例,采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分析治疗后患者打开咬颌过程中不同磨牙倾弯曲度的影响表现及具体情况。结果:总体治疗效果良好,共出现35°32例、40°41例、45°7例3种倾弯曲度,倾弯曲度越小,患者下颌前牙压根、牙周膜所受应力越小,患者打开咬颌配合表现大多好转。结论: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可以提高磨牙效果,通过获取患者准确牙后倾弯曲度,配备打开咬颌行为采取治疗,其临床价值很高。

    作者:高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进行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再生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表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9.49%;观察组轻度疼痛比例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牙髓血管再生在年轻恒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谦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RI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皮肤黄染新生儿30例,对其进行颅脑MRI检验并依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10例,检测并对比3组之间双侧苍白球T1WI与T2WI的信号强度。结果:乙组患儿左右两侧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丙组患儿的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P<0.05)。结论:苍白球T1WI的对称信号升高,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重要特征,且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熊焕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中,32支颈内动脉闭塞,78支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53支大脑前动脉闭塞,83支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治疗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支数分别为27支、65支、42支和67支,血管闭塞再通率分别为84.4%、83.3%、79.2%与80.7%,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2例(71.9%)的临床症状完全恢复至正常或显著好转,31例(24.2%)临床症状未好转,5例(3.9%)患者死亡。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管闭塞及临床症状。

    作者:秦小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微造瘘治疗肾盏憩室合并结石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肾盏憩室合并结石的效果。方法:收治肾盏憩室合并结石患者80例,分为经皮肾镜微造瘘术组(甲组,n=40)和非经皮肾镜微造瘘术组(乙组,n=4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显著低于乙组的37.5%(P<0.05),残留结石发生率、症状复发率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微造瘘术能够有效改善肾盏憩室合并结石手术效果。

    作者:彭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46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肾功能不全合并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用杂合式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肾功能不全合并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4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两组(单超疗法和单纯血液透析疗法)和治疗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测定3组治疗1个月前、后血ALT、AST、ALB、TBIL、DBIL、BUN、Cr及血Na+的含量,比较其变化。并观察治疗后半年内3组患者的好转、未愈、复发及死亡。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是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一种有效、相对安全的手段。

    作者:黎明娟;李江;张旭;李晓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正常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血浆中D-D和Glu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第5天血浆中D-D和Glu含量显明高于第10天(P<0.05)。结论:检测不同时间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血浆D-D和Glu含量可判断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水平,对患者的预后评估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药物流产患者身体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药物流产患者身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药物流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阴道出血时间、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3.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能提高药物流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王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探析

    目的:分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无中转开腹病例;试验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且具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等优势,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赵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服用半夏泻心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的3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永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各地纷纷叫停门诊输液首部输液安全专家共识将出炉

    新华网北京2016年4月7日电(刘映)合理的输液可以挽救患者生命,而一次差错也可能让一个生命消逝,输液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关注。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叫停门诊输液。江苏省卫计委更是要求,2016年底前,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外)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在各地叫停门诊输液的同时,提升临床输液安全也迫在眉睫。近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中国药师协会等六个组织共同编制的首部《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范专家共识》在北京定稿。据悉,该共识将于2016年5月份发布。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快通道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肝硬化脾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静脉快通道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肝硬化脾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择期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0例。GL组行罗派卡因局部浸润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GA组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苏醒后10 min、30 min 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0比较,两组皮质醇、血糖水平各时点均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T1、T2、T3皮质醇、血糖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派卡因局部浸润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应用于肝硬化脾切除手术,能有效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作者:黄伟;陈彩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喜炎平联合抗生素在社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感染类型的不同选择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对症予中西医结合退热、清肺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足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有效率较高。

    作者:袁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倒睫患者109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毛囊全部破坏,倒睫全部根除,治愈率100%。结论: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定位准确,创伤小,治愈率较高,疗效显著。

    作者:马雅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乳腺中药贴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腺中药贴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乳腺增生症患者240例,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他莫昔芬治疗;观察组小剂量服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同时加贴本院自制的乳腺中药贴。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5%,高于对照组的50.8%(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中药贴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更优。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禁食,给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0.2 U/min微量泵维持3 d,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 d。观察组给予卧床休息,禁食,善宁0.1 mg+2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尔后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25μg/h,连续治疗3 d,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 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善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代贵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